第六百七十三章 心學

“劉兄!”衆人一驚,正待救下那人。但各自才氣也幾乎被榨取乾淨,哪裡還有餘力。

就在此時,那儒生向下墜落的速度便是一降,一道柔和堅韌的力量覆蓋在他的身上,將其託舉住,不知道從何時起,一個仙風道骨的年輕人出現在這個儒生附近。

年輕人就這麼憑空懸浮,腳下沒有任何依憑,身上也毫無氣勢,猶如一個普通人。

但正是如此,那一衆儒生才更加吃驚。這個人的實力恐怕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想象,估計是修道界的某個前輩。

“呼。”這個年輕人張口一吹,一道和煦的純陽之氣散溢而出,瞬間籠罩百里地界。大量的蝗蟲好似雨水一般落下,天地爲之一空,而地面上則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蝗蟲屍體。

只是吹了一口氣,便殺死了如此多的蝗蟲,再對比起剛剛衆人那滅殺蝗蟲的狼狽模樣,差距未免過於巨大

“好可怕的實力!”一衆儒生暗暗咋舌,他們已經盡力高估這個人的實力,但沒料到對方的實力還是給了他們極大的震撼。

這個人,恐怕已經是合道巨擘。

年輕人的手掌又向下虛虛一按,遍地的蝗蟲屍體就化作了齏粉,和泥土融合到了一起,使得這片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不出意外,今年已經是個豐收年。

“多謝兄臺幫忙,解了天下蒼生一場浩劫,還未請教閣下姓名。”見到蝗災被解決,十幾個儒生也來到了年輕人之前,很客氣的說道。

“在下週元宗,青城門下弟子。”年輕人也給衆人回了一禮,開口說道。

“什麼……你是周元宗!”這羣人的臉色一變,忍不住往後退了一步,眼神也變得不善。

周元宗有些無奈,他當然知道這些讀書人爲何敵視他。他身爲方外之人,卻選擇成爲青城道宮的教授,在長安城傳授道家學問,這簡直是觸碰到了儒家的逆鱗。

儒家治理天下千年,豈能容忍道士來跟自己搶奪飯碗?

在理學門人眼中,周元宗幾乎已經等同於妖道。這個妖道的實力越強,對於天下的危害就越大。

“今日之事,我等也要感謝你。但是……我還是要勸你一句,道門還是要以清修爲要,莫要踏足朝廷政事。”爲首一個儒生皺了皺眉,開口說道。

“我們走吧。”衆人現在也是恢復了幾分才氣,便各自腳踏青雲,轉眼間便飛得遠了。

周元宗搖了搖頭,不過,他也並未將這些儒生的觀感放在心中。儒生再看不慣他,也只是動動嘴皮子罷了,他畢竟是由皇帝敕封的,身上具有大唐國運。

……

近些時日以來,南方出現了一個新的儒門學派,名曰心學。

心學對外宣稱,自身的學說是爲理學的一部分,是對理學的補充,並且提出“心即理也”的論斷。

理學認爲:天即理也。理是客觀存在的,它是天地的規則。所有的人應該努力的向這個規則靠攏,符合規範,這樣才能成爲聖賢。

而心學認爲,規則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但卻並未善惡之分。人的心中有了善惡之分,規則纔有了善惡。人有了善念,就會往好的方向出發。人有了惡念,就會走向邪路。

但是,心學並不提倡人心向善,而是希望人心取中。因爲善念並不等於善行,必須時時取中、自省再格物致知,保持善念和善行一致,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

相比起理學極其精緻的學術模式,心學充滿了開放性。就如同搭建了一個底層的地基,你想怎麼理解都行,甚至你可以用心學反過來去包容理學。

這就是心學的厲害之處,真的要將儒門給一網打盡。當然,缺點也很明顯,一旦這羣心學的創始人逝去,心學就會四分五裂,人人都覺得自己理解的心學纔是正統。

這也是爲什麼在原本的時間線上,王陽明一死,心學就分裂成了無數學派。

心學在南方講道,立刻吸引了無數的儒生門人,便是許多世家的子弟都前去聽講。相比起理學的封閉和規範,心學的開放性能夠容納更多的思想。

許多無法鑽進理學圈子的人,便順勢加入了心學學派。

畢竟,心學也是能激發才氣的,因爲心學的十七位創始人,各自的才氣水平比一甲進士還高,等同於翰林。迄今爲止,理學可是連一個進士都沒有,更別說是翰林了。

如此一來,心學反倒更受歡迎了。

在許多理學門人的眼中,心學無異於是異端邪說。因爲理學也是新創立,但新創立並不意味着具有很大的活力。相反,正是因爲理學足夠精緻和嚴謹,令其天然就具有排他性。

迄今爲止,理學還沒有出現真正的大儒,也無法站在更高的角度統合心學理學,現如今只能一味的排斥打壓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更何況還是涉及到了學術和政治。

理學想要阻撓心學的傳播,但真正開戰之際,卻發現理學竟然無人能拿得出手。理學中水平最高的,也不過是最先獲得才氣的那一批人,這些人也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盧家十七人的。

更何況,心學現如今只在南方活動,而這些人都駐紮在京城聖廟,防備着青城道宮。青城道宮的周元宗,擁有合道實力,一個人就給了理學很大壓力。

地方上的理學門人則更不堪,大部分都是舉人,在盧家十七人面前,連辯論的機會都沒有。

原本理學面對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如今的科舉只考理學的內容,那一本《四書章句集註》,就等同於是科舉的教科書。但偏偏心學爲了撬開科舉的大門,對外宣稱也是理學的一部分,心學門人學習理學書籍也無可指摘。

並且,盧家十七人還對外提出,儒家門人要濟世救民,就該入朝堂,而入朝堂,就要參加科舉。切不可將科舉當成是人生目標,科舉只是濟世的工具而已。

懷有持中之心,不要拔高科舉的地位,也不要妖魔化科舉,它只是一個工具,除此之外,沒有太大的其他意義。

第六百二十七章 另開一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掃平南方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功而返第七百五十九章 新任務發佈第三百二十四章 拜見第二百五十三章 楊憲楊希武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七百四十三章 死路!死路!還是死路!第四百零四章 梁山第九十四章 硬氣硬氣第二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出神第三百七十章 襄陽城外第三百三十一章 他,想死嗎?第二十三章 薪火相傳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命輪第七十四章 是夜第五百一十五章 克敵第四百五十五章 聯手第五百三十一章 茶館第二百七十七章 邪門和尚第七百二十七章 連升兩級第五百一十二章 強闖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在家中坐第五百九十六章 靈異天命第七百七十章 孤注一擲第五十一章 反殺第二百五十九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豐收第五百六十三章 將不過李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打,通神境!第六百四十章 盛唐長安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尚下山第六百三十二章 山中囚牢第五百一十章 抓捕第五百一十六章 再次增殖第四百三十一章 妥協第六百四十六章 唯有牡丹真國色第九十九章 一羣羊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刀第四百一十一章 化解攻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地規則第五百九十四章 極樂之樂第五百四十九章 另有後手第十九章 遭遇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的手筆第六百六十三章 威脅第七百五十八章 運氣第六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翻轉第四百九十章 再造玉皇第四十三章 反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崩盤第三百六十六章 底牌第六百五十三章 退敵第四十一章 人賤如草第六百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四十六章 黑蛟作亂第五百一十章 抓捕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命輪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戮開始第三百一十八章 精神吞噬第三百一十五章 頂尖門派第九十二章 各方態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蛇匯聚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地規則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派來襲第十八章 離開第九章 若到寧古塔第四百一十二章 廝乩第三章 狡猾獵手第十二章 潘大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輕鬆禦敵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意民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妖魔不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將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力敵第四百五十二章 東宮隕落第五十九章 謝罪第八十三章 普渡寺內第五百四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聖人不詳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命寄託之物第二百五十章 古怪罡煞第五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多吉丹增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闖軍營第九十二章 各方態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頂尖門派第五百章 夜半歌聲第四百零一章 殺意第五十三章 大有收穫第六百六十四章 青城來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鎮妖塔倒第二百九十六章 崖山之側第七百三十一章 折服北府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一百七十章 天人化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再次出現的魔鬼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六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