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移民大動員

永初三年秋天,最後一個批次的土地回購終於完成,現在大漢帝國所有的土地都屬於國有,並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流血事件。

完成的比方浩想象的要順利。

本來他還以爲這樣大的動作可能要死上百萬的人口甚至更多的人口才能夠完成。

沒想到,也只是流了幾萬人的血就完成了這項不可思議的工作。

不只是順利的完成了回購土地的任務,還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現在大漢帝國國內的人口總數還不到兩個億,方浩的死忠屬從就達到了八千多萬,這個比例相當的驚人。

死忠屬從之外,忠心屬從有多少,方浩沒有辦法知道,但是根據自己的系統積分,能夠算出一個大概,數量也很多。

有那樣的民意基礎,很多政策的執行就變得非常的順利了。

哪怕是一些官員並不認同方浩,但是在方浩那高得驚人的民間支持以及強大的無敵的武力之下,只能夠乖乖的選擇順從。

最後一個批次的土地回購,也將當時的國庫給掏空了。

那些國企儲存在中央銀行的錢財,也全部都被支了出去。

不過因爲他們是方浩投資的企業,以前是方浩的私人工廠,現在成爲了國營企業,這也是他們應該要承擔的義務。

這些國企的負責人都是有着品階的,有的重要的工廠負責人甚至達到了正二品的品階,各部部長以及高官的品階一樣的高。

比如說石化公司。

又比如說汽車公司。

還有軍工廠。

這些工廠的作用非常的大,擔任這些工廠的負責人,地位也就非常的重要。

雖然那些工廠不屬於他們的,而是國有性質的,他們只能夠領屬於他們的工資,但是,社會地位不是那些私人工廠可以相比的。

方浩並沒有打算將一些重要的行業開放給民間,有一些和民生相關很一切的行業,必須要國家控制,才能夠更好的發展。

現在國庫給掏空了,但是他也不愁。

因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大量的金銀銅錢從各個礦廠送過來。

到年底的時候,清點中央銀行的家底,又有了幾億貫的積累。

這個時候,可以開始打一場戰爭了。

他瞄準的地方就是西南方向重重大山之南的那一片大陸。

那裡有着大面積的適合種植糧食的平原,可以養活數以億計的人口,可以說得上是大漢帝國鄰近的最大的一塊肥肉。

方浩當然不會放棄這麼好的地方。

何況那裡的礦產資源雖然不算是特別的豐富,但是鐵礦儲量也有幾十億噸,其中有一些鐵礦的品階還比較高,可以充分的利用起來,用於工業的發展建設。

那裡的人口也是數以億計的,雖然方浩認爲那邊的人口很難成爲他的死忠屬從,但是毫無疑問,用來挖礦石修鐵路什麼的,非常的有用。

而且那裡的女人也可以用來給大漢帝國的男人生孩子,添加人丁,培養出下一代的死忠屬從。

這一場戰爭也是經由海路打過去的。

現在望海誠船塢那邊生產出來的鐵甲大船就有了一百多艘,噸位驚人。

在方浩的一聲令下,這些大船運載着大量的槍支彈藥以及大炮,從海路往那片大陸過去。

一個批次運載過去的士兵數量,就已經達到了八萬多名。

這還只是第一批的士兵。

這一次方浩準備動員的士兵數量達到了二十萬,不只是要打敗那個國家,還要徹底的佔領那個國家,鎮壓得那個國家所有的人都不敢反抗。

如果只是打敗那個國家,一萬人的火槍隊就足夠了,只要彈藥夠,也完全可以滅掉一個上億人口的大國。

但是要徹底的佔領這一個國家,就要在很多地方都派遣軍隊駐紮,這樣才能夠鎮壓得那些人不敢反抗,然後往這個國家遷移本國的人口過去。

負責這一次滅國之戰的,是吳長清和李子揚這兩個軍區司令。

在他們出發之前,方浩就向他們叮囑:

“那個國家有很多的人口,你們去打仗肯定會遇到抵抗,抵抗的人當然要消滅掉,但是也切記不要殺生太過,不抵抗的人就不用如此。我們現在論功行賞不靠人頭,能夠有效的佔領那些地方就可以了,特別是女人和不懂事的小孩子,更不要傷害他們。”

兩個司令都能夠準確的體會到方浩的意思,接收到命令之後,要帶軍出發。

同時,大漢日報也開始刊發文章,講的就是那一片大陸的事情,號召老百姓積極的響應朝廷的政策,往南移民。

那裡土地肥沃,氣候溫暖,不用擔心嚴寒,種植糧食一年可以收穫兩季。

去那裡移民,朝廷會有優待,每個人可以承包一百畝的土地,而且在二十年的時間裡都不會收取任何的稅賦。

並且在第一年,朝廷會給他們解決糧食的問題,不用擔心去那裡了沒有飯吃。

爲了宣傳朝廷的移民政策,大漢日報在一年前就開了一個移民專欄,每天都會刊登移民到別處的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和他們的感想。

遷移的目的地有扶桑省的,也有漢江省的,也有安南省的。

毫無疑問,那些遷移過去的人對他們遷移生活的描述都是非常美好的。

基本上都是在老家是光棍,娶不到老婆,然後移民之後娶到了老婆,擁有了大片的土地,有的甚至還不止娶到一個老婆,又擁有了自己的孩子。

朝廷對他們的遷移也有着很大的支持,解決了他們頭一年的口糧問題,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過得並不那麼幸福的,當然也有不少人,但是那些人是不配出現在大漢日報之上的。

小學教育的持續推進,使得大多數的家庭都有了識字的人,交通又變得暢通了很多,現在大漢日報的發行量相當的驚人,已經遍及全國,有着很大的影響力。

在這份日報的持續報道之下,報名移民的人口越來越多。

朝廷的軍隊還沒有到達那一片大陸,朝廷各個地方就已經接到了數以百萬計的移民請求。

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八十四章 行政體系第二十七章 戎突人的奸細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二十章 大炮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鋼鐵廠(元旦快樂!)第七章 鴛鴦戲水第二十一章 寒磣的教育體系第一三八章 南行的震撼第四十三章 見不得人的事情第五十一 審訊第七十七章 圍攻第九十五章 奪城第十八章 訓練(三)第四十八章 面聖第一二九章 龍城輪胎第一五六章 更改商路第二十八章 官場的忌諱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隊第三十七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三十五章 總兵府第二十章 大炮的威力第四十六章 失落第一四五章 消費時代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嚴第二十一章 寒磣的教育體系第一三八章 攻上城頭第三十七章 仁者無敵第十三章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魯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要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第一六五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十三章 夜談(三)第五十九章 盧總兵的反對第一四九章 王廷的財富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六十章 改換門庭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二十八章 反意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打響第一百六十二章 沙娜的使命感第十三章 溫棚技術第七十八章 希望的田野上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八章 功高難賞第十九章 訓練(四)第四章 待君歸(光棍節,一定要快樂!)第八十一章 改造大草原第十四章 挖煤的隊伍第八十一章 改造大草原第六十章 改換門庭第九十八章 死守京城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隊第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第四十九章 得罪的人太多了第八十九章 聖人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軍隊第一百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四十七章 抄家致富第十二章 夜談(二)第一五四章第二章 慧眼識人裘伯賢第七十五章 王妃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擊第七十八章 希望的田野上第七十八章 希望的田野上第六章 封賞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表忠心第四十七章 他走不了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爭結束第三十五章 德萊賽第十四章 參觀溫棚第四十五章 站隊第一五八章 再度升級第十九章 幫人幫到底第五十二章 搜查第一三五章 開炮第五十五章 刺殺第十二章 新穎的想法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訓練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三十章 收攏人心第三十四章 身無綵鳳翼第一零三章 興隆商行第一二五章 永初二年第一三四章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五十四章 封建階級的鐵拳第三十七章 國子監第三章 正五品的營指揮第八十九章 聖人第一百零二章 特務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