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消失的巡邏隊

就在當天,鐵血衛每一個營每一個隊都開始在邊民裡面挑選年輕力壯之人進入預備隊中。

而穆虎則帶着方浩寫的條陳去到狼牙關,向盧倫英彙報一個巡邏隊連夜未回的情況,請示盧倫英現在應該如何做。

是出兵和敵人決一死戰,還是加強防守?

“出兵這件事情太重大了,以我們現在的兵力,還不足以和對方決戰於草原之上,必須稟報節帥,讓節帥派精銳之師過來增援才行,在收到節帥命令之前,只能加強防守。”

狼牙關守住沒有問題,但是進入到大草原深處,跟那些戎突騎兵決戰,實在沒有那個能力。

所以盧倫英沒有同意穆虎出兵的想法,只拿着方浩的那一份條陳對他說道:“這上面寫的頗具可行性,你可以讓你那邊的人都這樣做,擴充預備士兵,我也會派人叫強武衛的都這樣做。武器方面,可以多撥付給你們一些。”

預留士兵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武器來進行訓練,等到上了戰場更加不行。

方浩訓練那些預備士兵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拿着長木杆來代替槍。

這樣用來訓練,當然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上陣殺敵,那基本上就是送死。

狼牙關軍庫裡面有很多備用的武器,能夠撥付一批出來,確實能夠讓關外的那些預備士兵,戰鬥力大增。

在穆虎走後,盧倫英又拿着方浩的條陳看了幾遍,自言自語道:“倒真是一個將才,裘伯賢給我舉薦了一個不錯的人。”

他給方浩請功的表送到了節帥府那裡,才幾天的時間,並沒有迴文。

而且這樣的事情,節帥府也只是可以給方浩記功,並沒有權力給他提品。

不要說沒有到戰爭狀態中,就是戰爭狀態中,節帥府也只能提拔職務,並不能提升品級。

品級是朝廷重器,需要經過兵部、吏部的認定才能提升。

不過一般情況下,邊關送過去的請功表,朝廷那邊也會認定。

特別是方浩這種屬於在朝廷裡面也有點人的,通過的概率更大。

不過前面的功勞並不足以讓方浩提升品階。

從無品到有品,有一道巨大的鴻溝,不管是文職還是武職,都很難跨越。

文職是官和吏的差別,武職是將和士的差別。

也就是戰爭年代可以打破這個鴻溝,和平年代,底層的士兵基本上沒有上升的通道。

沒有戰爭,就沒有什麼戰功可立。將軍們可以靠着修築城池或者練兵等一些防禦性措施來獲得戰功,士兵卻沒有這個能力。

現在雖然戰爭沒有來臨,但是方浩立的功勞和敵方的軍隊一定的關係,所以能夠給他申報戰功。

“結合現在的情況,再加上這份條陳,再讓裘家在京城運作一下,應該可以讓他有一個品級了吧?”

盧倫英心想。

方浩的表現讓他覺得這是一個可造之材,特別是現在局勢有一些緊張,更加需要這樣的人才。

他想了想,寫了一封書信,和方浩的條陳放在一起,讓人送到節帥府去。

同時又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去京城裘府。

裘伯賢雖然不在京城,可是京城府上也還有主事之人,收到書信,自然會有所動作。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那一支巡邏隊都沒有回來,再加上上面下達的擴充預備士兵的命令,讓關外左右前衛的士兵們都感覺到空前的緊張。

似乎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

現在狼牙關外左右前衛都開始擴充了預備士兵,只是還沒有形成制度,需要等到通報朝廷之後,由朝廷頒佈制度下來,纔有可能在所有屯田之所實行。

如果能得到朝廷的認同,方浩的首倡之功就會比較大,提升一下品級及沒有任何問題。

在這幾天時間裡,關外剩下的九個營指揮,已經有五個上書總兵,只說自己多年征戰留下的傷病越來越嚴重,恐怕擔不起這樣的職務,希望總兵大人能夠批准他們告病還鄉。

“簡直胡鬧!”盧倫英收到這些請求的時候,非常的憤怒,“一羣貪生怕死之輩,嗅到了戰爭的風聲,就想躲起來!”

他當然不會批准。

事實上他也沒有資格來批准這件事情,需要朝廷來批准。

他都沒有將那些請求傳遞到朝廷那邊去,因爲他知道,在發現了戎突軍隊的情況下,朝廷不可能批准這樣的事情。

戰爭快要來臨了,卻將前線的將領撤下,那得有多腦殘纔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乾脆將這些請求就截留在此,免得在朝廷那邊丟人,認爲邊關將領都是一羣貪生怕死之輩。

鐵血衛那一支沒有回來的巡邏隊是第四營,自己取的名號爲獵豹營,那一支巡邏隊伍,一百多個騎兵在幾天時間裡,一個都沒有回來。

現在那邊的事務是由一個隊正暫爲管理,第五營飛熊營營指揮兼該營營指揮之職。

接下來還是按照慣例三天一次派人巡邏,但是在這之後,巡邏的隊伍都非常的小心,隊伍拉得非常的開,巡邏途中任何時候都不會聚在一起,哪怕是吃飯,都得隔開很遠的距離,免得遭遇全軍覆沒的事情。

獵豹營那一支巡邏隊伍出事,就是在他們聚在一起休息吃東西的時候出的事情。

那時候他們正在吃東西,突然間馬蹄聲起,他們被驚動的時候,發現四面八方都有戎突騎兵朝他們奔來。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目測不會低於兩千。

不只是北方有大量的騎兵奔襲過來,甚至在南方、西方、東方都有。

看來對方早已經掌握了他們的情況,很多騎兵在草原上繞了一個大圈子,就爲了包圍他們。

兩千戎突騎兵對付一支一百多人的巡邏隊,勝負不問可知。

那一支巡邏隊當時都給懵了,上了戰馬,一個個都臉色發白,手足無措,認爲這一次都死定了。

戎突騎兵的戰鬥力本來就要高,更何況現在是兩千騎兵圍攻他們這一百多人。

還是在大草原上。

但是他們並沒有死。

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六十七章 誥命第九十章 教育第三章 有錢人來了第十六章 訓練(一)第一零八章 一團亂麻第九十四章 拒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質問第六十章 改換門庭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二十三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七十二章 節帥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九十一章 送人工第一一九章 學習第七十八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一章 囂張的沙魯第四十九章 升職的節奏第五十二章 輿論第三十七章 小看了方浩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五十章 掀蓋子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標第一零九章 收稅標準第七十七章 圍攻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發的風波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四十三章 京城來人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一百二十章 選址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問題第六十六章 動力研究院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六十五章 工人階級第一百四十二章 擊殺主將第十三章第九十九章 巡查(三)第二章 皇室恩怨第四十三章 打土豪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來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表忠心第二十章 問詢第八十二章 不講理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一百四十九章 細思極恐第一百六十七章 撤退第一零五章 有情況第一百三十三章 謀奪馬場(三)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二十六章 厚道人第三十九章 想一想都覺得恐怖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二六章 殖民第八十六章第一三九章 試航第一百零六章 再抄一回詩第一二八章 橡膠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七章 新一輪的任命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決議第一二二章 聖德書院第一三一章 新鮮的玩意第一一六章 國策第四十四章 但是我們贏了第七十章 先帝遺詔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十三章 分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爭的可能第四十章 過度解讀第一二零章 兒女雙全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三十九章 潛規則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一四零章 試航成功第五十六章 別樣的想法第十二章 夜談(二)第六十一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六十七章 誥命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六章 攬功第三十章 懷疑第十九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三十章 懷疑第五十九章 鄭侯爺第十三章 溫棚技術第四十八章 站隊第六十四章 文人裘伯賢第五十四章 封建階級的鐵拳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決議第十六章 夜談(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約定的信號第四十章 忠君之心第九章 大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