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春闈

眼看着春闈將近,王家上下爲都將大姐夫李柏然的科考看做頭等大事,特別是王富貴和張翠花兩口子,對此更是重視的不得了。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但是在隋唐之前,想要爲朝廷效命,將自己的理想抱負實現也不是那麼容易,直到科舉制度的誕生,纔算是給了天下讀書人一個相對公平的上升之路。

中國的官員選拔制度,歷經變幻。先秦時期的官員選拔,大都是依靠世襲制。

如果一個人在建國之初立下功勞,被封爲大夫,往往在他死後,就由兒子來繼承大夫的職位。當時,諸侯的封地叫做國,大夫的封地叫做家,於是中國古代有所謂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過這種世襲制有很大的弊端。一國之君,如果賢明那還罷了,如果昏庸,可就爲禍不淺。一個平凡的傻子,最多不過是在家裡亂搭亂鬧,可一個國君,如果是傻子,就要禍害到成千上萬人了。可關鍵還是,許多的昏君,不認爲自己是昏君,反而把一些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做的人當成是忤逆之臣,把一些奸邪小人,當成是國家的忠良。世襲制度,流弊廣矣。

到了漢代,官員選拔主要靠推薦。推薦的主要名目是孝廉和秀才。漢代特別推重孝道,於是漢代的帝王多冠以孝字。

孝廉自然是尊敬孝順父母的人,古人往往說,忠臣必然出自孝子之門,有一定道理。能夠孝順父母的人一般來說,也能夠終於國家,愛護百姓。

秀才則是精通一些典籍,比如說儒家的經典,《尚書》《詩經》什麼的。

相對而言,推薦爲秀才的比較少,推薦爲孝廉的比較多。翻翻《後漢書》,絕大多數官員出道,都是走孝廉一條路。爲什麼呢?因爲孝廉比較好作假。秀才必須精通典籍,兩人一聊天,彼此有多少墨水就清楚了。可是孝順不孝順,關鍵是看父母鄉親的評價了。可是,在歷朝歷代,只要是有利可圖的事情,就有人作假。在漢代,孝順就可以當官,越孝順就越越受到大家表揚,既然有實際的利益,那麼父母鄰居也就會參與造假了。於是,推舉制度的弊端也出來了。推舉過分的看重了考察者的正直公平。你說他是孝順那就是孝順,而沒有統一的可以量化的標準。

到了隋唐時期,風氣爲之一邊,科舉制度的出現,可以說是選官制度的一個重大突破。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分爲多種,其中比較重要的是進士科和明經科,其他的明法、明算等等都有專項考察。

而當時最受人看重的就是進士科。當時有人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三十歲考中明經就算是年紀大了,而五十歲考中進士,那也算是年輕了。

據說,在唐太宗時期,每年都有八九百人蔘加進士考試,可是錄取的有多少呢?不過是二三十人,錄取比例不到3%,可遠遠比現在的高考,甚至是碩士、博士難考多了。而當時能夠來京城參加進士考試的,本身就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才子。

“科舉”是一個含義豐富複雜,具有動態特徵的詞語。廣義的科舉指分科舉人或設科取士,約略同於貢舉,起始於漢代,狹義的科舉指進士科舉,始於隋朝。

科舉制的諸多特徵是經歷漫長的過程才逐漸形成的,但要定下一個起始年代,必有標誌性的創制,而真正具有標誌性意義且與歷史上“科舉”一詞相符合的,只有隋煬帝創立進士科這一歷史事件,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科舉制始自隋大業三年{607年},十幾年後的618年,大唐王朝建立,進一步完善考試機制,開科取士。從此,科舉考試就成了天下讀書人的進階之路。

參加過高考的應該知道那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感覺,有人得意洋洋一日踏盡長安花,就有人在“孫山之後”而羞慚與無顏。

爲了讓李柏然能夠金榜題名,張翠花特地前去各個寺廟燒香請願。光是香油錢就不知道花了幾十兩銀子。

對於母親的做法,王大錘不大認同,能不能通過朝廷的科舉考試,靠的是考生自己的真才實學,而不是這些諸天神佛。

如果說真要是有什麼捷徑,那還不如去拜訪打點一下本次科考的主考官,說不定還能起到作用。不過這個話他可沒敢跟自己父母提,生怕他們一時糊塗真的做出賄賂考官的事來。

根據王大錘和自己大姐夫李柏然的接觸,王大錘相信以李柏然的才學,只要不出差錯,想通過這次科考應該問題不大。這個可不是王大錘信口開河,而是他特地翻看了最近幾次科考的試題之後分析出來的結果。

爲了讓自己的大姐夫李柏然通過考試的把握更大,王大錘特意讓秦懷玉幫忙找來了大唐建國之後的所有考卷,讓自己的大姐夫李柏然進行參考。

“是大錘啊,謝謝你這段時間幫我請了狄大人幫我輔導功課。”李柏然見王大錘來找自己,放下手裡的紙筆,起身感謝道。

王大錘連忙攔住他,笑着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只要你將來對我大姐一心一意就行。我今天過來就是帶你出去走一走,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

第155章 大鍊鋼鐵(一)第911章 李煜回京第648章 有內應第758章 回京第88章 籌備大唐火藥廠第731章 狂魔軍第480章諸葛亮的危局第568章明國發奮第456章諸葛亮立威第462章加高加固第355章 是嫁禍嗎?第742章襲營失敗第574章 母子相見第34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572章自行車第379章 合作共享第467章李靖到第653章 棉花第480章 夜中孤狼第469章 意外暴露第740章天子守國門第626章脫困第377章 兩個兇手第849章 不合散夥第232章 重回弘文館第545章 死神夜襲第808章 孵化小雞第244章 西嶺月(4)第917章 查明身份第424章 皇后之位的誘惑第844章 逼近江城第590章 武比第275章 查案1第895章 驅使燕王第821章 范增求和第687章 齊國消息第556章 生意興隆第536章勸華佗第746章 樑國的機會第12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9章 正式比賽(二)第324章 六宮一局第486章 強行驗身第495章 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176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10章攻下潭州第680章明國亡第364章 十六王好運第204章 伉儷情深第566章誰贏了?第480章諸葛亮的危局第574章漢皇病重第777章 調虎離山第208章 畫像惹的禍第534章魏丕吐血第662章 天策將軍第820章 陳平獻策第568章明國發奮第497章魏國應對第478章 亡命天涯第539章 訓練第837章 利用皇爭第645章見呂布第514章不得休息第784章 衛城之戰第299章 真兇何人?第553章上元節第467章 蕭憶追來第5章 王大錘的蘿莉攻略第75章 過年前的準備第610章決堤第651章謀劃第565章 殺人計第141章 接連不斷的火災第882章 臨安第556章趙普第247章 刺客案(1)第470章 僞裝終於撕破第493章 可我是個冒牌貨第490章 自投羅網而去第653章 李水自殺第125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584章周旋第259章 絕不輕饒第198章 白血病第183章 神醫也抓瞎第85章 魏噴子第46章 青天大老爺第86章 賞封縣男第199章 圓滿完成任務第49章 曠課了第713章大玉兒第344章 人情第233章 父子談心第239章 恐怖氣息第734章 絲綢之路第655章 邊關烽火第150章 水泥引發的轟動第331章 精挑細選第462章 衆口鑠金,積毀銷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