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還陽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太宗皇帝已經落入了算計當中,他眼見十八重地獄種種慘象,已經開始恐懼了。

阿塵則是冷眼旁觀,並沒有改變這一切。

正如涇河龍王所言,能護得了一時,護不了一世!

阿塵不可能時時刻刻守護在太宗皇帝身邊。

“十八層地獄分別是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磨捱獄、碓搗獄、車崩獄、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血池獄、阿鼻獄和秤桿獄。”崔判官一一道來。

太宗皇帝看着十八層地獄中層層慘象,心中驚懼。

四人又向前走了一陣,一夥鬼卒執着幢幡前來迎接,跪在路旁道:“橋樑使者來接。”

崔判官便引領着太宗,從一座金橋上走過。

金橋旁邊則是一座銀橋,也有幾人正從銀橋上走過,都是一身正氣、公平正大之人,也有執着幢幡的鬼卒在前面引路。

太宗突然看到遠處有着第三座橋,寒風滾滾、血浪滔滔,不時傳來嚎叫哭泣之聲。

“那是什麼橋?”太宗不由問道。

這座橋與金銀二橋的景象截然不同,橋長數裡,寬一丈,高有百尺,深有千重,上面還沒有扶手欄杆,橋下卻盤踞着無數鬼怪,不時飛躍橋上掠食,陰氣逼人,寒氣透骨。

“陛下,那叫做奈河橋。”崔判官道。

太宗皇帝驚惶不已,點頭暗歎,默默悲傷。

“現在我陽壽未盡,又位極人王,所以能在金橋上行走,等到二十年陽壽盡時,上的也不知是否是那奈河橋?”

正思索時,四人已經沿着寬敞明亮的金橋過了奈河,來到了一座大城之前。

大城之上掛着一個大鐵匾,上面鐫刻着三個大字“枉死城”。

枉死城中,熙熙攘攘,吵鬧不休。

太宗仔細聽去,只見其中無數聲音叫嚷,分明是在說:“李世民來了,李世民來了!”

太宗頓時不由心驚膽戰起來。

剛剛進城,便見到一夥拖腰折臂、有足無頭的鬼魅攔到了前面,齊齊叫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卻是那些曾經被太宗皇帝下令斬首的人,其中自然有罪大惡極之人。

不過,其中亦是不乏忠孝賢良者。

“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太宗趕忙躲到了阿塵身後。

“陛下,那些人都是六十四處叛賊,七十二處草寇,衆王子、衆頭目的鬼魂,全都枉死,沒有地方收管,不得超生,也無人燒紙錢給他們,都是些孤寒惡鬼,陛下給他們些錢鈔,我才能救得你。”崔判官道。

太宗皇帝正要應允,卻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些鬼怪在走近一丈之內,便再也前行不了。

彷彿有一層無形的屏障,阻攔住了他們。

太宗仔細看去,才發現是從阿塵身上散發出淡淡的血紅氣息,似有似無,阻攔住了這些鬼怪。

這些鬼魂彷彿對這血紅氣息極爲恐懼,這纔不敢上前。

“此人的血煞之氣竟然如此濃郁?”崔判官冷眼旁觀,不由暗暗皺眉。

崔判官上前,吩咐幾位鬼卒取來一庫金銀,讓朱太尉分散給這羣鬼魂,道:“這些金銀,給予你們均分,放唐王過去,他的陽壽未盡,我奉閻君命令,送他還魂,等他到了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超度汝等,你們退下吧!”

衆鬼聞言,又得了金銀,冷冷地看了太宗皇帝半晌,最終默默退下。

“水陸大會……”太宗心中默唸,“……此次有王將軍守護,諸鬼不得近身,等到來日陽壽一盡,到時再面對這些冤魂債主,豈不是苦也,做一個水陸大會超度他們也好。”

朱太尉再次搖動引魂幡,領着太宗、阿塵兩人離開了枉死城,向前而去。

很快,四人便來到了“六道輪迴”之所。

何謂六道輪迴?

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惡毒的沉淪鬼道。

此處人頭攢動,有騰雲駕霧的仙人,有腰掛金魚的貴人,也有身披枷鎖的罪人,僧尼道俗,販夫走卒,飛禽走獸,應有盡有,盡皆進入了輪迴,進入了六扇大門其中之一。

崔判官將唐王送到其中一道大門之前,卻是超生貴道門。

“陛下,這裡便是還陽之處,小判這便回了,讓朱太尉再送一程。”崔判官道。

“有勞先生。”唐王謝道。

“陛下到了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些無主冤魂,切勿忘了。只有陰司裡無抱怨之聲,陽世間纔可得享太平。”崔判官叮囑道。

“朕知曉。”唐王應了下來。

正要進入貴道門時,阿塵突然停住了腳步。

“將軍,快隨朕一起回返陽間吧!”唐王呼喚道。

“陛下便隨着朱太尉去吧,我卻是不能行走此門。”阿塵笑道。

“爲何?”唐王奇怪問道。

阿塵微笑不答。

其實他與唐王不同,唐王是靈魂進入陰曹地府,而阿塵卻是真身進入,不能進入六道輪迴之門,否則元神軀體有分離崩潰的風險。

“如此,將軍保重。”唐王無奈,只得獨自一人跟着朱太尉,進入了貴道門中。

這一進入,卻就是脫了陰司,徑直回到了陽世。

……

長安城皇宮,白虎殿上棺木之中突然傳來了響動。

衆臣大驚,幾個勇猛的文臣武將上前打開了棺木,卻發現唐王赫然還魂復生了。

次日,唐王上金鑾寶殿,聚集兩班文武,召開朝會。

“朕欲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諸位賢卿可推舉有道高僧,主持大會。”

衆臣聞聽,面面相覷,一時都不做聲。

唯有太史丞傅奕上前啓奏道:“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誘愚蠢,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口誦梵言,以圖偷免。且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聞俗徒矯託,皆雲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至漢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教,實乃夷犯中國,不足爲信。”

第六百八十六章 心靈力量第二十八章畢生遺憾第五百八十九章 消亡第六百三十三章 金平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老狐狸第四百三十一章 練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四百一十八章 道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生經第五百九十六章 隕落第六百一十四章 法天象地第十二章副本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殺性起第二十五章永無止境第六百一十七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起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牛魔第二百六十章 墳谷第七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死之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妖影第五百七十六章 昴日星官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挑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降服第一章天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英第五百二十九章 承諾第五百六十九章 剋制第九百二十四章 武狀元第六百六十九章 兇險第三百四十二章 棺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相信第七十九章收服第七百六十五章 緣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夢醒第九百四十五章 爭執第九百零一章 掌控第一百七十八章 真元碎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妖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三十四章 定海神珍鐵第八百一十四章 臣服第五百六十章 了結第八百一十六章 孔雀第六百五十二章 皇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音第三百六十章 劍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宇天塔第七百二十二章 幕後第五百零五章 放火第八百九十九章 裂神偶第四百五十五章 哪吒第五百三十七章第九百三十四章 九火炎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任重道遠第四百九十九章 上路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父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出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皇第八百一十四章 臣服第五百二十七章 出氣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頓第四百五十四章 巨靈神第四百一十二章 逃離第二百零八章 鐵心島第九百二十二章 武舉第七十三章敗敵第三百一十章 正邪第六百五十一章 反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繼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人族五十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受封第八百六十章 斬龍第九百三十五章 擊殺炎龍第一百零五章蠻林第四百一十九章 起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陣第七百零八章 中舉第七百八十三章 救援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藍魔第六百五十五章 異變第一百四十八章黑寒第五百一十八章 靈吉第三百二十六章 殺妖第六百三十章 黃獅精第六百五十二章 皇位第四百八十六章 斬龍第九百二十章 真正的恐怖第三百五十三章潛入第九百三十五章 擊殺炎龍第五百一十章 降服第九百八十三章 破滅第九百六十九章 初到東洲第二百九十八章 衝突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龍第三章系統第八百四十二章 莽荒見聞第一千零一章 聖劍第十二章副本第三百六十八章 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