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孩子在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據說北方的大雪,這兩日有緩和的氣象,是讓關內京師的天氣都好了起來。

大明王朝的王都,不能說四季如春,但是,分明的春夏秋冬季節,加上,一年從頭到尾沒有的惡劣極端氣候,事實上,是適合人居住養老最好的地方。當年大明皇室的祖先選擇這個地方建都,可謂是用心良苦。用現代的風水師的話來說,這個地方,本就是一塊適合皇家的風水寶地。

朱永樂起了個早,在院子裡跳繩。聽從李敏的計劃以後,這個京師裡被衆人唾棄的小胖妞,正逐漸拋棄了胖妞的惡名。

苗條的腰枝開始清晰可見,原來胖乎乎的蘋果臉,都慢慢地有些豆芽尖起來。自己母親,父親,本就長得不難看。朱永樂外貌上的遺傳基因不差,只要瘦下來,五官當然不會難看。

明亮的大眼珠,好比兩顆明耀的黑寶石,在少女活潑生機的臉上,是明眸春風,顧盼有神,吸引了無數男子的目光。

女兒宛如破蛹化蝶的改變,魯親王妃最爲高興。只可惜,女兒的變化,貌似剛好處於一種生不逢時的階段。

近來,京中表面看是安安靜靜,無波無瀾,之前朝廷文官還攥文寫恭賀皇帝太后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可是,誰都知道,太后今年要辦的壽宴八成是要黃了。太后自從那日忽然病重以後,到了今時今日都昏迷不醒。據說,是太醫們想盡方法用藥在延續太后的性命,實際上,太后那命,按理來說可能早就沒了。

如此重大的事兒,作爲孝子的萬曆爺自然是哀傷不已,下了連續兩道全國特赦令,爲太后祈福。只是關於這兩道特赦令,在有些人看來,裡頭的學問,可能是遠遠不止爲太后祈福那樣簡單。

畢竟聽說關外的消息,早從關外的百姓嘴裡傳回到了關內,消息通達的京師裡的人,多少都聽到了些傳聞。說是,世間最臭名昭著的黑風谷,被護國公一整鍋給端去了老巢。谷裡大部分亡命之徒,平常燒殺搶竊,屠殺無辜百姓,罪大惡名的惡徒們,沒有一個能逃得掉護國公的手掌心。帶頭的龍家兩兄弟,被護國公當場斬立決。

被黑風谷的人欺負長久了苦不堪言的老百姓們,大聲拍手叫好。

護國公的名聲,在關外早就是處於巔峰期,深得民意。再加上這一次把黑風谷鏟了,民心更是都吹向了護國公。

好事是好事,這種惡徒,本就該殺了斬了。可是,京師裡的一幫達官貴族們,一個個聽着這樣的消息,不僅高興不起來,而且,都心中不免惶惶然了。可能也只有隨遇而安的普通老百姓沒有察覺這其中的奧妙,民間裡那些關心朝政時事的讀書人,都能聞到了些不妙的氣息。

朱永樂吃完早飯,走到了母親那兒請安。

聽說今日八爺和九爺他們,受到她父親魯親王的邀請,到親王府裡賞雪飲酒。朱永樂對這幾個爺,說不上討厭,也說不上喜歡,只說一般般吧。

魯親王妃看起來,有些心不在焉的,坐在那兒,一個人發着悶的樣子。負責親王府廚房的婆子,拿着今日要招待客人的菜單,走到魯親王妃面前請示的時候,重複了兩句。

見狀,朱永樂都不得不問起母親:“母親,是不是今日身子不適?是否要請大夫過來給母親看看?”

魯王妃方纔是回了神,有氣無力地說:“今日身子是不太舒坦,但是,不至於請大夫過來。本妃這就先回房休息,你們有什麼事,請示不到王爺的話,先請示郡主吧。”

一羣下人聞言,低頭答是,朱永樂起身,指揮那兩個丫頭婆子扶母親回房。見到魯王妃走了,掌管廚房的王婆子走上來,有意無意地對朱永樂說:“郡主,王妃怕是在想着郡主的婚事,和世子的事呢。”

魯王妃這個年紀,想要再生是比較難的了。生不出來,肯定要拿側妃或是王府裡其它妾生的孩子,過繼到自己膝下當嫡生子。在這個問題上,魯王妃可謂是費盡心機,思量許久。在魯王妃的構想裡,最好是拿個親孃死的,而且,最好年紀很小,什麼事情都記不得的孩子來養。這樣的孩子,想必能把她當成真正的親孃來看。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近來魯王妃可能是從哪裡聽見了些不好的故事版本,說是那個孩子自己再怎麼撫養,養母肯定比不過親孃。只要到了哪一天,這孩子一旦知道自己不是這個孃親生的,隨時都可能反咬養母一口。

魯王妃據此心裡的疙瘩始終放不下來了,想着這個顧慮,不就是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擔驚受怕的。要是如此,那真不如不養了。養的孩子終究不如親生的。可魯王妃親生的孩子,只有永樂一個女孩子。魯王妃想了想,不如找個入門女婿。如果女兒到時候生了個兒子,直接讓這個孫子繼承魯親王府,不是更好嗎?

普通人家,可能可以接受這樣折中的方案。可是對於後院裡羣妾衆多,根本不愁子孫繁衍的親王府來說,哪有可能答應魯王妃這樣荒誕可笑自以爲是的想法。

魯王妃肯定是,根本不敢把自己腦袋裡的瞎想告訴親王,這不,給憋在心裡頭了。眼看,自己女兒的婚事,上次被皇后召入宮的時候,皇后告訴魯王妃,說皇帝開始惦記着給郡主找夫君了。

其實,朱永樂的婚事,到底是皇帝兄弟的女兒,做叔伯的,對自己的親侄女怎能不關心愛護。只不過,之前朱永樂小胖妞的名聲太臭了,導致,皇帝都不知道上哪兒給朱永樂找個合適的郎君。只怕高了,人家不願意,低了,親王府不願意。

現在一切則不同了。盯着魯親王府的皇家,早看出了朱永樂一天天的蛻變,並且有意對外宣傳郡主的脫胎換骨,朱永樂的名聲一轉好,京師裡不少有意圖攀附富貴的大家族,都有意把自己兒子送到親王府給魯王妃先過眼了。

魯王妃心裡卻不見得高興。自己只一個女兒,真的嫁出去了,她以後怎麼辦?沒有兒子,只有女兒,女兒猶如潑出去的水,那可不行。

朱永樂這個小胖妞,雖然說變漂亮了,可是那個心思,還是單純的很。當初李敏喜歡這個小胖妞也正是看中這位郡主大人的那份單純。聽婆子說來這些話,朱永樂硬是沒有能聽出個蹊蹺,只道,母親既然生不出兒子,和大家一樣趕緊養個不就完了。自己畢竟不能變成男的啊。

婆子只好從旁點了點朱永樂:“今日八爺要來,不如,郡主問問八爺?”

“問八爺?”問那個傢伙做什麼,朱永樂的腦袋裡一頭霧水。

“八爺在京師里人緣極好,消息是四通八達,或許可以指引郡主,未來郡主的如意郎君,是在何處哪家。”

朱永樂想想,自己在外交際少,哪怕是在外面和哪個男子遇上,不過是在聚會上遠遠地照個面,可能連對方的五官鼻子眼睛都看不深刻。嫁人最怕嫁個人品不好的。如果能從那個八爺口裡,略微瞭解一下對方爲人,倒也不錯。

說起來,這個小郡主,心裡其實對自己的對象,已經有些自己的主意了,只是,朱永樂年紀,沒有經驗,也不知道該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對父母說。

要是李敏在的話,那就好了。朱永樂想。放眼這個京師裡,只有隸王妃的人最好,心腸好。別看小胖妞心思單純,可是認人很準,早就看出來了,李敏是個真心的好人。不像京師裡大多數人,都是像李瑩那幫人一樣,喜歡暗地裡欺負她。

不久,八爺帶着老七、九爺、老十一、以及十二爺,一羣兄弟,都上魯親王府裡來做客了。這裡是他們父親僅存的唯一的兄弟的家,他們僅剩的一個親叔,肯定是要親近的。

魯王妃身子不適,魯親王說是出外親自採購美酒招待貴客,一時沒有回來,府裡,只能由朱永樂出頭了。本來,側妃也可以出面,但是,府裡的人都知道魯王妃心情不好,想想,在這個節骨眼上趁人之危搶魯王妃的風頭,那肯定是落人口實的。

幾個皇子被親王府的管家領着進了待客的大堂。走在路上的時候,九爺望到了院子裡栽種的那幾棵梅樹,在寒冬中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嬌嫩喜人,不由欣喜地一嘆:“說來說去,還是魯親王這裡,最太平盛世了。”

七爺聽到這話,回頭看了九爺一眼,眼神裡有些意味深長的責備。

九爺自知口誤,搭上七爺的肩頭上:“七哥王府裡的病人病好了,說句實話,我老九和八哥,真的是鬆了一口大大的氣。十一弟、十二弟的心思,一樣如此。”

七爺淡淡地回道:“老七多謝各位兄弟關心。”

可見,七爺對於自己家病人病好了的事兒,不見得有多高興。事實上,有什麼好高興的?他兒子爲了這個病,到現在,小臉蛋都煞白煞白的,府醫都說了,說是怕要養上大半年才能養回來。好在小孩子生命力強,臉色有些煞白的小世子,照樣白天在院子裡奔跑玩樂了。

老九那張嘴,這會兒,突然又失去了保險栓,說:“七嫂肚子裡還是沒有消息嗎?聽說,魯王妃,對於世子的問題始終猶豫不決。”

言外之意,還是七王妃會做人,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不會讓外面的人,誤以爲七王妃和魯王妃一樣善妒。可是,在明白自己府裡是怎麼一回事的七爺耳朵裡聽來,老九這個話,更像是嘲諷。自己王妃那點兒精打細算的算盤,真是不接觸的人是完全猜不到的。七王妃哪裡是生不出來,是沒有想到搶着生把自己變成母豬罷了。再說,七王府裡,哪樣事不是都掌控在七王妃手心裡。

外面的人,都說老十是妻奴,但是,論起來,禧王妃那點心思手段,比起七王妃是差遠了。他老七在府裡,纔算是真正的妻奴,毫無實權可言。而這些,都是皇后娘娘安排的。

老十那個窩囊廢,和他老七一樣,終究逃不了皇后的算計,眼看老十這個側妃註定是要娶了。

老七想到這裡,對老九等幾個弟弟說:“立妃這事,雖然不是我們幾個兄弟說的算,但是,仍需要慎重起見。像八弟,這就挺好。”

話題說到八爺頭上了。

八爺走在前面,一襲銀鼠白袍,幾度翩翩風姿,有種翩然飛上天宇摘月的瀟灑脫然。看得後面幾個弟弟都羨慕妒忌的要死。

很多人,都說八爺野心大,對於皇位勢在必得。可是,跟老八許久的老九和十一卻覺得,說來說去,這都不是被逼出來的嗎?像他們這樣,如果新皇帝登基以後,該何去何從?

如果能做到像魯親王到至今都好好地活在這個世上的能力,那是最好不過的了。想象是很美,想他們的父皇五個兄弟,到最後只剩下個魯親王。可想而知,新皇登基以後,照樣會像他們父皇那樣對他們斬草除根。

老九心情一激動,不由小聲議論起皇家裡剩下的那幾只旁支:“恭親王留下的那兩個兒子,都沒有繼承親王的稱號,被皇上派去南夷了。恭親王妃,之前向太后求情不也一樣。”

“你這話說的沒錯。”老七點着頭,“誰讓恭親王很想爲皇上立下汗馬功勞的樣子。但是,做,又做不到護國公那樣的兵權在握。”

“護國公不比我們,護國公是我們的爺爺的爺爺輩遺留下來的,賜有單獨的封地。”

萬曆爺要解決掉祖先留下來這塊心病,可謂是十分的不容易,千辛萬苦,都難以達到目標,到如今,竟然連人,都被跑掉了。

老九心裡頭都不得不承認,駐守東線的,那些吃皇帝皇糧的朝廷大臣官兵,都可以吃屎去了,因爲連護國公的影子都捕捉不到。

“他們飄忽不定,一心只想逐利的心思決定的。”老八朱濟忽然回頭,神情淡然地在兄弟們的談論中插進了這樣一句話。

十二爺朱佑是極少與這幫人走在一塊,要不是朱琪用力拉他來,並且,他想幫自己三哥留意京師裡的動靜,根本不會來湊這個熱鬧。現在聽到重心老八發言了,朱佑自然瞪大了眼睛問:“八哥是指——”

“八哥是說。”老九搶着話,好心地告訴小弟弟,“那些人,心裡衡量抓隸王妃好,還是護國公好,在兩者利益之間飄忽不定,結果,反而失去了所有的機會。”

對於這個結果,老七另有看法:“觀望天下,如今女子中,能做到隸王妃如此的,恐怕不出幾個。”

不出幾個,那還是誇張了些的說法。像李敏這樣單槍匹馬,沒有老公,一個人帶着一支小分隊,長途跋涉,一路追兵不斷,深入土匪虎穴,真心是,讓男人想都難以想象的險境,卻都被她一一闖過來了。

這樣的事,一般只有在皇帝和帝后的傳說裡面能存在。

幾個人的心頭只要想到此處,都毛了起來。這也是爲什麼,京師裡的人,在聽說護國公把土匪的黑風谷窩子端了以後,沒有多少人能真正高興起來。因爲,皇帝都高興不起來。

朱佑回頭,突然發現,拉自己來的朱琪,一路上竟然是悶悶不樂的,貌似不怎麼高興。

“十二弟。”接到朱佑疑問的眼神,朱琪削薄的小嘴角一勾,貼到單純的弟弟耳邊道,“看來,你三哥還沒有把消息告訴你是不是?”

“什麼消息?”朱佑一愣。

“你三哥挺愛護你的,所以沒有告訴你。反正你知道了,也沒有任何用處。”

朱佑臉上當即閃過一抹不爽,對方把他胃口都吊起來了,道:“不帶這樣玩的。十一哥,你說不說?不說,我回頭自己問三哥去就是了。”

“那也是,你三哥都從北邊啓程回京了,怕就這幾天,能回到京師吧。”

“你,你說什麼?三哥從北邊?三哥是去江淮,難道十一哥忘了嗎?”

小弟弟就是單純。朱琪疼愛地拍拍傻豬的小腦瓜,說:“難怪你三哥這般疼你。不過,這事兒真不怨你三哥。三哥是在出了京師,才接到皇上的聖旨,秘密上北。至於三哥上北做什麼事,朱佑,不用我再說了吧。”

朱佑驚的,眼睛都合不上。

不要說朱佑,知道朱璃秘密上北的事,京師裡大部分人,肯定都矇在鼓裡。

“據說——”朱琪眯了眯眼,貼在朱佑耳朵上,“三哥把隸王妃,逼的快死了。”

朱佑的眼珠子驀然瞪大。

老九在前面還在嘆息着:“之前,辦萬壽菜,太后娘娘那麼高興,如今,太后這個壽宴,恐是辦不了了。”老九這個吃貨,是嘆息吃不到常嬪和八爺特意爲太后做的那道海蔘湯。

朱佑卻想起,本來,太后病重,京師裡誰不知道太醫院全部太醫恐怕都抵不上一個李敏。結果,李敏沒有出現,沒有應約到皇宮裡顯示奇蹟般的醫術治好太后。

衆人一方面在想着之前宮裡傳出的隸王妃與太后打賭的事,嘆息太后這回輸的精光之餘,卻也認爲李敏不太可能因爲賭約真的敢違抗皇命不進宮。最終的結局是,李敏遲遲在京師裡沒有露臉,大家才知道,護國公府如今已經空無一人。

皇上沒有提,京師裡沒有人敢提一句這個事。只知道,這段時間,兵部尚書,連家裡都不能回,日日夜夜都把兵部當家了。

“七爺,八爺,九爺,十一爺,十二爺。永樂給各位爺請安。”朱永樂站在了大堂門口,屈着膝蓋頭說。

天氣好,小胖妞穿了一件藕粉的棉襖,顯得粉嫩粉嫩的青春顏色,襯的本來朝陽的臉蛋兒,益發美麗動人。

幾個爺們紛紛一驚,突然驚覺,這個小胖妞,其實真的打扮起來,一點都不差。

老九的目光再落到小胖妞的腰,在八爺耳邊叮嚀:“隸王妃功不可沒啊。”

八爺望着朱永樂的臉,瞬間聯想到了那一張面孔,對老九這句話,一下子心情複雜了起來。

“母親身子不太好,只能有永樂先代替父母招待各位爺。”朱永樂說着,讓丫鬟們趕緊給皇子們上茶。

“魯王妃身子抱恙?”老七關心地問。

之前,大家都沒有聽說魯王妃生病的事。

“是的。”朱永樂點頭。

“有請大夫來看過嗎?”

朱永樂說:“母親習慣了有病的時候請人去問隸王妃的意見,藥都是在徐氏藥堂抓的。現在,隸王妃不在,母親有些不習慣。”

衆人突然發現,李敏的存在,對整個京師而言,影響的不是一丁點。

八爺說:“如果魯王妃信得過本王,本王認識普濟局的大夫,普濟局之前與徐氏藥堂合作過。”

“如果母親有需要,必定麻煩八爺。”朱永樂站起來先感謝道。

衆人端起茶盅品茶。

朱永樂想起了王婆子之前的提點,手指揪了揪手指間的藕粉帕子,小聲說:“不知道八爺對於徐狀元瞭解多不多?”

“徐狀元?”

“是的。”朱永樂口裡說到這兒,臉蛋不免羞赧,低着的眉,都可以落到地上去了。

幸好八爺是個明白人,與她坐的近,聽她聲音小,看她臉色,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也就趁着其他兄弟忙着吃茶的時候,小聲回覆她說:“徐狀元,恐怕不太合適郡主。”

朱永樂先是一震,接着,很快想到了其它,想到當年,太后娘娘給自己安排的也是一個狀元,結果,人家狀元把她嫌棄了。

八爺戳口茶,擡頭髮現她臉色不好,知道她八成想歪了,說:“郡主如今已不同以往,是人見人愛,本王聽說,已有多家望族子弟,心慕郡主,一心想求娶郡主,只是魯王妃一直口裡沒有答應。”

“那麼八爺的意思是——”朱永樂小心端着口氣,益發疑問。

“徐狀元,是京中新秀,打在殿試裡一鳴驚人之後,受到京師裡諸多王公貴族的追捧,這點是不用質疑的。以徐狀元的人品,才華,能力,在京中都是被人津津樂道,以至於到現今,皇上都不知道該把徐狀元安置在哪裡纔不至於浪費了如此人才。如此郎君,女子內心仰慕實屬正常,但以郡主的身世地位,要求徐狀元不僅不過分,只怕徐狀元論起來也只是高攀了郡主而已,豈有不答應的道理。問題在於——”

“在於?”

“郡主可是知道,徐狀元,實際上是隸王妃的孃家人。”

朱永樂的嘴一張,大大的,只差吐出個啊字。

徐有貞是徐家人,沒錯,都是姓徐,爲什麼之前她都沒有想到。要是之前多問問李敏就好了。只是,李敏大概也不會承認吧。因爲徐有貞到京師的日子只怕不短了,都從來沒有對外宣傳過這層關係。八爺,肯定是從其它門道得知了這樣的秘密。

“如果,徐狀元是隸王妃的孃家人——”朱永樂心裡頭又不明白了,徐有貞是李敏的堂哥,這樣,她和李敏關係好,要嫁徐有貞不是更容易嗎。

八爺看她腦袋到現在都沒有轉過彎來,的確令人堪憂,說:“本王對郡主說這些話,只是想提醒郡主,郡主的婚事,是有皇上拍板,理應,魯親王和魯王妃都是做不了主的。”

朱永樂大驚失色:“本郡主不是皇上的公主,皇上何必——”

“之前,恭親王的郡主,恭親王世子的世子妃,哪個不是皇上拍板的。郡主,您不要忘了,您是皇家人。”

朱永樂臉色當即彆扭了起來:“如此說法,八爺更是皇家人了?”

八爺只聽她這句話,忽然刺中了自己心裡的某處,頓時哪兒都不爽快了。

“本王是皇家人,所以,這不是,到這個時候,都孤家寡人。”八爺這句話淡淡的,像是有些自嘲,又像是有些欲擺脫塵世間的超脫。

朱永樂忽然間感覺到了愧疚,道:“請八爺原諒,本郡主嘴巴笨,說錯了話。”

“童言無忌。”八爺笑道。

老八的笑顏溫和慈祥,一如傳言中那樣的心胸寬廣。朱永樂心頭踏實了,同時間,少女懷春的憂愁和苦悶,是全憋屈起來了。

按照八爺這個說法,她這輩子想嫁徐有貞,八成是天方夜譚了。

朱濟慢慢地吃着茶,目光慢慢地在朱永樂那張沒有完全放棄的孩子臉上雕琢着。

後來,魯親王回來了,和幾位皇子在院子裡的涼亭擺宴,一邊賞雪,一邊飲酒作樂。一直玩到了傍晚。幾個皇子方纔各自打道回府。

八爺坐上與九爺一起的馬車,叫人駕車去普濟局。衆人只以爲,八爺這是因爲剛纔答應了朱永樂,到普濟局先張羅人,準備給魯王妃看病。

九爺吃了酒,因爲一個人難以回家,才被向來好心的八爺帶上馬車。

馬車去到了普濟局。九爺被扶下車。八爺叫來了一個大夫,吩咐:“九爺的嗓子一直不太好,愛吃辣,你幫九爺開點藥,順便解酒。”

老大夫點了頭,給九爺號脈去了,同時,告訴八爺:“幫主聽說八爺今日要過來以後,在樓上恭候八爺許久。”

關於藥幫,不知內情的人,哪裡能知道這其中的一二。全國,藥幫分,京師,關內關外,大小幫派多如牛毛,唯一,能說得上話,能有一點影響力的,可能只有江淮一帶最著名的淮幫,京幫,以及關外的塞幫。像徐家,其實屬於淮幫。

普濟局等,當然是屬於京幫了。

京幫裡的勢力鬥爭,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像以前,徐掌櫃說的,京幫掌控在京師三大藥局手裡,再加上王氏那人很霸道,王氏在的時候,的確操控了京幫。現在,王氏失勢,京幫隨之落到了普濟局手裡。

可是要說到這個京幫的幫主,叫做鄭老頭子的,以前王氏在或是不在的時候,一直都是坐在幫主的位子上,有多年長久了。幫內幫外的人,對於這個老幫主,是又愛又恨。因爲老幫主,不太喜歡管雜事,而且,喜歡趨炎附勢。由於喜歡趨炎附勢,所以,京幫長久存在京師裡,與朝廷,與王公貴族,從來都不矛盾。王氏失勢不失勢都好,對京幫整體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這一樣可以說成是鄭老頭子的功勞。

王氏跌了個大跤以後,鄭老頭子,當然要給王氏收拾善後工作,另外尋找可以攀附的主子。好在這個鄭老頭子,平常都預備了很多手,比如,一面指揮普濟局靠攏八爺以及李敏,這都是給自己留了後路。

是的,這個鄭老頭子,本身,是普濟局出身的人,肯定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如今,護國公府事變的消息未傳到天下,京師裡一半人知道,一半人不曉。但是,鄭老頭子有鄭老頭子的考慮。

按理來說,這種朝廷內部爭鬥的事兒,關係不到他們藥幫,鄭老頭子緊張隸王妃的事,可以說,也有些出乎普濟局自己人的預料。

再看,八爺突然找起了鄭老頭子,讓人不免猜疑這兩人莫非是想到一塊去了。

八爺一個人來到了普濟局後面私宅裡,爬上二樓。天色此刻已晚,夜幕降臨,天空孤零零的一顆星星懸掛着。

白天天氣好,夜晚天氣,卻出人意料不是很好,又吹起了北風的樣子。

聽到腳步聲,身材矮小的鄭老頭子,穿着白色的羊毛襖子,早在樓梯口等待迎客。見到八爺,老頭子拱手:“草民叩見八爺。”

“免禮。”八爺客氣地回話。

隨之,兩個人在擺設簡陋的小茶間裡入座。

鄭老頭子給貴客親自倒完茶,坐回自己下面的位子,道:“據聞八爺找老夫。”

“本王找鄭幫主,爲的兩件事。太后病危的事兒,幫主一定有聽說過。”

“是,此事,天下都知道了,草民不可能不知道。”鄭老頭子精明地轉溜一圈眼球兒,“八爺莫非是想問,張大人是不是走了?”

張恬士,是唯一可能知道此次太后生病後與皇帝之間內幕的人。其實,張恬士的動靜,在朝廷裡,各有各的說法。有人說,張大人恐怕是被皇帝秘密抓起來了。也有人說,張恬士恐怕早是聞到不妙的風聲,先跑掉了。不管怎樣,張恬士的下落,成了一個謎的樣子。

到底,張恬士是朝廷裡的官,要跑,怎能不經過皇上的拍板。但是,人家同時是個大夫,真要跑,倒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鄭幫主怎麼說?”

“張大人,如果真是走了的話,應該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否則,怎麼可能走得掉?如今,京師裡全面戒嚴。要走一個人,不容易。”

朱濟就此聽出了對方的意思,張恬士真是跑了,未雨綢繆,在一個月前就溜了。

“八爺如果想找張大人,老夫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不過,恐怕張大人在八爺找到自己之前,或許,會先自尋短見了都不定。”

這樣說,張恬士這人,很有可能是死了。和劉嬪一樣,死了自己,或許可以保全其他人。張恬士,也有家人,必定要爲家人着想。難怪,皇帝,都沒有怎麼想去追找張恬士的下落,肯定是想到這一點了。應該說,太后早就爲這些事情全部做好準備了。哪怕皇帝找了張恬士,太后肯定要讓皇帝的計謀落空。

他朱濟肯定不會去犯到太歲爺頭頂上,去找張恬士,結果,引起皇帝的注意。這事兒,恐怕是皇帝的心頭大忌,傻了纔會去碰觸。

“八爺說的另一樁事呢?”鄭老頭子問。

朱濟說:“很多人,都在猜測皇上爲什麼找隸王妃,可本王,想聽聽幫主的意見。”

鄭老頭子撫着鬍鬚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八爺不找太醫院,找到老夫這裡來了。是想老夫不會顧忌到其它,是不是?”

“幫主可以這樣想。”

“老夫承認與隸王妃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是,僅聽他人對於隸王妃的描述,老夫必須承認,天下所有醫事,只要是涉及醫術的秘密,都絕對瞞不了隸王妃的法眼。老夫猜,這纔是皇上找隸王妃真正的原因。不知道,是不是與八爺的想法不謀而合呢?”

朱濟聽完他這番話,臉上是一絲表情都沒有。

鄭老頭子爲此欣嘆:“八爺心思不定。”

朱濟像是有意反駁他這句話,道:“這兩三天,本王會委託一個特別使者,前去見隸王妃。想給隸王妃送點東西,或許隸王妃用得着。只是這個東西,本王看着不太明白,恐怕需要幫主給予本王一些指點。”

“東西?什麼物品?”鄭老頭子被吊起了好奇心,問道。

朱濟從袖口裡,抽出了一本書,道:“這是那些物品的其中之一,鄭幫主看一看。”

一本書而已。

鄭老頭子伸手捧着接了過來,只看樸素的灰色封面,是看不出什麼,但在翻開了其中一頁之後,立馬神色頓變:“這——”

完全看不懂的文字。

“八爺,您是從哪兒得到的這個東西,波斯商人嗎?”

“不,他們也看不懂這是什麼文字。”

鄭老頭子對此想不明白了,既然誰都看不懂的文字,他並不是翻譯家,怎麼給朱濟解答。

朱濟直指那書的後面。

鄭老頭子翻着翻到了後面,突然看見了一個人體的圖示,因此恍然大悟,這是一本醫學書籍。

“八爺指,這個天下人都難以讀懂的醫書,恐怕只有隸王妃可以讀懂?”

“鄭幫主都這樣以爲。”八爺邊說,邊端起茶。

鄭老頭子眸光裡一閃,雙手捧着把醫書交還回去,道:“八爺,你想做什麼需要老夫幫手的,老夫一定爲八爺效力。”

“鄭幫主何出此言?”

“因爲,老夫和八爺一樣,都認爲,隸王妃絕對不是個尋常人。隸王妃是不是神仙,老夫不好說,但是,隸王妃,肯定是,要給這個天下帶來什麼。”

北風呼嘯着,在北方的軍營裡掠過。

天氣轉爲晴朗時,趁機休整的部隊,一部分,要開拔向北了。

公孫良生站在軍帳裡,和帶隊準備出發的軍官說:“回去之後,先安排人,把王爺在北燕的府邸打掃一下。”

魏子昂等人在後面進來聽見這句話,不由都心中一喜:這麼說,李敏的病情有好轉了。

病人,到現在,整整三天三夜都沒有醒了。

後續趕到營地的尚姑姑等,見到了徐掌櫃,瞭解到了情況。李嬤嬤和紫葉驟然變的六神無主。尚姑姑擼起袖子,不用二話:“奴婢來侍候主子。”

徐掌櫃就此嘆口氣。進到了帳篷裡,尚姑姑才知道,因爲軍營裡沒有女人的緣故,這幾天,都是朱隸自己親自照顧病人。

堂堂護國公,如此尊貴的身份,竟然願意委屈到自己給病人擦身喂藥做這樣的事。

尚姑姑看着都無言以對。

只看護國公的下巴,多出了一層青色的茬,三天下來,病人的臉瘦了,他的臉,更是瘦了一層。

“王爺,如果你不休息,病倒了,誰照顧王妃?”公孫良生帶着尚姑姑等人進帳篷時,對主子勸道。

朱隸這才挪出了一點位置,凌厲的目光,掃過尚姑姑、李嬤嬤等人的臉,輕輕皺了眉頭說:“那兩個丫頭,還沒有找到嗎?”

說的是李敏一直掛心的念夏和春梅。

公孫良生說:“念夏伏燕親自在找着。春梅的話,去接回來,大致要兩三天時間。”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尚姑姑擰了銅盆裡的臉巾,準備給病人的臉上擦拭,走到牀前,突然,看到了病人的手指頭像是動了一下。

“大少奶奶?”尚姑姑趕緊湊到病人面前問。

其餘人聽見聲音,都圍了過來。

朱隸輕輕地扶起她半身。李敏的眼睫毛動了動以後,睜開條眼縫,看着眼前一圈人,嘴脣張了一下。

把耳朵貼到她嘴邊上,聽到她嘴裡說的字以後,朱隸貼到她耳邊:“孩子在。”

239 天譴22 第一次見面67 露一手216 說認就認166 不一樣的病人16 初見的驚豔222 認不認274 倉皇堡172 都督府8 璃王駕到114 大皇子178 老公讓她爽朱潛軼事二三事伍玖71 太醫院130 護國公發威朱潛軼事二三事肆伍274 倉皇堡251 救不救是個大問題201 攻守交錯69 算盤打盡49 婆婆與小叔朱潛軼事二三事肆捌150 都不是什麼善人55 二姑娘轉運誰都要了229 一家五口115 冷宮32 第二次見面131 皇后娘娘的人244 李華的結果233 回去不回去12 麥冬朱潛軼事二三事柒捌203 冬至宴112 誰是贏家30 十日253 皇帝動手30 十日150 都不是什麼善人朱潛軼事二三事伍拾66 婚後第一日127 如此父親21 貴人221 藥王壺213 梅花樣的男子278 下場淒涼156 黑風谷4 未婚夫朱潛軼事二三事柒伍248 小公主的病93 千張宴264 燕都裡的動靜朱潛軼事二三事貳柒199 我爹是誰85 人生最重要的事傳宗接代朱潛軼事二三事陸11 玉斷情了98 徐氏遺言258 表明的心意211 誰當誰的棋子185 浩浩蕩蕩地進山了朱潛軼事二三事貳貳32 第二次見面149 被發現了朱潛軼事二三事肆柒145 通關之策83 她李敏跟的是不得了的男人朱潛軼事二三事叄叄122 秘密184 對峙風水師朱潛軼事二三事陸拾183 夜裡驚動朱潛軼事二三事陸186 驚變9 倒潑髒水31 砸了神醫的招牌朱潛軼事二三事貳貳朱潛軼事二三事伍貳朱潛軼事二三事伍貳53 神醫駕到187 真相大白73 久病纏身的主子148 變動108 拉幫結派朱潛軼事二三事陸陸16 初見的驚豔46 帝王綠朱潛軼事二三事伍壹45 鬼纏身的怪病59 二次進宮朱潛軼事二三事肆伍朱潛軼事二三事肆捌朱潛軼事二三事捌159 攻打黑風谷240 親人103 回門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叄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捌266 陪產203 冬至宴21 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