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一條白魚(一)

鄉下的老人通常都會教育自己的孫子輩,一個人晚上走夜路的時候如果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千萬不要答應,就裝作沒聽見,因爲那是有死去的鬼魂找替死鬼。你要是答應了,就有可能被選中,這件事我親身經歷過。

在我九歲那一年夏天,父母經常會帶着我去朋友家串門,那段時間,父親愛好麻將,那時候他們打麻將的搭子是比較固定的,通常這樣的家庭聚會,我們這些孩子們也都會跟着去湊熱鬧。女人們會選擇坐在一起聊天納涼,因爲父母都在過着自己的世界,所以才懶得管這些淘的更猴子一樣的孩子們,多半給個幾毛錢就打發了。而孩子們拿着大人給的零花錢則會去買各式的零食或者小玩意,所以這樣的時候,通常全家人都是開心的,我也不例外。

幾個跟我一般大的孩子有一天晚上就去河邊釣汪刺魚,我們當地叫黃辣丁,那時候都是用媽媽的繡花針別彎串上蚯蚓,一根帶線的竹竿子即可。釣點是在父親的朋友家往下七八百米路的一處兩河交界的地方,那地兒有一道橋,經常釣魚的朋友知道,這種魚最是喜歡住在老河埂邊,年頭越是久就越是多。

洪村有很多橋,有一些橋的年紀都是超過了太爺爺輩的,我們去的那道就是個石拱橋,現在已經拆了重新架成了水泥橋。原來那座橋下有個挺大挺深的水潭,水流呈迴旋狀,聽人說早些年有個女的因爲感情問題就從這裡跳了下去結果被漩渦捲到下面的亂石堆了,找了整整兩天才在上游築壩攔水才把人給撈起來。

這件事我們孩子們也只是聽說,好像是我父親那一輩的事情,死的還不是自己村的。加上時間過去那麼久,漸漸的,人們也就開始淡忘掉這件事了。那座橋特別的兩塊,夏天的時候時常有人去納涼,晚上連個蚊子都沒有,稍稍身體不好的還得多帶一件長袖。

我們釣魚是沒有浮漂的,單線單鉤,扔下去,全憑手感。黃辣丁力氣大又貪吃,一旦咬住就是一口吞然後猛得往洞裡跑,竹竿子都能拉彎了。那天晚上,手氣還是不錯的,釣了得有一小水桶,都得跟筷子長短,通體黃燦燦的很是漂亮。其中有一條黃辣丁非常奇怪,居然是白色的,我從未見過那種顏色的魚,並且它的體型也要大過一般的黃辣丁,我記得很清楚,那是最後一條。

因爲有三個小夥伴,到了分魚的時候,大家都特別地想要那條白的。小孩子麼,覺得稀奇的東西就是好的,有人說,這魚是我釣到的,還有人說蚯蚓是我挖的,那杆子還是我帶來的呢!爭執不下,就用了最原始的辦法,石頭剪刀布,最終贏的那個人並不是我。

喜子是贏家,他比我大三個月,原本跟我應該是一屆讀書的,可後來他卻整整留了兩次學。

喜子從桶裡拿到那條白色的魚後就用茅草從它腮邊穿了過去提在手上,我們都需要回去找各自的父母,因爲時間差不多也到了他們該散場的時候。就是在這八百米遠的路上,那時候兩邊都是稻田,一條泥巴路,喜子竊喜自己的運氣不錯,我和另外一個小夥伴各自充滿着羨慕卻又無可奈何。

走出去不久,喜子就突然“哎”了一聲,然後扭過頭去道:“誰啊,誰喊我啊?”

我們絲毫沒有在意喜子的這個舉動,只是繼續往前走,喜子在原地停了一會兒後追了上來問道:“剛纔不是我娘喊我吧,那聲音聽上去不像,反正是個女的。”

我的確是沒有聽到有什麼女人在喊喜子的名字,也就沒有答話,繼續往前走了幾步後,喜子再一次停下來道:“你們聽又在喊我了!”然後他再次在原地轉動着道:“誰啊,誰喊我啊?”我記得很清楚,喜子重複地問了好幾遍,問的我們都有些莫名其妙,反正喊喜子的那個人我們沒見到,連聲音都沒有聽到,只有喜子一個人在強調着的確是有人在喊他的名字。

這個小小的插曲伴隨着父母們聚會的結束很快就煙消雲散了,我們被各自的父母領回了家,只是自打那以後,喜子就再也不好了。

喜子的那條魚當天夜裡被他當作寶貝一樣養在了外面的一口水缸裡,那是他媽媽冬天醃菜用的,夏天便拿出來洗乾淨去味道。第二天一早,我們是要結伴去讀書的,二年級早課七點半要到學校,我們三戶人家數我最遠,喜子家最近,那天早上提着裝着午飯的茶缸照例到喜子家門口的時候,他的媽媽告訴我們喜子生病了,讓給老師帶個假。

有大人出面,小孩子們自然是沒有料想到事情會有多嚴重,以爲就是一般的感冒之類的,很常見。傍晚放學的時候我還看見喜子腦袋上包着一條他老媽的黑絲圍巾,坐在他父親的自行車書報架上,說是剛從衛生所掛完點滴。他父親說,明天還要請假,讓我們繼續帶口信。

那一個星期喜子都沒有來上課,週五的晚上,父親和母親去了喜子家,手裡拿着用網袋裝着的水果和餅乾。我一度很羨慕,因爲那是我想吃卻沒得吃的東西,爲什麼他們不買給我吃反倒是去給我的同學?一種委屈感讓我不願意同行,我甚至嫉妒喜子因爲生病可以吃到好東西,於是我也在家裡裝起病來。

父母回來的時候臉上寫滿了愁容,當見到那個在被子裡聲稱肚子痛的我時,急忙連夜就送去了醫院。那個赤腳醫生給我了開了藥,反正我也吃了,在那裡我聽到大人們在議論,說是喜子怕是得了什麼怪病,一直在發燒,醫生說他這裡最好的青黴素已經用最大劑量注射了,行醫多年,還從未見過這樣的病重孩子。

一旁有個老太太,也是我們村裡的,平時就愛個神道,插嘴道:“莫不是那孩子惹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吧?要不要去找個先生來看看?”

喜子的父親是個黨員,兼着我們村裡的委員,大小算是個官。那時候村幹部們互相鬥的厲害,誰有點小把柄很容易就被抓住,也分各種派系,喜子爹並不是沒有想過這一層,只是礙於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他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念頭。

去縣城瞧病在當時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農村人,不到那一步是不會輕易乘坐四個小時的公交車一路顛簸到縣裡的。在村裡,你大小算是個人物,可進了城,兩眼都是一抹黑,啥也不算。喜子就被送去縣城了,又過了幾天,託人回來借錢,聽消息說孩子晚上說胡話,總說有個女人在喊他,經常半夜裡就莫名其妙的哭,哭得醫院裡同病房的人聽得都瘮的慌。

白天的時候他到還好,只要一入夜,高燒就來了,醫生們也束手無策,反正尋思着再不行,就安排車子給送去省城,叫他家裡準備好錢。

我父親與喜子爹算是關係不錯的,自然就得湊一份,帶信的是喜子家的一親戚,說起這個事兒的時候他也覺得喜子是遇到不乾淨的東西了。然後那人就問我父親道:“你是不是認識一個道士,五里鋪那個姓查的先生,能不能給喊道家裡來瞧一瞧。”

他說的那個先生便是查文斌,那時候的查文斌是真正的解甲歸田不問世事,父親念着喜子爹是朋友,喜子又跟我是同學,便礙於情面去了五里鋪。那是在我小姨出事後第二年,查文斌再次來了,他每次見到我總是很開心,我那時候也從不覺得他是一個道士,從打扮穿着來看,這人怎麼得就是一農民,那時候的他特別的消瘦,我老是會去注意他的臉頰,因爲那裡的輪廓太明顯。

查文斌被父親請來了,然後去了喜子家,他家中沒有人,由着父親陪着去的。傍晚的時候他就來到我家了,一進門就把我喊了過去直接問道:“小憶,那天晚上你們到底去哪裡玩了,有沒有發生什麼奇怪的事情,跟我好好說一遍。”

這時,我纔看到父親陰着臉拿着一個桶站在門口,我很害怕我的父親,因爲他很嚴厲,只要臉一黑那一準沒有什麼好事。那個桶裡有東西在晃動,我瞄了一眼,裡面裝着的正是那條白色的魚,原來它還活着。

我把發生的事情大致過了一遍,包括那條魚是怎麼釣上來的都誇大了一番,因爲到那會兒我還覺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可是那條魚並沒有被父親留下,而是給查文斌帶走了。

我聽到院子裡,他和父親的對話,他說遲了一點,然後就走了。那天晚上還是父親陪着的,母親在家裡做了很多飯菜,都是一些半生不熟的,我不知道她爲什麼會在那麼晚的夜裡還在廚房裡忙活着,一張竹編裡放滿了盆子,還有很多香燭和紙錢……

第一百四十二章 管中屍體第五十一章 她是誰?第三十八章 奇怪的乞丐第五十六章 錢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中西碰撞第五十一章 老徐第十五章 人皮影子(一)第四十二章 命中註定第二十八章 真黑!第八十七章 煙波釣叟第二十章 那個女人第七十六章 被咬了第八十五章 對弈第五十七章 出洞第六十二章 開往北方的火車(一)第五十八章 火坎第一百四十一章 地龍出世第二十七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四章 忠犬呆呆第一百六十六章 殺人者(二)第一百零三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歸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和鬼第七十四章 同歸於盡第十二章 報復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吊打第三十一章 前因第一百四十四章 過橋第六十六章 虛實入定第二十二章 水中月第一百三十七章 蓬萊道人第九十三章 做媒……第三十五章 招魂第一百三十五章 好女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房第五十四章 屍囊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瑟的季節第四十三章 花燈偶遇第二十七章 矛盾第二十二章 流失的印章第四十一章 南下第九十五章 背後的手第二十二章 胖子的計劃第一百七十六章 替人出頭第一百零三章:難題!第一百三十章 辯論(一)第二十九章 鬼來信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廟(三)第五十四章 童子人俑第七十四章 同歸於盡第六十四章 天賜黃金第五十七章 天罰第三十三章 四大法王第二十一章 拜會茅山第五十二章 酣鬥第九十八章 我是誰?第十章 血豆腐第一百一十七章 影子第一百三十章 真假九兒(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茅草灣第一百零七章 鬼胎(二)第四十二章 命中註定第四十二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零一章 選中的人第一章 新年夜的訪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呆呆二號第九十章 詛咒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靈山莊(一)第八十章 足跡第一百九十二章 金鼎(二)第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一章 查文斌做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死亡公告第二十九章 妙計收鬼第三十八章 鬼上身第一百零三章:難題!第三十四章 真相(一)第四章 引魂歌第六章 亡神遇劫煞第四十三章 製造神仙醉(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人者(一)第七十六章 被咬了第一章 有一道坎第九章 1960(二)第六十七章 多事之秋(一)第十二章 原來是她第一百六十八章 交鋒(一)第十六章 遇鼠得道(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輪迴和終點(四)第六十九章 詭異的玉佩第八十五章 防風巨人第六十一章 很多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鳳破穢第五十九章 四龍地第三十章 村中老人(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棺中遇故人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吊打第一百一十五章 先人的腳步第五十四章 童子人俑第三章 尋龍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