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第35章 等一個人(1)

那時候的我還很小,但是自從將軍廟過後,身體就一直不好,三天兩頭得往醫院跑,但也老不見效。那年的冬天,我就得了百日咳,老人們都說這孩子再這麼咳下去,將來得廢了。點滴也掛了,針也打了,怎麼樣都不見好轉。

後來我阿媽就用土法子,什麼枇杷葉燉水、魚腥草燉水,我都喝過,反正別人說什麼有用,我阿媽就給我想辦法弄。

那時候我爺爺還在,不知道在那兒弄了個土方子,說是得吃麻雀的膽。有句話,大家都知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麻雀可真的只有一丁點大,那時候阿爸就去抓麻雀,然後再弄裡面的膽給我吃。諸如此類的稀奇古怪的東西我真的吃了不少。各大醫院也都是常年去的病號,醫生也拿我沒辦法,吃藥打針我樣樣配合,反正就沒有一個能瞧好的,不是咳嗽就是發燒。

那時候,我阿媽也急了,就想是不是該去找個人來瞧瞧。當時,查文斌他們已經從崑崙回來了,那半年,他幾乎是大門緊閉,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也不知道乾點什麼,除了偶爾有一些特殊的人能夠進去,其他人誰都找不着。因爲他家門口有一個跟門神一樣兇悍的大塊頭攔着。聽他們村裡的人說,這個殺神胸口有老大一塊龍形傷疤,惹不起的。

我阿爸親自去也吃了兩回閉門羹,後來急了,我阿媽帶着我親自找上他家門了。

我阿媽就是一農村婦女,嗓門特大,喊起來半個村裡的人都聽得見。她站在查文斌的門口扯着嗓子就喊查文斌的名字,查文斌這才聽見,出來一看是我們,趕緊讓人給接到了屋裡。

我阿媽把我的情況跟他一說,他先是把大山給狠狠批了一頓,然後趕緊把我帶進了裡面一個屋子裡。

這個屋子裡點着檀香,裡面那牆上掛着三清的畫像,前面放着神龕,神龕上是一些供品和香燭,地上放着兩個蒲團。中間的位置放着一張小八仙桌和一張凳子,桌上放着亂七八糟的線裝書還有筆墨紙硯什麼的,牆壁上掛着的是我最饞的七星劍,男孩子小時候都愛舞刀弄劍的。

更加讓我覺得好玩的是,桌上的右上角還放着一個小金魚缸,這玩意兒在當時可是個稀罕物件,玉做的,據說是超子回省城倒騰古玩的時候給查文斌帶回來的。

我那會兒還很小,不夠高,趁查文斌去給三清上香的時候,便三兩下爬到他那凳子上一看,這魚缸裡養着的可不是什麼名貴的魚,而是一隻金黃色的蝌蚪。我覺得好玩,就拿手指去戳它,那傢伙賊靈光,怎麼都戳不中,我便索性拿手去捏。

“小憶,你在幹嗎?趕緊把手拿出來!”背後傳來查文斌嚴厲的聲音,我嚇得一個哆嗦,慌亂中差點把那個明代玉製魚缸給一巴掌扇到了地上。

可能在我的印象中,查文斌發火的概率非常少,尤其是對我,但那一次,我看到了他很嚴厲的目光,我只好低着頭,等待着挨批評。

出乎意料的是,查文斌在看了缸中的蝌蚪後,並沒有太多地責怪我,而是讓我先去那蒲團上跪着,給牆壁上的三清上香。

那個時候,我管這類畫像統稱爲“菩薩佬”,便問道:“這菩薩佬是誰啊?”

查文斌摸着我的頭笑着說:“這不是菩薩,這是天上的三清祖師爺,你趕緊拜拜。”

我便依了查文斌的意思,磕頭拜過之後,查文斌把我手中的香給插了上去,然後把我抱到那小凳子上問我:“最近,有沒有去哪裡瞎玩過?”

我搖搖頭,其實我從小就很調皮,大人越是不讓去的地方,我越是喜歡去,什麼墳山上面躲貓貓、柳樹林裡掏鳥窩、下雨天拿着塑料袋套着腦袋等。我知道,這其中任何一件事說出來回去就得捱揍,所以死活不肯說。

查文斌依舊看着我笑道:“說吧,我保證不跟你媽說。”

如果說去哪裡瞎玩,唯獨就是村口那老祠堂了。這座祠堂在新中國成立前是我們那兒的大地主家的,新中國成立後成了村裡的集體財產,曾經也有一些落魄戶去那兒湊合過一陣子,但無一例外的,住了幾個晚上之後寧可睡馬路也不願意去那兒避風雨,都說那裡面鬧鬼。

那祠堂離我讀書的小學不遠,也就五百米路,那會兒我還沒念書,但是我的幾個堂哥經常領我去學校那一帶玩兒,其中就有那個老祠堂。

孩子們的好奇心是天生的,也不知是從哪兒聽來的那裡鬧鬼,便成了他們那羣傢伙眼裡的探險聖地,我自然也就跟着去了。

禮拜天的時候,我們經常去那裡玩,其實就是一羣孩子在祠堂裡頭自己嚇自己。比如大點的孩子把我們領進某個開着的房間,然後賊頭賊腦地表現出小心翼翼的樣子,再突然大吼一聲:“媽呀,有鬼,快跑啊!”那些大點的孩子往往一鬨而散,嘴裡都叫着嚷着,跟真見鬼了似的,而我因爲最小,往往是最後一個才跑出去的。

其實就是這麼一個看似無聊的遊戲,在那個年代,我們玩得樂此不疲。

但也有其中幾扇門上鎖着那種古老的插銷銅鎖,門也是緊閉着的,窗戶上通通糊着很多年前的已經嚴重泛黃的老報紙,一層又一層。

偌大一個祠堂,能進去的,我們都進去玩過,散落一地的稻草證明這裡曾經是農民的倉庫,現在是老鼠的樂園和我們的天堂。

祠堂裡的建築有那種明顯的清朝色彩,門窗都是十分考究的雕花,黑色的小瓦片很多都被我們這樣的搗蛋鬼用石頭砸碎,透過這絲荒涼還是能看出當年這座祠堂的主人是何等風光。

而我,在那座祠堂裡也確實見過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於是我便把這件事跟查文斌交代了出來……

農村的野孩子們沒啥娛樂場所,河流、稻田、山坡和那些廢棄的屋子就是我們最能撒歡的地兒。

也許有人會說,爲什麼這些稀奇古怪的事總是出現在農村?那是因爲城市裡人口衆多、陽氣旺盛的緣故。城市裡晚上燈火通明,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那些髒東西除了在一些特殊的場所,如醫院、公墓、火葬場等能夠待得住,其他地方根本待不住。

農村則截然相反,人口分佈得散,東邊幾戶人家,西邊幾戶人家,這人氣不能聚,也就容易讓那些個東西在這裡生存。村裡人晚上多半天一黑看兩集電視劇立馬上牀睡覺,因爲第二天天明還得下地幹農活,所以夜裡多半大人是不讓孩子出門的,一些膽子小的婦女也都老老實實地早早關上院門。

我阿爸那時候有杆獵槍,說是獵槍其實就是土銃,裝黑火藥發射鋼珠那東西,除了精度不是很高,小到野兔、大到山豬都能幹翻,所以小時候這些野味我着實是吃了不少的。

阿爸最喜歡狩獵的對象是黃麂,這是一種體形比較小的鹿,公的頭上戴一對角,體重大的也就是二十斤上下,味道很是鮮美。但這東西有個特性,就是膽子小,也很精,凡是有人活動的地方它一概不會出現,嗅覺非常靈敏,因此很難打得到。

那會兒村裡的獵人很多,山裡人,十家裡頭八家都有杆土銃,大家都知道有個地方有隻黃麂但是卻從來沒人下手去打,那地兒就在那祠堂後面的小山坡上。

爲啥不去打?因爲大家都說這是條黃麂精啊,黃麂很少叫,因爲一叫就把自己位置給暴露了,很容易讓帶着土狗的獵人們追蹤上。這條黃麂也很少叫,但是它一叫,村裡準出事兒。

出啥事呢?死人!

真是靈驗得很啊。那個山坡一有黃麂叫,要不了幾天,村裡準得誰家辦個喪事,所以往往那個小山頭的黃麂一叫,村裡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是絕對不出門的,生怕下一個死的就是自己。

雖然有人也想去打掉它,但真敢動手的還真沒有,哪家婆娘願意自己男人爲了一頓黃麂肉去惹那麼邪乎的東西。

那一年,我阿爸因爲要還別人人情,就尋思着打只黃麂送給人家,但是找了好久都沒弄到,偏巧那小山坡上的黃麂又叫了。

他把心一橫,往槍裡多塞了一支火藥。我們那兒放火藥以支來計算,就是用一小竹筒子計量火藥的量,一支就是一筒子,基本可以拿來打野雞野兔的;兩支就可以打黃麂;三支那後坐力已經非常大了,通常用來打野豬。

阿爸那天就用了三支火藥的量,用布條子壓結實了,便去了那地。

上山後不久,他還真就看見了,這野獸晚上在頭燈的照射下眼睛會反光。獵人們通常能看見兩個紅色的眼球,他們管這個叫“火”。阿爸老遠就看見兩個火在那祠堂後面的灌木叢中,他有些興奮地悄悄摸了過去。

土銃要想打得準,必須靠得近,這玩意兒的準度實在沒法恭維,基本有效射程最好控制在三十米以內。

說來也怪,這向來以精明膽小著稱的黃麂,今天就跟個木樁似的站在那兒吃草,絲毫沒有注意到阿爸的到來。等到阿爸距那條麂子也就二十米左右的距離時,阿爸舉槍,瞄準,扣動扳機,“啪”一聲輕微的響聲過後,阿爸知道這是啞火了。

這土銃跟現代槍支擊發的原理有些不一樣,它靠的是最原始的用撞針擊發一根引線,然後這個引線再去引發槍膛裡的黑火藥,再靠黑火藥的力量拋射出彈丸。

這個問題就是出在這個引線上,這玩意兒基本都是手工做的,把硫黃和硝的混合物放在一個小鐵皮裡壓結實曬乾,撞針猛地砸向這個鐵皮就會發出火花,從而引爆槍膛裡的火藥。這玩意兒沒引爆,那就會出現啞火。

阿爸見那黃麂還在,便又換了一根新的引線。

瞄準,擊發,“啪”,又啞火了。阿爸有些急了,趕緊再換,結果一直到身上帶着的十來根引線全部打完,也沒一個着的。

反觀那黃麂就是不走,就在你跟前晃悠,他趕緊又悄悄下山,準備回家拿新引線,恰好下來的時候在路邊遇到了我家一鄰居。

“幹啥呢?”那鄰居問我爸。

我爸如實說道:“山上有條麂子,打了十來槍了一槍都沒響,這不回去拿引線去。”

那人聽了張大個嘴,心想我爸是不是瘋了,這地方的麂子誰都知道是打不得的,便說道:“不是說這是條成了精的麂子,打不得嗎?”

我阿爸那人好面子,人家這麼一說,他還就不走了,怕人家笑話他膽兒小,便說道:“笑話,我打的麂子沒有十條也有八條了,什麼時候這玩意兒也能成精,等明天上我家吃肉去。”

這鄰居是個嘴饞的傢伙,一聽有野味吃,立馬說道:“這樣,你在山上等着,別讓它跑嘍,我回去叫小憶他媽給你送引線來。”

我爸一想也是個理,便重新上去守着那麂子了,一看,這傢伙還在原地,就沒走過。

很快,我媽就接到消息了,大晚上的,她也不放心把我一人丟在家裡,便找了盒引線抱着我打着手電一塊兒去了。

那祠堂後面的小山坡,路不怎麼好走,滿是荊棘,帶着我是越發不方便。我媽便跟我交代了,讓我就在馬路邊等她,她上去送點東西就下來。

那時候馬路兩邊還沒有路燈,這地方方圓400米內都沒人家,我也乖,就蹲在那地上看着我媽上去了。

我就站在那祠堂的門口,院子的大門早就不知哪一年被人弄回家當柴給燒了,這一帶我還算熟,那晚的月光也亮,照得大地雪白雪白的,跟白天差不多。

我媽上去有一會兒了,但沒下來,事實上後來聽說那一晚連我媽身上都嚇出汗來了,因爲這重新帶來的引線也一根都沒打着,就跟見了鬼似的,那黃麂就戳在那兒不動,我阿爸後來幾乎就是用槍頂在它腦門子打,可槍就是打不響。

這老祠堂對我來說就是個遊樂場,見我媽沒下來,我便進去了,爲啥?因爲前陣子我們在這兒玩彈珠的時候,丟了好幾顆沒找着,我尋思着要不進去找找看,那時候一毛錢才能買三顆彈珠,寶貝着呢。

找了一圈下來,還是沒什麼眉目,我媽也沒下來,我索性就自己跟自己玩兒。從兜裡摸出兩個彈珠來,就在偌大的院子裡打着玩兒,一邊打還一邊自己跟自己說話,小孩兒都喜歡那樣自娛自樂。

其中一顆彈珠被我用力一扔,咕嚕嚕就從其中一扇閉着的門下頭鑽了進去。

這可是我的寶貝,我怎麼捨得?

這門是在西邊的廂房,門是緊閉着的,上頭上了鎖,下面有約莫兩指寬的縫隙,彈珠就是從這裡滾進去的。

用力推了幾把,門紋絲不動,我便用腳踹。小孩子的力氣太有限,除了能震下來一些灰塵之外,一點用處也沒有,我有些氣急敗壞了,便在院子裡找了幾塊拳頭大的石頭去砸那窗戶。

這窗戶也是用木頭做的,雖然木料也是上好的,但畢竟也年久失修,三塊石頭過後,還真就讓我砸出了一個皮球大小的窟窿眼兒。

我十分想知道我的彈珠到底在哪兒,便在院子裡找到了一些破木板在下面墊高,然後爬上去踮着腳從那窟窿眼兒往裡邊瞧。

裡面黑魆魆的一片,啥都看不見,我準備放棄的時候,卻聽見裡頭有小孩的笑聲。

我心想,準是有人在裡頭拿了我的彈珠,不但不還給我,居然還把門鎖着,便用稚嫩的聲音說道:“誰把我的彈珠偷走了?”

很顯然,這裡頭根本不會有人,因爲這鎖是鎖在外面的,自然也就不會有人來回答我的問題。

可是我的耳朵卻分明聽見裡頭有個孩子笑得很開心,其中還有一兩聲女人的嗤笑聲,更加重要的是我聽見了我的玻璃彈珠在地上的滾動聲。

我認爲自己受了欺負,自己的寶貝彈珠被人拿了去,當場便哭罵道:“你們這些小偷,不要臉,你們偷我的東西,我要告訴我爸去!”

我一邊哭,一邊就往祠堂外頭走。

還沒走到外邊,卻聽見上頭的小山坡上“砰”的一聲槍響,我立馬心裡得瑟道:“讓你們搶我東西,我阿爸手裡有槍!”

過了沒一會兒,他們兩個下山了,手裡並沒有提着獵物,倒是阿爸一臉的鬱悶,不停重複着跟我媽說道:“今晚真是活見鬼了,真是活見鬼了……”

阿爸的槍法談不上很好,但三十米的距離幾乎很少會空手,而這一次他在打完了我媽帶來的引線之後依舊打不着。

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會很着急的,他也不例外,情急之下,他的槍口幾乎都要貼到那獵物的頭頂上了,就是這種距離上,他劃亮了一根火柴。

用火柴當作引線點燃了槍膛裡的黑火藥,“砰”的一聲,隨着巨大的衝擊力,一隻手拿槍的阿爸馬上被震得虎口發麻,一個沒握住,槍便落到了地上,人也沒站穩。

即使這樣,他也覺得他的子彈是打到了獵物的,但是現實很殘酷,在這種距離上,他放了一個空槍。

黑火藥瀰漫出刺鼻的硝火味和茫茫的煙霧,待煙霧散盡,地上連根毛都沒有瞅見,阿爸的背脊都溼透了。

下了小山坡見我在哭,我媽趕緊抱起我,她以爲我是被這黑暗的環境給嚇哭了,其實我從小就不害怕黑暗,她把我抱得很緊,用大衣裹住我因爲哭泣而不斷抽搐的身子。小時候我有着比較厲害的哮喘,一哭便喘不上氣來,得使勁地拍着我的背。

我有話想說,卻被堵在了喉嚨裡,只能艱難地發出兩個字:“彈珠。”

他們當然不會認爲一個小孩子的玩物丟了會怎樣,大不了只是屬於小孩子特有的傷心和難過罷了,當時他們的心裡可比我要不好受多了。我媽只是拍打着我的背,一句話也不說地往回走。

回到家中,或許是我累了,總之我就那樣在我媽的肩頭睡着了。

“小哥哥,我和你一起玩彈珠好不好?”我聽到一個小女孩的聲音,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發現自己在那座祠堂裡,那扇平常一直是緊鎖的大門此刻開啓着。有一個穿着紅色肚兜、扎着那種用褶皺紙做的蝴蝶結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她的手裡拿着兩枚彈珠,我一眼便認出了那是我的彈珠。

第21節 第21章 起源(1)第12節 第12章 劫煞變飛煞(3)第1節 第1章 魂之舞動(1)第20節 第20章 大凶之兆(3)第24節 第24章 崑崙玉虛(1)第3節 第3章 魂之舞動(3)第38節 第38章 冥婚序曲(1)第50節 第50章 白攝鬼(1)第5節 第5章 魑魅(2)第29節 第29章 暗算(3)第48節 第48章 別回頭(3)第10節 第10章 劫煞變飛煞(1)第5節 第5章 魑魅(2)第17節 第17章 身世(2)第31節 第31章 歷史的重現(2)第5節 第5章 魑魅(2)第47節 第47章 別回頭(2)第8節 第8章 朋友離去(2)第8節 第8章 朋友離去(2)第36節 第36章 等一個人(2)第9節 第9章 朋友離去(3)第16節 第16章 身世(1)第48節 第48章 別回頭(3)第11節 第11章 劫煞變飛煞(2)第18節 第18章 大凶之兆(1)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第52節 第52章 活紙人(1)第2節 第2章 魂之舞動(2)第31節 第31章 歷史的重現(2)第7節 第7章 朋友離去(1)第47節 第47章 別回頭(2)第34節 第34章 決戰神話(3)第4節 第4章 魑魅(1)第16節 第16章 身世(1)第10節 第10章 劫煞變飛煞(1)第52節 第52章 活紙人(1)第53節 第53章 活紙人(2)第22節 第22章 起源(2)第10節 第10章 劫煞變飛煞(1)第29節 第29章 暗算(3)第46節 第46章 別回頭(1)第39節 第39章 冥婚序曲(2)第1節 第1章 魂之舞動(1)第17節 第17章 身世(2)第32節 第32章 決戰神話(1)第46節 第46章 別回頭(1)第8節 第8章 朋友離去(2)第9節 第9章 朋友離去(3)第51節 第51章 白攝鬼(2)第48節 第48章 別回頭(3)第17節 第17章 身世(2)第9節 第9章 朋友離去(3)第11節 第11章 劫煞變飛煞(2)第33節 第33章 決戰神話(2)第39節 第39章 冥婚序曲(2)第43節 第43章 酆都來信(3)第29節 第29章 暗算(3)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第35節 第35章 等一個人(1)第6節 第6章 魑魅(3)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第10節 第10章 劫煞變飛煞(1)第13節 第13章 黃大仙(1)第23節 第23章 起源(3)第42節 第42章 酆都來信(2)第19節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21節 第21章 起源(1)第8節 第8章 朋友離去(2)第22節 第22章 起源(2)第49節 第49章 別回頭(4)第16節 第16章 身世(1)第19節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11節 第11章 劫煞變飛煞(2)第48節 第48章 別回頭(3)第50節 第50章 白攝鬼(1)第13節 第13章 黃大仙(1)第54節 第54章 滅差(1)第23節 第23章 起源(3)第44節 第44章 生死門(1)第25節 第25章 崑崙玉虛(2)第5節 第5章 魑魅(2)第2節 第2章 魂之舞動(2)第31節 第31章 歷史的重現(2)第46節 第46章 別回頭(1)第2節 第2章 魂之舞動(2)第26節 第26章 崑崙玉虛(3)第5節 第5章 魑魅(2)第41節 第41章 酆都來信(1)第46節 第46章 別回頭(1)第35節 第35章 等一個人(1)第24節 第24章 崑崙玉虛(1)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第14節 第14章 黃大仙(2)第29節 第29章 暗算(3)第22節 第22章 起源(2)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第33節 第33章 決戰神話(2)第39節 第39章 冥婚序曲(2)第16節 第16章 身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