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稍後更正,大約兩點…………………………………說不定那天不高興,就會有性命之憂。aawwx而蜀國曆來有善待降臣的傳統,大王若投蜀國,倒不失爲良策。”
王買冷哼一聲,道:“說的輕巧,蜀國的姜維現在何處?總不能死等他到襄陽城破之時吧?”
夏侯鹹沒有理會於他,對着鍾會拱手道:“大王,末將懇請再去蜀營一趟,不請來援兵,末將誓不回還。”
鍾會沉吟了一下,不過他現在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無條件地投降吳國,鍾會肯定是不樂意的,但如果被羊祜攻破襄陽,那麼鍾會的下場則會慘更多,現在只有吳國和蜀國兩個選擇的時候,鍾會還是頃向於蜀國這邊。
鍾會點點頭,道:“好,那就勞煩夏侯將軍再跑一趟吧。”
夏侯鹹道:“大王,恕末將直言,此番末將前往蜀營,定然是要和姜維攤牌的,那麼末將必須知道大王的最後底線,以便同姜維討價還價。”
夏侯鹹這個要求倒也不過分,畢竟他是要去和姜維談判的,那麼他就必須要知道鍾會的底牌是什麼,這樣才能和姜維討價還價的時候,守住底線,要不然姜維漫天要價的時候,夏候鹹就沒辦法就地還錢了。
鍾會沉吟片刻,道:“好,事已至此,本王就給你透個實底,稱臣獻地都可以,但本王的兵權不能丟,蜀漢那邊隨便給個將軍封號即可,只要能讓本王依然統領這支軍隊就可以了。如果姜維不答應這個要求,那麼便作罷吧,本王寧可戰死於襄陽城中,也絕不寄人籬下,殘延苟話。”
鍾會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失去兵權,那就真的一無是處,只有將兵權緊緊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他才能夠擁有話語權,不管向吳稱臣也罷向蜀稱臣也罷,沒有兵權,自己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砧板之肉,將自己的生死掌握在別人的手中,這種滋味絕對不好受。
正因爲如此,鍾會纔會拒絕司馬炎的召見,不顧一切地在襄陽起兵造反,難道鍾會不知道造反的後果嗎?他當然是清楚的很,但那個時候,鍾會別無選擇,如果放棄兵權前往洛陽,那他就將自己的生死唯系在了司馬炎的一念之間,司馬炎讓他生,他才能生,司馬炎讓他死,那他就絕無活路。
不甘心自己命運被別人的掌握的鐘會只能是悍然地起兵而反,這樣的話,他就無需再仰人鼻息,看人臉色。但這樣做的後果,卻是要遭到司馬炎的瘋狂報復,鍾會也自然清楚的很,不過權衡利弊,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這條路。
現在他現在又面臨着同樣的決擇,不管向誰投降,交出兵權都是對方首選的條件,任何一方的勢力都很難做到讓屬下臣子擁有一支不屬於朝廷調遣的軍隊,吳國已經是率先是表明了態度了,鍾會請降可以,但必須要交出兵權來,所有軍隊由東吳方面統一指揮。
似乎很合情理的要求在鍾會看來,卻是極其地嚴苛的,鍾會是不可能把兵權交出去,讓自己身處險境的,所以他一直遲遲沒有答應陸抗的要求。
蜀國這邊還是一個未知之數,姜維乃至蜀國皇帝是否可以容忍鍾會繼續擁兵自重,還不得而知,不過做爲鍾會的底線,這一點是必須要堅守的,無論如何,鍾會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中,只要有兵權在,鍾會不管降誰,就都還是有實權的,如果失去兵權,鍾會寧可選擇與襄陽共存亡,也不願受別人的挾制。
夏侯鹹聽清楚了鍾會的要求,便立刻離開了襄陽,前往房陵,去求見姜維。
由於襄陽的特殊地理位置,三面環水,只有一面靠陸,晉軍的攻勢完全地集中在了西面,這樣夏侯鹹便可以從容地乘船從漢水上離開襄陽,繞道宜城,前往房陵。
雖然這條路比較繞遠,但卻是一條比較安全的道路,完全可以避開晉軍的封鎖,讓夏侯鹹順利地到達蜀營。
姜維順利地拿下了上庸三郡之後,並沒有鄒於地再向東進軍,不光是因爲晉軍的杜預率領一支人馬在山都一帶進行阻擊,試圖攔截蜀軍的東進。
對於杜預的這點人馬,姜維還真沒放在眼裡,如果姜維下定決心要進軍襄陽的話,杜預是絕對擋不住的。
之所以姜維遲遲地盤桓在房陵沒有前進,更主要的原因是姜維在等待機會。
如果此時刻進軍的話,解襄陽之圍倒是問題不大,但問題是,就算姜維解了襄陽之圍,能從鍾會那兒得到更多的東西嗎?
顯然是不能的,鍾會名義上割讓上庸空虛的三個郡給蜀國,就等於是付出了代價,在雙方未達成一步的協議之前,姜維出兵解圍之後,再難獲得什麼實際的利益了。
所以姜維並沒有急着進軍,而是再等等看看,現在羊祜的大軍已經全部渡過了漢水,對鍾會的軍隊展開最後的圍攻,如果不出所料的,鍾會的堅持也只是強之末,如果鍾會不甘心於坐以待斃的話,那麼他就只能是選擇出路。
留給鍾會的選擇餘地並不太大了,除了南面的吳國之外,主是西面的蜀國了,姜維判斷吳國的條件太狠了,這樣鍾會纔會捨近求遠的試圖結交蜀國。
那麼要怎樣做纔會讓鍾會歸降呢?
姜維眯起眼,暗暗地盤算着,有時候談判桌的激烈交鋒並不會次於戰場上的真正交手,這兒的較量,更多的是智慧地較量。
這時,蔣斌大步流星地邁入帳中,道:“大將軍,先前的那個夏侯鹹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