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降吳還是降蜀

鍾會擡頭看向了夏侯鹹,略還疑惑地道:“你的意思是……”

夏侯鹹不慌不忙地道:“大王,吳人這次趁機訛詐,其心思歹毒,如果大王交出城池和兵權,那麼就會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所以此事萬萬應不得。aawwx”

王買道:“可現在形勢逼人啊,如果不答應吳人的要求,他們就拒絕出兵,但憑現在襄陽的兵力,根本就無法阻擋羊祜的進攻,一旦城破,我們的下場可要比投靠吳人更慘。”

夏侯鹹道:“吳人最擅長的就是背信棄義,先前我們已經得罪了他們,以吳人睚眥必報的性格,王將軍認爲他們拿下襄陽之後會善待我們?既然要降,那也並非是非降吳不可,降蜀未嘗不是更好的選擇。”

“降蜀?”王買搖頭道,“蜀地相隔甚遠,遠水難解近火。”

夏侯鹹道:“不然,如今蜀國大將軍姜維屯兵漢中,早有東進之意,大王如果派人前去請降的話,姜維必喜,末將認爲降蜀的話條件也絕對要比降吳優厚的多。更何況現在蜀國勢力擴張如此迅猛,盡得雍涼並冀之地,將來代晉吞吳兼併天下者,非蜀國莫屬,大王現在選擇降蜀,是最爲明智不過了。”

鍾會眉頭緊皺地道:“姜維與本王交手多年,仇怨頗深,此番請降,不知姜維是否允准,就算現在姜維能點頭,可誰又能保證他以後不會翻臉?”

夏侯鹹道:“大王多慮了,先前的益州之戰,大王不過是奉司馬昭之命行事,各爲其主而已,如今拱手而將荊州四郡獻上,姜維如何不喜?當年我族叔父夏侯霸降蜀,就連蜀主都親自相迎,待遇之厚遠勝在魏國之時,一直做到了車騎將軍的高位,而其入蜀之時,只是單人匹馬,未帶一兵一卒,未獻一城一地。如今大王攜十萬甲兵,帶四郡之地降蜀,其功勳遠在夏侯霸之上,蜀主緣何不喜,只怕將來的地位,也不會比當初的夏侯霸遜色。”

鍾會也暗暗點頭,夏侯霸的事鍾會自然清楚的很,當年夏侯霸受司馬氏的迫害被逼無奈降蜀,在蜀國享受到的規格和待遇是極高的,而且並沒有因爲他是降將而受到猜忌,在後來的蜀國伐魏作戰中,夏侯霸也是屢掌軍權,一度成爲蜀軍之中僅次於姜維的二號人物。

鍾會當然也不敢奢求降蜀之後能達到當年夏侯霸的地位,畢竟現在的蜀國已經不是當初的蜀國了,鍾會只求歸降蜀國之後,能保證自己的兵權不會失落,至於地位嘛,再想當一個什麼魏興王顯然是不現實的,但能保證高官厚祿也就足矣。

可不管降吳還是降蜀,究竟將來會怎樣,說到底還是一個未知之數,這相當於就是一個,賭贏了前程似錦風光無限,賭輸了一敗塗地性命堪憂。

吳國開出的條件讓鍾會很難接受,但蜀國這邊還不清楚具體的狀況,鍾會也就沒有急着下決定,於是他派夏侯鹹前往漢中,去見姜維,等看看姜維這邊能開出什麼條件來,再做定奪。

事不宜遲,夏侯鹹立刻起程,轉道上庸,直奔漢中而去。

姜維也是剛剛抵達的漢中,蜀中的局勢已經大體上保持平穩了,除了永安之外,蜀軍收復了全部的國土,蜀國朝廷也從南中遷回了蜀中,只不過成都現在還是一片焦土,以蜀國現在羸弱的國力,想要重新修築起成都城來,根本就沒有那個財力物力,姜維向劉禪建議,暫時地遷都到雒城,以方便管理整個益州。

雖然雒城城小,臨時修築的皇宮甚至都比不上以前皇帝出巡時的行宮,但劉禪能回到蜀中,感覺已經要比呆在南中強上無數倍了,所以劉禪也沒有太多的抱怨,反倒對姜維的安排比較滿意。

劉禪是赤壁之戰的前一年出生的,到今年已經是六十有六了,多年的酒色之色之氣掏空了他的身體,這十年來的顛沛流離更讓劉禪的身子一日不如日,當初離開成都的時候,劉禪還是精神渙發,此番遷回蜀地,卻已經是垂垂暮年了。

而比劉禪年長五歲的姜維已過古稀,不過常年的軍旅生涯卻讓這位古稀的長者看起來精神矍爍,在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和廖化先後病故之後,姜維已經成爲了蜀國將領之中最爲年長的老將,但這位蜀界的“常青樹”卻是蜀軍的精神象徵,儘管劉胤在北伐前線中不斷取得輝煌勝果,讓人有所質疑大將軍姜維的地位,但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姜維還是他們心中不朽的戰神,擁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

與劉胤在外線作戰不同,這十年來,幾乎是姜維撐起了蜀中的一片天,在三國紛爭,敵強我弱的環境之中,姜維能成功地完成逆襲,收復蜀中的大部分領土,也的確是功不可沒,平心而論,姜維在蜀中的戰績,與劉胤的戰績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的,姜維和劉胤,一南一北,遙相呼應,成爲蜀漢星空這中兩顆最爲璀燦的雙子星。

按理說,姜維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如今年逾古稀,也該是退居二線,頤養天年的時候了,但姜維身雖老,心卻不老,此番聽聞羊祜征討鍾會,雙方交兵於荊州的消息,姜維認爲蜀軍東進的時候已經是來臨了,他立刻向劉禪上書,請求帶兵從漢中出發,東取上庸三郡,進而進軍中原,與北路的劉胤一道,對逆晉王朝宣戰,實現諸葛丞相一生未竟的心願,恢復漢室,還於舊都。

起初劉禪並不同意,認爲姜維年事已高,不再適合了出征了,但姜維堅持己見,慷慨陳詞,認爲現在是實現諸葛丞相夙願的最好時機了,如果放棄的話,季漢人恐怕還得再奮鬥幾十年才能實現這個夢機,時不待我,只爭朝夕,姜維最後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典故說服了後主劉禪,統兵八萬,離開了雒城,兵臨漢中,踏上了東進中原的征程。(。)

第734章 偵察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28章 後主劉禪(下)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1333章 莽山之戰(上)第850章 求援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遠的痛第1173章 只共存,不共亡第857章 相見第68章 拜見第177章 求援江東第32章 春搜第130章 動手第991章 落荒而走第391章 五軍十三營第1078章 先入洛陽第679章 弋陽之敗第336章 兩不相幫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1290章 對戰第873章 西岸激戰第555章 彌留第10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717章 逃遁第1256章 遼水之戰(下)第366章 司馬望第40章 執金吾第1104章 傅府拜師第564章 劉淵第19章 墜崖第633章 巷戰(五)第412章 千軍萬馬獨木橋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533章 異相第262章 一杯鳩酒第1054章 風雲激盪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中)第1175章 渡河強襲第536章 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1354章 接管天牢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731章 走爲上第629章 巷戰(一)第160章 全軍覆滅第49章 黃雀在後第420章 實至名歸的霸陵侯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32章 春搜第101章 狼煙起第258章 宣崇門之變(上)第337章 街亭第600章 回到關中第1263章 白崖山伏擊戰(下)第660章 蒲阪津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822章 最難捱的冬天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140章 夜襲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365章 引爲奧援第787章 有功無過第495章 全數盡墨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669章 無奈的羊祜第764章 偷渡(下)第1164章 劉胤的計劃第272章 窮追不捨第59章 青鳥第124章 初至江油關第196章 爭論第510章 力排衆議第1291章 強勢碾壓(上)第597章 殺人越貨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207章 突出重圍(下)第1021章 新的防禦體系第827章 轉機第1236章 真正的黃雀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第223章 喬裝第694章 上黨太守第676章 偷襲弋陽第957章 行將末路第1203章 三王殞落(六)第543章 千里迢迢,只爲她而來第1132章 啓駕出宮第1021章 新的防禦體系第169章 鍾會第84章 識破第137章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