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陸抗之謀

^_^司馬炎稱帝之後,一直在積蓄力量,試圖對蜀國所佔據的關中發起反擊,到了泰始三年正月的時候,司馬炎終於是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向關中發動了全面的進攻(最後的三國648章)。()

陸抗期待已久的時機終於來臨了。

儘管在南線晉國還擁有着十五六萬的兵力,但從廣陵一直到西陵的漫長防線上,這一點兵力稍嫌不足,爲了反攻關中,司馬炎幾乎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兵力,南線的防禦出現了史無前例的空虛。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樣的機會陸抗當然不會放過,他立刻向吳主孫皓上表,請求出師北伐。

孫皓準其所奏,令上大將軍陸抗持節,行大都督事,節制諸路兵馬,出師北伐。

由於地理因素的關係,雖然雙方的交界綿延千里,但爭奪的核心區域不外乎兩處,一處是荊州的襄陽,另一處是淮南的壽春,雙方在這兩個地區常年地屯兵對峙,並曾不斷地爆發過戰鬥。

吳國對襄陽和壽春覦覷已久,在大帝孫權的時代,就曾經在這兩個方向上不停地用兵,希望可以將吳國的邊界向北移動,爲北伐中原製造出一個橋頭堡來。

但幾十年的交鋒,雙方都沒有辦法奈何到對手半分,魏吳兩國的疆界,從魏國立國之時便如是存在,一直到魏國亡國,都不曾有所改變。

做爲戰略要地,魏國對襄陽和壽春的經營堪稱是苦心孤詣,這兩座城池的堅固程度,完全可以和洛陽建業這樣的都城相媲美,儘管晉國將南線的駐軍抽調了很大的一部分,但光是這兩座堅城,就不是吳國可以輕易攻略的。

做爲三國後期屈指可數的名將之一,陸抗的眼光自然有獨到之處,拿下襄陽和壽春難度較大,陸抗自然不會去冒險,他決定另闢蹊徑,攻打弋陽(注1)。

弋陽在淮河的上游,正好處於襄陽和壽春的中間,是整個魏晉南線防禦體系上重要的一環,不過相對於襄陽和壽春而言,弋陽隔着險峻的大別山與武昌遙遙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弋陽不會輕易受到攻擊,所以晉軍在弋陽的防範,顯然要比襄陽和壽春低的多。

這也和吳軍的特點有關,吳軍擅長水戰,就算是陸戰,也基本上喜歡在靠近水邊的地方作戰,因爲就算是陸戰失利,也可以很快地向後撤退,得到水軍的支援,跨越數百里的蒼茫大別山,這絕對不是吳軍的作戰風格。

如果換作武昌駐守着一支蜀**隊的話,相信晉國在弋陽的防禦等級就會提高,因爲蜀軍的山地作戰能力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至於吳軍,晉人大概會嗤之以鼻,這幫離了水就活不了的傢伙能有多大的作爲。

但經過蜀中這幾年大戰的磨礪,陸抗早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蜀地多山,在同姜維鍾會的不斷較量之中,陸抗也逐漸找到了山地作戰的竅門,這也是陸抗在蜀地苦戰數年依然還能牢牢地站穩腳跟的緣故,而昔日以水戰稱王的東吳軍隊在戰鬥的磨練之中,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陸抗出任上大將軍籌劃北伐諸事以來,用荊州的五萬守軍和江州永安的守軍進行了對調,那曾經鏖戰在蜀中的十萬精銳,現在都在陸抗的麾下。

爲了這次的軍事行動,陸抗做了精心的準備,爲了迷惑晉軍的視線,陸抗刻意地將軍隊調往了廬江,與駐紮在濡須口的右大都督丁奉的軍隊對壽春之敵形成合圍之勢,擺出了一付意圖進攻壽春的架式。

淮南之地也早已不知經歷過多少次的戰火,歷任的揚州都督對吳國的進攻都麻木了,反正是兵來將打,水來土掩,所幸壽春及合肥的城防經常修繕,從裡到外都堅固異常。

此時的揚州都督正是石苞,當他聽聞吳軍有意圍攻壽春,只是呵呵地付之一笑,道:“吳人真是些死腦筋,打淮南都打了幾十年了,沒有一次勝績,偏偏還是樂此不疲,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石苞也沒有刻意地防備,只是傳令手下軍隊保持警惕,密切地注意吳軍的動向,等他有所動作之時再做防備也不遲。

在東線,陸抗大放煙霧彈,在西線,他也沒有歇着,派陸凱率軍進駐到當陽,絲毫不掩飾對襄陽的進犯之意。

與揚州都督石苞的鎮定從若相比,新到任的荊州都督司馬亮卻顯得有些慌亂。

司馬亮是司馬懿的第四子,司馬昭的異母弟,司馬昭登基之後,大封宗室,司馬亮被封爲了扶風郡王。

由於司馬氏的江山是從曹魏手中奪過來的,曹魏之所以亡國,與曹氏家族內部兄弟相爭有着莫大的關係,從曹丕開始,就對兄弟曹植、曹彰等進行排擠,以致於曹睿之後,曹氏一門人才凋落,也正是因爲如此,才讓司馬氏有機會篡奪大權。

前車之鑑司馬炎當然不會漠視,他登基之後,除了不敢重用司馬攸之外,大封宗室,不光是封王拜侯,司馬炎還重用宗室執掌大權,司馬亮就是因爲這個緣故才接替了羊祜荊州都督的位子,鎮守襄陽。

比起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兩位兄長,扶風王司馬亮則是風流倜儻,算得上是一位翩翩佳公子,論學識才華倒也不輸人,但文治武功治國方略來,則是相差的甚遠,從來也沒有上過戰場沒有打仗的司馬亮被司馬炎委派到了襄陽,雖然看起來這荊州都督挺拉風的,但司馬亮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聽到吳軍打來的消息,不禁是臉色大變。

吳軍還尚在百里之外,司馬亮就已經是緊閉城門,嚴陣以待了。

注1:在歷史上吳國的確有襲取弋陽的計劃,孫皓想乘司馬炎篡位之時偷襲弋陽,問計於諸臣,陸凱等人擔心晉國剛剛吞併蜀國,國勢強大,吳國處於弱勢的一方,易守不易攻,故而勸諫孫皓放棄了這一個計劃。(。)

第503章 身世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308章 過草地(三)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13章 虎頭湛金槍第1152章 後主駕崩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82章 姜維的回覆第1324章 先滅援兵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562章 請旨第467章 打土豪第330章 雍涼自古多勁旅第408章 漢軍的軍旗第192章 出兵第707章 齊萬年第171章 其心可誅第988章 絞肉機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13章 虎頭湛金槍第1104章 傅府拜師第1086章 一家團聚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272章 窮追不捨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407章 遊擊校尉第1174章 背後一刀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734章 偵察第383章 街亭之戰(十二)第1145章 坐山觀虎鬥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471章 撤第775章 不期而至的大雨第1113章 貪狼第1204章 三王殞落(七)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733章 姑射山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299章 跨越雪峰(四)第1325章 強龍難壓地頭蛇?第348章 這簍子捅大了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718章 想走?沒門!第189章 羅憲的遺命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468章 木蘭塞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459章 杜預第936章 八面埋伏(下)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318章 不遺餘力第961章 掉入陷井第293章 監軍換人第1151章 喋血開陽門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986章 決戰高梁邑(下)第149章 激戰(下)第1051章 參軍曹第1045章 青松現身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1299章 晚來一步第295章 谷地內第360章 馬超之後第1087章 離情苦短第22章 軟玉溫香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1192章 前功盡棄第515章 何府之宴第192章 出兵第262章 一杯鳩酒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1103章 數典忘祖第1115章 起用貪狼第606章 些許遺憾第321章 激戰上邽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57章 相見第365章 引爲奧援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1338章 攻克西陵第102章 陽安關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1312章 西陵之戰(上)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213章 單刀赴會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443章 蔣斌第578章 遁逃第524章 開誠佈公第535章 第1168章 重整漢軍第35章 中尉右丞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