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臨洮

從東漢到曹魏年間,雍州和涼州的行政區劃反覆地變更過,比如隴西郡的人,很難說清楚他到底是雍州人還是涼州人,所以隴右地區一直被稱之爲雍涼之地。

西漢元封五年,分天下爲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涼州即爲十三州之一,東起陳倉,西至陽關,下轄隴西、天水等十個郡。東漢興平元年,分武威、張掖、敦煌、酒泉、西海五個郡始置雍州。到了建安十八年的時候,曹操打敗馬超、韓遂,平定西涼,遂廢涼州,將涼州故地及關中三輔併入雍州,雍州的版圖達到了全盛時期。

到了曹丕稱帝之後,又重置涼州,分雍州黃河以西的地區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等八個郡出來歸屬涼州,治所姑臧,又復爲雍涼並立。

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先有涼州,後來分置雍州,雍州坐大,吞併了涼州,又因雍州太大,重置涼州。雍涼二州所治郡國不斷地變遷,就連許多當地人也搞不清爺爺那輩是涼州人還是父親這輩是雍州人,後來乾脆都以雍涼人自居。所以雍涼之地並不是雍州和涼州兩個地方的合稱,而是整個潼關以西陽關以東地區的混稱,雍涼雖分爲二州,但在人們的地理觀念中還是指一個地方。

臨洮只不過是隴西郡下轄的一個小縣城,南倚岷山,北靠洮水。戶不盈千,但其因爲地理位置的險要,卻成爲了魏國防禦蜀國的第一道防線重鎮。姜維主政之後。屢次對隴右用兵,而臨洮正是緊扼隴右道口,成爲了魏蜀交鋒的戰略要地。

不過時過境遷,自從魏國大軍入蜀之後,臨洮烽煙漸息,又恢復了以往山城寧靜的模樣。不光是臨洮,就是在隴西郡。甚至整個的雍涼地區,魏軍的防禦體系已經是變得相當地薄弱了。

在魏蜀兩國相峙的時期。魏國至少在雍涼地區佈署着十餘萬的常駐軍隊,用以防備蜀國的進攻,象隴西這樣的重要據點,更是集結了重兵。時刻提防着。

但景元四年魏軍大舉伐蜀以來,徵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各率三萬兵馬入蜀,整個雍涼地區的兵力被抽調一空,從長安到隴西,漫長的千里之地上,魏軍的守備兵力僅僅只有兩萬餘人,而且最主要的防禦力量也面向西面和北面,用以防禦羌、胡,對於來自南面的威脅。魏人本能地忽視掉了。

原來的防禦重鎮臨洮,現在已基本上是一座空城,新任的臨洮縣令徐鈞對此是相當的頭疼。由於防備兵力的薄弱。那些原本住在深山之中以劫掠爲生的羌、胡這兩年來屢屢侵入臨洮,燒殺擄掠,爲害鄉里,雖然只是些遊兵散勇,但對於徐鈞而言,手中無多少兵馬去抵禦。想要平息匪患,幾乎是無能爲力。

不過臨洮城城防堅固。那些作亂的羌胡也只是滋擾鄉里,還沒有膽量來攻打臨洮城。徐鈞也只能是下令緊閉城門,嚴防死守,防備羌胡偷襲縣城。清除不了匪患,但徐鈞倒也自信守得了臨洮城,官匪各行其事,倒也是相安無事。

時進十月,天寒地凍,按往年的慣例,那些作亂的羌胡必定會搶在大雪封山之前,回到老巢,等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次地興兵來犯。

雍涼的冬天總是來得要比中原早!出生於洛陽一帶的徐鈞對此呵呵一笑,他剛剛換上了一件暖和的貉皮袍子,現在屋子裡爐火正旺,徐鈞感受不到一絲的寒意,不過他情願天氣可以再冷些,最好是冰凍三尺,這樣那些討厭的外胡就不用來滋擾了。

“啓稟縣尊,城門突然出現一支軍隊,正要求入城。”差役跑進來稟報道。

“軍隊?”徐鈞愣了一下,此時此地會出現軍隊的身影,可謂是讓人匪意所思,“哪裡的軍隊?何人領軍?來者有多少人馬?”

徐鈞的一連三問讓那差役有些不知所措,不過他還是很快地道:“城下正是我們大魏的軍隊,似乎是剛從蜀地返回的,大約五六百人的樣子,領軍之將未知。”

“噢?他們可否持有軍令?”

“沒有。”差役如實地道。

徐鈞眼中掠過一道寒芒,他若有所悟地點點頭,看來這點人數的魏軍隊伍應該是逃兵無疑,現在蜀地激戰正酣,還沒有聽說那支軍隊先行撤了軍,先前也只是聽說有個別的士兵逃回了家鄉,但從來還沒有如此大規模的集體逃亡事件。

雖然徐鈞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並沒有處置逃兵的權力,但如果縱容逃兵入城的話,他不免也會受到牽連。不過徐鈞還是決定到城上去看看,再怎麼說,這些魏兵也是雍涼本地人氏,徐鈞也不忍視其受罰,如果能將他們勸退,亦是件功德之事。

趕到了南門的城樓之上,徐鈞果然看到了一大羣身着魏軍制服的士兵,沒有旗號,沒有秩序,只是亂哄哄地在叫門。

看來和徐鈞猜疑的別無二樣,這一羣魏兵想必是從蜀地前線上逃亡回來的,按魏律,一旦捉住逃兵,那就是斬立決,但前方戰爭的殘酷也不得不讓這些士兵來賭上一把。

徐鈞倒是挺同情這些魏兵的境遇,但他不是執法者,左右不了這些士兵的生死,他從城牆上探出半個腦袋,正想着如何勸說這些魏兵重返前線,他的目光正巧地落在了爲首一人的身上,不禁是大吃了一驚。

“少將軍,怎麼會是你?”徐鈞以前做過徵西將軍鄧艾的掾屬,自然就一眼認出了城下的將領是鄧忠,不由自主地失聲問道。

鄧忠倒是一臉茫然,以前徐鈞也只是一名低級的官佐,雖然在帳前行走,但鄧忠真的一點也不認識他。“你是?”

徐鈞立刻是斂容恭敬地道:“卑職原是徵西將軍麾下掾屬,蒙鄧都督提攜,方纔有幸做到臨洮縣令。傳聞少將軍與鄧都督敗於陰平古道,生死未卜,想不到今日卑職還有機會見到少將軍,真乃大幸之事,卻不知鄧都督可曾安好?”()

第141章 陰溝裡翻船第360章 馬超之後第453章 巴東小道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816章 遊擊第1089章 母子重逢第1067章 等待援軍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1262章 白崖山伏擊戰(上)第541章 甘露寺第157章 撤退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670章 砍倒“漢”字旗第971章 底線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頭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513章 咱不差錢第1280章 搶灘登陸第1145章 坐山觀虎鬥第353章 你有資格和我談條件嗎第903章 匪夷所思的命令第863章 呼延顥戰死第762章 軍渡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1192章 前功盡棄第1175章 渡河強襲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遠的痛第172章 司馬昭的決心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第342章 幹得漂亮第562章 請旨第883章 攻城第313章 信任第1123章 難如意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875章 問計崔遊第165章 上殿受封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131章 千金懸賞第1284章 完虐狗奴國(下)第1333章 莽山之戰(上)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1158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658章 再戰武關(上)第76章 漢中都督胡濟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904章 水淹信都(上)第250章 議定遷都第564章 劉淵第254章 密議第74章 漢中司第241章 鹿死誰手第961章 掉入陷井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56章 初識陳壽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698章 示弱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296章 跨越雪峰(一)第35章 中尉右丞第350章 嚮導官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476章 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第159章 逆轉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1268章 劉胤的逆鱗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125章 馬邈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915章 收穫之秋第618章 步騎夜戰(下)第961章 掉入陷井第253章 就這麼的簡單粗暴第172章 司馬昭的決心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281章 吳主駕崩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158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31章 諸葛瞻第535章 第176章 緊急朝議第680章 雞肋第790章 兵分三路第816章 遊擊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1章 安平王府第1193章 不成功則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