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海戰還是水戰,都是劉胤的弱項,馳騁疆場十幾年,劉胤打的全部都陸戰,偶爾爲數不多的水戰也不過是渡河渡江作戰,再寬的江河,從東岸也能望到西岸,基本上是一覽無餘的。
可這一次的渡海作戰,完全是在蒼茫的大海上進行作戰,不管是劉胤,還是漢軍的諸多將領,那怕是吳國的降將,都稱得上是平生的第一次,那怕是孫子兵法吳起兵法之中,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去尋。
劉胤任命嚴詢爲伐倭都督,孫秀爲副都督。爲了指揮水軍作戰,劉胤特意地把孫秀從洛陽調來,畢竟孫秀曾經在東吳指揮過水師,對水軍戰法還是有着豐富的經驗的,用他來給嚴詢做副手,可以更好地指揮戰船渡海。
孫秀歸降季漢之後,掛着伏波將軍印信卻是閒居洛陽,基本上無事可做,孫秀他也清楚,象他們這般的降將,基本上不會再有掌兵的機會了,掛一份閒職,拿一份傣祿,頤養天年,直到終老,也許就是他們最後的歸宿了。
但孫秀沒想到,他居然還有被起用之時,接到劉胤徵倭副都督的任命之後,孫秀熱情重燃,他很快地趕到了三韓,與劉胤的大軍匯合,整個冬季的水軍操練,全部是由孫秀來指揮的。
至於嚴詢擔任徵倭都督一職,則是劉胤看重了嚴詢的統帥能力和對三韓及倭國地理熟知的緣故,縱觀整個的漢軍將領之中,徵倭都督一職,也是非嚴詢莫屬了。
第一撥的攻擊梯隊,是劉胤精心麟選出來的,其中漢人士兵佔據了六成,高句麗和夫餘人則是佔據了四成的比例。
說起高句麗,前者在白崖山之戰中兵敗投降的高句麗王子高斯由做了俘虜,但劉胤並沒有殺他,只是將他軟禁起來。後來高句麗王美川王被鮮卑人所殺之後,劉胤將高斯由傳到釜山,問他願不願意戴罪立功。
高斯由迫不及待地同意了,那種被軟禁的日子,他簡直就是受夠了。
劉胤從漢軍之中挑選了六千人,從高句麗人和扶余人之中,挑選了四千人,組成了特混編隊,擔任第一輪攻擊兵團。
季漢興國四年三月,徵倭大軍在都督嚴詢,副都督孫秀的率領之下,從釜山港揚帆啓航,踏上了東渡征程。
其時海面上風平浪靜,徵倭大軍經過兩天的航行,終於抵達了倭國九州島外海。
九州島這個時候的名稱叫做筑紫島,邪馬臺國在女王卑彌呼統治之時,一度強盛,崛起於筑紫島的東北部,後來不斷地擴張,兼併了三四十個小國,成爲筑紫島北部最爲強大的王國。
不過在筑紫島的南部,一國爲狗奴國,素來與邪馬臺國不和,狗奴國兼併南部二十餘國,與邪馬臺國形成了南北對立之局面。自從卑彌呼死了之後,邪馬臺國的擴張勢頭也得到了遏制,在紫築島,雙方處於一種均勢之中。
不過這種均勢卻很快被打破了,漢軍平定三韓之後,在釜山大建戰船,準備東渡伐倭的消息,也很快地傳入了倭國,立刻是引起了諸國的震動。
劉胤在釜山大建戰船原本就是動靜很大,很難瞞人,所以劉胤也沒有刻意地封鎖消息,順其自然。這樣的消息,傳到了倭國之後,很難不讓人不關注。
這時候邪馬臺的女王是卑彌呼的女兒臺與在位,臺與女王聽到消息之後,十分地震怒,在她看來,卑彌呼女王曾兩次向中原王朝進貢稱臣,被魏國皇帝親賜金印紫綬,邪馬臺國對中原王朝的態度極爲恭順,卻不知何故,這回中原王朝卻興兵準備討伐,讓臺與女王氣憤不已,這些中原王朝的人,也委實太過分了。
其實臺與女王並不清楚,當年敕封卑彌呼的魏國朝廷早已是煙消雲散,就連繼承魏國衣鉢的晉國,也已經被滅掉了,現在的中原王朝,早已是改朝換代了,臺與女王不明就理,還以爲是中原王朝背信棄義,東渡來攻了。
憤怒歸憤怒,但爲了對伉漢軍,臺與女王下令徵召其附屬國的軍隊,一齊趕往與三韓相鄰的筑紫島西部,對漢軍可能登陸的地點,進行構築堅固的防線,以阻擋漢軍的登陸。
臺與女王除了積極地備戰之外,也還有心思與南面的狗奴國修好罷戰,以謀求共同來抵禦外敵的入侵。
此中的利害狗奴國自然是不可能不知曉的,如果被漢軍攻破邪馬臺國,那麼狗奴國的命運就會淪爲和邪馬臺國一樣了,脣忘齒寒,不得不讓狗奴國國王多井心懷疑慮,於是狗奴國也就與邪馬臺國暫時地停戰了,並且派兵到自己國境的西部地區,做進一步地防禦。
其實筑紫島雖然四面環海,但也只有一些比較平緩的沙灘可以供漢軍登陸,其餘的地段,大部分都是懸崖絕避,根本無法攀登,所以真正需要防守的地段並不太多。
漢軍的進攻自然選擇在了距離釜山港最近的一處沙灘上,嚴詢在旗艦上瞧得分明,倭人果然在這一處沙灘上建立起了一段長牆,準備以此爲防禦工事,以阻擋漢軍搶灘登陸。
嚴詢曬然一笑,倭人想得也太簡單了,要知道此次他帶來的特混編隊,堪稱是精銳之中的精銳,戰力非凡,絕不是邪馬臺或者是狗奴國的力量所能抗衡的。
漢軍的戰船就停泊在外海,他們無法再往前了,畢竟漢軍的戰船有大船和中小船隻之分,大型的戰船很容易地擱淺,想要發起進攻,就必須是要乘坐小船或者是徒步涉水,向駐守在海岸線上的倭**隊發起攻擊。
想要在海灘上立足,就必須要站立起來一個縱深很大的灘頭陣地,這樣的話,漢軍的後續部隊就可以不斷地涌上筑紫島,形成兵力上的優勢。所以現在他們的任務,並不是急於攻破倭人的防禦陣地,而是要完全搶灘登陸,建立一個可攻可守的灘頭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