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黃河防線

羊祜歸漢之後,暫時地在劉胤的帳下做幕僚,畢竟象他這般身份的人歸降之後,蜀漢朝廷至少也得拿出相應身份地位的官職來,雖然說象太傅這樣三孤級別的職位肯定是不會再授予羊祜,但蜀漢朝廷也不能太過寒酸,至少也得給個三公九卿的位子。

不過羊祜似乎並不在乎,經歷這番波折之後,羊祜已經是心如止水,無慾無求了。

隨着河內戰事的結束,蜀國已經控制了除幽州之外全部的黃河以北的土地,西起呂梁,東至渤海,縱橫數千裡之地,遍佈大漢的旗幟,此番大勝,是繼蜀國佔據雍涼二州之後的又一次輝煌勝利,這場勝利,也基本上左右了天下的大勢,不管是平民還是豪族,都不再懷疑日薄西山的晉國已經是窮途末路,時日無多了,蜀國取得最終的勝利,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劉胤當然不會讓晉國苟延殘喘到明年,河內之戰結束之後,劉胤就下令陳兵黃河北岸,準備強渡黃河,給搖搖欲墜的司馬晉王朝最後一擊。

從潼關到出海口,綿延千里的黃河下游河段成爲晉國抵抗蜀國最後的一道防線了,爲了挽回頹勢,司馬炎垂死掙扎,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在黃河南岸進行佈防,嚴防死守,不遺餘力。

黃河綿延千里,所能渡河的渡口不下十幾處,僅洛陽一帶,就有小平津、孟津、五社津三個渡口,再往東走,還有延津、白馬、倉亭、平原等諸多渡口。這麼多的渡口,都有可能成爲蜀軍的攻擊目標,雖然黃河號稱天險,但晉軍的防守壓力也是十分地大。

司馬炎將黃河青州兗州河段的防守任務交給了青州都督馬隆,而司州黃河段的指揮大權,則由司馬炎親自把持。毫無疑問,洛陽北面的這三個渡口,很有可能會成爲蜀軍渡河的首要攻擊目標,司馬炎在洛陽河段投入重兵,委任朱振爲小平津關都督,蔣俊爲孟津關都督,李斌爲五社津關都督,加強黃河沿線的守備。

都督一職雖然可大可小,最大的都督兼領數州兵馬,權傾天下,但最小的都督的也統領數郡之地,爲一方鎮撫,象這番將三個關隘的守將提升爲都督的,也確實是晉國開國之後的頭一遭,從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司馬炎對黃河防線的重視程度。

司馬炎現在已經是輸不起了,黃河以北的土地盡皆淪陷,而在荊州淮河一線,晉國的勢力也受到了極大的壓制,現在晉國的領土,已經被擠壓了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狹長地帶之內,目前晉國所能控制的地方,也只剩下了青州、兗州、徐州、揚州(淮南)、豫州和大半個司州,幽州雖然名義在還在晉國的統治之下,但晉國朝廷對已經淪爲飛地的幽州完全失去了掌控的能力。

相比於魏國的全盛時期,後繼的晉國疆土已經萎縮了一半以上,當然領土面積的多少並不能決定國力的強弱,當年只擁有一州之地在三國中最爲闇弱的蜀國現在卻成爲了最大的贏家,足以證明決定成敗的絕不僅僅是疆土因素。

現在晉國雖然僚倒,但仍然還擁着五州之地,比起當年的蜀國,不知要廣袤多少。

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卻和疆土多少沒有直接的關係,決定一個國家的強盛和衰落,最終還是依靠武力。

魏晉的軍隊,在三國之中一直是居於翹楚,魏國的鼎盛之時,光是常備軍就擁有六十萬,比吳國和蜀國的軍隊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這也是魏國一直以來兩線作戰卻始終不落下風的原因。

但隨着蜀國的強勢崛起,也就是在劉胤奪取雍涼關中之後,魏國的實力逐漸走上了下坡路。但那時的魏國,仍然是三國之中的最強者,依然擁有着抗衡吳蜀兩國的實力。

司馬代魏,只不過是潮流所至,水到渠成的結果,當然也和司馬炎醉心皇位,一心想要問鼎九五之尊有關,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時代,他們就沒有篡位登基的能力嗎,自然並非如此,只是司馬家的老一輩沒有司馬炎那樣張揚,沒有司馬炎那樣利慾薰心而已。

司馬炎懷着一顆君臨天下的野心,在司馬昭死後,就迫不及待地搶班奪權,逼魏帝禪位,一番血雨腥風之後,司馬炎踩着累累的白骨,爬上了他心儀已久的帝位。

但司馬晉王朝註定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司馬炎爲了登上皇位而付出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僅僅一次炎攸之爭,晉國的棟樑之臣就不知損失了多少,一度號稱人才濟濟的大晉王朝,在初立之時,許多的職位之上就已經沒有合適擔當的人了,最終也只能是濫竽充數,以劣充優。

看似風光無限的大晉王朝,從它誕生之時,便是一個畸形的產物,在表面繁榮的背後,是千瘡百孔的漏洞。

匈奴人劉淵正是看出了晉國的這一個弱點,才膽敢悍然起兵造反,將戰火燒向晉國的腹裡之地。

如果說劉胤的進攻敲響的是司馬晉的喪鐘,那麼劉淵的造反無疑成爲一道催命符,讓本來就隱憂重重的司馬晉是雪上加霜,而鍾會的叛亂則是在司馬晉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剛剛坐上皇位的司馬炎還有怎麼享受帝王的尊崇,就不得面臨三線作戰的窘境,大晉王朝從初立之時,就已經是風雨飄搖了。

當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平定匈奴等胡人的叛亂之後,驀然回首,才發現山河依舊,卻已經是物似人非了,蜀國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晉國的心腹之地,諾大的江山,已經不再讓司馬炎專美了。

司馬炎不得不將戰爭繼續下去,大晉王朝的國力,在永遠休止的戰爭之中消耗殆盡,hebei之地的淪陷,主力軍團的覆滅,司馬駿、羊祜、賈充、文鴦這些頂樑柱的失去,註定大晉王朝從此一蹶不振,再難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第174章 三箭連珠第985章 決戰高梁邑(中)第786章 絕處逢生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495章 全數盡墨第1149章 誰是黃雀第1239章 新的思路第1031章 兵臨小平津第1106章 求助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293章 監軍換人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遠的痛第671章 再戰蒲阪津第479章 侍浴第408章 漢軍的軍旗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855章 蜀中戰局第933章 誘餌第123章 進軍!進軍!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527章 離他遠一點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12章 賭大一點如何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1166章 佈署第723章 寒冬休戰第771章 攻破王宮第280章 三國混戰第28章 後主劉禪(下)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181章 爭議第1114章 老對手第201章 激戰青陽浦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1168章 重整漢軍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278章 屯田第4章 手足之誼第199章 決戰來臨(上)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916章 君命不可違第67章 要煉丹?第1115章 起用貪狼第716章 自疑者完本感言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1278章 倭國第16章 玉碎第356章 山盟海誓第69章 避禍沓中第1102章 擇師第521章 於無聲處第1230章 幽州歸漢第1052章 情報第1060章 祭旗第834章 被迫撤退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268章 撤離雒城第552章 底線第493章 中埋伏了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748章 夜奪五寨(六)第441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614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262章 一杯鳩酒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1235章 鮮卑亂(下)第68章 拜見第506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962章 陷入絕境第219章 返回郪城第680章 雞肋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1061章 懵了第314章 重要的情報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755章 匈奴兇猛第776章 老爺嶺第1061章 懵了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717章 逃遁第290章 人定勝天第129章 摔杯爲號第1227章 喪心病狂第2022章 意料之中第59章 青鳥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153章 生擒田章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167章 赴宴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