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鹿死誰手

顯然鍾會有秀其書法和文采的癖好,一封書信,洋洋灑灑數千言,筆力遒勁,古樸醇厚。鍾會的書法得自家傳,其父鍾繇就是一代書法大家,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的創始人,後世稱之爲“楷書鼻祖”,與晉代王羲之並稱爲“鐘王”。鍾會的書法青出於藍,在魏晉時期,堪稱是大家,世人稱其父子爲“大小鐘”。

鍾會的書法不錯,文采亦是飛揚,驪六駢四,文藻華美,引經據典,洋洋灑灑。還好陸抗比姜維有耐心,從頭至尾將鍾會的書信讀了一遍。廢話挺多,中心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魏吳雙方罷兵休好,共分益州之地。

陸抗淡然地一笑,別人是先禮後兵,鍾會是先兵後禮,攻城之前沒下書,估計是鍾會對自己的實力有極大的信心,認爲拿下涪城輕而易舉,但一戰之後,他感覺到仗不是那麼好打,便提出議和。議和倒也罷了,鍾會提出來的是雙方共取成都,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成都在涪城之南,共取成都平分益州豈不先得讓吳方讓出涪城,這點伎倆又如何能忽悠得了陸抗?

“取筆墨來。”陸抗吩咐了一聲,自有下人取過筆墨來,陸抗也沒有另外拿紙,就在鍾會書信最後的空白之處,刷刷刷寫了一行字,折了回來,塞到原來的信封之中,遞給魏國來使,道:“煩請轉交鍾鎮西,我意已在信中言明。”

魏國來使躬身稱諾,告辭而去。

衆將納悶,留平問道:“這仗方打了一日,鍾會便來下書,此爲何意?”

陸抗呵呵一笑道:“鍾會自恃兵力雄厚。以爲可以輕取涪城,鏖戰一日,方知我東吳誠不好欺,乃下書誑騙,欲讓我軍拱手讓出涪城,雙方共取成都。”

留平啐了一口。道:“呸!這魏人甚是奸詐,如此下三濫的招數也能使出,共取成都是假,乘機謀奪涪城纔是真。”

陸抗淡然地道:“鍾會以爲我一軍取不得成都,我偏要讓他看看,我取得取不得!”

正說話間,中軍來報,東吳的援兵已經至水路而來。

陸抗騰地站了起來,撫掌大笑道:“來得正好。我計成矣!”

衆將不解其意,陸抗含笑道:“我十萬大軍入川,攻佔一處,便得留守一處,取涪城之後,不過僅餘五六萬人而已,再若分兵而進,能攻成都者不過三兩萬人。蜀國防禦成都者兵力有限,但僅憑兩三萬人。卻是無論如何也拿不下成都的。所以我才向陛下請救援兵相助,如今五萬援兵趕到,來得正當其時,將魏人擋在涪城以北,我軍直取成都,大事可定。”

衆將恍然而悟。皆稱陸抗妙計。陸抗遂令援兵之中三萬守備兵入城換防,兩萬野戰兵直接到城南立營,等候大軍集結。陸抗以三萬守備兵加上原來的一萬軍隊共守涪城,其餘的五萬大軍則準備與城南的兩萬援軍匯合,以七萬之衆。南攻成都。

涪城險要,以四萬守軍固守城池,擋住魏軍十萬大軍一段時間應該是不成問題,陸抗只要拿下成都,解決掉蜀國之後,回頭再來對付鍾會,則是輕而易舉。

魏國使者離開涪城,返回了魏軍大營,回見鍾會。

鍾會道:“陸抗可曾看過我的書信?”

使者稟道:“回都督,陸抗是當着卑職的面看完了書信的。”

“陸抗可有回信?”

使者將書信呈上道:“陸抗在原書之後寫下了回覆,請都督查見。”

鍾會微咦了一聲,接信在手,打開一看,在他洋灑幾千言之後,陸抗只附了八個字:“鹿死誰手,各憑本事。”

鍾會哈哈大笑,道:“陸抗的筆力剛勁有餘,缺乏醇厚,聽說陸抗師從顧雍,而顧雍可是蔡伯喈的得意門生,書法造詣非凡,看來陸抗只學到一些皮毛而已。”

衆將是面面相覷,鍾會不談陸抗回信的內容,卻只論書法,似乎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鍾會正色地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品行完全可以從字跡上表現出來,陸抗剛直有餘,卻是缺乏圓滑。陸抗在我書信後留言鹿手誰手,看來其爭雄之志不減啊,只可惜他卻不知剛而易折,柔則長存的道理,本督斷定陸抗將來必敗,死無葬身之地。”

這時,斥侯官進來稟報道:“啓稟都督,涪水渡口發現大量吳軍戰船,東吳援兵已趕到涪城。”

衆將皆驚,現在陸抗拒守涪城,這仗都不好打,如果吳軍援兵趕到,那就更難打了。

“吳軍援兵有多少人?可否全部進入涪城?”鍾會沉聲喝問道。

“吳軍援兵大約有五萬人,不過並未全部進入涪城,其中三萬進城,兩萬駐紮在於城南,另立一營。”

“駐紮城南?這陸抗到底想玩什麼把戲?”田續嘟囔了一句,頗爲不解。

不光是田續,在場幾乎所有的魏將都有些莫名其妙,吳軍的防線在涪城,按理說援兵趕到,就算是不全部入城,至於也應當佈署在城東城西一線,向涪城守軍遙相呼應纔對,現在陸抗乾脆把這兩萬人放到了背後,真心搞不懂陸抗的布兵之道。

鍾會沉吟片刻,突地眼中閃過一道寒芒,失聲道:“不好,陸抗此番調兵遣將,定然有拒我軍於城北,吳軍大隊人馬偷襲成都的企圖。”

衆將悚然一驚,現在涪城就如同是擋在魏軍面前的一道山峰,無法逾越,想要打通前往成都的道路,就必然先得拿下涪城,可現在吳軍集結了大量的軍隊於涪城,此刻的兵力,已同魏軍相差無幾,拿下涪城的難度陡然倍增。攻不下涪城,也只有眼睜睜地看陸抗分兵去取成都。

成都纔是最關鍵的,得成都者得益州,坐視吳人攻取成都而無能爲力,豈不讓一干魏將鬱悶死。

這時監軍衛瓘呵呵一笑道:“此去成都,又不僅是涪城一條道,由此向西,便是汶山郡,取道汶山,可以直抵雒城,都督可率兵走汶山道,直取成都,這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汶山道是成都西面的一條古道,沿着岷江河谷,從江油折向西行,途經汶江、汶山,可以直抵雒城,距離成都只是一步之遙,不過因其路途遙遠而且道路艱難,所以從劍閣到成都,幾乎無人走這條路,現在魏軍被阻涪城之下,想要迂迴攻打成都,汶山道卻不吝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鍾會大喜,留丘建王買率兵三萬在涪水以北紮營,與涪城的魏軍相峙,自己親率八萬大軍,轉道汶山,直取成都。(……)

第164章 班師回京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14章 箭不虛發第556章 遺言第828章 再戰寒山要塞(上)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1293章 乞降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357章 集結號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1040章 魚兒上鉤了第234章 反包圍第598章 淪爲水賊的都督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520章 爭嫡第99章 試驗第12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59章 杜預第837章 壺關口第1225章 北進幽州第608章 討伐叛族之賊第427章 城牆倒了第419章 清掃外圍第1327章 獻城而降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788章 形勢逼人第763章 偷渡(上)第745章 夜奪五寨(三)第1263章 白崖山伏擊戰(下)第860章 攻守僵持第296章 跨越雪峰(一)第789章 第三條道路第327章 隴西急報第957章 行將末路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453章 巴東小道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1256章 遼水之戰(下)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203章 救援第776章 老爺嶺第613章 反伏擊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22章 三七的功效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929章 撿了個大漏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遠的痛第1241章 全軍盡沒(上)第389章 虎距龍盤的關中第169章 鍾會第486章 間諜赤鷹第1188章 偷襲轘轅關(下)第1217章 勢均力敵第715章 離間第153章 生擒田章第1064章 強渡黃河(二)第188章 永安之變(下)第286章 雪山草地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84章 識破第67章 要煉丹?第1052章 情報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1092章 大司馬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789章 第三條道路第435章 分兵第508章 浮華公子石崇第418章 雪上加霜第1081章 密謀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1235章 鮮卑亂(下)第1124章 重新洗牌第1076章 朕不做亡國之君第915章 收穫之秋第66章 當殿亮劍第65章 姜維的憤怒第635章 棋高一招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500章 她是一個女人第289章 應允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1346章 雍王來使第1186章 激戰魯陽第1123章 難如意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335章 登門拜訪第1289章 和談破裂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1250章 東進第526章 三個條件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423章 攻城激戰第310章 走出草地第484章 青鳥,又是青鳥第641章 三危山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