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

鄧良的船抵永安之後,遂棄船登岸,徑直來求見羅憲。

羅憲四十多歲,雖然是一身的戎裝,但舉手投足之間,卻顯露出儒雅的氣質。羅憲早年就才名卓著,曾拜入大儒譙周的門下,與陳壽也算是同窗,時門人稱其爲譙門子貢。延熙元年,羅憲入仕爲太子舍人、尚書吏部郎,後遷宣信校尉,兩次出使吳國,吳人“稱美焉”。尚書令陳祗病死,黃皓開始專權,朝中許多大臣依附於他,唯獨羅憲清白而有氣節,不肯趨炎附勢,黃皓深恨之,找了個機會將羅憲貶爲巴東太守。時右將軍閻宇出任永安都督,以羅憲爲護軍,駐守永安。景耀六年,魏軍大舉犯境,閻宇奉詔西還成都,羅憲便開始擔任永安都督。不過閻宇臨行之前帶走了大部分的兵力,現在永安城的駐軍,尚不足一營之數。

鄧良先前做過尚書左選郎,而羅憲也在尚書檯任過職,兩人的私交還是不錯的,不過此次見面,除了寒喧之外,公事還是排在首位的。

鄧良對此次引援東吳入蜀相助之事還是頗爲自得,向羅憲陳述此次東吳之行的詳情,自然是要羅憲打開永安城,允許陸抗的部隊入境。

羅憲聽聞之後,不僅沒有面帶喜色,反而是憂慮沖沖。“子玉此行,吳主除了允諾出兵之外,就沒有別的什麼要求嗎?”

鄧良呵呵笑道:“我看那吳主孫休也稱得上是明君仁主,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所以此次吳國能如此快地派出援兵。與其明智果決不無關係。至於要求。除了需要我們給吳軍支付些糧秣輜重之外。倒是沒有別的什麼要求?”

羅憲眉頭緊鎖,又追問了一句:“難道孫休就沒有提及割地之事?”

鄧良搖搖頭,道:“沒有。”

羅憲的臉色陡然間凝重起來,他曾經兩次出使吳國,這幾年又一直鎮守永安,對於吳人,他還是有着很深的瞭解,這可是一幫無利不起早的傢伙。如果此次吳人趁着救援的機會,獅子大開口,羅憲反倒不會有什麼奇怪的,但此次入蜀援助,吳人竟然沒有提任何的要求,這可令羅憲大爲詫異。

事出反常即爲妖,這與吳人一向的風格大相徑庭,以羅憲對吳人的瞭解,吳人對益州的覦覷之心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陸抗出督西陵之後。更是加緊了備戰的步伐,這些情況。又如何瞞得過慧眼如炬的羅憲。

“這裡面肯定有陰謀,在搞清楚吳人的真實意圖之前,我不能讓他們進入永安。”羅憲表情嚴肅地道。

鄧良一聽就急了,道:“令則兄,你是不是太過敏感了?現在閬中危急,急待吳兵前去援救,多耽擱一刻,閬中就有失守的危險。”

羅憲沉聲道:“那也總比引狼入室的好,子玉,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初到吳地,根本就不瞭解吳人的心思,當年他們可以背信棄義的奪取荊州,焉知今日他們不會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鄧良道:“令則兄,你多慮了,此一時彼一時,兩國修好了這麼多年,當年的不愉快的舊事還提他做甚。當今吳主英明睿智,他焉能不知季漢的存亡對吳國的影響,益州若失於魏人,於吳國有百害而無一利,他們出兵,與其說是救漢,倒不如說是自救,怎麼到了羅兄的眼中,反倒成了包藏禍心,圖謀不軌?”

羅憲冷笑一聲道:“好了傷疤忘了疼,現在蜀中之人偏安於益州,還有誰記得荊州之痛?雖然我不能確定吳人就是包藏禍心,但他們此次能如此大公無私不計報酬地前來援助,這本身就是一件匪夷所思之事,吳人的心腸,還沒有好到如此地步。”

鄧良搖頭道:“令則兄,我知道你對吳人沒有好感,但僅憑感覺,沒有證據,你這豈不是意氣用事?退一萬步講,陸抗的三萬人就算有什麼歹意,進入蜀中之後,既無糧草,又無後援,有你羅大都督扼守永安城,吳人那是前進無路,後退無門,他們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更何況,此次吳兵前來,是陛下親自下的詔書,倘若羅兄無故將他們阻攔在永安城外,陛下定然震怒,如果降罪下來,你我都吃罪不起。”

羅憲沉默了,他僅僅是鎮守永安城的一方都督,涉及到雙方邦交之間的事務,也不是他所能夠承擔的,何況吳人來援,是否懷有敵意,羅憲也是無法確定的,僅僅是憑着自己的一種直覺而已,但直覺遠不能成爲阻止吳人入境的理由,想要阻止他們,非得拿出真憑實據來。但這個真憑實據,在吳人沒有下一步的行動之前,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拿得到的,除非你是對方肚子裡的蛔蟲。

鄧良道:“好了,令則兄,我知道你對吳人有些成見,但現在大敵當前,魏人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在這個時候,不能摻雜太多的私人情緒。當然,羅兄一片拳拳護漢之心讓小弟也頗爲敬佩,小心無大錯,羅兄在永安戒備一下也是好的,我會知會陸抗,讓他快速通過永安,不得在永安停留。”

羅憲也只得點頭道:“好吧,事已至此,我也無話可說。至於戒備之事,永安城從來都是兵不卸甲馬不離鞍的,這個子玉勿需擔心了。”

鄧良拱手而退,前去和陸抗接洽入境之事。

羅憲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其子羅襲上前道:“父親既疑心吳人別有圖謀,何不遣人到吳地一探究竟。”

羅憲搖搖頭道:“就算吳人真的別有所圖,也是極爲機密之事,相信除了吳主和幾個重臣之外,其他人難知真相,派人前往吳地,定然是一無所獲。而且陸抗通關在即,沒有恰當的理由,是無法阻止其入境的。”

羅襲憂慮地道:“如果事情真如父親所預料的,那可是比魏國入侵更爲可怕的事,真要發生的話,益州豈不危矣。”

第1064章 強渡黃河(二)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128章 深明大義第179章 武昌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694章 上黨太守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1314章 西陵之戰(下)第69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29章 你懷孕了?第786章 絕處逢生第207章 突出重圍(下)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121章 以退爲進第1358章 有刺客第1030章 強攻不成用智取第383章 街亭之戰(十二)第929章 撿了個大漏第1002章 強行突圍第453章 巴東小道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412章 千軍萬馬獨木橋第851章 怒火第951章 不可有失的補給線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1001章 見死不救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103章 血戰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692章 稱臣第330章 雍涼自古多勁旅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1309章 丹徒山事變第199章 決戰來臨(上)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1068章 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809章 羯人酋帥石豹第1051章 參軍曹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767章 遭遇戰第213章 單刀赴會第503章 身世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1346章 雍王來使第99章 試驗第927章 變數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896章 清掃外圍第989章 虎騎軍渡河第21章 夜宿山洞第933章 誘餌第65章 姜維的憤怒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1012章 誰包圍誰第39章 找!沒找到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502章 真相就是這麼殘酷第1193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718章 想走?沒門!第434章 回師漢中第1132章 啓駕出宮第1051章 參軍曹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226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第1256章 遼水之戰(下)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上)第1239章 新的思路第1341章 棄守巴丘第1076章 朕不做亡國之君第741章 日搶三關(六)第41章 議事第363章 落網第251章 斬黃皓(上)第832章 羯人的末日第328章 天才還是瘋子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91章 難堪第623章 凌亂了第96章 火藥第548章 大婚之日第1276章 結局不該是這樣的第318章 不遺餘力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867章 忻口之戰(中)第992章 逃回上黨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196章 爭論第753章 北上還是東渡?第484章 青鳥,又是青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