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秘會安風津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

豫州之地乃是晉國的心腹要地,是拱衛京師洛陽的東南屏障,如果豫州有失,就等於是洛陽的東南門戶大開,其後果的嚴重性不言而喻。

所以確保洛陽東南門戶的不失,對於晉國朝廷而言,一直是重中之重的事,陳騫爲人質樸穩重,頗有才學智謀,但將略卻非所長,在晉國諸將之中,確非赫赫有名之將。

弋陽之戰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吳軍大舉北犯弋陽,陳騫率兵反擊,但卻爲陸抗所敗,晉國痛失弋陽,此後也一直再沒有機會奪回來。

當時朝野一片震動,弋陽的失守,讓東吳的軍隊第一次逼近到了洛陽千里之內的範圍,吳軍兵臨淮河,豫州之地芨芨可危,就連洛陽城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此時便有大臣提議撤換陳騫,但司馬炎沒有同意,認爲陳騫爲人沉穩幹練,並不能因爲弋陽的戰敗就否認他在豫州取得的成績,於是司馬炎堅持己見,並沒有撤換陳騫,仍由他來擔任豫州一地的軍政長官。

由於吳軍兵臨淮河,原本屬於晉國腹地的豫州此刻形勢變得嚴峻起來,陳騫雖然有司馬炎在背後支持,但他也清楚,如果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還是一樣會被人詬病,遲早是會丟官罷職的。

所以陳騫在豫州一直是秣馬厲兵,狠抓豫州的防守,在淮河一線上,一直是佈置重兵進行防禦,並在豫州的腹裡要地汝南、陳郡、穎川、樑國等郡加強戒備,做好梯次防禦,以確保豫州不失,拱衛京師安全。

這幾年在陳騫的經營之下,豫州的局勢一直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吳國也沒有再次兵犯,雙方以淮河爲界,一直相安無事。

相比於北方諸州的戰火紛飛,豫州一直維持着穩定安寧的局面,在這天下紛攘之際,這種安定平寧的局面確實也是難能可貴的,豫州這幾年來也自然成爲晉國的賦稅和兵源的重要來源,爲晉國朝廷苦撐危局提供最爲堅實的後勤保障。

陳騫也因爲在豫州的功績坐穩了豫州都督的位子,而無人再質疑陳騫的能力了。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和發展,陳騫也在豫州培養了大量忠實於自己的勢力,逐漸成爲關東三大豪強之一。

隨着北方諸州的淪陷和洛陽的危在旦夕,陳騫在豫州的處境也漸漸尷尬起來,是否進京勤王,讓陳騫是猶豫再三,躊躇不決。

畢竟豫州的兵力有限,就算是全部派出去的話,也是杯水車薪,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解決得了洛陽的危機,而且,陳騫一旦調走豫州的兵馬,弋陽的陸抗必然會乘虛而入,如果豫州失守的話,那就更會是雪上加霜。

但如果堅守豫州不管洛陽的話,到頭來洛陽失陷,晉國滅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豫州將何去何從,更成爲陳騫所要考慮的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弋陽的陸抗突然派使者前來,求見陳騫。

陳騫本欲拒見,但想了想,還是將吳國使者召有進來。

吳國的使者進來之後,便呈上了陸抗的書信,陸抗在書信中倒是直言不諱,勸降於陳騫,並向陳騫提出了諸多的令其心動的條件,比如說封王,據地,保留軍隊,只要陳騫肯歸降吳國,一切待遇從優。

陳騫既沒有給肯定的答覆,也沒有給否定的答覆,只是很客氣地將使者送了出去。

陳騫的兒子陳輿全程陪同,在吳國使者走後,他立刻向陳騫道:“父親,晉國滅亡已經定局,我們也該爲自己的後路做些打算了。吳國這次提出的條件甚是優厚,父親何不應了,以爲退路。”

陳騫搖搖頭道:“此事事關重大,豈可草率定奪,爲父還需再斟酌斟酌。”

陳輿有些焦急地道:“現在不外乎兩路可選,一是降蜀,二是降吳,現在蜀人滅晉,氣勢正旺,父親若以是豫州之地降蜀,也未必能給什麼好的待遇,充其量給個侯爵虛職,將來寄人籬下,還得仰人鼻息,生殺大權,盡在旁人之手。孩兒認爲,降蜀萬不可選。現在蜀強吳弱,吳國爲了拉攏咱們,自然會不惜一切代價,開出的價碼定然不菲。單單是此次陸抗派人來,便主動地提出封王據地保留軍隊這些條件,如果父親再向其索要些好處的話,吳人勢必也會答應。將來我們陳家,在吳國的地位也是不弱,此乃蔭及子孫之事,父親何不考慮降吳?”

陳騫道:“非爲父不想降吳,只是方今天下之勢,蜀強吳弱,爲父料定將來蜀能吞吳,吳不能吞蜀也。此時降吳,就算待遇優厚,但將來吳國或爲蜀國所滅,豈不是二受其辱也。”

“父親多慮了,吳國現在擁有長江之險,將來若得關東之土,亦是天下半壁江山盡在其握,完全有能力和蜀國分庭抗禮,父親何須會擔憂吳國爲蜀國所滅。”陳輿勸道。

陳騫沉吟片刻,道:“如今關東之地,除了豫州還有青兗徐揚,青州都督馬隆,揚州都督石苞俱是一方諸侯,此次陸抗有心招降爲父,想來也不會不考慮馬隆和石苞,定然出派出使者前往青州和淮南,爲父想聽聽他們的看法,畢竟此事事關重大,斷不敢魯莽從事。”

陳輿道:“父親所言極是,若是如此,我們倒是不妨再等上幾日,看看馬隆石苞二人的態度如何,再做定奪也不遲。”

陳騫道:“看他們的態度,倒不如主動地來邀他們到豫州來,共商大計。“

陳輿點頭稱諾,立刻下去安排,派出了兩路的信使,分別前往臨淄和壽春,去拜會馬隆和石苞。

第1291章 強勢碾壓(上)第1185章 北進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1034章 三道詔書(三)第1163章 大戰虎牢關(六)第757章 糾結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901章 天氣是大敵第1350章 密議第647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936章 八面埋伏(下)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022章 意料之中第845章 功虧一簣第1202章 三王殞落(五)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1217章 勢均力敵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50章 一網打盡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39章 下馬威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51章 山崩地裂第896章 清掃外圍第845章 功虧一簣第343章 堅守襄武城第903章 匪夷所思的命令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901章 天氣是大敵第556章 遺言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1038章 擒羊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205章 遺體第1030章 強攻不成用智取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806章 戰火燒遍整個上黨第1321章 重回南中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1321章 重回南中第1294章 馬關條約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79章 失竊第955章 出手第393章 虛實第520章 爭嫡第367章 街亭:蜀人心中永遠的痛第1166章 佈署第1244章 北逃第40章 執金吾第351章 大小榆谷第604章 西平之變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170章 此事有些蹊蹺第70章 斂兵聚谷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上)第490章 設計第964章 苛刻的條件第448章 前往閬中第724章 缺衣少食的氐人第1303章 火藥弩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647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53章 下毒第352章 西羌王子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102章 陽安關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525章 腦洞大開第600章 回到關中第254章 密議第81章 阻截第643章 沒骨能第4章 手足之誼第771章 攻破王宮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229章 證據第105章 蔣舒的心思第1163章 大戰虎牢關(六)第181章 爭議第728章 火能克木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801章 繼續分兵第452章 句安的奇謀第299章 跨越雪峰(四)第752章 緊追不捨第1192章 前功盡棄第673章 三路皆敗第634章 撤退的難題第808章 放棄第107章 中策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