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

官吏兩個字一般都是合起來用的,但其實它卻是代指兩種人,第一個就是官員,第二個則是小吏,雖然這兩種人在普通百姓看來,可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其實彼此之間卻有着巨大的鴻溝。

官員是由朝廷任命的,在吏部有着正式的官籍,而小吏則是官員僱傭而來的人員,平時幫助自己處理一些公務,用後世的話講,官員就是朝廷的正式員工,而小吏則是臨時工,而且這個臨時工的工資還必須由僱傭他們的官員私人出,這也是爲什麼官員們平時的開銷那麼大的原因之一,畢竟他們不但要養活自己一家,還要養活手下的一批小吏,若是再加上平時的應酬與禮尚往來,那開銷可就更大了。

大明的官員主要分爲兩種,第一種就是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的,這種官員可以說是根正苗紅,日後有着很大的升遷空間,第二種則是國子監提供的生員,他們畢業後也可以做官,但前途卻不像科舉官員那麼光明。

除了上面兩種之外,另外還有其它的途徑,比如祖上的蒙蔭,皇帝的特賜,甚至還有一些小吏因爲做的出色,同樣會被提拔爲官員,但這種情況極爲少見。後世的臨時工乾的時間長了,再找一下關係送些禮,還是有可能轉化爲正式工的,但是大明的這些臨時工卻比較悲催,一般人來說,小吏極少能夠被提拔爲官,大部分人都是一干一輩子,甚至他們死後,兒孫也會接他們的班繼續做,有些衙門甚至出現子孫三代同時爲吏的情況。而且小吏就算是成爲官員,也只能是低級官員,在官場上也很受歧視,根本不能與正途出身的官員相比。

小吏在地位上雖然不如官員,但你卻不能小瞧他們。要知道大明的官員與小吏的數量是不成比例的,比如一個縣城裡,真正的官員只有三個,分別是知縣、主薄和縣丞,除了這三人外,衙門裡的其它人都屬於小吏。可以說這些小吏纔是衙門裡真正的主事人,再加上有些小吏幾代在衙門裡做事,積累了龐大的人脈和豐富的經驗,有時甚至連新調去的官員都要巴結這些小吏,否則他們根本就在當地呆不下去,由此可這些小吏的能量。

不過也正是這些小吏們升遷無望。一輩子都只能呆在原來的位置上,如此一來,小吏們也就沒有了對前途的追求,剩下的也就只有對錢財的追求,這也形成了大明的衙門有理無錢莫進來的現象,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花錢在衙門上下打點。只要是用錢打通關節,那麼就算是不合理的事情也會變得合理。

這些小吏本來就不屬於大明正式編制,他們的俸祿也是由僱傭他們的官員私人提供,以前大明的官員俸祿極低,所以他們能夠拿到的俸祿自然也不多,甚至連養家都不夠,如此一來,這些小吏就只能利用職務之便給自己撈錢,可以說大明官場的腐敗,就是從這些小吏們開始的。後來那些官員才或主動或被動的也被拉下水,於是形成了大明官場上無人不貪的奇觀,甚至這種現象也一直延續了幾百年,直到後世也依然存在。

也正因爲如此,周重想要整頓吏治。自然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官員身上,最重要的還是對下層的小吏們的改革,而想讓這些小吏們不貪,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看到升遷的希望,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有少數極爲優秀的小吏,才能夠被提拔爲官,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周重就提出了打破官與吏之間的壁壘,日後只要考覈達到一定成績,並且通過都察院考覈的小吏,按律都可以被提拔爲官。

除此之外,周重還徹底廢除了小吏與官員之間的共生關係,畢竟小吏們的俸祿都是官員私人提供的,如此一來,這些小吏就像是官員的家僕一般,甚至還會被官員隨意的解僱,這樣一來,小吏受到官員的節制也就太大了,於是爲了解除小吏依附官員而生的情況,周重再次規定小吏的俸祿也將朝廷提供,每個職位都有相應的俸祿,而且與官員一樣,都是由當地銀行代爲發放。

小吏們有了升遷的希望,而且想要升遷,就必須表現的足夠優秀,這樣一來提高了小吏的工作積極性,也能讓他們自我約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的撈錢,畢竟都察院可不是擺設,想要通過都察院的考覈,只靠作假根本不太可能。

另外小吏的俸祿也由朝廷統一發放,這讓他們擺脫了官員的控制,成爲官場上的一股新生力量,另外爲了提高小吏們的整體素質,周重還規定無論是科舉還是國子監出來的生員,都必須在地方上從小吏做起,這樣一來,即可以提高小吏的整體素質,也可以增加這些人的官場經驗,不會像以前那樣根本不懂得如何施政。

周重這些關於小吏們的改革,自然得到所有小吏的支持,畢竟只要是人,都有上進的慾望,特別是身處官場上的小吏,更是明白一個官身是如何的重要,以前是可望而不可及,現在周重的改革卻讓他們所有人看到希望,所以這些小吏自然都是舉雙手支持。

但是相比小吏們的支持,官場上的阻力也同樣很大,這些阻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那些官場上的頑固派,他們認爲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兩者身份上有着巨大的差距,絕對不能混爲一談,以前提拔小吏爲官只有極少數,但那只是對一些極爲優秀的小吏的獎勵,現在若是大規模提拔小吏爲官,那日後他們這些官員又將如何自處?

除了上面那些頑固的官員外,另外就是那些讀書人了,這些讀書人要麼是準備參加科舉的舉子,要麼是國子監中的生員,本來他們只要通過科舉,或是從國子監中畢業,就可以得到官身,可是現在周重的改革一出,他們卻只能去做小吏,雖然時間並不長,但依然讓他們十分不滿,認爲有失讀書人的體面。

官員和讀書人在這個時代擁有最大的話語權,所以他們的意見誰也不能忽略。而小吏們的數量雖然更多,但他們卻沒有什麼話語權,更沒有能力將自己的訴求表達出來,所以他們只能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周重和內閣的身上。

對於那些反對官吏一體的頑固官員,周重並不放在心上,畢竟這些官員大都是一些迂腐之輩,甚至連腦子都有些不清楚,因爲但凡有點腦子的官員,都不會這麼明目張膽的反對這件事,畢竟他們平時都要依靠小吏辦事,若是他們反對這件事的話,那就是與整個小吏階層爲敵,到時別說其它了,就是他們手下的那些小吏都會把他們當做敵人。

不過相比那些頑固的官員,另外一個讀書人階層可就太麻煩了,一來他們數量龐大,別的不說,光是國子監就有上萬的生員,至於全天下的讀書人,估計最少也得在百萬左右,如此龐大的一個羣體,幾乎掌控着整個大明的輿論走向,所以周重也不敢輕易得罪。

對付這些讀書人,還是要由讀書人出馬,周重這個僞讀書人顯然不行,所以他就把焦芳和王瓊等人的召集起來商議了一下,結果王瓊卻是笑呵呵的講出了一個辦法,而且立刻得到了焦芳等人的讚賞,這也讓周重對王瓊的才幹更加讚賞。

王瓊提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日後大明的讀書人只需要考中了秀才,就可以安排到官府出任小吏,國子監出身的生員同樣也不需要修完全部的學業,只要是能夠在國子監通過兩科以上的學業,那麼這些生員就可以同樣出任小吏。至於通過科舉和能夠從國子監正式畢業的生員,他們的起步則更高一些,可以在京城的一些關鍵部門,比如六部、都察院、甚至是內閣中爲吏,要知道在這些核心機構裡做小吏,日後的升遷速度和機會都要大的多。

王瓊的這個辦法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變化,只是將出任小吏的讀書人要求降低了一些,然後又給那些高端的讀書人一個優待,但也正是這點小小的改動,卻讓大部分的讀書人都十分滿意,特別是將讀書人爲吏的要求降到了秀才這一條,更是將大部分讀書人拉攏了過來。

其實說起來也不奇怪,大明的讀書人雖多,但真正能夠通過科舉的畢竟是少數,至於國子監也不是那麼好進的,沒有門路或是沒錢的,根本就不要想,而且每年畢業的人數也不多,所以對於大部分讀書人來說,都只能止步於秀才和舉人這個階段,特別是秀才這一階層,更是佔了讀書人的絕大部分。

也正是這種情況下,王瓊規定只要是秀才就能進入官府爲吏,而且現在小吏只要做的出色,日後就有機會爲官,讓這讓那些對仕途沒有信心的讀書人自然都十分歡迎,畢竟就算考不中,日後也有個退路。

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254章 巧合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91章 花園捉鬼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43章 謠言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98章 船艙旖旎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260章 黑牛寨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90章 晉商(中)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77章 港口見聞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7章 羅嬸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43章 謠言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372章 舊港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75章 聯手滅門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80章 出貨榜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88章 回家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207章 找幫手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