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談判

賽利姆一世並沒有讓焦黃中等人的等候太長時間,就在他們到達大馬士革城,並且休息了兩後,就接到賽利姆一世將在第三天接見他們的消息。

在這兩天裡,焦黃中等人也沒有閒着,而是由蘇萊曼親自帶着他們在大馬士革城中參觀了一下,特別是對於大馬士革刀的生產作坊,更是焦黃中等人蔘觀的重點,畢竟對於這種絕世寶刀,他們也都是聞名已久,特別是那些大明騎兵中的軍官,更是想要擁有一柄真正的大馬士革彎刀,對此蘇萊曼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只要是使團中的重要成員,都被他送了一柄大馬士革寶刀做爲禮物。

等到第三天上午,焦黃中等人將準備好的禮物再次清點了一下,然後穿上自己的大明官服,在大馬士革的臨時皇宮中拜見了賽利姆一世。

對於賽利姆一世,焦黃中也感到很是好奇,經過這幾天與蘇萊曼的相處,再加上與其它奧斯曼官員的交談,他終於搞清楚賽利姆是怎樣的一個君主,其實按照儒家的觀點,賽利姆這樣的君主若是放在大明,肯定逃脫不了一個“暴君”“窮兵黷武”“殘忍好殺”等等不利的評價,別的不說,光是他殺父、殺兄、殺子、殺侄的惡行,就足夠被史官罵上一百年了。

不過正所謂入鄉隨俗,賽利姆的這些所做所爲在奧斯曼帝國來說,卻根本不算什麼大錯,畢竟那是他們皇位傳承的傳統,別人也根本無法指責。而且賽利姆雖然好戰。但卻把整個國家建設的極爲強大。按照現在奧斯曼帝國的發展速度,恐怕用不了幾年,大明的西方就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對手,就像當年的大唐與阿拉伯帝國那樣平等的對手。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焦黃中在面見賽利姆一世時,也表現出足夠的尊敬,按照大明的禮節向賽利姆一世行過禮後,又將自己從大明帶來的禮品呈上。這些禮品大都是大明的物產,比如絲綢、瓷器、茶葉肯定是其中的重要禮物,另外還有一些黃金、玉器製成的工藝品,以及南洋出產的珍珠、珊瑚等等,可以說每樣都是價值連城。

賽利姆看到大明送給自己如此豐厚的禮品,當下也是十分高興,笑呵呵的讓人收下後,又向焦黃中問候了一下大明皇帝,然後直接進入正題道:“焦大使,不知你們不遠萬里來到大馬士革見到我。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賽利姆從小就在軍隊長大,哪怕是成爲奧斯曼的蘇丹後。依然是一副軍人的脾氣,做什麼事都追求效率,哪怕是談話,也喜歡直來直去,向來討厭別人與他繞彎子。

焦黃中已經從蘇萊曼那裡瞭解到賽利姆的脾氣,所了他也沒有像大明官場上那樣說話打啞謎,同樣直接回答道:“尊敬的蘇丹,我們皇帝陛下與監國大人這次派我出使西方,最開始的時候是準備去拜訪馬穆魯克王朝,與他們商議一下重新疏通蘇伊士運河,不過當我到達印度時,卻聽到貴國發動第三次東征,並且打敗了馬穆魯克王朝的事,雖然現在貴國還沒能完全攻下埃及,但是在我看來,這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我們在考慮過後,就決定直接來拜見蘇丹,與蘇丹商議一下蘇伊士運河的事情!”

焦黃中之前已經摸清了賽利姆的脾氣,知道與這種軍人出身的人談話,最重要的是坦誠和直接,所以他並沒有隱瞞自己之前是準備出使馬穆魯克王朝的事情,畢竟只要是有點腦子的人,從時間上就可以推算出他們出使的目的,畢竟當初他們離開大明時,奧斯曼與馬穆魯克王朝還是相安無事,除非是大明能夠未卜先知,否則他們想要疏通蘇伊士運河,就只能去找馬穆魯克王朝。

果然,賽利姆看到焦黃中如此坦誠,臉上也不禁露出幾分微笑,看向焦黃中的目光也帶上幾分讚賞,當下開口笑道:“焦大使果然有眼光,馬穆魯克王朝早已經腐朽不堪,打敗他們的確不是什麼難事,只不過想要再次疏通蘇伊士運河,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你們大明打算用什麼條件說服我?”

賽利姆這次攻打馬穆魯克王朝,自然也對埃及的事情做了一份詳細的調查,其中連通紅海與地中海的這條交通要道更是他調查的重點,畢竟這裡是亞洲與歐洲商品流通的要道,馬穆魯克王朝把持着這條交通線,每年都可以賺取鉅額的利潤,這也引得葡萄牙人十分眼紅,爲此他們兩國打了整整十年的戰爭,直到現在都沒有分出勝負。

另外賽利姆也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時期,蘇伊士運河就已經開通了,只是後來因爲一些原因,導致這條運河時通時堵,直到幾百年前的阿拉伯帝國時期,剛剛打下埃及的阿拉伯帝國立刻下令疏通了這條古運河,結果便利這條運河一直使用了將近兩百年,可惜後來還是因爲一些原因,導致這條運河再次荒廢,現在大明提出希望可以重新疏通這條運河,目的肯定是爲了方便他們的商船到達地中海,只是他很想知道,大明會用什麼條件來換取自己的同意,畢竟重新疏通這條運河也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沒有好處的事情,他肯定不會去做。

焦黃中聽到賽利姆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先問自己要好處,這讓他也是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道:“尊敬的蘇丹,蘇伊士運河若是能夠開通,那麼無論是我們大明所代表的東方,還是貴國所代表的西方,都可以直接通過大海來交流,再也不必像葡萄牙人那樣繞過整個非洲,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促進東西方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同時貴國也可以在蘇伊士運河上收取稅收,這樣一來,貴國就相當於擁有了一條黃金水道,每年的稅收就是一笑鉅額的財富,如此巨大的好處,難道蘇丹就不動心嗎?”

說到這裡時,焦黃中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我聽說葡萄牙人與貴國之間也是衝突不斷,葡萄牙雖然是個小國,但是藉着海貿之利,卻成爲歐洲有名的強國,在海上除了我們大明外,無人是其對手,但若是貴國能夠疏通蘇伊士運河,葡萄牙人把持海貿肯定會一落千丈,到時國力衰退之下,貴國也少了一個強敵,這簡直是一舉兩得之事,所以我想不到蘇丹有什麼理由會拒絕?”

聽到焦黃中的話,賽利姆卻是搖了搖頭道:“焦大使說的不錯,若是能夠修好這條運河,那麼日後光是稅收就是一筆巨大的收入,而且也的確可以削弱葡萄牙王國的實力,但是蘇伊士運河早已經荒廢了幾百年,有些河道也變成了平地,想要疏通這樣一條古運河,花費的人力物力是難以想像的,我們奧斯曼帝國連年征戰,國內也並不富裕,根本拿不出如此多的錢財修建這樣一條運河。”

看到賽利姆擺明向自己要好處,焦黃中也感覺頗爲無奈,不過他也知道,想要讓賽利姆同意這件事,肯定要拿出相應的報酬,否則對方是絕對不會同意的,畢竟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否修建蘇伊士運河的影響不大,修好也只是多一條財路,修不好也可以藉助陸上交通賺錢,但是對於大明來說,若是沒有這條運河,那就永遠不可能把貨物直接運到歐洲,也永遠要受到葡萄牙人在中間的盤剝。

想到這裡,焦黃中只得咬了咬牙道:“尊敬的蘇丹,若是您願意重新疏通這條運河,那麼我們大明將會派出一些技術官員,幫助貴國對這條運河進行勘探和測量,我保證他們都是最優秀的技術官員,由他們幫助你們修建運河,絕對可以節省不少人力物力!”

大明或許會缺少別的技術人才,但是對於水利方面的人才卻絕對不會缺少,因爲大明國內以黃河爲首的各個河流災害不斷,爲了治理這些害河,大明的工部中匯聚了大量的水利官員,讓他們設計一條運河根本不是什麼太大的難題,要知道在隋朝時,中原就修建了一條大運河,那條運河的長度可是蘇伊士運河的幾倍。

不過對於焦黃中拿出的這個籌碼,賽利姆顯然並不滿意,第一是因爲他不知道大明的技術實力如何,萬一派來的官員還不如自己這邊的怎麼辦?第二焦黃中雖然說的好聽,但是他派的是技術官員,根本花不了幾個錢,甚至賽利姆覺得,與其派幾個技術官員,還不如讓大明出一部分民夫比較划算。

“焦大使,如此大明想要讓我們修建蘇伊士運河的話,那就不要用這種沒有實質好處的條件來打動我,我們奧斯曼帝國中也有不少水利方面的學者,實力並不比大明差,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修建運河的錢!”賽利姆再次單刀直入的道,如果大明不給他一個滿意的價錢,他是絕對不會同意修建蘇伊士運河的。(……)

第446章 搏虎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8章 菜市場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22章 烤番薯第182章 去京城?第139章 迎接第48章 形勢逆轉第69章 拐賣人口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232章 神機營第8章 菜市場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214章 買海蔘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489章 晉商(上)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506章 亂行伊始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楔子第334章 甕人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271章 一場戲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490章 晉商(中)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10章 少女靈芸第163章 宣旨第75章 聯手滅門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428章 徐納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75章 海盟之議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6章 收買人心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348章 達伽馬和麥哲倫第232章 神機營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44章 花巷別院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130章 送行(上)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240章 內閣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