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

接下來的幾天裡,正德再次召見了周重一次,不過這次卻是把足利一輝那些倭國使團也叫上,然後正德與田山尚義交談過後,給足利義材頒佈了一道詔書,再次重新封足利義材爲“日本國王”,並且還賞了一些財物以及一枚代表足利義材身份的日本國王印。

千萬不要小看正德的這些賞賜,雖然不值什麼錢,但卻代表了大明的態度,只要足利義材有了這些,立刻就能聲望大增,到時也能籠絡更多有實權的大名,這也正是足利義材最爲需要的。

另外更讓田山尚義和足利一輝沒有想到的是,在賞賜過後,正德皇帝竟然當面宣佈任命周重爲大明的四海提督,總領大明的海上事務,而且還將援助他們的一切事宜都交給周重辦理,也就是說,日後他們有什麼事情,只需要找周重聯絡就行了。

雖然田山尚義和足利一輝對這個消息感到十分震驚,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當下先是向周重表示了祝賀,然後就開始拍周重的馬屁,畢竟他們也不傻,知道日後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援助,就全都要看周重的臉色了。

面見過正德之後,周重帶着田山尚義他們從宮中出來,結果對方非要請周重吃飯,而且在吃飯的時候,又給周重送上一份禮物,本着不收白不收的原則,周重也就笑納了,畢竟日後他還要通過田山尚義這些人攪亂倭國的政局,現在能與這些人保持良好的關係也是必要的。

等到了下午的時候,周重好不容易纔擺脫了田山尚義等人的糾纏。乘着馬車回到府中。不過他纔剛一進大門。立刻有下人前來稟報,說是有客人特地來拜訪他。

聽到有人前來拜訪,周重也不禁有些奇怪,他進京的消息知道的人並不多,另外四海提督的任命也僅限少數幾個人知道,並沒有傳揚出去,這個時候竟然有人來拜訪他,這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當下周重來到客廳。結果剛一進門,就見到廳中一個身材健碩、鬍鬚花白的老者坐在廳中品茶,當看到進來的周重時,這個老者立刻站起來笑道:“這位想必就是周提督周大人吧,老朽涇陽伯神英,見過周大人!”

“神英?”周重聽到這個名字也是一驚,這個名字已經是他第二次聽了,上次還是他建議正德重視劉六劉七造反這件事,結果正德二話不說,立刻改口派京營去剿滅叛亂。而帶領這支京營的將領就是這個涇陽伯神英。

“哈哈~,原來是神老將軍。前幾天還聽陛下誇讚老將軍勞苦功高,周某一直想要拜訪您,沒想到今日老將軍竟然親自登門,實在讓周某倍感榮幸啊!”周重也很是親熱的道,他擔任的四海提督是個武職,日後少不了與軍隊打交道,所以現在與這個神英打好關係也是必須的。

看到周重如此熱情,神英也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別看他現在的官職在周重之上,但其實這段時間以來,神英的日子並不好過。說起來也是神英倒黴,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人彈劾他年紀大了,不適合再擔任武職,可是神英這個人和正德差不多,就喜歡呆在軍隊裡,而且他雖然六十多歲了,但身體卻十分強健,就算是親自上陣殺敵也沒問題,所以擔當武將並沒有任何問題。

也正是神英不想從軍中退下來,所以他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賄賂當時還沒倒臺的劉謹,結果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官職,而且還得了一個涇陽伯的爵位,甚至後來平定安化王叛亂,劉謹也把他派了過去,一時間也可謂是風光無限。

可惜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依’,神英萬萬沒有想到,本來權勢滔天的劉謹竟然忽然間就倒臺了,以前的閹黨也紛紛被清算。更加倒黴的是,他竟然也被御史給盯上,甚至還被參上一本,把他也給歸入閹黨之中,結果這些日子他是擔心吊膽,甚至已經做好了致仕回鄉的準備,不過沒想到峰迴路轉,他竟然被正德點明領兵戴罪立功,這讓神英是欣喜若狂,而且在經過多方打聽後,他知道清剿霸主叛亂這件事多虧了周重的建議,這讓神英也是感激不盡,本來他早就想來王府拜訪了,只是這幾天要忙着出征的事,今天好不容易纔擠出時間。

對於神英的來意,周重也大概猜到一些,而且他也有意與對方結交,因此對神英也十分熱情,命人重新上茶後,就開始與神英攀談起來,而且他也趁着這個機會,向神英打聽了一下大明軍隊的情況。

神英對於周重也是心存感激,對於周重的問題自然是知無不言,據他所說,大明的最高統軍機構名叫五軍都督府,原來名叫大都督府,只是當初朱元璋覺得大都督府的權勢過重,於是就把大都督府一分爲五,分別是前、後、左、右、中五個都督府,統領京營和各地的衛所兵。

不過五軍都督府只有統兵權,卻沒有調兵權,而兵部則有調兵權卻沒有統兵權,兩者相互牽制,不過在正德時期,五軍都督府已經失去了參政和議政權,成爲受制於兵部,只能單純執行命令的機構,這也標誌着大明武人權勢的沒落。

周重對於大明軍隊的戰鬥力最爲關心,畢竟他即將要領兵出海,雖然神英是陸軍將領,但軍隊裡的事都是相通的,他肯定比自己要清楚。

對於周重的這個問題,只見神英卻是露出一個苦笑,原來據神英所知,現在全國各地的衛所兵大部分都已經糜爛不堪,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也就只剩下京營和北方的邊軍,其中京營分爲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從這三大營選拔出來的十二團營操練頻繁,具有相當的戰鬥力,只不過京營常年駐紮京師,很少有實戰的機會。

相比京營,北方駐紮的邊軍纔是大明最有戰鬥力的軍隊,邊軍並不是特指某一支軍隊,而是指駐紮在甘、涼、肅、西、寧夏等邊疆地區的軍隊總稱,這些軍隊常年駐守邊疆,幾乎每年都要與南下的蒙古人發生戰爭,可以說實戰能力極強,京師雖然也有一定的戰鬥力,但是與邊軍比起來,卻是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只不過邊軍的責任重大,一向不能輕離邊疆,所以大明國內出事時,最多也只能調集京營去平叛。

介紹完陸營之後,周重又向神英請教大明水師的事情,結果神英卻是苦笑着搖了搖頭道:“周大人,自從海禁之後,我大明對於水師就一向不怎麼注視,聽說您是松江人,想必對於沿海的衛所也有所瞭解,沿海的衛所兵其實就是水師,只是現在恐怕連船都沒有了吧!”

聽到神英的話,周重也同樣一臉苦笑的點了點頭,松江那邊的青村千戶所他也是親眼所見,整個千戶所裡的軍戶早就成爲軍官們的佃農,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頂多也就是拿着武器攔路收稅,整個千戶所更是連條船都沒有。

“神老將軍,沿海大部分的衛所都已經糜爛不堪,這點我也知道,只是廣州和寧波那邊還駐紮着兩支相對比較完整的水師,那兩支水師應該還有一定的戰鬥力吧?”周重這時再次開口問道,廣州和寧波兩地做爲海外屬國的朝貢港口,那裡的兩支水師也是周重早就看上的,而且他已經打算在上任後,就將兩支水師整合起來,做爲自己這個四海提督的嫡系軍隊。

不過聽到周重提起廣州和寧波的兩支水師,神英卻依然緊皺着眉頭道:“周大人,雖然我對水師的瞭解不多,但打仗都是相通的,據我所知,廣州和寧波的那兩支水師雖然建制比較完整,而且也擁有不少的戰船,但是近幾十年內,我大明從來沒有遇到什麼海上來的敵人,就算水師保持着操練,恐怕最好的結果也和京營一樣,都只是些樣子貨,用於國內對付那些亂民還行,但若是用來與外敵拼殺,恐怕情況並不樂觀!”

聽到神英的分析,周重也一下子感覺像是被人潑了盆冷水,腦子也一下子清醒過來。雖然神英的話並不好聽,但他說的卻是事實,大明之所以保留廣州和寧波的那兩支水師,目的並不是爲了打仗,而是爲了向朝貢的屬國顯示自己的武力,換句話說兩支水師本來就是樣子貨,再加上他們又遠離京師,恐怕兩支水師的將領也對操練並不怎麼上心,如此一來,兩支水師恐怕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想到這裡,周重的心情也一下子沉重起來,本來他就不懂軍事,除了引進了一些比較先進的武器外,他也並不知道該如何增加軍隊的戰鬥力。本來他希望接手兩支保留着一定戰鬥力的水師,再加上他又對葡萄牙攻打馬六甲的事十分了解,到時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偷襲,肯定可以打敗葡萄牙人,可是他卻算漏了一點,若是兩支水師沒有什麼戰鬥力的話,恐怕就算是偷襲恐怕也沒有太大取勝的把握。

第38章 無罪有功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258章 豆腐宴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483章 拖延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173章 洞房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36章 吳山醒了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4章 再無瓜葛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245章 家人第459章 追擊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289章 送大禮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16章 收買人心第95章 背叛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82章 去京城?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35章 雪夜救治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255章 滅門第43章 不告而別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232章 神機營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