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愛因斯坦已退出羣聊(9.8k跪求月票啊!!!!)

餐桌上。

小麥原先正在偷偷摸摸的吃着水煮鱸魚呢,整個人被花椒給麻的有些懷疑人生,斯哈斯哈的跟在念蛇佬腔似的。

聽到徐雲這番話後他連忙放下了筷子,飛快的拿起蛋奶酒咕嚕一大口,壓了壓味兒。

做完這些,他纔開始思考起徐雲的問題。

“未來的計劃啊”

只見他輕輕撓了撓頭,看着徐雲說道:

“羅峰先生,我原先的打算是先拿到獎學金,畢業後爭取留校當個助教,積累點經驗。”

“等資歷足夠了就回蘇格蘭做個教授,三四年內把家裡的債先還掉,然後再看看有沒有機會成個傢什麼的。”

坐他對面的老湯敏銳的注意到了一個詞,不由擡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原先的打算?現在你改主意了?”

小麥微微頷首,沉默了幾秒鐘,眼中浮現出一絲迷茫:

“改主意倒是算不上吧就是有些不知道該選什麼。”

“這些天法拉第先生其實有找過我,提出了想收我做研究生的想法。”

“可讀研是需要時間的短則兩年,多則四年,這樣一來我家裡的債就難還了。”

徐雲輕輕看了他一眼。

小麥的父親約翰·克拉克·麥克斯韋雖然是個律師,但十多年前爲了救治小麥母親的肺結核,他幾乎將積蓄耗了個精光。

但遺憾的是,小麥的母親最終還是去世了。

後來他爹老麥做麪粉生意又大虧了一次,在外頭欠了一大筆錢。

具體金額徐雲不知道,但歷史上的小麥足足花了八年時間才幫忙着把這筆錢還清。

因此一直以來,小麥的錢包都不太鼓。

小麥之所以會在1856年回蘇格蘭到馬裡沙耳學院任教,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們給的太多了

當時劍橋給小麥開出的工資是一週4.5英鎊,也就是月薪18英鎊,摺合現在的購買力大概1.6萬月薪。

格拉斯哥大學給的則是試用期週薪5英鎊、轉正期7英鎊。

而馬裡沙耳學院嘛

一口氣開到了12英鎊的週薪,也就是一個月48英鎊。

這就像後世華夏、中東、老鷹大聯盟重金挖人一樣,靠着錢多挖人。

後世有些人認爲小麥在馬裡沙耳學院蹉跎了四年時光有些浪費,卻忽略了小麥急需錢的窘境。

科學家也是人,也是要恰飯的。

如果說涉及到國家層面或許還能靠着覺悟和信念去支撐,但個人事業就無疑要現實很多了。

隨後看着有些迷茫的小麥,徐雲將叉子放到桌上,問道:

“麥克斯韋,如果不考慮債務問題,你願意讀研究生嗎?”

“當然願意了。”

小麥毫不猶豫的給予了肯定回答,眼中甚至冒出了光:

“我原本以爲這輩子會在純理論數學這條路上走下去,但直到現在我才發現,原來電磁的世界要比理論數學神秘浩瀚無數倍!”

“比如高斯教授一個多星期前給了我幾卷手稿,其中描述了一種歐幾里得幾何之外的體系,我發現它對於電磁研究同樣重要”

“稍等一下,麥克斯韋同學!”

小麥的話還沒說完,一旁的黎曼忽然打斷了他,目光凝重的問道:

“麥克斯韋同學,你說高斯老師給你了幾卷手稿,裡頭記載了歐幾里得幾何之外的數學體系?”

小麥點了點頭,沒有察覺黎曼微妙的表情,而是自顧自的說道:

“之前在尋找柯南星的時候,我不是發現了那顆伴星嘛,算是幫了高斯教授一個小忙。”

“後來他就專門找我聊了幾次天,前些天送給我了幾卷手稿。”

“其中有一份手稿裡頭,便記錄了高斯教授對這個體系的猜測一開始他取的名字是星空幾何,不過後來改成了非歐幾里得幾何。”

“在我看來,高斯教授的那份手稿要比羅巴切夫斯基先生的理論更加完備許多,可惜沒有對外公開”

黎曼靜靜聽完他的敘述,沉默良久,忽然感慨的嘆息一聲:

“麥克斯韋同學,從今以後,我或許要叫你師弟了。”

小麥:

“?”

眼見小麥有些迷糊,黎曼便主動解釋道:

“麥克斯韋同學,你可能有所不知,非歐幾何的概念實在是太具衝擊力了,很容易被輿論駁斥。”

“因此一直以來,老師都沒有把他的成果對外公佈。”

“雖然零星有人耳聞老師在進行非歐幾何的研究,但真正見過手稿的只有我們這種親傳弟子,並且人數不超過五個。”

說完這些,黎曼看向小麥的眼神愈發親近了幾分:

“老師的身體近些年一直不太好,等你本科畢業後,恐怕沒有精力再帶你讀研究生了。”

“不過他既然將這卷手稿交給了你,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確實可以叫你一聲師弟。”

“”

聽完黎曼的這番話,小麥的臉上明顯露出了一絲愕然。

這這啥情況?

高斯在給他這些手稿的時候,原話明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研究成果’而已。

怎麼到黎曼的嘴裡,就成親傳弟子才能看的絕密文件了?

他一個劍橋大學的數學系在讀生,只是和高斯談笑風生了幾回,怎麼就成了哥廷根大學教授的弟子了呢?

要不找高斯教授說一聲,讓他另請高明?

小麥就這樣懵懵的與黎曼對望着,渾然不覺身邊的徐雲,早已陷入了比他們更大的震撼中。

媽耶!

非歐幾何啊!

高斯居然把這玩兒給了小麥???

衆所周知。

在人類漫長的科學史上,誕生過許多影響深遠的著作。

比如東方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

比如西方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螺線》等等。

而若論建立空間秩序最久遠的方案之書,那麼無疑要首推《幾何原本》。

這本書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歐氏幾何體系,在數學史上堪稱基石一般的著作。

歐幾里得幾何學在被提出後雄視數學界兩千年,沒有人能動搖它的權威。

但另一方面。

歐式幾何在體系上堪稱無敵,不過某些細節上卻一直都頗有爭議。

比如它的第五條公理。

這條公理的內容是這樣的:

同一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某一側的兩個內角的和小於兩直角,則這兩直線經無限延長後在這一側相交。

由於第五公理文字敘述冗長,不那麼顯而易見。

因此一些數學家提出了一個想法:

第五公理能不能不作爲公理,而作爲定理呢?

能不能依靠其他公理來證明第五公理?

這就是幾何發展史上爭論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平行線理論”的討論。

瑞士幾何學家數學家蘭貝爾特、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勒讓德和拉格朗日等人,都在這個問題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然而遺憾的是,他們都沒有成功。

這個問題像紙片人老婆一樣。

無情地消耗着宅男們的紙巾,而不給予他們任何實質性的愛情。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初,終於有個人站了出來:

他就是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

他的思路與前人截然不同,繼承了毛熊的優良傳統,大膽思索了這個問題的相反提法:

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根本就不存在第五公設的證明?

於是呢。

他便沿着這條思路進行研究,着手尋求第五公設不可證的解答。

他首先做的,便是對第五公設加以否定。

也就是假設“過平面上直線外一點,至少可引兩條直線與已知直線不相交“。

然後用這個否定命題和其他公理公設組成新的公理系統,並由此展開邏輯推演。

最終在在推演過程中,他得到了一連串古怪的數據。

但令人驚訝的是。

▪ ttκǎ n▪ co

經過巴羅切夫斯基的仔細審查,卻沒有發現它們之間含有任何邏輯矛盾。

於是羅巴切夫斯基大膽斷言:

這個“在結果中並不存在任何矛盾“的新公理系統,可以構成一種新的幾何。

它的邏輯完整性和嚴密性可以和歐幾里得幾何相媲美,而這個無矛盾的新幾何的存在,就是對第五公設可證性的反駁。

也就是對第五公設不可證性的邏輯證明。

由於尚未找到新幾何現實世界的原型和類比物,羅巴切夫斯基慎重地把這個新幾何稱之爲“想象幾何“。

羅巴切夫斯基在1826年選擇公開了這個理論,然後

他就被輿論噴成了某個霓虹人的心臟,到處都是窟窿眼兒,堪稱體無完膚。

因爲這個理論實在是太挑戰當時的認知了,好比後世的香蕉說自己會爆更一週一樣離譜。

直到羅巴切夫斯基去世12年也就是1866年的時候,非歐幾何才被成功翻案。

羅巴切夫斯基的經歷乍一看有些像是小麥,但實際上他比小麥要慘的多:

小麥後來好歹還擔任過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呢,羅巴切夫斯基卻遭遇了整整三十年的多方壓制。

他雖然進入了德國科學院,但津貼只在去世後的次月以慰問金的名義收到過一次,令人唏噓。

而比起羅巴切夫斯基,還有一個發現非歐幾何的大佬就要雞賊的多了。

他就是高斯。

高斯要比羅巴切夫斯基早上許多年就發現了非歐幾何,相關理論體系也比羅巴切夫斯基構築的完善的多。

但高斯卻很清楚這個新體系會引發的衝擊,於是他謹慎的思想再次佔據了高點,沒有選擇公開自己的理論。

直到高斯死後,這些內容才被人從手稿中發現。

順帶一提。

和這些手稿一起被發現的,還有十幾種代數證明的方法

這些手稿的原本現存於哥廷根西南郊10公里的德蘭斯費爾德高斯博物館,哥廷根大學的官網則能找到掃描件下載。

不過導致徐雲心情複雜的不是高斯把手稿送給了小麥,而是這些手稿會引發的後續影響。

先前提及過。

這個時間線的小牛獨立完成了微積分的建立,萊布尼茨失去了一項載入史冊的榮譽。

成名後的小牛作爲盧卡斯教授在劍橋大學工作了數十年,因此劍橋大學在微積分方面的底蘊,自然也是全歐洲最深的。

同時呢。

小麥作爲能夠推導出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究極變態,數學系未來的扛把子之一,在微分拓撲流形方面的成就自然也不低。

而後世學過大物和高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微分流形加上非歐幾何,這特麼的就是黎曼幾何理論啊

彆着急,這還沒完呢。

要知道。

徐雲之前在開學典禮那會兒,已經把電磁波這玩意兒給整出來了。

加上推導的波動方程,可以說電動力學的核心差不多已經被他構築完畢。

更早之前,他還寫信給小牛提點了絕對時空觀的錯誤。

哦對了。

還有徐雲在鼓搗光速測距時優化的旋轉鏡法,估摸着能讓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提早個七八年開始的。

也就是說。

在小麥大概四十歲的時候,他的技術欄上會出現這麼情況:

電動力學+黎曼幾何+微分幾何+光電效應+第一朵烏雲都齊活兒了

衆所周知。

以常數不變量,進行邏輯推導,就得到了時空這個變量。

也就是說

在小麥四十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具備了推導相對論的條件、工具、以及思路。

換做別人還不好說,可這貨是麥克斯韋啊

他在四十五歲之前推導不出相對論,徐雲當場就把那柄斧頭吃掉!

總而言之。

徐雲原先搞出來的那些事就相當於堆起了一座火藥山,看起來很驚人,但在沒有火源的情況下就是一堆粉末。

高斯丟給小麥的手稿,卻是一根火柴。

高斯看似只是輕輕一拋,但它造成的後果嘛

黎曼還能有黎曼猜想撐着,老愛估摸着就得罵娘了。

當然了。

以老愛的能力,在小麥這些前人搭好舞臺的情況下,說不定會創造出更爲驚人的成果也說不定。

大不了以後要是能見到老愛,儘量保證他的腦子別被人切片補償一波吧

想到這裡。

徐雲不由深吸一口氣,擡起頭,對小麥說道:

“麥克斯韋同學,高斯教授送給你的手稿一定要好好研讀,或許能帶來什麼意外的收穫也說不定。”

“至於你的學業我還是認爲應該跟着法拉第先生讀研,債務或許會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說完,他便輕輕掃了一圈飯桌。

由於今天還有其他人在場,所以他有些話不太適合說出來。

作爲後世小麥的曾曾曾徒孫。

徐雲對於小麥的人生經歷不說事無鉅細吧,至少關鍵節點都瞭然於心。

因此在很早之前,他就在爲自己離開後小麥的生活做準備了。

畢竟這一次的任務核心,便是改變小麥和老湯的命運。

如今老湯的命運已經改變,小麥的命運則有兩個必須要打上的補丁。

第一個自然是小麥的胃病。

小麥英年早逝的原因就是胃癌,糟糕的飲食習慣導致他得了極其嚴重的胃病,最終在48歲英年早逝。

胃癌這年頭沒啥特效藥,但小麥現在才20歲,好好調理的飲食習慣的話,胃癌基本上不會有復發的可能。

除此以外,第二個補丁便是小麥的錢包了。

徐雲已經爲小麥佈置下了一些後手,這些後手或許不能讓小麥成爲卡文迪許那般富可敵國的富家翁。

但至少可以讓他安心做學術,輕易的負擔起一些實驗損耗,一輩子衣食無憂。

隨後徐雲站起身。

回到自己牀邊找了本空白的筆記本,帶着紙和筆回到了座位上:

“來,麥克斯韋,把你的人生規劃寫下來吧,別太長。”

小麥接過紙和筆,沉吟片刻,在上面寫了句話:

【畢業後讀研,目標留校任教,並且成爲科普利獎章的提名人】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科普利獎章。

這是由英國皇家科學院設立的獎章,在諾獎開設之前,它與高盧科學院的學院徵文大獎並列爲全球最高的兩大榮譽。

比起黎曼的目標,小麥的期望顯然要更高一點。

但如果按照二人生前的地位比較,反倒是黎曼反向的奶了自己一口:

黎曼在4年後便一戰成名了,小麥卻在畢業後高開低走。

一位推導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巨匠,居然沒有獲得科普利獎章,確實令人遺憾。

隨後徐雲拿着筆記想了想,將它遞到了休伯特·艾裡面前,說道:

“艾裡同學,接下來到你了。”

艾裡接過筆記翻開一頁,利落大方的寫下了一段話。

待他寫完後。

徐雲接過筆記一看,出聲念道:

“順利畢業,接替父親成爲皇家天文臺臺長?”

艾裡朝徐雲嗯哼一聲,表情顯得很輕鬆,笑着說道:

“我從小就在皇家天文臺長大,對那裡的感情很深,甚至可以說是我的第二個家。”

“所以我的規劃很簡單,那就是成爲那個家真正的主人,能夠幫助父親解決一些麻煩就好了。”

徐雲微微頷首。

休伯特·艾裡的目標不算高也不算低,沒什麼特別亮眼的地方。

用後世的情況比喻,大概就相當於一名水木大學的學霸想成爲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吧。

休伯特·艾裡在潛力上顯然足夠,但原本歷史中有沒有實現這個夢想徐雲就不清楚了他對於休伯特·艾裡確實不太熟。

如果不是姓氏和見面時艾裡被孤立的情況,徐雲壓根就不會往喬治·比德爾·艾裡身上想。

不過考慮到喬治·比德爾·艾裡後來成爲了皇家學會會長的情況,休伯特·艾裡實現期望的可能性應該還是不低的。

接着徐雲又環視了一圈,往邊上走了幾步,將筆記本遞到了基爾霍夫面前。

他和這位德國人的關係沒那麼親近,因此在位次方面稍微上了點心:

繼黎曼、小麥和休伯特·艾裡之後的第四人,應該不會令他產生被輕視的想法。

只見這個尚未蓄起絡腮鬍的電學大佬接過筆記本,在空白區域試了試筆,很快唰唰唰的寫起了字。

小半分鐘後。

基爾霍夫將筆記本交還給了徐雲。

徐雲接過掃了幾眼,有些費力的看了起來因爲基爾霍夫寫的是德文。

德文在書面上的表達和英語有些類似,真說起來其實大部分都和英文字母相同,區別沒有口語那麼大。

但問題是

德國人都很喜歡使用花體寫法,看起來跟後世醫生寫的藥方似的,這就添加不少難度了。

徐雲的翻譯模板沒有自帶精校功能,因此他花了一些功夫纔看清上頭的內容。

“成爲和老師威廉·韋伯一樣偉大的物理學家,然後”

讀着讀着,徐雲忽然表情一滯。

只見他悄悄瞥了眼正襟危坐的基爾霍夫,繼續唸了下去:

“娶個身高165以上,膚白貌美的老婆,臉上不能有雀斑,清清白白生四個。”

聽聞此言,現場衆人瞅着基爾霍夫的眼神立時就不對勁了起來:

“”

就連田浩所這個一直低着頭的靦腆男生,都好奇的打量了一番基爾霍夫。

沒想到你居然是這種人.jpg。

得虧這位電學大佬長得還算有些小帥,否則擱在後世,分分鐘能被扣上個普信男的帽子。

不過話說回來。

或許也是歷史的慣性吧。

在原本的時間線中。

基爾霍夫確實在和本生的來信中寫過這麼一段話,並且後來還真生了四個孩子。

順帶一提。

基爾霍夫的四兒子的第四個孫子,在四十四歲那年成爲了阿森納的董事會成員之一

怎麼說呢。

有些事兒確實挺玄學的,不服不行。

待基爾霍夫寫完筆記本後。

徐雲看了眼剩下的老湯、田浩所以及艾維琳三人。

沉吟片刻。

選擇將筆記本放到了田浩所的面前,說道:

“浩所兄,輪到你了。”

田浩所對於徐雲的舉動有些意外,詫異的指了指自己:

“啊?羅峰兄,我我也要寫嗎?”

徐雲點點頭,將筆嘎達一聲,放到了他的面前:

“請吧。”

田浩所先是飛快的掃了眼桌上衆人,靦腆的性格令他臉色又是一紅。

不過最終他還是拿起了筆,認真的在本子上寫了起來。

足足五分鐘後。

他纔將筆小心的放下,雙手將筆記本遞還給了徐雲:

“我寫好了,羅峰兄。”

徐雲同樣雙手接過筆記本,慢慢翻閱了起來。

田浩所寫的同樣是英文,畢竟他自幼就是在倫敦長大的,否則也跟不上劍橋的教學進度。

不過相較於其他人,田浩所的字跡上依舊有些歪斜:

“做個有產業的商人,攢錢治好母親的風溼,搬出貧民窟,以後不被人欺負,能住上不漏雨的房子。”

“如果能有孩子,我希望他也能進入劍橋大學,在我死後帶着我的骨灰回到東方。”

“”

徐雲緩緩唸完田浩所的筆記,悠悠嘆了口氣。

筆記的內容有些沉重,所以現場衆人的表情都很肅穆,但眼神中卻看不出多少觸動。

唯有希爾芙擡起頭,弱弱的看了田浩所一眼。

徐雲對於衆人的反應並不意外。

畢竟現場除了田浩所本人之外,其餘所有的成年人基本上都沒遭遇太過悽慘的童年:

比如老湯家裡是蘇格蘭的農場主,家境相當富裕,十歲的時候就能全資就讀道格拉斯大學的預科。

休伯特·艾裡也差不多。

雖然他老爹的風評一直起起伏伏,但皇家天文臺臺長的職位卻始終沒挪過位,生活條件還是很優越的。

黎曼的老爹是路德會牧師,這年頭牧師不一定很有錢,但一定不窮。

基爾霍夫的爺爺則是海得爾貝格大學的教授,父親開了一家馬車行,也和貧困沾不上邊。

艾維琳就更別說了。

雖然家裡人死的有點多,但她可繼承了艾斯庫一家在番茄醬上的分紅呢

真·富婆。

因此在今天現場。

真正能和田浩所共情的除了徐雲之外,反倒只剩下了希爾芙這個賊窩裡逃出來的孤兒。

想到這裡。

徐雲的又嘆了口氣。

在今天目前落筆的所有人中,田浩所是唯一一個沒有提及學術目標的人。

他的想法很純粹:

畢業,賺錢,搬家。

但同樣。

他也是給徐雲帶來感觸最深的一個人。

他的期望很現實,也很卑微。

他對房子的要求並不是寬敞豪華,而僅僅只是一個不漏雨。

這又何嘗不是後世許多人的念想呢?

不知何爲。

看着筆記上歪歪斜斜的字,徐雲忽然想到了杜甫的那首詩: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隨後他搖了搖頭,將心中的沉重暫時驅散。

拿着筆記本走到了老湯麪前,對他說道:

“湯姆遜先生,到你了。”

老湯一直都是個很敞快的人,接過紙和筆後點點頭,立刻便開始寫了起來。

短短小半分鐘不到,他便將筆一放:

“好了。”

徐雲拿起筆記本,只見上頭的內容很短:

“冊封勳爵,成爲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在編年史中最少佔據兩頁篇幅。”

嗯,這很老湯。

老湯此人的性格和小麥堪稱兩個極端,小麥靦腆憨厚,老湯這人則相對張揚有野心。

他從不掩飾自己對權力的追求,哪怕與他人競爭也無所畏懼。

使徒社中和羅塞蒂爭權,校內則和埃利斯競選學聯會長,即使明知道競選失敗將會肄業也毫不退縮。

他所寫的人生規劃,性質上其實也就相當於校內成就的放大版而已。

如今他當上了劍橋大學學聯會長,確實有資格說出上邊那番話。

而另一方面。

老湯所寫的這些內容,也是目前所有人中,最符合現實時間線裡自身走向的規劃。

在原本歷史中。

老湯確實在1866年被封爲了爵士,並且在1892年晉升爲開爾文勳爵。

他還在1890~1895年擔任了皇家學會會長,光熱力學溫標這一個成就就足以讓他在編年史中佔據兩頁了。

此外老湯一生還活了83歲,兒孫滿堂。

最終在1907年12月17日安然逝世,去世以後被埋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享受着英國最高級別的殯葬待遇。

毫無疑問。

老湯的一生相當成功並且輝煌,甚至可以說是教科書一般的模板。

而在眼下這個副本中。

老湯唯一的“污點”又被埃利斯伯爵主動搶了過去,死後也能有一生清名。

嘶這貨tmd纔是主角吧?

隨後徐雲將筆記本再翻開一頁,走到了

艾維琳身邊。

他輕輕將筆記本放到了艾維琳面前,說道:

“該到你了,艾維琳同學。”

艾維琳擡頭看了他一眼,同樣大方的拿過紙和筆,在上頭寫了起來。

或許是心有腹稿的緣故,艾維琳寫的比老湯還要快一點兒。

短短片刻過後。

她便將寫好的筆記本交給了徐雲,說道:

“好了。”

徐雲朝她點點頭,接過筆記本。

看清上頭的內容後,他整個人頓時愣住了。

只見筆記本的紙頁上,赫然寫着一句話:

【十年之內去一次東方,去肥魚先生的家鄉hu奸看看】

第541章 又一位熟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二百八十章 找到你了,柯南!(中)第二百八十章 找到你了,柯南!(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走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於我在北宋練劍的那些事兒》第二十七章 命中註定的相遇(下)第一百零九章 胡克:完了,全完了!第八十三章 志同道合之人!第514章 礦上的難題第761章 【太清】化道!(上)(話說這標題第415章 文字遊戲(這章有一半科普NIF可控核聚變,大家酌情訂閱)第541章 又一位熟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十六章 徐雲的懲戒。第三十章 格蘭瑟姆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見了,1850!(一)(9.8K!!)第500章 孟亮的救贖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清照!(大章)第十七章 糟糕的午飯與夜晚(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見了,1850!(一)(9.8K!!)第517章 前所未有的六星任務!第八十四章 論文發表第770章 互相亮劍!第686章 鈴木厚人:這個坑太小了,咱們把它第590章 簡單埋個伏筆(萬字求月票)第612章 項目級別建國以來最高!(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口氣剋星與穿越千年的羈絆...吧?(6.6K)第638章 曙光已現第509章 舉國供應的時代!(感謝聞道竹衣金第580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聽過八支八支半嗎?(6K)第二百四十四章 後手(明天高考的考生加油!!!!!)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蘇的誤會、脫去枷鎖!(8.8K)第685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爛到底的西軍(5K)第446章 平地驚雷一聲響,小徐博士雛...咳咳第三百九十六章 年關第九十八章 收尾、即將開啓的第二扇門(大章!!!)第一百零二章 這坑爹的光環.....第494章 今年果然命犯徐雲......(大章求月第748章 奇怪的要求第二百九十七章 倫琴:你了不起,你清高啊!(7.4K)第641章 原子彈理論完成!(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價與價格戰!(上)第585章 可樂試飲會第548章 徐老師小課堂開課啦(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份大禮第三百二十六章 又一位故人之後第412章 建國後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誕生!(中)第463章 boom!!(感謝陳醉大佬打賞的盟主第493章 張院士,我悟了新羣已建,再說下身體的情況第一百三十一章 牛頓:所以愛會消失的對嗎?第405章 載入人類科學史的一天(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翻盤了,但也社死了(7.4K)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清代表團(6.8K)第483章 即將開啓的永陵第567章 59真要上天啦!!第二百七十三章 是你們逼我的!(9.6K)第670章 論文定刊!(繼續日萬!)第一百二十章 蒸餾的弊端。(感謝神鳥阿飛和王韋火華大佬的盟主!!)第六十一章 再見田良偉(第四更!!)第九十一章 好戲即將開場第三百二十六章 又一位故人之後第739章 統一思想,衝刺!(上)第466章 粒子的真正身份!(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微粒的愛情 (萬字更新!!!)第436章 另一片戰場(下)第一百一十章 入籍第一百八十二章 菜菜子老巢裡的寶藏(7.4K)第五章 夭壽啦,牛頓搶劫啦!第561章 真給跪了第六十三章 期刊選擇(第六更,承諾做到,求首訂!!!)第三十四章 威廉的選擇第574章 這裡有個活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見了,1850!(三)第506章 時隔456年重見天日的曠世著作(下)第636章 神秘來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止是韓公廉那麼簡單第三十三章 賺錢的大殺器第435章 另一片戰場(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實錘!(7.2K)第705章 李政道:我想吃魚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所未見的任務獎勵(6.6K)第四十六章 至關重要的一大步。第497章 正義終至(中)第六十章 三十分鐘的世界最強!(第三更!!!)第539章 懂不懂什麼叫魄力啊?(雙倍求月票第678章 迴歸祖國的方法!(上)第479章 梯度儀勇士,合體!第三百八十一章 史上前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科大!!(8.2k)第一百六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6K)第二百四十章 從零開始的劍橋生活(下)(6.6K)第十八章 糟糕的午飯與夜晚(中)第494章 今年果然命犯徐雲......(大章求月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宋武德充沛,有空軍不是理所當然嗎?(7.2K)第一百零六章 宋朝的早餐第469章 發佈會結束(下)第681章 下蛋的公雞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誕晚宴(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