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備嫁

備嫁

宮裡的旨意來得很快,弘曆雖然是內定的儲君,景嫺出身不低,側福晉的位份又要被記上皇家玉牒,卻終究不像指嫡福晉那般勞師動衆,需要禮部詳擬冊文,洋洋灑灑好一大堆吉祥好詞,只寥寥數字,便就一錘敲定了她的未來。

而隨着旨意一落,緊接着提上議程的就是各項備嫁事項——

封建時代的等級森嚴,並不僅僅體現在生殺予奪之上,細微之處的各項詳細規制,反而更讓人無處不敢大意,如婚禮事項——帝后大婚少則備三年,多則五年也有,其間籌備,上至內務府,工禮戶三部,下至蘇州、杭州、江南三織造局,無不傷筋動骨;到了各皇子公主成婚出嫁時,規制則略簡,耗時也稍短,其間籌備也從全國範圍縮小到了孃家家族或是由內務府督辦;最後到如景嫺這般的側室,籌備時間更是一下縮短到了三個月,各色婚禮用具雖然仍是由內務府按照定例一手包辦,可除了有臉面的能請到宮裡添妝加禮外,剩餘的就全由自家一力籌辦。

但就是如此,卻仍然不能失了天家氣象,是以,此時的那拉府中自然是忙得人仰馬翻——

皇子福晉嫁妝定例是一百二十擡,到了側福晉,便只能最多八十四擡,那拉夫人捧着長長的嫁妝單子,怎麼看怎麼覺得委屈了自家閨女,站在那拉府的內庫裡,一會兒指兩對硬木細琇插屏,一會兒又指兩張珍珠毛皮子,“這個,這個,還有這個也添上。”言罷還覺得不夠,“再加上城外的那幾個莊子。”

那爾布雖然對於這唯一的嫡女也十分的疼寵,可是看着這比起嫡福晉也毫不遜色的嫁妝規格,眉角還是忍不住跳了跳,“這是不是太多了?本來咱們從小給嫺兒備下的東西就不少,又加上皇后娘娘賞的添妝,就有些塞不下,再添上這麼些東西,八十四擡哪夠裝啊……”

滿族女子地位本就極高,是以從出生,家中長輩便會開始着手存嫁妝,更別說打景嫺生出來,就將她當成眼珠子的那拉夫人,這些年逮着什麼好東西都不忘往裡塞一份,十幾年存下的東西,無論哪一家看了都得道一句豐厚。

“你知道什麼?”那拉夫人一瞪丈夫,“先頭出了那檔子事,那位爺心裡保不齊已經存了想法,若是嫁妝不備厚實點,萬一以爲咱們烏拉那拉家也不看重嫺兒,不把嫺兒放在心上怎麼辦?就是那內院的其他人看了,也要看輕嫺兒!”

世家大族有女兒出嫁,向來出手大方,這除了是爲了臉面上好看,讓閨女以後日子過得舒心外,也是爲了展現家族實力,給閨女撐腰,不讓人隨意瞧輕了去。

老爺子聞言一默,心裡也悶悶的,“咱們家立在這裡,誰能看輕了嫺兒?”

那拉夫人仍是沒好氣,“四福晉孃家富察氏算一門顯赫了吧?可出門子的曬妝的時候,還不是一樣重過一樣?”這般說着,想到以自家的門第,景嫺本大可以爲人嫡妻,那拉夫人又傷心了,“我從小嬌寵到的女兒,如今只能爲人側室,已經夠讓我覺得難受了,要是連這點子虛物都給不了她,我心裡就更,更……”

“皇命不可違。”那爾布也不好受,卻也只能無奈一嘆,“等會我叫人找工匠來,看能不能把那箱子改改,只要外頭瞧着樣子不變,裡面多放些倒也無礙。”

“……嗯。”

這頭的那爾布兩夫婦爲閨女的嫁妝忙得腳不點地,那頭的景嫺也不輕鬆——

按照滿族的習俗,成婚時,女方除了一應頭面首飾,衣裝用具外,還要籌辦一切陳設桌椅板凳直到炕蓆氈條,後來,隨着聖祖朝大力推崇漢學,滿漢文化逐漸融合,這要準備的東西里便又多了一項——新婦的女工,如嫁衣,鋪蓋枕套,以及香囊、荷包、扇墜,示意心靈手巧,堪爲良配。

前三樣都有着相應的品階,就是她親手做了也派不上用場,是以,真正需要景嫺動手的也就是後頭的幾個小件,雖然對於女紅熟練的景嫺來說,做來並不費功夫,可是隻要一想到自己花了心思做的東西是要贈予弘曆,以及他內院裡的那一串花紅柳綠,就讓她提不起半點耐心。

看着在一旁仔細分着絲線的容嬤嬤,景嫺樣子很委屈,“嬤嬤,我手疼……”

在容嬤嬤眼裡,就是景嫺掉一根頭髮絲,也是件比天還要大的事兒,更別說景嫺還一副可憐到不行的模樣,趕忙放下手裡的活計,一邊輕輕幫景嫺按摩着手指,一邊柔聲問,“這樣有沒有好點?”

景嫺乖乖的點了點頭,口中卻是得寸進尺,“嬤嬤……我能不能不繡了?”

“那怎麼行?這可是要圖個好意頭的!”容嬤嬤雖然極爲疼寵景嫺,但也是極度有原則的,“再者,到時候您入了宮,第一次見四阿哥四福晉,還有皇后娘娘和熹妃娘娘,難道不要敬上點東西?這不是讓人詬病麼?”說着說着彷彿越發覺得自個兒有道理,“不成不成……”

景嫺不幹了,對於陪了自己一世又一世的容嬤嬤,顯然也很拉得下面子,扭糖似的靠在容嬤嬤身上,“之前閒來無事的時候,我不是縫過許多荷包香囊麼?到時候將那些送上去不就成了?那些也是我花了好些心思的呢……”看着容嬤嬤神色鬆動點了點,景嫺更是使出了殺手鐗,將雙手舉到容嬤嬤眼前,睜眼說瞎話道,“嬤嬤你都不疼我了……你看,都紅了呢!”

容嬤嬤看着景嫺少有的小女兒模樣,心裡頗覺好笑,可到最後,還是由心疼戰勝了原則,“好了好了,嬤嬤知道了,不繡便是了,不繡便是了……都要出嫁了,還跟嬤嬤撒嬌。”

景嫺自動忽略了關於出嫁的前半句話,依舊靠在容嬤嬤身上不起來,“那又怎樣?就是再過十年,二十年,我還是照樣要跟嬤嬤撒嬌……”

容嬤嬤心裡歡喜,臉上便跟着笑開了花,“好好好……只要您高興呀,嬤嬤便高興了。”

擺脫掉了不待見的女紅,安撫好了容嬤嬤,景嫺還沒來得及緩一口氣,眼前又突然出現了一道娟紅色的身影,剛揚起笑臉的笑臉不由得的一僵,果然,還沒出聲,便聽到眼前人慢聲道,“姑娘如今既然空閒,便再聽奴才說幾句吧。”

如今五十來歲的李嬤嬤是烏拉那拉家族的家生子,以陪嫁丫頭身份跟隨皇后嫁入當今聖上潛邸,四十多年來一直盡心侍奉在其左右,是皇后極爲信任的心腹嬤嬤,在跟着景嫺回那拉府之前,皇后曾暗地裡囑咐過,是以,她心裡十分明白景嫺對於烏拉那拉家族的重要性,加上景嫺在外雖重規矩,私底下卻無半點架子,對她雖不如從小陪伴到大的容嬤嬤那樣無所顧忌,卻也十分尊敬,她自然也就樂得真心教導。

“奴才先前已經大致說過婚禮流程,就是姑娘一時半會兒記不仔細也沒關係,到時候內務府會再派人來解說一次,婚禮當天,也會有內務府嬤嬤在旁引導,不會讓您出了錯去。”

她怎麼會記不清楚?

前一世的自己處處要強,本就因爲落水一事覺得失了顏面,對於後來的婚禮儀自然就十分的上心,半點不想落了人口舌,是以,雖然那一套流程細節聽下來讓人頗覺頭暈,她卻還是強逼着自己記了下來,那般過程,就是過了三十多年,都仍是讓她記憶猶新。

心裡這樣想着,卻也明白李嬤嬤是爲了自己好,於是面上仍是耐心問道,“……那今日嬤嬤是要說?”

“內院之事。”李嬤嬤拋下一道響雷後,又慢慢解釋道,“奴才入府雖只有幾日,可容奴才說句拿大的,就奴才觀察以來,佐領大人(那爾布)與佐領夫人感情甚篤,是以佐領府並不像其它世家大族一般,內院複雜爭鬥不斷,姑娘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性子自然也就比較直率,卻殊不知往往攤在面上兒的最多就是動點表皮,傷不到筋骨,瞧不着的暗地裡才真真要人命。”

李嬤嬤的話彷彿一道重錘,狠狠地敲在了景嫺的心頭,使得她渾身一震——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既然要百戰百勝,除卻反覆思量過弘曆、熹妃一干人等的行事作態,景嫺自然也沒少反省自己的過往,可總結下來,如果說得好聽點,還能說是剛直不阿,一切按照規矩來做;可若是說得難聽點,便是遇事不懂得轉圜,單純到蠢!

如李嬤嬤所言,她的阿瑪和額娘是少年夫妻,扶持幾十載,確實感情甚好,雖然阿瑪也有幾房侍妾,卻都出身不高,且還頗爲老實本分,平日裡除卻在額娘跟前立規矩外,多是呆在自己的院子裡,耕耘着那一畝三分地,鮮少有什麼是非。

而此外,他們家家世雖不頂尖,但要託關係撂個牌子,自行婚嫁卻也不難,所以那拉夫人從沒有想過讓自家女兒去給人作側,挑個不上不下的人家,只要自家穩穩立在這裡,誰敢欺了她去?

如此兩兩相加之下,那拉夫人便極少說那些糟心事給她聽,多是傳授掌家,在婆家立足的本事,可卻沒有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皇后無子,身子又不好,烏拉那拉雖是大族,能拿得出手的人卻越來越少,要跟未來新君打好關係,只能將族內唯一年齡合適的,她的女兒推了出去……再後來,自家女兒遭了那檔子事,表面上不說心裡卻必然不好受,便也不忍心再說那些來增重她的負擔,只提點提點了陪嫁入宮的如容嬤嬤等人算罷——

景嫺很能夠體會這種爲人母的心情,對於永璂,她不也多是護在羽翼之下,不想讓他被污了眼鏡,髒了耳朵麼?卻忽略了皇宮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最最容不下的就是單純天真……

想到永璂,景嫺忍不住眼眶一紅,渾身更是一激靈,容嬤嬤心知景嫺從未經過這些子事,瞧着如此反應便以爲是被嚇着了,免不了看在眼裡,疼入心裡,卻又到底不好責怪皇后派來的人,只能低聲勸慰着,“主子您不必憂心,奴才雖沒什麼大本事,可只要奴才在一日,必是不會任由誰欺辱了您去!”

聽着容嬤嬤的話,擡頭瞧着那完全瞧不出後來蒼老憔悴模樣的精神面容,景嫺非但不覺得寬慰,反而更加難受,容嬤嬤爲了她已經遭了一世的罪,如今好不容易重來,自己又怎會再讓她前去頂風迎雨,換求一時的安寧?既然求天求人都不得善終,何不靠自己去贏一個酣暢痛快!?

這樣想着,景嫺倒是平靜了下來,鄭重其事的將目光轉向李嬤嬤,“全憑嬤嬤教導了。”

孺子可教也!

李嬤嬤恭敬的道了聲不敢,心下卻十分滿意,自然也就更加樂得釋放善意,“皇后主子既然派奴才前來,奴才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畢竟主子也希望姑娘您日後能過得好不是?”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今天聖誕,昨天瞧見有筒子想讓某隻加更,咳咳,介個偶也不能保證,畢竟上班族真的很傷TAT,但是偶肯定會盡力碼一碼,爭取爭取的說,而如果聖誕米有加,元旦一定會加更滴!!最後祝大家聖誕快樂,扭扭扭~

插入書籤

112 後宮跟着不消停241 紫薇爆發撕破臉214 你出招來我拆招86 老夫人的餿主意134 長春儲秀各算計45 弘曆撞槍口34 這事兒不算完75 前後的陰差陽錯237 五兒兄妹來聯手91 上下合力演大戲10 再入重華宮65 小三月又來了112 後宮跟着不消停119 人人都有豬隊友64 雁姬不淡定了170 公主府中的圈套159 一切一環扣一環222 初見完了的後續63 倒黴催的雁姬178 大家一起下地獄149 倒血黴由此開始71 壽康坤寧遭大難130 富察明玉出新招47 變天了64 雁姬不淡定了7 重回那拉府185 永壽宮的神算計77 雁姬炮轟小三月71 壽康坤寧遭大難30 女人們的心思7 重回那拉府248 大魚收網進行時255 雞飛蛋打一場空31 弘曆的心境229 金氏的自作自受五86 老夫人的餿主意38 連環計197 小永璂有點古怪174 衆人齊心來算計204 西山圍獵出大亂第267章 山東境內出大事225 金氏的自作自受一第268章 推波助瀾爲東風133 令妃的以退爲進61 熹妃喜得大奇葩191 三位公主齊出嫁106 貌合神離慈寧宮265 魏氏的最後下場19 好戲要開場了改亂碼93 竹籃打水一場空167 不作死就不會死218 人形兵器誰能擋四118 亂騰勁兒剛開始72 明玉熹妃倒大黴102 長春宮裡算計多80 這不過是個開始112 後宮跟着不消停6 再見弘曆108 萬壽節裡見血光152 弘晝多隆謀中宮219 又是一個姓夏的180 證據確鑿下大獄92 雪上加霜才熱鬧78 他他拉府鬧開了183 皇后之位惹紛亂212 金氏出招戲燕子211 鼻孔君的小算盤第273章 皇帝狎妓天下知169 曲線救國虐個夠264 借力打力的收穫133 令妃的以退爲進76 紫禁城外的熱鬧195 前腳後腳生包子108 萬壽節裡見血光151 小白花也並不白35 皇后的心結26 景嫺的逆襲100 裕王有女名晴兒202 那拉太后的反擊第278章 番外之鈕祜祿氏148 事端起因原如此220 紫薇的入宮之路151 小白花也並不白119 人人都有豬隊友181 大牢中一家團聚25 富察明玉的小算盤29 雍正的決斷156 帽兒衚衕情意綿172 坐過山車的一天28 皇后拆招135 亂鬥開始第一波200 所謂一物降一物1 楔子150 紫禁城外風波多108 萬壽節裡見血光247 乾清宮中狗咬狗238 這個繡球真好玩215 人形兵器誰能擋一189 公主議婚麻煩多96 腦殘們的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