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雍正心中的天平

[綜瓊瑤]重生繼皇后 44雍正心中的天平

從皇后那兒出來之後,雍正並未原路返還回養心殿,而是繞過西六宮,去了鮮少踏足的御花園,而坐在千秋亭中,望向不遠處的乾西二所方向,雍正的神色卻有些悵然——

坐在千秋亭中,望向不遠處的乾西二所方向,雍正的神色有些悵然。

“皇阿瑪,兒子知道自個兒院子裡向來便不怎麼太平,如今又鬧出這樣龍死鳳生的不祥之兆,您心中必然存了不喜,可是,可是小三兒畢竟是兒子的親生骨肉,且又是嫡女,就是不論別的,以後總能有點用處……倒也算是將功贖罪了。”

“而富察氏二人做下的事雖然着實可恨,可眼下里福晉因着生產傷了身子,倒算是得了番教訓,加上兒子這些日子以來冷眼看着,她也很是有了悔意,以後自然會收斂起來,必不敢再做那些個糊塗事……而富察格格也沒了二格格,受了打擊,至今還臥牀不起,太醫也說心有鬱結,怕是再也攪不出什麼浪花了,所以,所以兒子斗膽,想請皇阿瑪開一回恩,暫且記下之前的事,若有下次,再兩罪並處可好?”

“福晉是有許多不是之處,可操持內務卻一向精心,富察家也極有眼色,再加上眼下又……兒子實在不忍心再在這個當口兒上再做什麼處罰,這其一是因着畢竟夫妻這麼些年,即便比不得皇阿瑪和皇額娘那般相互扶持幾十載,伉儷情深,卻到底有着些情分在,而其二,兒子也不願意讓外人覺着咱們皇家是什麼薄情寡義之輩……”

“而富察格格雖然無論是出身還是身份都比不得明玉重要,可且不說其它,就憑她是永璜的額娘,而兒子又不願永璜這樣小就沒了額娘照拂,以免將來生出什麼偏激的性子這一點,就不得不網開一面……”

“兒子知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更不敢忘記皇阿瑪的教誨,深知不能以情亂智,可兒子無能,乾西二所本就不算太平,若是在這當口兒上再鬧騰出什麼,不是更加讓有心人利用?是以……兒子斗膽求皇阿瑪息怒,暫且饒過她們這一遭。”

將功贖罪?網開一面?

不說他做了這麼些年皇帝,皆是事事按照規矩,即便不至於以身作則,卻也從未因私而刻意庇護過他人,留下個處事不公的話柄,而就是老爺子還在世,那會兒還是個沒權沒勢的光頭阿哥的時候,也從未聽過皇家的公主若是惹出了什麼亂子,刻意藉着和親的由頭,便就此作罷,當做什麼都沒發生過……平民百姓亦或是宗室親貴,以及官宦之家,也許會因爲女兒以後搞不好能夠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或是膝下子嗣不多而格外疼寵一二,能夠睜一眼閉一眼,可皇家哪能如此?皇家是天下人的表率,也是所有人都眼珠子不錯的盯着的地方,如此,若是家無家規,國無國法,那還如何收民心,平天下?

既然得了這普天下最爲尊貴的榮耀,那麼全心盡力便是理所當然的責任。

大清之所以能夠由關外民族入主中原,以少數人統治多數人,這其中少不了明末之年正逢亂世的緣由,卻更少不了自太祖那會兒便由來已久的各族聯姻,攏拉同盟所積累下的根基,否則就是世道再亂,他們也分不去一杯羹……而到了聖祖朝,因着蒙古等外族女子的影響力一日大過一日,經過幾代優容的關外民族也生出了異心,那原本由皇子阿哥迎娶外族女子爲嫡福晉,以達到聯姻目的的慣例,便被打破了,變爲由公主格格遠嫁關外——

聖祖爺的女兒不少,其中也不乏有自小愛重疼寵的,可就是其本身再得寵,或是額娘位分再高,再是得臉,除卻一兩個或是爲了安撫宗室親貴,或是爲了向下施恩的,卻都是一水兒的遠嫁到了蒙古,而他膝下子嗣本就不多,活到成年的便更加少,女兒裡頭獨獨就只有李氏所生的懷恪一人,可懷恪成年的時候,自己還沒有登基繼位,和親聯姻的事兒輪不到他頭上,這才嫁在了京中,但登上大位之後,且不說前朝一攤子破事理不清,外頭也跟着蠢蠢欲動了起來,爲了以絕外患不給對方留下什麼由頭,即便實在沒有女兒,也是不得不從兄弟們那兒過繼來了幾個……如此,又哪來的什麼將功贖罪?

而就是退一萬步,如了弘曆所言,看在那丫頭到底是他們愛新覺羅的骨血上,自己並不多做計較,可他又憑什麼要對富察家的女人一再寬容?

富察家是有用處不錯,乾西二所鬧騰得讓上上下下都跟着看熱鬧,實在沒必要再在這當口兒上生出什麼幺蛾子也不錯,可卻並不代表他可以容忍別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視他於無物——

只要是當皇帝的,就沒有一個會不忌諱底下的人內裡藏奸,一門心思只想着算計自己。

高氏倒也就罷了,且不說禁足期間勉強算是知道本分,得了點教訓之後,還算是懂得收斂,不敢再鬧騰什麼,讓雍正心裡舒坦了點,就憑着她被收房了這麼些年,高家又一直明裡暗裡的幫襯,卻連個蛋都沒落下來這一點,就是以後再得寵再蹦躂又能蹦出什麼花兒來?何況那乾西二所裡頭沒一個省心的,有這上上下下這麼多眼睛盯着,心思算計着,還能讓她越了過去?

但富察家的那兩個卻不然。

且不說那一個兩個的都有了兒子,有了盼頭便有了想頭,有了想頭就少不了算計,就憑着先前那一茬兒接着一茬兒,鬧得個沒得個安生,還將手伸得一次比一次長的勁頭兒,就絕對不是什麼受了點教訓就自此幡然醒悟的性子,反而說不定心思會越發的深沉,所謀會越發的大起來……更何況,這才離他傳召弘曆隔了多長時間?不過幾個月的光景,就能夠將那混賬東西哄得服服帖帖,連謀害皇家子嗣這樣重的罪名都揭了過去不說,竟還被攛掇着到自己這兒來求情!

真真是可惡!

爲了新君登基時的太平,爲了長久利益的考慮,他固然是打算徐徐圖之,並不急在這當口兒上發作,可被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觸到逆鱗,他卻也不是不能夠手起刀落,來個速戰速決,利落痛快,畢竟他能夠擡舉一個富察家,便能夠擡舉第二個第三個……只是想到弘曆,卻又生生忍了下來。

雍正很是覺得憋屈。

爹不親孃不愛他認了,畢竟聖祖爺不缺兒子,自己既不佔嫡又不算長,沒得半點外加勢力不說,初時額娘也不算得寵,自然難入聖上青眼,而自小不在生身額娘身邊長大,再回到其身邊,又生生隔了十年,親近不起來也不奇怪;而前頭的兄弟鬩牆他也忍了,畢竟天家無親情,雖然表面上大家都兄友弟恭,一副好不和樂的模樣,可一旦摻雜上了利益權勢地位,就是親生父子都能夠轉眼成仇,更何況是本就各自爲營的異母手足?

可對於弘曆,雍正卻實在想不通,也平不下心氣兒——

他膝下兒子不多,在弘曆出生以前,對唯一的弘時也沒少寄予厚望,可是即便如此,漢軍旗到底還是要比地地道道的滿軍旗要矮了一截兒去,再加上那些從來看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上上下下的跟着裹亂挑刺,處心積慮的將弘時一步步拐上了歪道,生生的離間開了他們的父子情分,他的心便慢慢的朝着弘曆偏了起來。

看着他一日日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入朝爲政,雍正以爲自己總算能夠鬆一口氣了,可是卻怎麼也沒有料到,就是這個被他所看重,被他眼珠子不錯的盯着,生怕再讓人鑽了空子,自己還一點點幫着他掃平眼前障礙,一步步爲他設想得周到的兒子,一次一次的打他的臉,一而再再而三的浪費他的苦心……自己到底是做了什麼孽?

“皇上,皇后娘娘派人過來了。”

雍正的思緒拉得很長很遠,可在蘇培盛這聲音並不大的一嗓子之下,卻又陡然的回過神來,擡起頭來放眼望去,只見到皇后身邊的方嬤嬤託着什麼東西恭敬的迎面走來——

“奴才參見主子爺,主子爺萬安。”

“起來吧。”雍正斂了斂神,回覆到一貫的表情,“可是皇后有什麼事?”

“回主子爺的話……”方嬤嬤將手中的東西遞了過去,“主子想着自個兒身子雖然好些了,卻到底還未大好,便擔心主子爺先前過去那一趟,被過了病氣,就連忙着奴才給備些湯藥給您送去,卻不料主子爺來了御花園……主子說如今雖然入了春,可天兒畢竟還是寒着,望您千萬別因此受了涼,傷了身子。”

“朕沒什麼,不過是閒來無事,隨意走走罷了,倒是讓她跟着擔心了……”雍正看着蘇培盛手中的薑湯和披風,臉色難得的柔和了下來,“回去好好照料你家主子,讓她好生將養身子,朕明個兒再過去瞧她。”

“是,奴才告退。”

雍正披上披風,喝了薑湯,原本被風吹得有些寒意的身子立時暖了起來,心裡便也就跟着舒坦了些,可看着方嬤嬤恭敬離去的身影,他卻並未起身回養心殿,而是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先前在啓祥宮裡的情形——

“皇上這是說的什麼話?”

“本就是我不該提起這些個陳年往事,病得有些糊塗了,纔會亂了心神慌不擇言,又哪裡,哪裡當了您這般言說?”

“而且,您當年也是從皇考那般嚴苛的教導下走過來的,您經得了,難道暉兒,暉兒就經不得?說到底,不過是他沒這個福分罷了……”

“時間過得也快,一晃便是幾十年了,說句您可能不愛聽了,如今我也算是到了入了半截黃土的年紀,您一向看重我,老四老五也很是孝順,我又哪裡能這樣不惜福呢?”

“更何況,我就是有過再多的傷心,今個兒得了您這句話,也儘夠了……”

想到弘曆眼下里瞧着就很是靠不住,之後還不知道會怎麼鬧騰的性子,以及皇后爲自己所受過的苦,嚥下的淚,還有手邊這尚有暖意的薑湯,雍正心裡的天平慢慢的傾斜了起來,讓他隱隱下了個決定——

或許是時候該爲皇后多考慮一二了。

4 啓祥宮拜山頭23 高氏坐不住了80 這不過是個開始1 楔子241 紫薇爆發撕破臉34 這事兒不算完9 景嫺的戰略方針41 這就是一條賊船69 壓死駱駝的稻草24 九月裡的大事75 前後的陰差陽錯116 賞花賞出了人命188 來而不往非禮也208 御花園中多古怪36 熹妃的成算65 小三月又來了179 順天府三堂會審146 富察明玉再出招15 多事的一天193 前世今生的羈絆29 雍正的決斷174 衆人齊心來算計215 人形兵器誰能擋一175 和敬出手推高潮105 翊坤宮中觸心事103 來了一個又一個175 和敬出手推高潮178 大家一起下地獄113 高氏的一盤大棋178 大家一起下地獄250 金氏一脈終落馬277 番外之前世今生138 儲秀宮中領便當一60 前朝後宮一鍋端211 鼻孔君的小算盤264 借力打力的收穫10 再入重華宮126 各懷鬼胎各算計72 明玉熹妃倒大黴91 上下合力演大戲92 雪上加霜才熱鬧58 水深火熱的弘明第二 步名聲盡毀112 後宮跟着不消停85 宗人府裡學規矩161 和敬大婚吟霜怒123 乾隆三年的大事196 小包子取名風波113 高氏的一盤大棋207 景嫺的應變之道249 一個都別想跑掉158 翊坤宮中明真相第271章 萬事俱備吹東風142 靈堂之中唱大戲一126 各懷鬼胎各算計136 臘梅獻計出狠招265 魏氏的最後下場147 梅花烙大戲終開鑼252 自相殘殺的惡果41 這就是一條賊船18 這下可要熱鬧了158 翊坤宮中明真相7 重回那拉府65 小三月又來了141 幕後推手初顯形49 弘曆的左性50 熹妃的神來之筆178 大家一起下地獄18 這下可要熱鬧了155 宮裡宮外齊忙活258 渣龍命犯叉燒五253 不是救星是災星240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272章 夏盈盈粉墨登場237 五兒兄妹來聯手70 新君登基惹來禍262 自作聰明自作死166 和敬明玉終反面144 靈堂之中唱大戲三221 弘曆初見花聖母196 小包子取名風波2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45 魏氏無奈請守孝221 弘曆初見花聖母265 魏氏的最後下場39 弘晝夫婦畫大餅136 臘梅獻計出狠招106 貌合神離慈寧宮56 熹妃生計謀新月155 宮裡宮外齊忙活263 自發自覺來拆臺116 賞花賞出了人命154 御花園鬧劇開場27 雍正出手第一 步是失民心187 鈕祜祿氏的用心239 神一般的父和女215 人形兵器誰能擋一183 皇后之位惹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