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雍正發威

雍正發威

雍正是一個略帶苦逼的皇帝。

他出生的時候,頭上已經有了三個兄長,他既不是獨一無二,也不是長子,加上老爺子心裡眼裡都只有他的太子二哥,且親媽位分又低,根本沒資格教養皇子,整個兒爹不愛,娘不親!而後來好不容易有了個疼寵他的養母,卻又死得早,再回到親媽身邊,親媽又剛好生了小兒子沒多久,正是心痛肉痛的時候,更是憋屈又尷尬。

好在這份尷尬也沒維持多久,他便分府出宮了,可沒能平靜幾年,太子又跟老爺子鬧了起來,以至於所有兄弟無不跟着吃掛落,後來太子被老爺子整廢了,日子更是不好過,前朝開始鬧騰,兄弟們開始各自爲營,老爺子也開始疑神疑鬼,不是今個兒貶這個,就是明個兒罵那個,掐尖冒頭是錯,安守本分是錯,站也是錯,坐也是錯。

再後來,跟從小以鬥爲生的老爺子鬥,跟心眼一個多過一個,如狼似虎的兄弟鬥,跟從沒待見過自己,比後媽還要後媽的親媽鬥……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雖然沒死也被磨去了幾層皮之下,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可迎面而來的不是百官敬仰,卻是擦不幹抹不淨的一盆盆髒水,說他得位不正,說他弒父逼母,說他殘害兄弟……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他心裡憋屈得吐血,發了大義覺迷錄,兢兢業業的勤政愛民,日復一日的恪守體統,事事遵循陳規,半步都不敢錯,眼下里隨着年紀越來越大,兒子們也一個個成家立業,眼見着苦了一輩子,以爲終於快能喘上一口氣了,臨到了了卻被自己看重的兒子狠狠抽了個脆響——

朕到底是作了什麼孽!?

雍正想着剛剛聽到的消息,和這消息已經傳得東西六宮無人不知,直氣得眉角突突的跳——這個混賬東西,難道不知道朕將那拉氏指給他的用意?

向來新君登基,前朝都免不了要生點事,母族妻族在這時候便是可以用來穩定各方勢力的最大助力。

熹妃出身於鈕祜祿氏,雖然不是嫡系,卻好歹也是同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鈕祜祿家族就是蠢透了也不會跟弘曆作對,反而還會拉上一把;而富察家祖上淵源雖然不及老的世家大族,這幾代卻也出了不少堪用之人,說是滿門勳貴也不爲過,能幫着他收緊手中權力;烏拉那拉家族看起來雖然比不上前兩者,可是從關外就從龍的滿洲大族哪裡能隨便小看?就是幾代的姻親貴戚也能夠成一張密密麻麻的大網,況且這還是皇后的孃家,皇后雖然向來本分,可是也不會眼看着孃家勢衰,將她連同着綁上同一條船,有了共同的利益,這樣即使自己先走一步,也能夠放心。

雍正可以說是爲弘曆一步步考慮得十分周詳,生怕兒子再重蹈了自己的覆轍,鬧得個半生不寧,爲了安定前朝勞心勞力,至死方休,可是他這個寶貝兒子是怎麼回報他的!?

平時就將個包衣奴才寵了上天,只是看在他還算敬重嫡妻的份上也就罷了,可是這明明白白帶着政治作用指給他的側福晉,居然被他在新婚之夜撂下了,給了個好大的沒臉,而後更是還歇在了那個狗奴才的院子裡!

雍正氣得幾欲吐血,不知體統,不守規矩也就算了,居然還不知道要遮掩着點,半天功夫就鬧得人盡皆知了,如此,你讓那拉家的面子往哪裡放?皇后的面子往哪裡放?滿洲大族的面子往哪裡放?!

腦子裡盡裝的漿糊!

弘曆看重女色也不是一兩天了,雍正心裡也有數,只是之前再怎麼樣,看在他大褶子上還算拎得清,想着只要知曉分寸,也不算什麼大事,便也就隨他去了,可是今個兒這麼一瞧,卻是讓雍正有點拿不準了——

前朝後宮,後宮前朝,二者從來都是一體相連。

除卻少數從宮女晉升上來的宮妃,大多數妃嬪皆是由選秀入宮,出身越高位分便越高,這除了是大家女子教養得更好之外,也是在向她們背後的家族施恩,示意只要你們忠君之事,皇家自然不會虧待了你們,可照着弘曆這樣下去,只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性行事,喜歡的就使勁兒擡舉,不喜歡的就隨便冷落,跟後宮息息相關的前朝還不翻了天去?前朝不穩,天下還能太平?自己禪精竭慮存下來的基業還不被這小子毀個一乾二淨?!

不行,絕對不能再這麼放任下去!

事關江山社稷,雍正坐不住了,將手中的筆一摔,“讓老四給朕滾過來!”

“四阿哥請留步!”

弘曆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他皇阿瑪惦記上了,一邊腳下生風,一邊還在心裡盤算着——昨個兒是嫺兒頭一天入門,自己就這麼冷了她大半宿,保不齊怎麼傷心呢,方纔面色不就不怎麼好?等會兒要好好去撫慰一下,可別傷了佳人的心;子吟身子又不好了,到底是那幫子庸醫無能,還是按照福晉說的再去太醫院尋個品級高點的太醫吧。

想到富察氏,弘曆沉了一下臉,可因着富察氏給他的印象一直都極好,心裡雖有點子不悅,卻還是自我調節了一番——今個兒福晉的話雖然有點不中聽,但是大褶子上也沒錯,哎,算了,晚點還是去瞧瞧,順道看看永璉……

佳人要疼,子吟要寵,福晉要給面子,哎,爺真是面面俱到!

弘曆正自我感覺良好的想得入神,陡然被一道尖利的聲音打斷,不免有些不悅,可一回頭,瞧見的卻是皇阿瑪身邊的蘇培盛,又不由得緩了緩臉色,“蘇諳達有事兒?”

“奴才給四阿哥請安,皇上請您……”蘇培盛生生將到了嘴邊的‘滾’字吞了下去,“請您過去。”

“……呃?”

俗話說的好,嚴父慈母,雍正便是這樣一個標準的嚴父——小的時候是抽查功課,檢閱騎射功夫,大了就是考教政務,治國之道,可無論是哪樣,在雍正眼裡,做得好是應該的,做的不好卻必須狠狠得罰,長長記性!

如此之下,導致弘曆一聽到皇阿瑪找他,便下意識有些發憷,可是因着雍正以往瞧着他大褶子不出錯,從未在女色之上訓斥過他什麼,是以他並未想到是這檔子被惦記上了,只飛快的將最近處理的政務過了一遍,唔,沒什麼問題,又將自己旗下平日裡愛折騰點幺蛾子的官員想了一通,唔,最近也很安分……

難道皇阿瑪不是要訓自己?

弘曆心下猶疑,不由得將目光轉到了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只管領路的蘇培盛身上,“蘇諳達,你可知道皇阿瑪爲何召我?”

合着這位爺還不知道呢!

蘇培盛嘴角幾不可見的抽搐了一下,卻不打算插手幫忙,畢竟比起弘曆,雍正可是要可怕多了,想着方纔那低得不能再低的氣壓,蘇培盛忍不住抖了一抖,“主子爺的心思哪裡是奴才能猜得到的?”說罷便垂手再不出聲,只在到了養心殿,目送弘曆入內的時候,心裡默默鞠了把同情淚——

四阿哥,您還是自求多福吧。

養心殿內的擺設一如既往的簡單莊嚴,氣氛也一如既往的壓抑,心裡沒底兒的弘曆,趁着剛入殿的時候,飛快瞟了眼上座,卻瞟得他心裡頓時一慌——不好,皇阿瑪臉色有點黑!

知道怕就好,知道怕就還有救。

“起來吧。”雍正看着在下面偷覷自己臉色,同時又恭敬請安的弘曆,臉色緩了點,聲音卻仍是淡淡,“你這幾日在做什麼呢?”

呃?就是叫自己來問這個?

弘曆偷瞄了一下自家皇阿瑪,見他並未有發怒的樣子,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語氣也稍稍自然了點,“回皇阿瑪的話,兒子除了處理手頭上的政務外,便多是在看書。”

“哦?”雍正挑了挑眉,“你倒是上進了。”

“兒子自知資質平庸,只能以勤補拙。”弘曆能討康熙喜歡,雍正看重,不會是個沒眼色的,只是他被康熙接入宮的時候,已經是康熙六十年,正是外頭風雨最激烈的時候,每日裡最多也就是陪着康熙說會兒話,逗個趣兒;而至於雍正,對待自家兒子,從來都是無事便罷,有事直接拍桌子甩眼刀子,壓根沒有過什麼徐徐圖之的時候,是以,弘曆完全沒感覺到這是暴雨前的平靜,反而徹底放下了心來,只是瞧着雍正臉色仍然不是太好,便想着說幾句好聽的話兒,讓自家皇阿瑪開開臉,“皇阿瑪說過,修身才能齊家,齊家方能治天下,皇阿瑪的教誨,兒子自然是半刻都不敢忘。”

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是嗎?”雍正兒子本來就不多,現下僅存的兩個,雖然都不怎麼靠譜,但是比起弘晝的不着調兒,眼前這個還算好的了,加上女色之事,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便也沒打算太過於疾言厲色,畢竟響鼓無須重錘,可是看着弘曆這幅自作聰明,還沾沾自喜的樣子,雍正卻到底忍不住了——

“修身?齊家?”雍正臉色黑得彷彿能滴出墨,猛地一拍桌子,“你個混賬東西,你告訴朕,你修的是哪門子的身,齊的是哪門子的家?”

弘曆被自家皇阿瑪陡轉的態度嚇得一激靈,條件反射般順溜的跪下,“皇阿瑪,兒子……”

“修得你色令智昏,齊得一個包衣奴才也敢爲下不敬其上,鬧得家宅不寧!”弘曆不這麼慌張也就罷了,越是這樣,雍正就越發覺得他心裡有數,卻還明知故犯,不由得怒上添怒,“就你這樣還治天下?祖宗基業還不都得毀在你手裡?!”

話說到這份上,要是弘曆還不知道雍正是爲了什麼發怒,那他就可以滾回乾西二所吃自己了,“皇阿瑪息怒,兒子知錯了!”

“知錯?”知子莫若父,別看弘曆嘴巴上說着知錯,雍正一眼掃過去就知道這小子心裡不當回事,不由得怒極反笑,“既然知錯,那個爲下不敬其上的狗奴才你準備怎麼辦?”

“皇阿瑪!”弘曆大驚失色,萬萬沒想到雍正會把話說到這份上,雖然不敢直對雍正的怒火,可是想到子吟,心中卻又不忍,那可是他的解語花啊!

“高斌雖然還有點子用,但整個大清難道還不出比他有用的人?朕既然能夠擡舉高家,自然也能夠將他們一門盡數貶入塵埃之中!”雍正目光銳利的掃向弘曆,“就是你,朕也不獨獨只有你這一個兒子!”

弘曆整個兒懵了,這會兒他也沒功夫去記掛高氏了,腦子裡只不停迴響着雍正冷冰冰的那句‘朕也不獨獨你一個兒子’,心亂如麻——這是什麼意思?他不是皇阿瑪最看重的兒子麼?爲什麼皇阿瑪要這麼說?是不屬意自己了,還是借題發揮?!

“你後院裡除卻富察氏,統共就只有兩個滿人,出身還都不高,那拉氏不僅代表着你皇額孃的臉面,代表着烏拉那拉家,更代表着滿洲大族。”打一大棒,雍正又賞了顆甜棗,畢竟他也沒想過一下就能把弘曆掰過來,加上僅剩下的,以辦喪事爲樂的弘晝更讓人頭痛,他不想也不能把這麼個唯獨能看的兒子給逼得沒路走,只是再是如此,雍正也窩火,“不要再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驗朕的耐心,更不要一次次辜負朕的期望,否則……”

原來是這個原因!

雍正的怒火來得太快,加上弘曆又沒有準備,話又說得到了頭,是以,他一直沒能抓得住雍正話裡的重心,這會兒被這樣一點,心裡也通透了起來,只要不是要如同廢了三哥一樣廢了自己就好,暗舒一口氣,剛準備表一表決心,卻又聽到上頭輕飄飄傳來一句——

“但是,不安守本分的奴才也不能輕饒,不然人人都如此,你這臉面是要還是不要了?就是你不要,朕還要!”說着也不管弘曆面色陡然一白,冷哼一聲,“禁足半年,抄宮規一百遍,讓她好好學學上下尊卑,體統規矩!”

“……兒臣謝皇阿瑪恩典。”

看着弘曆告退出去,雍正有些無力,喜歡漢女沒什麼,擡舉個把喜歡的奴才也沒什麼,但是不能分不清孰輕孰重!不然以後這宮裡豈不是要變天了?!自己還沒死,就能在眼皮子底下折騰出這樣的事兒,鬧得上上下下這樣不好看,要是自己不在了,沒有人壓着了,那不越發變本加厲,讓全天下人都來戳皇家的脊樑骨?!

子不教父之過。

必須得想個轍兒,從根本上把這小子給掰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四爺也不淡定了……下一章更精彩~多評論某隻就更加有動力喲~最稀飯看你們留言了,一看就好激動,一激動就動力蹭蹭蹭的漲~哇卡卡卡,最愛乃們~

最後祝2012最後一天快樂,2013年新年第一天加更喲~大家都要快樂幸湖~(今天話有點多哈,嘿嘿)

插入書籤

9 景嫺的戰略方針238 腦抽龍的神出招71 壽康坤寧遭大難84 完虐新月第一步1 楔子209 坤寧宮的鬧劇258 渣龍命犯叉燒五265 魏氏的最後下場222 初見完了的後續36 熹妃的成算211 鼻孔君的小算盤234 衆阿哥戲豬隊友13 翻身把歌唱173 香綺纔是真絕色83 姐弟親情自此斷211 鼻孔君的小算盤186 沒有一盞省油燈181 大牢中一家團聚147 梅花烙大戲終開鑼123 乾隆三年的大事71 壽康坤寧遭大難10 再入重華宮237 五兒兄妹來聯手66 雁姬初會小三月145 魏氏無奈請守孝139 儲秀宮中領便當二159 一切一環扣一環12 風水輪流轉10 再入重華宮159 一切一環扣一環98 富察明玉謀和婉64 雁姬不淡定了57 努達海新月戰下限58 水深火熱的弘明250 金氏一脈終落馬265 魏氏的最後下場233 紫薇的苦難之旅26 景嫺的逆襲250 金氏一脈終落馬163 公主府裡鬧翻天119 人人都有豬隊友156 帽兒衚衕情意綿70 新君登基惹來禍57 努達海新月戰下限第268章 推波助瀾爲東風186 沒有一盞省油燈155 宮裡宮外齊忙活119 人人都有豬隊友176 小白花黑化開始264 借力打力的收穫214 你出招來我拆招第274章 所謂牡丹花下死167 不作死就不會死163 公主府裡鬧翻天259 論叉燒五的覆滅100 裕王有女名晴兒169 曲線救國虐個夠40 姑侄二人齊出手150 紫禁城外風波多70 新君登基惹來禍186 沒有一盞省油燈35 皇后的心結147 梅花烙大戲終開鑼211 鼻孔君的小算盤1 楔子62 陰溝裡頭翻了船7 重回那拉府175 和敬出手推高潮37 景嫺的決心114 富察明玉尋死路第278章 番外之鈕祜祿氏19 好戲要開場了改亂碼128 笑到最後方算贏28 皇后拆招250 金氏一脈終落馬158 翊坤宮中明真相42 帝后二人的對弈116 賞花賞出了人命91 上下合力演大戲262 自作聰明自作死243 論拉攏和被拉攏195 前腳後腳生包子46 是可忍孰不可忍197 小永璂有點古怪229 金氏的自作自受五30 女人們的心思250 金氏一脈終落馬17 富察氏出手了141 幕後推手初顯形240 半路殺出程咬金251 死到臨頭還作死143 靈堂之中唱大戲二222 初見完了的後續92 雪上加霜才熱鬧61 熹妃喜得大奇葩213 燕子上趕來入套54 端親王領飯盒197 小永璂有點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