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

忽然熙瑤感覺自己的肩膀被人摟住了,與此同時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她順勢靠在他的懷裡,說道:“夫君,妾真的是,太高興了。”

“孩子長大了,知道關心父母了,不僅你高興,夫君也感覺很欣慰呢。”允熥笑道。

熙瑤聽了這話表情更加高興,但忽然又想到什麼,擡起頭看向允熥的側臉說道:“夫君,這可是你吩咐他們買回來的?”她忽然想到了這種可能。

“可不是夫君提醒的他們纔買的。夫君在街上的時候正好路過這家首飾店鋪,就想着上次昀芷帶那些玩意兒回來她們都很高興,你雖然面上不顯,但心裡也是高興的,所以就進去買了幾樣首飾。”

“可這時文垣忽然說要買幾件新鮮花樣的首飾,又提醒文圻,他們兄弟兩個因此都買了首飾回來。不管是夫君還是其他人,都沒有提醒過文垣。”允熥解釋道。

“文垣果然長大了。”熙瑤又十分欣慰的說道。

“是啊,文垣這次的表現確實很值得誇獎。”允熥也欣慰地說道。

這次文垣的所作所爲,允熥最欣慰的還不是他給熙瑤買禮物這件事,而是他在自己買過禮物後,還想着提醒文圻。

雖然看多了歷朝歷代皇室的腥風血雨,但做父親的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間能夠十分和睦。文垣身爲皇太子,能夠想着弟弟兄弟和睦,對允熥來說比什麼都好。

說了這番話,允熥轉過頭吩咐小宦官上前,左手從包裹裡拿出一枚精緻的手鐲,摟着熙瑤的右手抓住她的右手,將手鐲戴在她的手上,笑道:“這是夫君這次出宮給你買的禮物,喜歡麼?”

“喜歡。”熙瑤笑着仔細看了幾眼這個手鐲,說道:“很新鮮的花樣,就連類似的都沒有見過,夫君真是有心了。”允熥之前給她從宮外帶過禮物,雖然從來沒有帶過首飾,但她也不是特別激動。

不過熙瑤還是從他懷裡站起來,裝作要行禮的樣子說道:“臣妾多謝陛下厚賞。”

允熥一把拉住她的手臂,也道:“皇后免禮。”隨後他們兩個一起笑了起來。這是他們二人中間的保留節目了,類似於一種情趣。

正說笑間,熙瑤忽然一眼瞥見文垚,馬上輕輕將允熥推開,聲音有些僵硬的問道:“文垚你還沒回承乾宮?”話也說的很不得體。

允熥也忘了文垚還在,心裡一邊暗自責怪自己,一邊忙說道:“熙瑤,文垚這次也給你與熙怡買了禮物,正要送給你們呢。文垚還不趕快將給你母后、母妃的禮物拿出來?”

文垚剛纔已經看呆了。他雖然是明妃葉抱琴的兒子,但因爲是長子,所以熙瑤秉承皇后的職責有時也過問他的事情,所以他每個月都能見到熙瑤幾次。平時熙瑤在他面前都是十分端莊、大方得體的樣子,何曾見過她這樣?

這爲他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他一直以爲夫妻相處就是如同允熥與抱琴之間那樣,雖然抱琴也會與允熥有一些親密的舉動,但他能感覺到母親是在刻意討好父親,而不是像這樣,兩個人自然而然的做出了這樣的舉動,絲毫給他沒有做作、討好的感覺。

‘原來真正的夫妻之間相處是這樣的。’文垚想着。

這時他聽到了允熥的話,回過神來,拿出兩對耳環躬身說道:“母后,這是孩兒送給母后與母妃的禮物。”

“你有心了。”熙瑤說了這一句,本想吩咐女官接過來,但想着剛纔自己親手從文垣文圻手裡接過禮物,於是也蹲下身子從他手裡接過兩對耳環,又吩咐知易道:“拿一方硯臺賞給皇長子。”

文垚謝過,又拿出三對耳環說道:“這是孩兒送給大姐、賢琴姑姑、思齊姐姐的禮物,是……”

他話還沒有說完,允熥就說道:“這些等你回頭見到了敏兒她們自己送給她們吧。”

文垚於是收起這些東西,馬上行禮告退。

可他剛剛轉過身去,還沒走出坤寧宮,就聽到從門口傳來聲音:“爹,你又不告訴敏兒就出宮了,竟然還帶着三個弟弟都不帶着敏兒,敏兒不高興。”聲音由遠及近,待話音落下的時候敏兒已經從門口跑了進來。思齊與賢琴在後面追着。

允熥將她抱起來說道:“你是個姑娘,如何能與你的兄弟們一樣。”又說了幾句話,他對文垚示意,文垚趕忙對她們三個行禮,又拿出那幾對耳環說是給她們的禮物。

敏兒不在意的接過來,只是說一句“多謝弟弟了”;賢琴與思齊卻很有禮貌的接過耳環,又吩咐跟隨的女官拿出幾個小玩意兒給他作爲回禮。

文垚得了回禮,又躬身答謝,轉身退下。

熙瑤這才鬆了口氣,對允熥抱怨道:“文垚在這裡夫君也不說一聲。”

“夫君也忘了。”允熥趕忙轉換話題:“對了,賢琴、思齊、敏兒,我給你們從宮外帶了東西回來。”說着從包裹裡拿出幾樣東西。

給她們的東西就不是首飾了。她們年紀還小,對首飾也不在意,所以允熥帶回來的是從宮外買的小孩子喜歡玩的東西,諸如竹蜻蜓之類。

她們果然比剛纔收到耳環更加高興,連聲感謝,馬上就擺弄起來。

這時文垣與文圻也從熙怡歇息的宮殿回來了,也拿出從宮外買的東西送給她們。這兄弟二人送的都是從街邊的攤上買的那些玩具,文垣當時特意去找文圻,就是爲了給她們買禮物。

敏兒更加高興,一把將這些玩具都拿了過來,一會兒玩玩這個,一會兒玩玩那個,都不知道要玩什麼好。思齊、賢琴也陪着一起玩。不過賢琴卻總是偷偷看向允熥,但允熥沒有注意到。

他正對熙瑤說道:“熙瑤,夫君這次出去,還看到了楊峰的兒子楊克城。”

“他?他怎麼樣,夫君覺得是否可以接受二妹妹爲母?”熙瑤問道。他們倒不是真的關心楊克城的感受,而是若楊克城與昀蘭相處的不好,很可能會影響她與楊峰的生活。

“夫君瞧着還好,不是心眼多的人。不過後母與前妻的兒子一向很難相處,也不保準。”

“只能期盼昀蘭以後家庭和美了。”

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479章 囑咐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32章 挖人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71章 上朝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579章 舅爺第305章 見水師副將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304章 水師第1157章 追與逃第678章 岷寧第1666章 巴布納——讓他們的運氣更差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188章 喪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217章 爲何讀書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208章 用方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516章 稅清氓第45章 武德衛第996章 玉佩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964章 鋼鐵廠續第594章 風潮第544章 聽到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306章 元宵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840章 升龍第954章 續婚姻第1195章 何爲人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244章 向父親求助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678章 岷寧第148章 卡廷第99章 通知第177章 端午第1469章 攤牌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158章 李芳遠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45章 卡廷——截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1685章 行刑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626章 好馬第1733章 海盜們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