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

“朕之前讓你提醒什麼事情?”允熥驀然聽他這麼一說,想了一會兒竟然沒有想起來,出言問道。

“是有關中山長公主殿下的……”

他話還沒有說完,允熥就想起此事,恍然大悟道:“此事確得馬上處置。不僅是此事,抱琴之父戰死那件事也要儘快和報琴說。”

‘不僅是這兩件內宮之事,還有幾件朝堂之事需要處置。’

想到這裡,允熥放下筆,吩咐夏輔官暴昭等人幾句話,起身返回坤寧宮。

坤寧宮內熙瑤正在處置宮務呢,忽然聽到守在大殿門口的小宦官跪下大喊:“見過陛下”。她一面吩咐面前的女官暫且退下,一面略有些驚訝的迎了出來。

‘陛下這個時候應該是剛剛下朝,回來做什麼?’她想着,並且在見到允熥後將問題問了出來。

“熙瑤,”允熥帶着她來到內書房,說道:“夫君有件事要和你商議。”

“你可還記得去年年初夫君爲昀蘭挑選的那個夫婿,名叫葉西平的?”

“記得。臣妾當時也見了,一表人才,和妾的表弟楊峰的氣質也像。他,怎麼了?”熙瑤問道。

“朕去歲征伐安南讓他隨軍征戰,今年年初他戰死了。”允熥說道。

“啊!”熙瑤聽到這話驚訝的叫出了聲:“怎會如此?”她知曉允熥在挑選葉西平爲駙馬人選後,因爲他的世襲前程太低,所以把他派到安南打仗,積累些功勞面兒上也好看些。他就這麼死了?

“在生擒了胡氏父子後,大軍四散去招降安南的城池,卻不想有一座城拒絕投降,守城的大將還下令萬箭齊發攻擊明軍,葉西平一時沒有躲過,中箭身亡。”

“後來夫君下令屠了那座城。不過這與朕現下要說的話無關。朕是想找你商量商量,此事要如何對昀蘭說?”

“雖然昀蘭和葉西平沒什麼感情,甚至都沒見過幾面,但畢竟已經交換過庚帖,小姑娘的未婚夫婿忽然歿了,任誰也不會好受。”

“夫君更加擔心的是,她本來就喜歡楊峰,若是以此爲藉口不再嫁人,要守這望門寡,如何?”

“所以夫君想讓你幫着和昀蘭說此事,讓她好受些,不要有守望門寡的想法。你們畢竟都是女子,相處的也好,說話方便些。”

“啊,夫君不想昀蘭守望門寡的心思妾明白;但是,洪武元年皇爺爺曾下旨:‘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皇家爲天下表率,違背當年皇爺爺的旨意也與夫君的名聲有礙。”

“依臣妾看來,若是昀蘭自己不願守望門寡,夫君不必逼她守;可她若是自己願意,讓她守也不是什麼壞事。”熙瑤說道。

熙瑤完全是就事論事。這幾年她和三個小姑子相處的還不錯,但她終究是允熥的正妻,大明的皇后,考慮的事情要多一些。

她知道天下的才俊數不勝數,再挑選一個出來爲昀蘭的駙馬很容易,但朱元璋當年親手定下了鼓勵守節的法令,他的幾個喪夫的女兒也都沒有改嫁,允熥貿然將昀蘭改嫁——是的,古代望門寡再嫁人也算改嫁——恐怕會引起文官的非議,也會有傷朱元璋這道法令的本意。

“祖父當年定下的這條法令,朕是非改不可!”允熥堅定的說道。

他隨即在屋內一邊踱着步子,一邊說話。“朕當然也知道當年祖父的用意,所謂綱常倫理,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所以鼓勵寡婦不改嫁和宣揚孝順一樣,都是爲了宣揚綱常,強調天下臣民忠於皇上。若是天下人都遵從綱常倫理,那大明江山自然萬世不易。”

“但是,宣揚這些真的能夠保證大明江山萬世不易麼?”

“上古先秦就不必說了,時候太過古老;單說秦之後。兩漢有四百年的江山,可漢時寡婦改嫁十分平常,漢武帝之姐平陽公主就先嫁於曹壽,後改嫁於衛青,大漢也沒因此亂了綱常;雖宋司馬光評漢武有亡秦之過,可這也與公主再嫁毫無干系。”

“其後諸朝,凡江山長久之國,均是如此,並無限制寡婦改嫁之事。唐太宗還曾下詔:“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喪達制之後,孀居喪服已除,必須申以婚媾,令其合好”;理學雖起於宋代,但宋代寡婦改嫁亦是常事:范仲淹之母再嫁朱氏,範“不以爲諱”,且對繼父“養育之恩,常思報之”,請求朝廷賜他官職,死後“每歲別爲饗祭”。這還是朱熹所作《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仲淹》記載。”

在列舉了一番江山長久的朝代寡婦再嫁的事情後,允熥說道:“可見寡婦是否再嫁與江山是否長久無關。”

“在朕看來,要想江山永固只需做到一件事,那就是百姓有飯吃。普通百姓求得是什麼,不就是有飯吃有衣穿?只要百姓都能吃飽喝足,有幾個人會提着腦袋造反?當年皇爺爺若是能有口安生飯吃,豈會起義?”

“理學宗師總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存天理滅人慾,可普通百姓豈會爲了守節而餓死?綱常倫理說得再多,對不識字的百姓也毫無用處,他們不會因爲綱常倫理就在捱餓的時候在家餓死,更不會在收成不好的時候爲了交稅把打下來的糧食全都交給官府。”

“更何況,朱熹身爲理學宗師,卻做下了扒灰之事,就連理學大家自己都如此品德有缺,他們說的這些朕豈能相信?”

“朕一定要廢除皇爺爺定下的這條法令,取消寡婦守節二十年後的旌表門閭和除免本家差役的獎賞。”

“不僅如此,朕還要下旨,從今年起,有王爺病逝妃嬪不必殉葬;朕將來駕崩後,也不需妃嬪殉葬。”允熥在朱元璋過世後對皇帝的女人到底要不要殉葬,出於獨佔欲曾有過猶豫,但最後還是決定取消殉葬。‘就連明英宗朱祁鎮這個古代皇帝都能做到,朕就做不到?’

允熥有些跑題的一口氣說了許多,說的口都渴了,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側頭見到熙瑤有些發愣的坐在座位上盯着他,失笑道:“熙瑤,你這麼看着夫君做什麼?”

“陛下,臣妾替天下的女子感謝陛下的厚恩。”熙瑤忽然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跪下說道。她有一個族姑,二十多年前丈夫去世後被族人逼着守節不許再嫁,一直熬到五十歲給她兄弟們掙得了節婦的牌匾後不久就死了。這件事給了熙瑤很深的印象,是她童年的陰影之一。所以她此時如此正式的對允熥謝恩。

允熥不知曉熙瑤還有這樣的童年陰影,伸手將她扶起來笑道:“皇后,朕就接受了你代天下的女子對朕的謝恩。”

熙瑤也笑了,與他說笑幾句,說道:“既然夫君讓臣妾去勸說二妹妹,臣妾就去。”

“記得若是她有以此爲藉口不婚之意,一定要打消了。”允熥囑咐道。

不出允熥所料,昀蘭得知葉西平陣亡後迅速意識到:這是她不婚的絕佳藉口。她喜歡楊峰,但楊峰又已經有了妻子而無法娶她,所以她本就不願意出嫁,這下正好可以守節爲由不婚。她並沒有想的太長遠要一輩子守節,但現在不願意嫁給其他人。

熙瑤聽得她吐露了自己的意思,馬上勸說道:“你不過是成婚前那人歿了,又不是嫁過去後他過世,怎能將自己當做寡婦?何必爲此守節?”

“皇爺爺多年前曾經下旨,鼓勵民間寡婦守節,皇家身爲天下人的表率,豈能帶頭違背皇爺爺的旨意?”昀蘭馬上說道。

熙瑤早就知道她會拿出這個當做擋箭牌,馬上接到:“你兄長已經決定要廢除這條法令,不再鼓勵寡婦守節,此事也就不必爲天下人做表率了。”

昀蘭沒料到允熥會這樣做,一時語塞,但稍後又找出自己的道理來反駁。

熙瑤心知用大道理來勸說昀蘭沒用,說道:“二妹妹,你就是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昀蘊和昀芷考慮。她們兩個不會像你這樣成婚前就喜歡上一個男子,若是她們守寡後想要再婚,但你卻守節,她們二人如何能夠出嫁?”

“更何況,二妹妹,你現在年紀還小,不知道守節的苦楚。這半年來嫂子見不到你兄長,每日都十分難熬;嫂子有個姑姑守節,有時晚上實在忍耐不住,不得不拿刀戳自己的胳膊才能睡下。這節如何守得?”其實還有更好的例子可以舉出來:幾個朱元璋的女兒守寡後雖然並未再嫁,但偷人的事情卻不少。但這樣的話和一個未婚的小姑娘不好說,只能憋在肚子裡。

昀蘭被她說的嚇住了,又想到兩個妹妹,最後終於被她說動:“那妹妹就聽從皇兄和嫂子的吩咐。”

……

……

與此同時,在金吾前衛將士的家人所住的裡坊中的一戶大宅院中,一個年不過二十三四歲的女子躺在牀上,面色枯黃,勉強對面前之人笑道:“相公,妾身的病是好不了了,相公也不必再去尋醫了。”

“相公現在這麼受皇上的重用,又是皇后娘娘的表兄,等妾身過世後一定能娶到比妾身更好的女子。妾身只願相公多照看克城,莫要讓他受了欺負。”

“妮兒,你的病一定能好,相公馬上去宮裡求娘娘派太醫來給你看病,一定會將你的病治好。”

他一邊說着,一邊站起來,囑咐下人照看自己的妻子,轉身離開了這間屋子。

滿面病容的女子呼喚不得只能罷了,讓自己的貼身侍女舒兒將耳朵放在她的嘴邊,輕聲囑咐道:“等我死了,若是少爺娶進門的夫人對克城不好,你就告訴老爺,將克城送到老太爺身邊。”

“是,夫人。”舒兒眼睛含着眼淚答應道。

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844章 治傷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518章 爲什麼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1248章 讓他們發財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番外20:祭拜長陵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196章 新問題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63章 舊的結束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685章 對蒙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75章 常母密談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499章 兵藩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492章 蘇州驚變——親情與籌錢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72章 投奔第1195章 何爲人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211章 再等等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843章 軍醫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291章 家族宴第586章 五皇子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275章 三人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227章 帖木兒和生孩子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1251章 反應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1185章 什麼菜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1512章 供詞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