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

“陛下,交王殿下,徐大人送到臣提調的這個軍醫所的時候臉都已經發黃了,情形確實不太好。”

“臣馬上安排整個軍醫所醫術最好的軍醫診治大人。我們這個軍醫醫術非常好,不僅治傷是拿手好戲,治病解毒也都十分了得,不僅在我們這個軍醫所,就是放眼整個安南征討軍醫術也算得上數一數二。讓她爲徐大人解毒,萬無一失。”提調甲字號軍醫所的曹遊擊一邊陪着允熥向徐景昌的帳篷走過去,一邊說道。

“可是上次孤來巡視之時的那個軍醫?”朱贊儀問了一句,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說:“叔父,這個軍醫確實很不錯,不僅醫術高明,對受傷之人也十分盡心盡力,不論是將領還是小兵。侄兒上次來巡視的時候就見她管着的幾個帳篷比別的帳篷要乾淨得多。”

“哦,那朕可要見一見,多加賞賜了。”醫術高明也就罷了,盡心盡力的人可不多。大軍征戰診治的也不像在衛所裡都是會長久相處的人,許多軍醫都不夠盡心。

“此人是漢人還是夷人?年紀多大?叫做什麼?”允熥又問。

“啓稟陛下,此人乃是雲南省臨安府教化三部司的苗人軍醫,年紀大約十五六歲,姓朱,名貝杉,是個女子。”曹遊擊道。

“是個女子?還是苗人女子?還是個年輕的苗人女子?”允熥疑惑:“她是如何年紀輕輕就學到這麼高明的醫術的?”

“陛下,她身爲苗人,這樣的事情臣不好打聽。不過據說她從小繼承了村寨裡世代傳承的醫術,又曾到昆明學習漢文漢話,偶然得了一部醫術,自學成才。不僅是她,她的夫君醫術也十分高明。”曹遊擊又道。

“叔父,上次侄兒來巡視也沒多看什麼,但也知曉此人懂得漢話,甚爲知禮,定然是在昆明學過禮數。”朱贊儀插嘴道。

“原來如此。”允熥說了一句,正要再問些什麼,忽然覺得這個女子的名字有些熟悉不太對勁。

‘朱貝杉?姓朱倒不稀奇,每朝每代都有邊塞的蠻夷主動改姓漢人皇帝的姓氏,即使他從前已經有了漢姓。但名叫貝杉就不太正常了。’ ωwш ◆ttκan ◆¢〇

‘雲南不靠海,許多人這輩子都沒見過貝殼,如何會取一個帶貝字的名字;杉樹雲南倒有,但也不是隨處可見,教化三部司有麼?’

‘而且,貝杉這個名字總覺得,好像是,感覺有些熟悉。’

允熥正在心裡想着,他們一行人已經走到了徐景昌所在的帳篷前。曹遊擊趕忙上前掀起門簾,並且大聲通報道:“陛下駕到!”

允熥走到帳篷內,擡頭一看,就見到了化名朱貝杉的朱賢彩。

……

……

朱賢彩見允熥看到她的臉後一時有些愣神,但還會懷着僥倖,在曹遊擊通報後馬上跪在地上或道:“民女朱氏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又磕了一個腦袋。

允熥回過神來,說道:“你起來。”

朱賢彩又恭恭敬敬地磕了幾個頭,站起來對曹遊擊行了一禮然後站在一邊低頭垂手侍立。

“你擡起頭來,讓朕看看。”允熥說道。看到她的第一眼,允熥就覺得這副面龐十分熟悉,但一時間想不起來是誰了,想要仔細打量打量。

朱賢彩內心更加緊張,但還是依言擡起頭來,目光注視着允熥的肩膀。

“你是哪裡人?”允熥又問。

“啓稟皇帝陛下,民女來自雲南省臨安府教化三部司。”朱賢彩略微顫抖的說道。

朱贊儀和曹遊擊都有些詫異。剛纔不是已經介紹過了她的出身,陛下怎麼又問?他們二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看着允熥和朱賢彩。

允熥觀察了一會兒,見她確實十分知禮,可還想不起來是誰,正要再問幾句話,就聽徐景昌說道:“臣徐景昌見過陛下。”

剛纔徐景昌見到允熥的動作沒敢打擾,但這些時候過去陛下還是沒有說話,只能插言拜見了。

允熥放下朱賢彩,走到徐景昌的病牀旁問道:“毒可已經解了?”

“已經解了。”徐景昌說道:“臣剛纔可是反覆受了數遍折磨才解了毒,這幾日還得吃藥。”

“毒解了就好。”允熥又道:“受這麼多折磨還不是你自己不小心!明知這裡不是大明還如此馬虎大意。”

“臣是想着城內的安南人都已經被遷走了,剩下的都是漢人覺得無礙,所以才放下心來。”說到這裡,徐景昌有些憤憤:“沒想到城內還有漢人內奸。”

“說是內奸有些過了,人家是爲母親報仇。”允熥公允的說了一句:“不過該處置當然還要處置。”

這時朱贊儀也走了過來,對徐景昌說道:“陛下已經將下毒害你的人定爲處斬,立即行刑。不過你也太馬虎大意了,竟然讓府裡的雜役經手你要吃的菜。”

“以朕看來,你吃這一虧也不是壞事。”允熥又道:“你平素一向是容易懈怠的,這次沒有大礙,長長記性也好。”

徐景昌正要說話,允熥擡起頭見到朱賢彩,想了想說道:“朱氏。你不僅醫術高明,還對受傷的將士盡心盡力,醫德高尚,朕甚爲讚許。”

“傳旨,賞賜軍醫朱氏黃金一百兩,上等鐵鍋一口。”

“民女謝陛下隆恩。”朱賢彩馬上行禮接受。

“你退下吧。”允熥待她行禮完畢後說道。既然一時想不起來她是誰,就暫且不想了,反正她在軍醫所也跑不了。

朱賢彩馬上站起來要退出這間帳篷,不由得鬆了口氣。

可就在這時,徐景昌忽然說道:“岷王殿下也曾勸臣小心,但臣卻如陛下所言有這樣一個缺點,當時也沒在意。以後臣一定長記性。”

“十八叔爺怕是在自己的封國也吃了什麼虧纔會這麼謹慎。”朱贊儀道。

朱賢彩聽到岷王這個詞,心裡頓時就是一跳,加快腳步想要走出帳篷;可事與願違,就在她走到帳篷門口的同時,她聽到身後傳來喝聲:“朱賢彩,你停下!”

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185章 什麼菜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1510章 審問第473章 親子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982章 評論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964章 鋼鐵廠續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575章 回 道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626章 好馬第1680章 崩塌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524章 收糧借地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588章 宗喀巴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90章 除夕宴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588章 宗喀巴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1469章 攤牌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269章 驚動番外13:大辯論上第1174章 插入第813章 探望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831章 多邦城——阮勳第298章 討論南洋事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284章 獨眼狼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1157章 追與逃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1373章 重力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812章 四王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1060章 最終決戰——‘施法’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524章 收糧借地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1517章 有人叛變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6章 首抄詩詞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315章 齊夜話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368章 濟南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