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

“石秀才,你給我們讀讀,這警察張貼的佈告寫了啥?”

“自我大明定鼎天下已來,四海臣服,……,然有宵小之輩意圖對陛下不利,天幸聖上平安無事。又有廣州府諸官吏百姓肝腦塗地報效陛下,查得人犯。今定於三日後正月二十五日公審巫蠱大案與番國奸細案的人犯,欽此。建業五年正月二十二日。”一個穿着洗得發白的長衫的人站在一張佈告面前,身旁圍着二三十號不識字的百姓,對他們說着。說到最後,他自己都已經磕磕巴巴,說不利索。

聽他說話的百姓有些糊塗:“這麼說,是要審問巫蠱大案的人犯了?可是這番國奸細又是怎麼一回事?”

“你沒聽說?這次行巫蠱之事暗害皇上的不僅有大明百姓,還有番國的人。”另一人馬上說道。

“番國?還有番國的人這麼大膽,暗害皇上?”一人十分驚訝的說道。

“這怎麼不敢?前幾年皇上不是派兵討伐過好幾個海外蠻夷,很多兵都是從廣州這裡過的。指不定就有心懷不忿的,和城內的人串通一氣要暗害皇上。”

他們說到這裡,剛好路過這裡的唐有財咳嗽幾聲,喊道:“佈告上寫的很清楚了,大後日審問巫蠱案的人犯。和上次的採生折割案一樣,還是公審,允許百姓去旁聽,早上辰時開始。”

“唐大人,這番國奸細案是怎麼回事?和老李說的一樣嗎?心懷不忿的蠻夷摻和進來了?”

“據說是那個主要行巫蠱之事的人犯是番國來的,其它我也不清楚,大後天大家自己去聽就知道了。”唐有財回答完這個問題,急忙帶着和他一起巡行的警察走了。

百姓仍舊聚在下面議論紛紛。“巫蠱是中原的法術,蠻夷也有?”

“這你可說錯了,”另外一個身穿破舊長衫的老者搖頭晃腦的說道:“巫蠱之術最早可是從楚國南蠻之地傳入中原的,秦始皇一統六國後隨着楚國人北遷在中原流傳。楚國本來就是南蠻子,有些後人向南來到兩廣甚至去了南洋,所以蠻夷有巫蠱之術也不奇怪。”

“上次審問採生折割案,只凌遲了十幾個人、砍了三個人的腦袋,剩下的只不過是流放;這次可是巫蠱大案,我記得小時候讀社學的時候,漢武帝的巫蠱大案可是滅了好些人的家族,這次怎麼也得殺一二百號人吧。最起碼高家上上下下都得滿門抄斬!”一個人興奮的說道。

“沒準不光是凌遲和砍頭,我聽說很多年以前曾經有過什麼炮烙之刑,把人綁在鐵柱子上,用火燒鐵柱子,將人活活烤死;還有燒滿滿一池子熱水,把人推下去活活燙死的。用用這樣的刑罰纔好,長長見識。”

“這不可能。用炮烙之刑的可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當今聖上仁愛寬厚,豈會效仿暴君的做派。”

衆人討論幾句,忽然有人說道:“對了,這次要是真牽扯到了番國,皇上除了凌遲了他們,還會怎麼做?”

“那還能做啥?出兵幹他孃的!敢謀害皇上,不把他們的頭兒抓來,怎麼成?”

“這妄動刀兵可不是什麼好事。當今聖上自從繼位已來已經多次用兵了,若是再動兵,可就有窮兵黷武之兆了。這……”

石秀才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打斷了:“得了吧,這幾年皇上打了這幾仗,也沒影響什麼。石秀才,你的稟生糧食也沒少給,朝廷的稅也沒加,城裡的很多東西價錢反而降了,大家的日子也沒有難過,打仗又用不着你去打,你在這議論什麼!”

“話可不是這麼說!”石秀才漲紅了臉面道:“歷朝歷代因爲窮兵黷武亡國的事情可不少,我身爲大明的秀才,不得不爲此籌謀。……”

“你要有籌謀這個的心思,先想着怎麼把欠我的幾個茶錢還清。”一家附近茶居店的老闆忽然插嘴道。

聽了這話,石秀才沒音兒了,喃喃的說起一些讓人半懂不懂的話來。衆人鬨笑,連空氣都快活起來。石秀才畢竟是個秀才,自持是有身份的人,被人當衆揭露欠錢還不起的事情十分羞惱,用袍袖掩着面走了。

衆人一邊笑石秀才,一邊又議論幾句,各自散去幹營生去了。大後日去看問案是當然的,可今天還得忙活今天的,要不然可沒飯吃。

等這些人走了,剛剛一直遠遠的在附近一間小酒館就着茴香豆吃酒的兩個人付了賬,走過來看佈告。這二人的長相雖與大明百姓無異,但漢話說的十分怪異,酒館的老闆做生意這麼多年走南闖北的客人也招待過不少,一下子就聽出他們要麼是國內的蠻夷,要麼是海外的蠻夷。只不過不願多事,沒有多說而已。

這二人走到牆邊,擡起頭看向佈告,其中一人默默將佈告的內容誦讀一遍,說道:“番國奸細,也不知大明的皇帝陛下會想牽扯到哪一國。”

“反正定然不會牽扯到咱們,多想這些做什麼。不過明日觀看問案的時候注意看着南洋各國使者的表情,定會十分有趣。”另一人說道。

“可不僅僅是這樣。現在國內平靜武士滋生的不少,可能養得起的也就是那麼點兒人,剩下的一刀一命,不是什麼好事。要是能給他們找點兒差事做,也是好的。”

“我明白了,你是得知了那個叫做我來也的人的時候後起了這心思。這倒是也成,只是得將我來也之事解決以後再說。”

“也不知他到底是何種身份,該如何對待。”

“不管他是什麼身份都一樣,他還能是從前的皇族不成。”另外那人語氣輕鬆的說道:“過幾日和大明的皇帝陛下說過此事,若是大明的皇帝答應自然好,即使不答應,咱們回去後報給太政大人和將軍大人就行了,不用費心思。”

他們二人又議論幾句,轉身走了。等他們走了,又有幾個穿着長衫的人走過來。這幾個人衣衫華貴,一看就是富貴人家。他們默默看了一會兒佈告就走了。可在返回的路上,領頭那人對身旁的人說道:“囑咐各家都小心着點兒,城裡山雨欲來風滿樓啊。巫蠱這樣的大案,從來都是整治地方大戶的不二法門。從行宮裡流傳出來的消息,陛下對廣東的人家可不太滿意。”

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第1036章 決心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1541章 印度之戰——兩個人的商定第158章 李芳遠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474章 下旨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309章 何福與宋晟第129章 過山東第55章 ……陰謀——誤事第472章 賽兒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105章 殉葬第1521章 勸說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151章 會見前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010章 焦急第473章 親子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414章 勸降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427章 長大第1733章 海盜們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512章 供詞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77章 端午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諾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350章 南洋風雨——援兵是怎麼來的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353章 徐南青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516章 稅清氓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第268章 生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766章 發現第129章 過山東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