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抓海盜

接下來幾天,允熥除了吩咐人去找工匠到河沿莊研究玻璃以外,就呆在宮裡看奏摺、學理政。一直到二十一日,允熥接到錦衣衛關於蘇州的密報,才把注意力又轉向其他方面。

在結束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大幅削減錦衣衛人員。京城還好,但是地方上的明線暗線都變得很少,所以這次過了這麼久才查出事情原委。

錦衣衛奉上的密報寫到:查得於十月初三日有人在嘉定等地散佈謠言,口音即爲當地口音,言稱大明並無足夠之糧兌換寶鈔,其謠言甚是淺薄;但蘇州百姓一向對大明心懷不遜,聞言爭相兌換糧食。臣等晝伏夜出,欲捕散佈謠言之人。……

允熥看完了他們的奏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大明在蘇、鬆二府的稅率一直全國最高,而當年張士誠主政蘇鬆一代極其寬鬆,所以蘇州人反感大明。這次才這樣幹。

允熥思來想去,能想出的穩定幣值的事例只有共和國初建,滬申商人囤積居奇致使物價飛漲,陳議調集全國的糧棉煤等集中拋售,才穩定住物價和幣值的事例。

沙赫特1923年穩定馬克的方法非常巧妙,但是現在允熥沒法用。所以最後允熥只能採用以力破巧的辦法,下令蘇州府的糧倉隨時做好出調糧食的準備,但是暫時不調,允熥要最後看看卓敬的表現。

十月二十四日,蘇州。

卓敬緊張的站在自己的辦公房,反覆踱步。今天預備三十天所用的糧食已經全部被兌換走了,卓敬必須在今天晚上做出決定。卓敬不願再調動糧食,但是他這些天是在想不出其他的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糧食一天比一天少。

在反覆跺了半天以後,卓敬終於下定決心,多用了糧食總比事情辦砸了好,叫道:“李佑。”

等在外邊的僕役李佑馬上應聲道:“老爺,小的在。”

卓敬說道:“馬上備車,我要去蘇州府官倉。”說着,拿出允熥後來派人給他送過來的朱元璋的聖旨一道,穿好外衣,出了大門。

=======================================================

深夜,蘇州府嘉定縣外海。

李繼遷正在自家的船上打牌九。他作爲海盜的大頭目,不敢進城,而今天是進城的夥伴兒回來的日子,所以冒險駕船駛進長江口,等候同伴。等待的時候太無聊,所以一干人等娛樂娛樂。

正打得歡,嘉定縣的碼頭閃起了亮光,似乎是有船隻開出。

大家都不在意,以爲是回來的同伴在駕船出來,包括李繼遷也一樣。但是李莎兒這時還沒有睡覺,她本來待在旁邊看着他們打牌九,看到外邊閃起亮光馬上走到船邊去看。然後,細心地李莎兒馬上說道:“大哥,你過來看看,這亮光很多,應該是有最少五、六條船出來,大半夜的怎麼會有這麼多條船呢?”

“嗯?”李繼遷聞言馬上警覺起來,他把位子讓給其他人,自己走到船邊。看着亮光越來越多,他臉色一變,喊道:“都別玩了,馬上開船!”

其他人不解,不過好在李繼遷在大家中還有些威望,所以有人收拾起牌九,其他人操持開船。

不過這不代表沒有人問了,特別是還有親人在岸上的人問道:“大當家的,咋們還有人在岸上呢,怎麼不等了?”

李繼遷說道:“你們看碼頭的亮光,根本不是一兩艘船能出來的,更不可能是咱們的人或者其他海盜的人出港,這必然是官府的船出動。很可能是有人被抓住了,官府特地出海來抓我們或者其他海盜船的,咱們來的時候不是也看到了尤老大的船嘛。”

其他人瞅兩眼,也現亮光實在是太多了,一定是官府的船出動了,紛紛緊張起來,以最快的度揚起帆,駛離長江,向外海開去。

李莎兒的細心和李繼遷的謹慎救了他們一命。就在他們的船開走不久,七八艘船開到了他原來的位置,都是揚着官府大旗的大明正規水師的船。

帶隊出來的吳淞江所水軍千戶班立明問道:“在這附近有沒有現船隻?”

旗手拿起信號燈,詢問其他各船有無現。不一會兒,旗手回稟班千戶說道:“千戶大人,其它各船都沒有現其他船隻。”

其實不用旗手說,作爲在水師幹了二十年的班立明來說,他也看得懂信號,隨即傳令下去:“讓所有船隻亮起所有的燈,以兩船爲一隊,分散開來尋找其他船隻。”隨即各船分開尋找。但是他們要找的目標已經開走了,再怎麼找也找不到啊!

所以搜尋了半夜,都快到卯時了,班立明下令收船回去。

班立明甚是懊惱,這麼一個立功的好機會都沒有抓住,很是喪氣。

但是逃過一劫的李繼遷他們也不感到高興,因爲他們的同伴被抓住了。在開離長江以後,他們連茶山島也不敢待了,找了幾個面生的人在茶山島附近駕着小船僞裝成漁民,一邊看有沒有人逃出來,一邊打聽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十八日,他們找到了駕着小船,驚魂未定的三名同伴,通過詢問他們,這才確定是有人被抓住了。

李繼遷仔細詢問了經過,但是逃出來的三個人也不清楚怎麼回事,只是知道他們二十四日白天正躲在一個荒蕪的小院子裡,就有當地官府的人去抓他們,他們三個好不容易逃出嘉定縣城,那幾天水上一直有水師的船隻搜尋,所以他們不敢再那裡駕船走,一直逃到了滬申縣地界才找了船出海。

‘砰’的一聲響,李繼遷的手排到桌子上,這一次真的虧大了,不僅帶去交易的貨物都沒了,還折損了七個人,真是損失慘重。這還是他不知道爲什麼官府會大規模排查最後抓到他們的原因,要是他知道,之所以自己受到這麼大的損失,是因爲自己要給大明添亂的原因,更會悔恨終生的。

但是他們也是久在海上吃飯的人了,被大明水師打死、被其他海盜打死的人也不少,自然不會感情用事,又等了幾天,再無人出來,馬上駕船回到位於琉球的另一個巢穴去了。

其實李繼遷是隱隱約約感覺是因爲自己多事才鬧成這樣的,但是他作爲大當家的,是不能犯錯的,所以並未和其他人說,但是也沉默好久。好在其他人都是認爲他是擔心同伴才這樣,所以倒也無事。

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1720章 退休第1185章 什麼菜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651章 岷州第685章 對蒙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難選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1677章 與明國決一死戰文章相關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82章 抓海盜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番外13:大辯論上第1150章 分析動機第965章 工業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1157章 追與逃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671章 經緯西南——回師田地與佛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258章 車軌第199章 四輔官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102章 考試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432章 來自軍方的證據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308章 封第508章 幻彩閣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518章 爲什麼第1686章 總督府第1512章 供詞第1469章 攤牌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56章 ……陰謀——重點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776章 解惑(一)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600章 三家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403章 偷屍體第851章 忘了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1760章 開羅——自稱國君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814章 雷州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1124章 傅安(一)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第1235章 沒有時間只能快說了第1403章 偷屍體第143章 戰——安全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556章 獻女第1402章 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