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

這日一早天還沒有大亮,廣州府府衙旁數條街都被圍的水泄不通,場面有如趕廟會一般熱鬧。百姓們一是好奇這個所謂的公審和過去升堂問案有什麼不同,二是出於對採生折割案的憤恨,三是因爲古代生活大多數十件很枯燥能有個熱鬧看不容易,所以都想來看一看。許多人剛剛解除宵禁就從家裡跑出來,來到公審的地方佔位置。

這次公審是在室內並非是在室外,能容納的‘觀衆’不多,粗略估算大約只能容納二三百個百姓,所以很快這些位置就被填滿了;但即使如此,仍舊有後來的百姓想要擠進去看,惹得早早佔了位置的人抱怨起來,後來還發生了口角,好在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對此早有預料,看着已經滿了將還要擠進去的人扔出去,守住門口,若是有人出來再放人進去。

允熥親自過來看過這個公審的地方,當時就好奇的問錢明林:“爲何要在屋內公審而不是在屋外?那樣能看到的人不是更多些麼?”

“陛下,人多秩序不容易維持。若是在空曠之地,有上萬甚至數萬百姓圍觀,若是百姓羣情激奮之下要打死人犯,如何?阻攔百姓或許會有百姓死傷,不阻攔百姓就違背了章程,都並非是好事,所以臣安排在屋內公審。”錢明林答道。

辰時中,專門負責審案的許博遠許通判從後衙走進大堂內,開始升堂問案。

問案的過程與之前並無不同,允熥沒有貿然將後世的法院問案模式搬過來,只是提出了‘公訴’的概念,證人和原告也不需要一直跪着,問過身份後就可以站起來說話;不過今日的案子是由警察署提起‘公訴’,那些被他們採生折割的人的屍首暫時還沒有人認領,估計隨着逐漸腐爛即使有人想認領也不能成了,所以並無原告百姓。

‘公訴’讓圍觀的百姓大開眼界,紛紛與身邊相熟不相熟的人談論起來,感嘆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問案的辦法;‘看來雖說是民不舉官不究,但這些大案即使無人檢舉官府也不會束手旁觀,會用‘公訴’的法子來問案。’一個今日前來旁觀的世家子弟在心裡默默想着。也不知怎的,今日的公審有許多廣州城內的世家子弟前來旁觀。

但隨後在堂上所列舉的這些人犯下的事兒讓百姓暫時忘卻了其它的情緒,只剩下了憤怒。

爲了徹底貫徹允熥讓百姓憤怒的理念,警察署的這份公訴書寫的十分詳盡,罪名除了採生折割外,還有巫蠱、殺人、綁架、誘拐、盜墓、侮辱屍體、詐騙、襲警、非法制藥等十幾個,每一個罪名後面都詳細寫出了相關的案子。所以整個公訴書厚達幾十頁,僅僅將公訴書讀了一遍一個時辰就過去了。

時間雖長,但案情太過驚悚恐怖,儘管大多數百姓已經從各種渠道知道了案件的消息,但不論是在後面偷偷旁聽的廣州諸位官員,還是屋內屋外的警察和百姓,都是第一次完整知道整個案件。不僅是百姓,就連維持秩序的警察都紅着眼睛看向寧彩等人犯,高坐在大堂上的許博遠就看到一個警察抽出自己的警棍使勁在一旁的牆壁上敲了幾下,他毫不懷疑若這個警察就在寧彩等人身旁,會馬上打死他們。

在公訴書讀完後,警察署又在大堂上公佈了部分證據。死屍他們沒有帶過來,但將他們採生折割的道具、已經煉製完成尚未出售的‘大藥’和半成品的人骨、人肉、男童的***等物品都在堂上展示,還傳喚了海皮上大骨成員等‘污點證人’,現場詢問他們知道的事情。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讓在場的百姓更加憤怒,還有人低低的抽泣起來,也不知是怎麼了;忽然一個離着寧彩等人只有幾丈遠的警察憤怒的大喊一聲,抽出警棍夯在了一個人犯的身上。

在場的百姓更加激動,不少人大聲喊道:“打死他!打死他!”

錢明林馬上讓其餘警察將他拿下帶走並且維持秩序,許博遠也使勁拍了拍驚堂木,又過了半晌才讓大堂內安靜下來。

隨後是問寧彩等人犯是否認罪。寧彩等人在公審之前已經知道自己最後必然被凌遲,又懾於張三丰的“法術”只求死後能保留三魂七魄,早就同意配合這處公審大戲,這會自然竹筒倒豆子一般都講了出來。

等問完了人犯,已經是午時正了。許博遠本想馬上宣佈人犯的如何處置,但想到了允熥的吩咐,於是決定休息一炷香,一炷香後宣佈對人犯的處罰。

雖然大多數百姓都已經猜到人犯肯定是凌遲,極少數或許能得個問斬,但他們仍舊不願意離開,守在堂內等着最後的結果公佈;倒是幾個看起來不像普通百姓的人從人羣中擠了出去。

一炷香的時間很短,許博遠在堂後只稍稍躺了一會兒就返回大堂上,宣佈這些人犯所有的罪名都確鑿無誤,依照《大明律》,寧彩等十幾人凌遲處死,僅有三人被判處問斬,他們的全部家眷也都判處流放的罪過。

頓時大堂內外歡聲雷動,無數人齊聲讚頌‘許青天’,讓他十分得意。

在後堂觀看的知府劉重樓和錢明林見到這一幕都有些嫉妒,不過想到許博遠平日裡灰頭土臉的時候就釋然了。雖然主管問案在百姓面前很威風,但在官場上可不是什麼好位置,尤其是在省城。

又過了兩日,在城外舉行了行刑。傳統上,所謂凌遲處死是要在人犯身上割三千多刀,要連着割三天三夜;但廣州的諸位官員覺得沒必要,只要能讓百姓滿意就行;並且平時凌遲這樣的罪名都是人犯押到京城行刑,大明還沒有在外地的先例,廣州的劊子手也沒有割三千多刀人犯不死的本事,所以最後只行刑一日。

但百姓們也覺得十分滿足了。他們看着人犯,每死掉一個就齊聲歡呼,從早一直歡呼到伴晚,所有的人犯都被處死後最後大聲歡呼一陣,這才返回自己家。

藉着僅存的微薄的陽光,錢明林吩咐在場的警察驅趕走想要再從死掉的人犯身上拿走一塊肉的百姓,將死掉的人犯在亂墳崗胡亂埋了,把現場收拾乾淨。

錢明林站在高臺上,看着遠處正在回城的百姓,低聲自語道:“也不知陛下知道後,會不會對我的這一番作爲滿意。不過即使不滿意,也還有將來的巫蠱大案可以補救。”

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1682章 “勸降”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516章 抓人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716章 新錢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12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跪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101章 戰烏魯木齊——終了第1212章 在人市第963章 鋼鐵廠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716章 新錢悼念金庸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73章 關於常家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843章 軍醫第1474章 下旨第561章 鬆綁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264章 驚險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76章 走進科學第1472章 類比第1475章 恭賀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後記第27章 景隆之謀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336章 南洋風雨——左相前來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819章 戰安南——登陸第204章 彌勒佛第1151章 會見前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62章 二十八日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66章 新一年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675章 出診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78章 有人出城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021章 **主義第241章 國事家事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847章 贊儀領兵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