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

從大明的京城到安南的都城最快也要十餘日,往返就是二十餘日,再加上胡季犛、陳奃等人思索的時間,最快也得一個多月以後允熥才能接到他的回答。

所以這段時間允熥也沒有就在京城乾等着安南的回信,將之前已經構想好的事情正式開始實施、

二月初六,允熥正式發佈追封令,追封長兄朱雄英爲漢王,諡號悼,並且決定將他遷葬孝東陵附近,稱漢悼王墓。

同時,允熥宣佈加譚王朱梓諡號煬,稱譚煬王,列於奉先殿祭祀。

但允熥追封的人可遠遠不及他們兩個。允熥如同滿清追封關羽一般,追封岳飛爲大帝,稱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嶽聖大帝,加諡號武聖,非正式的將岳飛列爲與孔子並稱的聖人。

允熥其實很奇怪,爲何歷史上明代初年的皇帝沒有追封岳飛,直到後期神宗和思宗(崇禎帝)才加封岳飛。按理說岳飛這樣,不僅能打,還對宋室十分忠誠,不斷的捱整一直到死也沒有過什麼反抗的行爲,即忠又勇的人應該大加讚頌纔對。

除此之外,允熥還加封媽祖爲天妃,稱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在京城修建媽祖廟。

允熥同時讓道教的真人將媽祖列爲道教的正神之一,位次還不低,以團結此時南洋一帶數量衆多的信奉媽祖的人。

除此之外,允熥還先後加封了好幾個人,都是前代十分出名後被神話的人物,也是對鞏固大明統治有好處的人物。

加封之事過去後,允熥隨即下令開始進行最後一次發現之旅的籌備事宜。此時已經是二月中旬,天氣馬上就要回暖了,該是做走扶桑列島——千島羣島——金寧(勘察加)——走廊羣島(阿留申羣島)前往並發現美洲的行程的準備了。

三月初,天氣完全回暖,允熥命令欽天監挑選了黃道吉日,定於三月初五從劉家港出發,前往對這個時候的人一片爲止的大海對面。

出發前一天,允熥在皇宮中召見湘王朱柏,最後對他說道:“十二叔,你此時可還願意前往大海的對岸,並且若是對岸有適宜生活的土地就封到那裡爲藩王?”

“怎麼,這個時候我還能反悔?”朱柏驚訝地說道:“已經預備了這麼長的時間,明日就要出發,我還能反悔?”

“十二叔當然能反悔,”允熥呵呵笑道:“但侄兒一定會久墩爲親王,讓他去大海的對面爲藩王。”

允熥雖然在開玩笑,但朱柏能體會出其中的威脅之意,應景似的乾笑了兩聲,就不再說話。

允熥卻又對他說道:“朕讓所有有過在北方航行經驗的船和水師衛所士兵都參加這次航行。雖然你是親王,也是此行的統帥,但千萬不要干涉方鳴謙的指揮。你從未指揮過水師,更加沒有見過北方十分寒冷之地的海洋如何,貿然干涉方鳴謙的指揮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損失,一定要切記。”

“是,陛下。我知道了。”朱柏雖然聽了這話心裡不太高興,但也答應道。

不過允熥卻不是特別放心,心裡暗道:‘等讓朱柏退下後,給方鳴謙下一道密旨,讓他在水上航行時不必聽從朱柏的話。’

允熥之後又拿出地圖,一邊使用鉛筆在地圖上划着,一邊吩咐道:“你們出行的路線是從劉家港出發後,在濟州島得到一些蔬菜和肉,之後前往長崎、橫濱。”

“既然要去橫濱,顯然是走扶桑外海的海路了,爲何要選擇這條海路?”朱柏問道。

“其一,扶桑在永明海沿岸的地方多山,沒有適合的補給之地;其次,最近要向橫濱港運送一些物品,正好讓你們這支船隊順路護送。”允熥說道。

“從橫濱休整幾日,你們繼續北上,在南阿依努地應該還可以得到補給。但在這裡之後就完全沒有可以得到補給的地方了,所以一定要在這裡多休整幾日,將破損的船隻都修補好,所有士兵都養的十分健康再出發。”

“若是有士兵生了病,就將他們留在南阿依努地,北海水師每年的巡行會經過南阿依努地,不必擔心這個水兵會如何。”

“之後大約六月你們會到達金寧,那時正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熱的日子,即使北方嚴寒之地也暖和得多,正好從走廊羣島一直到對面的陸地,經過這片浮冰最多的地方。”

“之後就是看那裡有沒有適合生活的地方了,若是有,朕就會加封你爲當地的藩王,並且將一些漢人百姓遷徙過去,將那裡作爲你的封地。”允熥說道。

“是,陛下。”朱柏道。這些話其實之前允熥都已經反覆交待過了,但今日允熥好像忘了一般又重複了一遍。朱柏見允熥好像有些緊張,所以也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地聽着他的話。

並且朱柏其實非常奇怪:又不是允熥要坐船出行,爲何他這樣緊張?

其實允熥並不是緊張,他是在興奮。美洲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片尚未得到開發的大陸,對後世的歷史影響巨大。歐洲人若是沒有美洲的金銀和土地,很可能無法發展成後世那樣強大,英法這些國家都不得不繼續在歐洲爭奪那並不多的人口、土地和金銀,工業的發展速度也將大大減緩。

不過朱柏更加理解不了允熥爲何要激動,再加上允熥額頭出了不少汗,就誤以爲允熥有些緊張。

允熥又和朱柏說了幾句,最後說道:“不管如何,即使大海的對面真的只是一些零星的島嶼,沒有整片適合生活的陸地,你也完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數百年以後的人們將永遠記住你光榮的行爲。”

之後,允熥看着對他剛纔說的這句話十分不解的朱柏,嘆了口氣,說道:“十二叔,侄兒沒什麼可以吩咐你的了,你退下吧。”

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60章 祖陵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331章 漢洲攻略(四)第680章 三清第1363章 吃飯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1454章 銀行業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427章 長大735章 兩方說話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292章 過年了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350章 南洋風雨——援兵是怎麼來的第1535章 重見陽光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649章 糧典婿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番外13:大辯論上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938章 黎澄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1470章 大吵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866章 捷報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947章 買首飾第680章 三清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358章 拿下調兵第1213章 來頭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1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語言與國家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感謝和求訂閱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010章 焦急第595章 應對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1076章 決戰——擋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