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

“雖然我不太懂得打仗,但也明白先是濟南城的叛軍被團團圍困,就算他們擋住了當時在濟南城下的軍隊最後也是必敗,所以爲了自己的性命着想纔會反正,並非是因爲幾個軍醫的勸說。”齊泰說道。

“可若是一般人那樣勸說,他們敢隨意答應麼?就不怕是謝成派來試探的?正因爲軍醫已經在各衛所讓普通士兵對他們信任,士兵纔會願意吐露心聲,最後串聯到一起反正。”

“現在離着路謝之亂已經又過了兩年多,軍醫們在軍中的影響越來越大了。我平日裡偶爾會換上一身七品或八品的官服,扮作經歷或知事在京城左近的衛所轉悠,見到普通士兵已經不僅僅將軍醫當做郎中了。除了性子十分不好的軍醫外,士兵們在治病之餘願意和軍醫說一些家長裡短的事情;若是衛所的武將要處置軍醫,士兵們都會給軍醫求情,有一次因此差點兒鬧出了兵變;甚至有些衛所武將要做什麼士兵不願意做的事情,都是求軍醫幫忙,軍醫若是願意幫忙那事情一定能成,若軍醫不願意幫忙反而搗亂事情一定不成。”

“在很多衛和千戶所,即使普通沒有品級的軍醫權威也已經次於千戶和鎮撫,高於百戶了。”陳性善說道。

“這不是挺好的麼,萬一武將想要叛亂,軍中有軍醫在可以阻止武將叛亂,多好。”齊泰雖然並不清楚允熥設立軍醫系統的初衷,也馬上看到了影響力如此大的軍醫能起到什麼作用。

“確實挺好,但是……”陳性善不知怎麼,就是覺得不太對。

不過齊泰見他不說話,又說起了他現在管着的另外一個衙門:“郎中司這麼有用,那文宣司又有什麼用?”

“文宣司的用處比郎中司還大。當然也或許是我看不出軍醫的其它用處,我現在覺得文宣司比郎中司更加有用。”

“陛下命令這些落魄文人編寫了這麼多戲曲和話本,對官員沒什麼用,但是對百姓影響極大。現在沒有百姓認爲元代是中華的一個朝代,對‘入夷則夷入夏則夏’這句話更是完全不認同,提出這句話的許衡更是被百姓所唾棄,他在河難老家的墳墓都被人給刨了。”陳性善說道。

“這,這,當地官府都不管?”齊泰驚訝的說道。

“當地的知縣比較推崇許衡的爲人,想要阻止;但當地的胥吏可都不敢,況且這些人也不會當着知縣的面刨墳。”

“並且後來陛下罷免了這個知縣,也不知是不是因爲這件事。”陳性善說道。

“這,若陛下真的因此罷免了此人,不和規矩。”齊泰道。

“陛下是以其它的理由罷免了此人,陛下自己不說,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因爲什麼。”陳性善說道。

“不說這個了,回到剛纔議論的事情。”陳性善忙拉回話題:“文宣司對普通百姓的影響之大是我之前根本預料不到的。除了剛纔說的許衡之事,陛下使用戲曲普法讓很多百姓都能記住幾個案子,若是本縣出了類似的案子,知縣或者典史判案對不對馬上就能知道,給縣裡的官員很大壓力,不敢隨意判案。”

陳性善還要再說,忽然一個僕人走進客廳,在齊泰的耳邊輕聲說了什麼。他就見到齊泰臉上露出猶豫不決的神色,然後對僕人說道:“讓老太爺出來接待一下。”

陳性善問道:“怎麼了?有老家過來的人?”

“不是,是薛家來拜年了。”齊泰說道。

京城姓薛的人很多,當官的也不少,但陳性善馬上猜出了齊泰說的是哪個薛家:“你未來的親家?”

齊泰點了點頭。

“既然是他們來拜年,你就去接待一下吧,今年人家頭一年來拜年,你不好將人家晾在一旁。”

“你也不必覺得對我不尊敬。咱們兩個都這麼熟悉了,還在乎這些虛禮幹什麼。”陳性善說道。

齊泰確實想去接待薛家。薛家是他未來的親家,他寵愛的女兒明年會嫁入這家,怠慢了薛寧,萬一等自己的女兒嫁進去後薛寧對他的女兒不好怎麼辦?

可放下面前的客人去見其他人也是十分失禮的行爲,他也不便放下陳性善。

所以聽到陳性善的話之後,齊泰在心中鬆了口氣,又和他說了幾句話,最後說道:“那就對不住復初兄了,過兩日日等我在外面的酒樓約復初兄聊天。”

……

……

薛寧和薛熙揚見到齊豫的時候十分驚訝。他們本以爲以齊泰的性子,不會放下正在接見的客人來見他們兩個,已經做好在側殿坐好長時間的準備了。薛寧雖然對此感覺並不舒服,但齊泰不是小人物,能讓他親自接見的客人也不會是小人物,除非是陛下或者哪位王爺前來,否則齊泰這麼做也十分正常。

可沒想到齊泰卻將自己的父親請了出來陪他們說話。薛寧和薛熙揚驚訝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躬身行禮。

“薛大人可使不得,薛大人可是從一品的大官,又是當今國丈,老漢不過是一介平民百姓,怎能接受薛大人行禮。”齊豫馬上說道,並且上前要扶住薛寧。

薛寧在行禮之前也有些爲難。他今日本來是想打着同僚之間拜見的名義來齊府,並不是親家之間拜年;可若是非要堅持他一開始的想法,他沒有對齊豫行禮的道理:他的品級在齊泰之上。

若是齊泰的兄弟也就罷了,可齊泰的父親在將來薛熙揚和齊顰兒成婚後比他高一輩,完全不行禮不像話。

不過齊豫馬上就過來要扶起他,他也就順水推舟直起了身子,將以什麼名義來拜見的問題含糊了過去。

之後賓主落座,聊了起來。薛寧和薛熙揚都有些驚訝地發現齊豫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百姓,卻並非只知道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雖然知道的事情和他們這些高官仍舊不能相比,但總算能聊得下去。

‘原來如此,所以齊泰不讓他的兄弟而是讓父親出來招待我們。’薛寧想着。

正聊着,齊泰從門口進來,首先和自己的父親說了幾句話,然後對薛寧行禮道:“見過薛指揮。”

薛寧站起來說道:“見過齊尚書。”

二人答禮完畢,齊豫說道:“你們都是在朝的官員,你們聊,老漢就回去了。”隨即離開了側廳。

“薛指揮,請坐。小薛你也坐。”齊泰說道。

薛寧聽到齊泰對薛熙揚的稱呼挑了挑眉,不過什麼也沒說,坐了下來。

之後是十分無趣的對話。齊泰和薛寧並不熟悉,雙方之前的朋友唯一重合的就是陳性善,又是一文一武觀念差異很大,實在是沒什麼好聊的。

好在還有薛熙揚,薛熙揚發覺自己的父親和未來的岳父說話十分枯燥時,馬上和齊泰說起了學問上的事情,齊泰也鬆了口氣,和他談論起來。

薛熙揚趁機問了許多自己在看書的時候不明白的問題,齊泰一一解答,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很快就到了天黑的時候。

見到天馬上就要黑了,聽他們討論儒學已經快睡着了的薛寧趁着他們剛剛討論完一個問題、談論下一個問題的間隙說道:“齊尚書,現在已經快要天黑,我也該帶着犬子告辭了。”

“已經這麼晚了?”聽到他的話,齊泰側頭看向窗外,才發現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

“不在府裡吃過晚飯再走?”齊泰邀請道。

“我們晚上還有事情,就不繼續叨擾齊尚書了。”薛寧道。

既然薛寧不願意留下用飯,齊泰也不會強求,起身說道:“既然如此,那……”齊泰這就要送薛寧父子離開。

可這時一直侍立的一旁的僕人忽然低頭對齊泰說了一句什麼話,齊泰面露恍然大悟之色,馬上對薛寧說道:“薛指揮,有一件事剛纔我忘了,現在要和薛指揮商量一下。”

“何事?”薛寧問道。

“明年是鄉試之年,八月份是直隸鄉試。我覺得爲了小薛的鄉試着想,還是等他考過鄉試後再成婚,讓他能夠在鄉試前認真學習,薛指揮意下如何?”齊泰說道。

薛寧側頭看了一眼兒子的神情,見並無什麼變化,說道:“這樣也好,讓煕揚認真準備考試,我並無異議。”

齊泰輕輕地吐了口氣,好像放鬆了許多一般。

……

……

“若不是我讓他提醒你,估計你就忘了我說的話了。這樣的事情越早說越好,萬一薛家安排就在過完年後不久就成婚,你到時候再說可就不佔理了。”齊泰的妻子于敏月說道。

“和煕揚談論得太高興了,一時就把此事給忘了。”齊泰說道。

“罷了,反正最後還是說出來了,並且薛寧也同意了,這就比什麼都好。”于敏月道。

隨後她吩咐家裡的廚子開始做飯,自己則又拿出了一件衣服,對齊泰說道:“來,試一試這件衣服。”

齊泰接過來看了一眼,說道:“這是爲今年宮裡的宴會準備的衣服?”

“就是給宮裡的宴會準備的衣服。”于敏月說道:“你可是二品大員,正月初一晚上宮裡的宴會衣服可不能馬虎了,這是我今年爲你做的,下午就做好了,只是夫君你先見陳性善又見薛家人,沒有時間試穿衣服,才這個時候讓你試穿。覺得如何?”

“挺好。其實也用不着試穿,娘子的手藝錯不了。”齊泰道。

于敏月笑了笑,沒有說話,將衣服從他身上有脫了下來,裝進櫃子裡放好。這可是爲宮裡的宴會準備的衣服,現在可不能穿出門。

于敏月忽然又想到了什麼,說道:“聽說今年陛下對宴會的形式改變很大,會有許多新鮮的東西在宴會時出現,也不知會是什麼新鮮的東西。”

“等過年入宮後就知道了。”齊泰道。

……

……

時間很快就到了臘月的最後一天。這一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允熥就醒了過來,並且絲毫沒有賴牀,在宮女的服侍下穿好衣服走出寢殿。

熙瑤當然也一同起來了。她今日的事情既多又雜十分忙碌,不敢多睡。

不過她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是等着他們夫妻二人的衣服都穿好後,對允熥躬身笑着說道:“臣妾祝陛下新年吉祥如意。”

允熥伸手將她扶起來,笑道:“這麼多年的老夫老妻了,何必還做這些虛禮。”

“夫君,妾的父母都是互相之間一直如此互祝吉祥如意的,即使妾已經十幾歲了仍舊如此。”熙瑤笑道。

“那夫君也得祝福娘子啊。”允熥退後一步,對熙瑤躬身笑着說道:“祝娘子新年吉祥如意。”

他們兩個互祝新年吉祥如意彷彿成了宮裡祝福新年的序曲一般,之後從允熥和熙瑤吃飯開始,不斷的有人來祝福他們夫妻:從早上和他們一起吃飯的思齊、文垣等小孩子,到昀蘭、允煕等在宮中的弟弟妹妹,再到王喜等僕人,允熥和熙瑤不管走到哪裡,都被祝福的話語包圍着。

一直到一個時辰後,所有有資格祝福允熥的人都已經祝福過了,允熥的耳邊才清淨些。

“啊,終於清淨了,太好了。”允熥對跟在他身後的王喜說道。

王喜也十分有同感。雖然這些祝福都不是對着他的,但他也都聽到了,一開始還好,到了最後覺得對耳朵完全就是折磨,他恨不得將耳朵堵上。

允熥不允許任何跟着他的宦官說話,又站在原地感受了一下清淨的世界,才起身走向自己的目的地。

不一會兒,他來到了一處宮殿門前,對守在門口的宦官說道:“你通傳一下,朕來拜見寧太妃。”

守在門口的宦官一時間呆住了。他雖然對允熥的長相不怎麼熟悉,但允熥穿着的這一身衣服可是皇帝才能穿的衣服,他第一時間認出這是皇帝來拜見自己的主子。可之前的幾年,允熥從未來到過郭寧太妃的宮殿拜見,他一時間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愣住了。

王喜見到守門的宦官愣神,忙咳嗽了一聲。

聽到這一聲咳嗽,這個宦官回過神來,馬上對允熥行禮道:“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之後馬上跑進殿內去通傳。允熥也沒有在宮殿門外等着,走進院子裡。

通傳的宦官走進去後不久,允熥感覺整個宮殿都騷動起來,無數的腳步聲響起。

隨即一個已經年過六旬、但仍舊雍容華貴的老婦人在宮女的攙扶下走到大殿的門口,對着允熥做勢要跪下說道:“臣妾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允熥馬上讓跟隨自己過來的宮女將她扶住,說道:“老太妃,您怎能跪我!快些起來。並且您怎麼能自稱爲臣妾。”

郭寧妃本來也沒想跪下去,只是這是從朱元璋駕崩已來她第一次單獨面見允熥,禮儀隆重些沒有壞處。聽到允熥的話後她又掙扎了兩下,才直起身子。

隨後郭寧妃殿內的女官將允熥引導到客廳,他們分賓主落座。

“老太妃身子骨還硬朗?剛纔晚輩看着老太妃一路走過來,腿腳應該沒什麼毛病。”允熥十分和藹的說道。

“還好,還能自己走路,不必讓下人們擡着走。”郭寧妃說道。

“這就好,能自己走路就比不能走路要強多了。”允熥笑道。

接着允熥又說了幾句話,郭寧妃一一回答。

他又對侍立在郭寧妃身邊的女官說道:“好好照顧老太妃,若是老太妃有什麼身子不適,馬上去太醫院找太醫過來,不必經過朕或者皇后的允許。”

“是,陛下。”那個女官有些害怕地躬身說道。

“看你,都嚇着我的宮女了。”郭寧妃看允熥並未擺架子,所以如此說道。

“晚輩這是爲了老太妃的身體着想。”允熥說道:“怕她們到了真的發生,的時候遲疑。關鍵時候,一彈指的遲疑就性命攸關。”

“好啦,老身知道陛下對老身的關心了,不過老身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也沒想着像先帝一樣活七十多歲,就是現在就死了也沒什麼。”

“況且六七十歲的人,很多病已經都不是病了,就是老了以後自然而然身上出現的毛病,神醫也救不會來。”郭寧妃笑着說道。

“老太妃身子這麼硬朗,少說能和皇爺爺活一樣的歲數。”允熥說道。

“哈哈,老身知道這是陛下在安慰老身,不過陛下不用說這樣的話了,老身對此並不太在意。”郭寧妃說道。

之後他們二人又聊了好一會兒,郭寧妃一直在刻意探尋,想知道允熥今年一反常態來她的宮殿拜訪到底是爲了什麼。

不過她這是白忙一場。允熥並沒有其他目的,只是來拜訪一下宮裡現在還活着的這些長輩而已。或者說,表達出對這些還活着長輩的關心就是他的目的。

所以雖然郭寧妃說出的有些探尋的話允熥並沒有聽出來,但郭寧妃也沒有探尋出允熥的其它目的。

========================

感謝書友219****04的打賞。

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1515章 目的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395章 燕軍人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374章 遣將出徵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145章 卡廷——截第1395章 結果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1209章 賢才第120章 拿人第479章 科舉(完)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78章 有人出城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184章 醒來第401章 朱藍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10章 後續發酵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795章 諸事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362章 撤退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292章 過年了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235章 做什麼買賣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184章 醒來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95章 新位置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557章 視察五城學堂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1760章 開羅——自稱國君第424章 驚動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103章 應酬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696章 孩子番外19:奇怪的問話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15章 賜名朝鮮第166章 新一年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1140章 臨危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223章 讀書之苦與文采飛揚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