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對蒙

“蒙古人只會放牧和造弓箭,學不會打鐵這麼高深的玩意兒。”尚炳先是調侃了一下蒙古人,之後說道:“不過之前亦力把裡是有契丹人、畏兀兒人鐵匠給他們打鐵的。但有一次亦力把裡除蒙古人以外的人發動判亂,蒙古人大肆屠殺,將所有鐵匠都殺死了。”

“那他們之前鐵器從哪買?”允熥有些好奇。

“從撒馬爾罕,撒馬爾罕的商人每年過來販賣鐵器。撒馬爾罕的商人可比咱們大明的商人黑多了,一口鐵鍋的價兒是大明商人賣給亦力把里人的兩倍,一把菜刀的價兒是大明商人賣給亦力把里人的三倍。”

尚炳說道:“我是後來才知道的,要早知道撒馬爾罕的商人這麼黑,我就讓他們將價格再提五成。現在我秦藩商稅收三成,這一下子又可以多很多商稅!可惜了,一開始價兒定低了,後來也不好意思提價,畢竟和亦力把裡還得合作。”

“行啦,你這商稅收得夠多了,人豈貪心不足邪?”允熥笑道。

‘皇兄這個例子舉得可不太好,魏武可是後來連漢中都丟了。’尚炳本打算這麼說,但想想後還是僅僅笑了笑,沒有說話。

允熥又和他說了許多,語氣也由輕鬆越來越嚴肅,吩咐了尚炳一些他以爲十分重要的事情。尚炳不管覺得對不對,都點頭答應。當然,在伊吾他是不是會執行就不說不準了。

這就是現在大明一個很大的問題了。大明面積不小,允熥也沒有辦法一直盯着一件事情,只能將很多事情委託給別人;這些人又將事情繼續向下委託,最後能不能達到允熥的要求只能看天意了。官場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給上司添麻煩,大多數官員都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幹活兒,偏遠地方一件事情吩咐下去,能達到允熥五分的要求就很不錯了。

像秦藩這種分封的王爺倒是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可他們又未必會依照允熥的想法來辦。

允熥心裡其實也知道,但也沒有辦法,只能多和尚炳說一說,讓他接受自己的觀點。

很快一個時辰過去,尚炳見允熥似乎再沒什麼可說得,提出告退,朱權也馬上站了起來。

允熥對尚炳說道:“你好不容易來京城一次,趕快回去和自己的兄弟團聚團聚,皇兄就不打擾你們了。尤其是尚惜,她明年就出嫁了,你作爲長兄,豈能不多照看照看?對了,你就過了年也留在京城,一直到尚惜出嫁了再回伊吾。反正還有高翔和宋晟在伊吾呢!”

“是啊,尚惜明年就出嫁了,”尚炳彷彿忽然想到了尚惜明年出嫁一般說道:“我這個當哥哥的送她出嫁爲好。”

允熥又對朱權說道:“十七叔,我這裡還有些事情,等過兩日這些事情都處置完了,再把你們都叫進皇宮大家一起熱鬧熱鬧,開開心心的玩。”

二人又說了幾句,朱權和尚炳躬身退下。

允熥伸伸懶腰,穿上外衣,對王喜說道:“宣到旁邊的閣子裡羅貫中覲見。”

……

……

尚炳和朱權走出乾清宮,朱權嘆了口氣,走向自己的馬。尚炳心知他爲何嘆氣,緊走幾步跟上朱權,輕聲說道:“十七叔,皇兄既然沒有當場拒絕,那麼就表明他尚未想好,要不然一定會婉轉的拒絕十七叔的請求,而不是糊弄過去。”

“我也知道這點。”朱權說道。他之前研究過允熥的所作所爲,若是絕對不會讓他實封,一定會婉轉的告訴他。

“可陛下到底在猶豫什麼呢?我寧藩一直是塞外之地,並不是他所說的華夏熟地,有何不可分封的?”朱權又小聲說道。

尚炳答不上來。他怎麼可能知道允熥是怎麼想的。

二人正沉默間,尚炳忽然見到解縉從乾清門走進來,正好路過他們安放馬匹的地方。

解縉見到他們兩個後馬上躬身行禮道:“臣解縉見過秦王殿下,寧王殿下。”

他們二人也趕忙還禮。解縉即擔任冬輔官,又擔任《大明大典》的總編,十分受允熥信任,他們也不敢得罪。

尚炳還笑道:“解輔官這是要去面見陛下?”

“哦,臣有些事情要拜見陛下。”解縉說道。

……

……

此時允熥寢殿旁邊的閣子內,允熥正和羅貫中說道:“羅卿,過年之後減少編寫蒙古人欺負漢人的戲曲、話本,寫一寫陳友諒等人不得人心之處。”

允熥決定改變自己的對蒙政策,由對抗爲主,改爲安撫爲主。

北元經過去年的一仗,實力更加衰弱,已經不足以對大明造成威脅,未來幾年不過就是和土匪山賊類似的對手而已。

並且允熥記得就在這兩年,鬼力赤殺了坤帖木兒自立爲大汗,並且不再維持大元的國號,自稱爲蒙古或者韃靼,和大明交好。歷史上鬼力赤的政權僅僅維持六年就不成了,重新恢復大元國號的本失雅裡和阿魯臺又和大明對抗。允熥決定採取種種方式,維持鬼力赤的統治,讓他多延續幾年。

同時佛化蒙古的政策將要開始實行,要想更好的佛化蒙古就不能讓蒙古人的部落成天被大明的軍隊趕的到處跑,得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遊牧之所。

所以現在對蒙以安撫爲主更加合適。

“是,陛下。”羅貫中想要說道。他雖然並不知道允熥爲何這樣決定,但一定會堅決執行。

可他才說了一個字,就“坑坑”的咳嗽了起來。

“羅卿,你沒什麼事兒吧。”允熥關切地問道;馬上又說道:“黃福,你不是懂一點兒醫術?來給羅先生看看病。”

黃福馬上走過來要給羅貫中把脈;可羅貫中卻一直推脫,喘過氣來後說道:“陛下,不必麻煩黃公公了,臣只不過是到了冬天耐不得寒而已,老人差不多都這樣,也不是什麼病。”

“既然如此,”允熥說道:“那你就多注意身體,朕賞賜你一些名貴的滋補品,好好在家過冬。”

“是,陛下,臣一定好好保養。”羅貫中在心裡補充道:‘在那部書寫完之前,臣一定不會死的。’

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784章 工業時代——搗毀機器運動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1479章 囑咐第1338章 南洋風雨——分析第384章 秦與浙第1720章 退休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103章 應酬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1085章 最強男人對話——放心早了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562章 滿江紅第161章 祖制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472章 賽兒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1010章 焦急第1454章 銀行業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1299章 簡化字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688章 藍帳和金帳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977章 兩地第1363章 吃飯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1135章 實話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第304章 水師第291章 家族宴第938章 黎澄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019章 趕路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166章 新一年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354章 前夜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556章 獻女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511章 再吩咐與見駕第1211章 再等等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152章 追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