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二十八日

老朱聽完了他們的話,稍加思慮,下令讓自己手下的太監進入文淵閣,暫時軟禁了呂妃;現在並無確鑿證據證明是呂妃有問題,老朱雖不認爲允熥在撒謊,但是他在這樣雙方都涉及自己家人的事情還是很謹慎。

不過文淵閣大多數宮女、太監都被抓了起來,同樣被抓的還有東暖閣除‘四王’以外的太監。

同時傳錦衣衛指揮使郭洪濤進宮見駕,並馬上讓侍衛去抓捕皇城南門外的兩家飯館兒的人,以及傳齊魯麪館的唐老闆一家進宮。

這時御用監的胡公公小步走過來,輕聲告知老朱香料是沒問題的。老朱點點頭讓他退下。

緊接着老朱身邊懂醫術的太監過來說道:“陛下,或許是我們醫術淺薄,未現殿下有中毒的跡象。”雖然允熥此時確實沒有‘中毒’,但即使是他‘中毒’了他們也檢查不出來,因爲寄生蟲本來就不是毒藥。

老朱讓身邊的太監簇擁着允熥今天先到乾清宮去住,然後自己走進了文淵閣。

之前老朱特意下令在軟禁呂妃並抓捕她手下太監、宮女的時候,不要打擾允炆。不過允炆還沒有睡覺呢,怎麼可能不被驚動?他見到老朱進來,馬上走上前行禮並問道:“皇爺爺,到底生什麼事了?”

老朱和藹地回道:“沒有什麼,只是有些事情找你母妃問一下,你去休息吧。”

允炆見老朱語氣和藹但堅決的回答,知道問不出什麼,雖擔心自己的母親,但是也只能回自己寢殿,暗地裡打聽生了什麼。

老朱走進文華殿的客廳,此時呂妃獨自一人等在這裡。老朱讓身後的太監都出去,然後居高臨下的盯着行完禮、問完好跪在地上的呂妃。

他說道:“呂氏,你擡起頭來。”

呂妃既然敢幹這件事,就已經做好了接受‘朱元璋之審視’的準備,所以正常的,擡頭看向老朱。

老朱對她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沒現什麼不妥之處,於是開口問道:“呂氏,你知道我爲什麼會來這裡嗎?”

呂妃表現出了正常的茫然:“回陛下,臣妾不知。”

老朱又問了幾句,始終沒有現破綻;呂妃一直表現的很符合她說的話,老朱無法從呂妃的表現看出是不是她乾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心,所以他在出了文華殿文淵閣之後,下令以允熥即將加封皇太孫爲由,提前讓呂妃和允炆、允熙、允熞等人搬到武英殿。李側妃和文英,以及文蓉等人及她們的母妃也搬離文華殿。

=============================================================

允熥搬到了乾清宮,折騰了半宿,到三更才睡下。第二天因爲按時啓動了冊封皇太孫的準備儀式,允熥天不亮就和要上朝的老朱一塊起來,頂着黑眼圈配合司禮監等監衆太監和禮部衆官員進行明天正式冊封儀式的預演,但是所有的人都很好奇昨天到底生了什麼,悄悄打量允熥。

昨天晚上老朱也沒有睡好,同樣頂着黑眼圈上朝,並且心情明顯不好,工部一個官員貪污了七十兩銀子,被直接判處斬立決。而正常情況下像這樣的小貪污犯因爲官員數量嚴重不足,都是判處徙流罪、戴死罪(相當於死緩)的。

再加上認識王進的幾名昨晚值班的戶部書吏看到王進出宮買飯菜,後來又侍衛四出,到處抓人。所以大家都認爲是昨晚宮內生了什麼事情,並且有可能涉及到了允熥,甚至是儲君之位,大家都偷偷地打聽生了什麼事情。

所以今天進宮來的禮部官員都打量允熥,然後就充分確定確實是與允熥有關。不過具體生了什麼就不知道了,老朱對於消息封鎖的很緊,知道點兒內情的人都圈在宮裡。官員們見到允熥無事,皇太孫冊封之事按時進行,大多數人也就放下了,畢竟皇家的事還是少摻和爲妙。常家和呂家人雖然放不下,但什麼也打聽不出來。

允熥因爲整件事情由老朱親自接手,出於對老朱的信任,也就撂下了,靜等結果。

不過老朱是不能撂下的。並且各內宮衙門經過一上午的努力,已經確定了誰是幕後主使。雖然呂妃把一切證據都湮滅了:皇城南邊兒外頭的飯館兒人都死了;錦衣衛最厲害的鑑毒大家都鑑別不出允熥的吃食有毒;呂妃身邊僅有的幾個知道內情的宮女也都咬緊牙關,熬住了宮裡的刑罰,只說不知道。

但是因爲出宮辦事的人百密一疏,在齊魯麪館被老闆唐伯鶴現問題,所以憑藉着唐老闆的供述和對於人長相的描述,確定了呂妃身邊的胡司儀就是出宮和滇省夷人交易的人員之一。這一下子就有了確鑿的證據。雖然胡司儀在知道被現之後就馬上自殺而死,但是仍然可以確定呂妃就是幕後主使。

在確定了這一點後,老朱把宮外抓捕的任務都交給了錦衣衛。本來他已經廢除了錦衣衛的抓捕、審訊等權力,但是這次的事情實在不能交給刑部或者大理寺,不得不使用錦衣衛。

而宮內所有涉及到此案的宮女、太監全部處死,呂妃身邊的其他太監也作苦役,宮女則配教坊司爲技。但是對於呂妃,老朱關於如何處置糾結了好久。

呂妃畢竟是懿文太子次妃,主持文華殿宮務九年多,又有允炆、允熞、允熙三個兒子,也撫育過允熥,如果將她的一切公佈於衆,影響太惡劣了,所以絕不能公開。老朱在這次審訊的過程中,之所以沒有抓捕呂家的人,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但是又絕不能不嚴厲處置,如果僅僅只是軟禁,那只是將麻煩交給了允熥。經過一個下午的思考,老朱最終決定先軟禁呂妃,對外聲稱她生病,並漸漸說她的病越來越重,然後在臘月之前去世。呂家的人也會在以後找個理由全家配邊關。

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老朱先完全把這件事放下了,其他的事情等到後天再說。他也沒有處理因爲一天沒有批而堆滿了桌子的摺子。因爲明天,還有不到六個時辰,就是正式冊封允熥爲皇太孫的時候了,老朱要保證不出紕漏,所以他又把所有涉及的衙門主事人叫過來細細詢問一遍。

等過完這一遍,已經是酉時(晚上19-21點)。老朱又把太醫叫來,給允熥進行今天第五次身體檢查,確保他的身體沒問題。然後老朱在這一切都弄完了以後,因爲要保證明天有精神,也就睡覺了。

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212章 在人市第1010章 焦急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584章 奴僕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29章 子澄入彀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377章 妹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256章 多疑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1219章 軍事改革——五合一第811章 戰安南——演講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488章 貢院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415章 降與死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511章 再吩咐與見駕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1692章 尷尬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1720章 退休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1313章 準備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95章 新位置第1673章 三日後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586章 五皇子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098章 遺書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75章 常母密談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5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時間緊迫啊第1373章 重力第1479章 囑咐第103章 應酬第691章 猜到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1263章 首飾古董答覆本章說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021章 **主義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