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習武與禮

轉眼間,時候已經到了建業二年的六七月份。夏天的糧食已經收穫,糧稅也已經收取。或許因爲在京城附近的緣故,糧長、里長也沒敢過分,就允熥得到的消息,他們雖然收取了火耗,但因爲要承擔民夫運送糧食到糧倉的口糧,也沒剩下多少。

六七月份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只要站在日頭地下,哪怕什麼都不做,一小會兒就是一身汗。允熥雖然可以從‘天然冰箱’取出冰塊來解暑降溫,但也不能隨身攜帶着冰塊。這讓非常熱愛運動的允熥都不自己走路了,讓宦官擡着帶有頂棚的步攆從這個宮殿到那個宮殿。他雖然還堅持練武,但練武的地點也變了。

在坤寧宮左近,有一個長寬均有數丈的宮殿。此時宮殿內四面均擺放上了裝着冰塊的冰盆,若是冰塊融化,就會有宦官走過來撤走換盆。不僅如此,冰盆後面還有幾架一人高類似於電風扇的物品,其中各有幾片扇葉,後有手柄,兩名宮女搖動手柄扇風,將冰塊涼氣都扇到宮殿的中間。

宮殿的正中,一個身穿一身寬鬆服飾的青年男子在練着拳腳,身旁一個少女也穿着差不多的衣服學習着這個男子的拳法。

過了好一會兒,男子停住手腳,對一旁的少女說道:“昀芷,這套拳法是當年我十二歲的時候教我功夫的師傅傳給我的,說是家傳絕學。”

“是不是他的家傳絕學爲兄也不知道,反正活動筋骨很好用,比少林、武當的基礎拳法還好。你勤練着這個,等十五六歲了再學那些可以傷人的拳法。”

昀芷也停了手,嘟囔道:“這個拳法可不好練,之前和侍衛們學的少林、武當的拳法都比這個好學。”

“那是自然,”允熥笑道:“這個能練到的地方多,自然不好學。”

轉過頭見到文垚和文垣站在一旁,文垚還比劃着,好像是在模仿剛纔允熥的動作。

允熥馬上說道:“文垚,你還小呢,先練師傅交給你的,不要練習我這個。”

文垚聽到允熥的話,忙住了手。

允熥又蹲下來對文垣說道:“文垣,可想習武?”

昀芷插嘴道:“皇兄,文垣還小呢,他多半聽不懂你的話。”

正如昀芷所說的,文垣果然不知道允熥在說啥,張開嘴笑了起來,也不知道他在笑什麼。

允熥剛纔只是試一試,反正他聽不懂也沒什麼損失,順手抱起他,又說道:“父親也餓了,走,咱們用膳去。”又對文垚說道:“你也一起在坤寧宮用膳吧。”

昀芷看了看一旁擺放着的刻漏,笑道:“已經這個點兒了?皇兄我也餓了。”

允熥沒好氣的看她一眼:“想蹭飯就直說,何必這麼吞吞吐吐的。”

昀芷吐了吐舌頭,不說話。

“這個月從初一開始到今天是十七,你已經在坤寧宮蹭了十五頓晚飯了,是誠心給自己省錢湊嫁妝呢吧,你才十一歲幹嘛這麼着急。”允熥又調笑道。

昀芷裝作生氣的樣子道:“皇兄你又笑話我,在宮裡的三個妹妹就會調笑我。”

兄妹二人笑鬧着,要走向一旁的坤寧宮。

這時允熥忽然見到熙瑤來了這個宮殿,忙快走幾步說道:“你怎麼來了這裡?”

熙瑤笑道:“太醫說不礙的。”

昀芷此時也見到了熙瑤,馬上說道:“見過嫂子。”文垚也行禮說道:“見過母后。”

熙瑤笑道:“不必多禮。”然後對文垚說道:“垚兒也在母后的坤寧宮用飯吧,用過了飯再回承乾宮。”

文垚有些畏縮,但還是答應着。

一行人坐上步攆,前往坤寧宮。

路上,熙瑤和昀芷笑道:“最近敏兒也不知怎麼了,非要學你習武,每天下了學回來就在殿內練武,還練得似是而非,十分好笑。不僅是她,寶慶姑姑也一樣,每日和敏兒一起過來。”

昀芷笑道:“怎麼?敏兒和寶慶姑姑也要習武?”

“誰知道呢?也許只是一盞茶的熱度,過兩天就沒什麼心情了。”熙瑤笑道。

“我看也是,敏兒和寶慶姑姑不過一時新鮮而已,沒什麼長性習武。習武可是很辛苦的。”允熥說道。

“這可不見得。住在我宮裡的賢琴妹妹,現在每日早起隨我練武,不管多熱都是一樣。賢琴可以,敏兒和寶慶姑姑未必不行。”昀芷反駁道。

“賢琴,敏兒還有寶慶姑姑和她怎麼比?之前的青州之亂……”允熥說道。

聽到此話,昀芷不知該說什麼好,住口不言。熙瑤見氣氛不對,忙打岔說起別的。

不一會兒幾人來到了坤寧宮。敏兒從宮殿中迎出來,對允熥說道:“父親。”同時伸出雙手,期盼的看着允熥。

允熥無奈,伸手將敏兒抱起來,笑道:“就會纏着父親。”

敏兒笑道:“我是爹爹的女兒,自然纏着爹爹。”

此時坤寧宮中飯菜已經備好,他們一行人走到膳堂,允熥將敏兒放在一旁的椅子上,開始用飯。

此時已經忘了剛纔尷尬的昀芷一邊吃着,一邊問敏兒:“敏兒,聽皇嫂說,你最近在習武?”

“嗯,敏兒在習武呢。”敏兒答道。

“怎麼忽然想起了習武?”

“哦,之前與五叔(允煕)在一塊玩,五叔忽然說起了四姑你,說當年李唐的時候有個平陽公主統兵打仗,說四姑你也這麼喜好武藝,將來或許能夠成爲平陽公主這樣的人。”

“我就問五叔平陽公主是誰,五叔就給我大略講了講平陽公主的故事。之後我就想,平陽公主好威風,我也想當平陽公主,所以我也要練武。”

在坐的幾個年紀大些的人都被她逗笑了,允熥笑道:“哦,敏兒也想要當平陽公主?”

“嗯。”敏兒的小臉露出了堅定的神情。

但是幾人笑得更厲害了,熙瑤也笑道:“敏兒,還是先吃飯吧,當平陽公主的事情長大再說。不吃的飽些,怎麼長大?”

聽母親這麼一說,敏兒也覺得吃飯比較重要,低頭認真去吃飯了。

允熥還在笑着,正又想說什麼,忽然門簾被掀開,王喜走到允熥身邊說道:“陛下,原燕世子妃生產了,是,鎮國將軍。”

“噢,高熾的孩子出生了?按照規矩是加封爲鎮國將軍。”允熥頓了頓,又問道:“他們起名了沒有?”

“啓稟陛下,已經起名了,名爲朱瞻埈。”王喜說道。

“朱瞻埈?”允熥在努力回想歷史上朱高熾的二兒子是叫這個名字麼?但是想了半天想不起來叫啥了。朱高熾的二兒子沒啥重要事蹟也不出名,不是專業研究歷史的記不住。

所以允熥就沒記住他叫啥。不過這也無所謂。允熥吩咐道:“派人送些東西吧,好歹是宗室。就按照之前尚烈的兒子出生的規矩送些東西。”

王喜退下。

下午允熥當然還要去乾清宮處置奏摺。雖然大熱的天就算是官員也都懶洋洋的,奏摺也比春秋兩季要少一些,但該做的事情也要做,不能偷懶。

晚上允熥來到妙錦的延禧宮歇息。妙錦一見到允熥就說道:“夫君,高熾的二兒子出生了,我也湊了一份禮送了過去。夫君不會怪罪我吧?”她即有些高興又有些忐忑。按照宮規,妃子是不能擅自給除孃家以外的各家送東西的。

“這沒什麼,四嬸不也是你大姐?夫君當然不會怪罪。只是,”允熥笑道:“你這嘴裡直呼高熾的名字,可不大妥當。”

“哎呀!”妙錦吐吐舌頭說道:“高熾,不,宛平郡王之前是妾的外甥,妾都是直呼他的名字習慣了,一時半會改不了。”

允熥笑道:“是啊,之前高熾是你的外甥,但現在是你的大伯子了。”

二人又調笑幾句,妙錦說道:“之前四姐留在京城就是照顧宛平郡王,以及操辦良鄉郡王(朱高燧)的婚事。現在……”

她說道這裡,允熥忽然打斷道:“你還是直呼他們的名字吧,稱呼封號夫君總覺得怪怪的。”

妙錦白了他一眼,說道:“我就說直呼名字嘛。現在高熾的孩子已經出生,就該操辦高燧的婚禮了。夫君,我想到時候出宮去參加婚禮。”

“夫君,高燧既是我的外甥也是小叔子,不管從哪邊論都該去看看。並且,主持過了他們的婚禮,四姐也該帶着高燧去蘇藩國了。之後還能不能再見到四姐都不好說。我想去見見四姐。”

允熥側頭看向妙錦的臉,見到她一臉的期盼,也不忍心駁了,心下想了想,覺得應該並無大礙,說道:“既然如此,夫君就同意你那一日出宮。”

“妾謝過夫君。夫君最好了。”妙錦高興的說道。

允熥見到笑靨如花的妙錦,忽然有些蠢蠢欲動,調笑道:“你怎麼謝夫君?”

他們也是半年多的夫妻了,允熥這話一出口妙錦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不過這也正是她所期盼的——她入宮半年多還沒有孩子,也有些着急了。

妙錦於是也聲音婉轉的說道:“夫君說怎麼謝,就怎麼謝。”

“是麼,那夫君就不客氣了。”說着,允熥抱起妙錦,走進寢殿。

第1471章 打臉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1381章 徵兆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268章 生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1167章 曙光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番外13:大辯論上第556章 獻女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1257章 說話囑咐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454章 銀行業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667章 巴布納——結束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882章 終於要解決這個久拖不決的案子了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3章 徹底融合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373章 重力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481章 改任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896章 我來也原來是這個身份第685章 對蒙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965章 工業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135章 宣府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78章 祭祖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258章 婚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205章 勸諫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965章 工業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651章 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