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

莫氏被唐伯鶴拉到廂房,唐伯鶴又仔細看了看四周,確定窗戶外頭沒有人,才說道:“咱們家要有禍事來了。『”

莫氏說道:“你這沒頭沒腦的一句‘禍事來了’,到底是什麼事兒?”

唐伯鶴說道:“是這樣的,今天昨天那夥兒有一個yunnan來的小姑娘的人今天又來了,然後在你走了以後我實在是忍耐不住就回臥房用聽管兒……”

莫氏打斷他的話,說道:“難道是你偷聽人家說話被現了?”

唐伯鶴忙道:“怎麼可能呢,我很小心的,並且聽管兒也不會被現的。是我聽到他們要對三殿下下毒!”

莫氏一開始沒聽清楚他說的是誰,道:“他們給誰下毒,跟咱們……,等一下,你說的是誰,三殿下?”

唐伯鶴回道:“就是他!“

莫氏着急地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說清楚。“

唐伯鶴說道:“是這樣的,今天定咱們地字號房的人就是那夥人,因爲定包房的人是漢人,所以我也沒有注意到是這夥人。今天中午殿下走了以後他們就來了,然後正好你出去買菜,我就忍不住去聽他們說話,……,聽到最後我知道他們是要害三殿下。”

他頓了一下,接着道:“如果他們要害的是一般人,我能這麼着急嘛!要是這夥兒要謀害三殿下的人失敗了,沒能害着三殿下也就罷了;要是三殿下真的被毒死,那當今聖上一定會龍顏大怒,所有的細節都會追查,只要追查到他們曾經在咱們家的店裡商議過這件事情,那……”後面的話他沒說,但是他妻子莫氏也能想到他未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聽到如此攸關性命的大事,饒是莫氏平素冷靜,此時也禁不住慌了手腳,說道:“那咱們怎麼辦?”

唐伯鶴說道:“咱們必須想盡辦法把消息告訴三殿下。“

莫氏說道:”要是他們今天在三殿下來之前就來了多好,咱們就可以馬上告訴殿下了。“

唐伯鶴說道:”你還說,要是昨天你讓我就聽他們說話就行了。“

莫氏說道:”你現在埋怨我還有什麼用?再說了,昨天誰知道會是這麼大的事兒!“

唐伯鶴說道:”那夥兒夷人要求先把東西給他們預備好了才把毒藥交給這些要下毒害三殿下的人,咱們還有時間。“

莫氏說道:“咱們是還有幾天時間,但是除了祈求三殿下再來咱們店裡吃飯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殿下知道?”

唐伯鶴說道:“你說,咱們去應天府告怎麼樣?”

莫氏說道:“聽你剛纔的話,咱們還不能確定到底是誰要害三殿下;如果應天府有人是他們的人,那咱們不是羊入虎口嘛!”

唐伯鶴又說道:“那咱們去和陳興說?我大致知道他們家住哪,再詳細的地方兒到那打聽打聽就行。”

莫氏此時變得無比謹慎:“按說,陳興是三殿下的侍衛,靠着三殿下,只要等到殿下即位就可以飛黃騰達。但是要是殿下在宮外出事,那陳興是罪無可恕,但是如果殿下在宮內被下毒,那陳興沒有責任;要是有人對陳興說,答應給他更好的前程,那保不齊陳興會有變化。”

唐伯鶴一聽,頓時愁道:“這也不可行,那也有危險,那到底應該怎麼辦?難道只能祈求佛祖保佑殿下平安無事了?”

莫氏說道:“咱們着急也沒有用,先暫時該幹嘛幹嘛吧,沒準碰到什麼人突然就想到解決地辦法了呢。”

唐伯鶴也無其他的話可說,夫妻二人相對無言了一會兒,只能先後出了廂房回去心神不寧地幹活了。

===============================================================

允熥吃完飯騎馬回到了承天門外,把馬交回御馬監,想着戶部的事暫時沒有其他的了,等到三天後二十六日再去武德衛看看就行了,所以回到兵部幹活。按說他這個身份不應該負責這樣的事情了,但是既然老朱還沒有話,他還是老老實實地繼續在兵部上班吧。

當然這幾天上班和以前當然是不一樣的。本來考覈世襲的武將的事兒是兵部武選司負責(其實現在還叫做司馬部,在洪武二十九年才改到現在的名字,不過爲了方便,這裡就提前用這個名字了),不過從八月十七日允熥來到兵部負責這項工作後,武選司的郎中和員外郎正好嫌工作太忙,就完全把這個工作交給他了。

從十八日開始允熥其他的事情太多,也沒有什麼時間來幹這個活兒,又恰逢武選司的郎中被抓起來了,武選司沒有一個主官,也沒有人處理武將襲職的事情。

要是以前,武將們早就把武選司鬧翻天了,又不是武選司的官員都被抓了,你們怎麼能不幹活兒;即使是允熥剛來的時候,武將們當面不敢說,但是要是允熥考覈的太細緻,辦的慢,少不得得在背後和相熟的朋友嘀咕。但是在十八日以後,即使在背地裡也沒有人敢說什麼抱怨的話了,一個個的都在各種場合稱讚他。

不過允熥自己覺得不好意思,自己的活兒堆了這麼多,本來應該五天以前就處理完的事情現在還晾在這兒,所以下午到了武選司,就悶頭幹活。

先把應該考察的武將排排序,把交上來的指揮使、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的名帖整理出來還給他們,還把他們十幾個人湊一隊,告訴他們中高級武官的考覈政策變化了。但是有的武將是guangdong、fujian等地的,雖然大明也有普通話,叫做南京官話的,但是這個時代並沒有太好的辦法普及南京官話,學不學全憑自覺,所以他們能大概聽明白允熥在說啥,但是他們說的話允熥根本聽不明白,完全是雞同鴨講,允熥聽得一個頭兩個大,有的人又不認字,半天弄不明白,最後還是一名主事找來了工部營繕所一名老家汕頭的所副來當翻譯,纔好些。

就這樣忙忙碌碌,根本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天就黑了。允熥拖着疲憊的身軀一步一步地跺迴文華殿。剛到文化門,又遇到老朱派過來的小太監,叫他去乾清宮。允熥在心中哀嚎一聲,但還是得去啊,所以只能又一步一步地跺到乾清宮。

================================================================

今天的作家系統有問題,老是登錄不上去,光這個就整了好長時間。

第575章 回 道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1181章 軍與監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557章 我來也第414章 勸降第175章 上滬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366章 收攏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565章 道理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840章 升龍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1414章 李家慶賀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1521章 勸說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1195章 何爲人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256章 多疑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805章 臨高韓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07章 成親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311章 楊栽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977章 兩地第590章 薛救齊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866章 捷報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449章 二十八個番國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82章 抓海盜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46章 再至麪館第625章 體育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828章 多邦城——調兵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811章 戰安南——演講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425章 抵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