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西南之人

唐伯鶴早就注意到他們了,畢竟他們這一行人即使是在人來人往的京城都很特殊,想不注意到都難。

他回道:“幾位客官來的真是巧,正好本店還有一間包房未定出去。”說着,叫過來一個夥計,讓夥計帶他們去二樓。客人一行在夥計的指引下往二層走去。

唐伯鶴一直目送他們在樓梯上消失不見,才收回目光。這時,有人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他回過頭,見是自己的妻子莫氏。

見他回頭,莫氏說道:“看什麼呢?這麼戀戀不捨的?那幾位客人有什麼特異之處嗎?”

唐伯鶴眼睛四處掃了一遍,見沒有客人和夥計在幾步之內,小聲說道:“剛纔來的那四名客人,兩男兩女,其中有一男一女不像是漢人,像是西南滇、黔、桂那邊的人。”

莫氏小聲笑他:“呦呦呦,你還知道西南那邊兒的人是什麼樣子了?還什麼滇黔桂,就顯你知道大明的幾個省了。”

唐伯鶴剛要說話,有一夥客人走進來,他忙去招待客人,等回來了接着說到:“這我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大明前些年在西南那邊打了勝仗也不是沒有在京城來過獻俘,就那兩個人,身上就跟運到京城的俘虜似的穿戴着各種飾物。還有那個女的,看起來也就是十幾歲的小姑娘,卻未戴面紗,咱們漢人女子哪有這個歲數不戴面紗出門的。”

唐伯鶴說的這些,莫氏其實也知道,她只不過是和他開玩笑而已,於是此時假意嗔到:“我說你怎麼戀戀不捨地看着人家,原來是有小姑娘,你是看上人家了吧!”

唐伯鶴忙道:“我怎麼會看上人家小姑娘,雖然確實是挺漂亮的,”看到莫氏的臉色變化,意識到自己又說錯話了,忙賭咒誓道:“若是我看上了人家小姑娘,就讓我遭天打雷劈。”

莫氏見他如此說了,忙道:“我怎會懷疑你呢。”接着溫言安慰他,反正目的就是不要讓他現自己在逗他。

接着,飯點兒到了,一樓的客人也多了起來,夫妻二人忙着招呼客人。

等到下午未時二刻(下午2點)過了飯點兒,店裡的人就少了,畢竟他們這不是什麼大飯店,一個小麪館兒而已。忙過了的唐伯鶴坐在櫃檯那裡休息,忽然想起那特殊的一行四人,感覺沒見到他們結賬走人,問在樓上服侍的夥計:“上午來的那一行四人兩男兩女的,到黃字號包房的客人走了嗎?”

那夥計說道:“沒走呢!要的吃食也不多,就是磨磨唧唧不走人;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總把房門鎖上,每次送飯菜都得敲門,真是麻煩。”

夥計的一番話把唐伯鶴的興趣給勾起來了。本來他只是隨口一問而已,沒什麼目的;但是聽了夥計的話,感覺十分的好奇,在椅子上坐立不安的。

莫氏在後廚安排完廚娘洗刷碗筷,來到前臺,見到唐伯鶴的樣子就知道他又有什麼感興趣的東西想去看了。

於是莫氏問道:“瞧你這個好像椅子上有釘子的樣兒!又有什麼好玩的事兒了。”

唐伯鶴說道:“是上午說的那西南那邊兒的客人。”

莫氏說道:“怎麼了,還對人家小姑娘念念不忘呢?還真看上人家啦。咱們家的紋兒(他倆的女兒)都十二啦!你都是三十多的大叔了,還惦記人家小姑娘;就是我同意你納妾,那麼小的姑娘你下得去手?”

唐伯鶴說道:“不是惦記人家小姑娘,剛纔夥計說,他們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總把房門鎖上,我覺得這不太對啊。”

莫氏說道:“管他幹什麼呢!就算是要下蠱謀財害命,咱們也管不着,那是官府的事兒,總不能因爲在咱們這兒吃了頓飯就說咱們是同夥吧,這兒還是京城呢,官府不敢這麼放肆;再說了,要真是謀財害命的強人,咱們惹得起嗎,萬一把人家惹住了,來害咱們怎麼辦?”

她見唐伯鶴任然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樣,繼續說道:“你可千萬別偷偷的去偷聽人家說話,小心給家裡帶來禍端。”

唐伯鶴不服氣的說道:“咱們家的這家麪館兒不是有……”

莫氏馬上去捂他的嘴,見四近無人,忙小聲說道:“你怎麼什麼都敢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來!這是能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來的事兒嘛!真要是讓別人聽見了,咱們家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唐伯鶴也意識到自己孟浪了,真要是剛纔說出來讓別人聽見了,在京城就沒法立足了。但是他面子上過不去,好幾個一樓的客人看着他們呢。於是他說道:“我不是沒說出口嘛。”

莫氏生氣的說道:“剛纔要不是我捂你的嘴,你就說出來啦。還在這兒狡辯,等回去我在收拾你。”

唐伯鶴見妻子生氣了,停住不說。有相熟的客人見唐伯鶴好像是被莫氏數落的樣子,笑道:“怎麼了老唐,又讓老婆給數落啦,你可越來越怕老婆了;不過這樣也好,人家見你這麼怕老婆,沒準都願意把女兒嫁給你家小子。”衆人皆笑。唐伯鶴只能打着哈哈應付。

這時,那一行四人的客人結完賬下樓了。那個小姑娘靈動的眼睛溜溜的轉,看到櫃檯這裡老闆夫妻倆好像吵架的樣子,跟着來買幾張餅子來當乾糧的人來到櫃檯前,對老闆娘莫氏說道:“不是說你們漢人女子都得對男子三從四德嗎?我看你這不像啊。”

莫氏很驚訝她竟然來說話,還是問的這麼直接的問題,但是本着不惹客人的規矩,不着痕跡得轉移話題:“你不是漢人?要不然怎麼這樣說話?”

那小姑娘回道:“是啊,我們是yunnan那邊的,什麼,哦,車裡軍民宣慰使司下的,因爲沐將軍治理yunnan對我們極好,父親帶我們來京城爲沐將軍送行。”

莫氏心說準是陛下讓他們當個樣板兒,顯示大明治理yunnan漢夷一體,不分彼此的。但是面上不能這麼說,與小姑娘說起沐將軍的好來。

小姑娘看來是真的覺得沐將軍對他們很不錯,說起來沒完,乾糧都買完多時了,還在說。跟着一起來的那名同樣是yunnan的人不得不說到:“姑娘,該走了,還有事兒呢。”

那姑娘一拍腦袋,說道:“哎呀,我給忘了。”回過頭對莫氏說道:“沒法和你聊啦,我得走了。”扔在櫃檯上一個小物件兒,說道:“覺得你很投緣,這個送給你。”說着,就跟着走了,莫氏連拒絕都來不及。

第1469章 攤牌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219章 軍事改革——五合一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872章 繼續議事與南洋諸國的擔憂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564章 吳王府第1536章 拜訪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958章 拜祭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234章 足球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766章 發現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68章 四名太監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434章 對於他們的處置第1141章 善後第282章 年前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與山海關往事第617章 榮譽感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366章 收攏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432章 來自軍方的證據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486章 惦記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122章 偶遇羅貫中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40章 戰——死戰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258章 車軌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1195章 何爲人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1036章 決心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795章 諸事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564章 吳王府第99章 通知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646章 衛徽第148章 卡廷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510章 審問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556章 獻女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817章 大結局第167章 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