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

又過了兩日,上滬縣的張知縣的請求開始開海的奏摺終於到了京城。

允熥仔細閱讀了奏摺內容,確保張彥方是按照自己定下的規矩執行的,就批了“準”字,並且以七月二十六日爲好日子,確定爲正式開海通商的日子。

七月二十三日,奏摺返回上滬縣。張彥方把上滬縣的縣丞、典史、主簿這三個在編的官員,以及班頭、捕頭、六房吏員等在編的胥吏,還有本月剛剛來到上滬縣的市舶司衙門的二十多個官員都叫到了市舶司衙門的大廳,把批答回來的奏摺給他們傳閱。

他們一邊看着,張彥方一邊說道:“諸位同僚,陛下已經正式批答了奏摺,三日之後就要正式開始開海了。”

“這是大明次開海,允許番國商人來我大明。陛下,和朝廷的重臣都很重視,陛下還和齊尚書、楊侍郎親自擬定的章程。”

“所以此事一定不能出現紕漏!如果有了紕漏,那麼咱們都落不了好。”

在場衆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單單從上滬縣關於這件事的摺子基本上都是到了京城當天就能批答下來送返上滬縣,還有前一陣子掃清海盜的力度之大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大家都斂聲聽張彥方接下來的話。

張彥方開始吩咐:“曹縣丞、典主簿、許典史,這幾日上滬縣的與開海無關的事情都交給你們了。曹縣丞,若有百姓告狀,只要和開海無關的都由你來收狀子。”

被叫做曹縣丞的人答應道:“是,縣令大人。”

“典主簿,糧馬、巡捕之事你多擔待了。”

典主簿知道大多數的差役都會撥到市舶司那邊去,所以上滬縣衙這邊的人會不足用,所以張彥方會說擔待。不過典主簿認爲這樣要是不出事情反而是自己的功績,所以躬身答道:“是,大人。”

“許典史,縣裡的上下公文、揚善恤貧等事情,都交給你了。”

許典史答應道:“是,大人。”

張彥方然後轉向班頭、捕頭說道:“張班頭、邢捕頭,你們兩個這些天就多忙一些吧。現在市舶司那裡已經有不少的商家帶着貨物聚集在那裡了,雖然各家自己都帶了護衛,但是咱們還是得多巡視巡視。”

“真要是出了大事,不管是着火還是許多貨物失竊,都有可能上達天聽;若是番國來的商人,還有影響邦交之虞。”

“況且,不能總是讓衛所的兵丁來值守,那豈不是丟了咱們上滬縣的臉面。”

其實張班頭和邢捕頭不在乎什麼臉面,他們還不是前一陣子得到了福利的吏員,而是沒有晉升希望的差役,所以對張彥方的話不怎麼感冒。但是他們更不敢反駁知縣的話,所以只能說道:“是,大人。”

張彥方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笑道:“市舶司的差役正在徵召,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用了,到那時就不必你們如此忙碌了。”

“此外,你們若是辦得好,本縣給你們請升爲巡檢!我張彥方說到做到,決不食言!”

張班頭和邢捕頭頓時就不太一樣了,二人躬身再次說道:“是,大人。”聲音中多了些認真的感情。

張彥方轉過身對市舶司這些官員說道:“我不知爲何陛下會全部都派官員過來而不要吏員,但是既然已經如此,那麼你們定不能懈怠。”

市舶司的官員應諾。

張彥方又吩咐幾句,說道:“今日天色已晚,大家都散了吧。”衆人散去。

這個年代的官府是沒有多少保密意識的,所以晚上的時候當地的有心人已經知道了。

在上滬城外,不過距離上滬縣城也不遠的一個村子的宅子裡,前幾日從嘉興府海鹽縣過來的蕭、6、段三人,與一名當地人坐在一起,聽着市舶司的差役說着話。

那差役說道:“……,然後張大人就讓大家回去了。”

當地那人身着一身粗布衣服,年紀大約四十左右,也並不富態,但是從偶爾透過粗布衣服看到的內衣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窮人。

這人聽差役說完了,吩咐道:“你下去吧。”同時用眼神示意侍立在一旁的管家。

管家從口袋中掏出五兩的一錠銀子,遞給他說道:“拿着吧,這是你今日的賞錢。”

那人又驚又喜,說道:“王老爺,王管家,平日裡我就受王家的恩惠,怎好今日還拿錢呢!”但是那手卻緊緊攥着銀子。

王管家笑道:“給你你就拿着。這幾日張知縣有什麼話,不管聽起來和開海有無關係,都記下來和我們說。”

那衙役行了個禮說道:“您就放心吧,我就是忘了自個兒的親爹姓什麼,也忘不了張知縣的話!”然後又行了一禮退下。

等他退下了,王管家也躬身退下。被叫做王老爺的中年男子這纔開始說話。

他對三位嘉興來的人說道:“蕭兄,6兄,段兄,怎麼樣,打算怎麼幹?”聽他說話的口氣,他們之前已經商量過多次了。

三人中爲的蕭卓喝了一口茶,笑道:“王大哥身爲地主,家裡又有人在朝廷爲官,我們當然都是聽王大哥的話了。”

姓王的名叫王仁德的人也笑了,說道:“蕭兄這不是寒磣我呢嘛!我王仁德怎麼敢和三位相比?”

“松江府位於長江出口,朝廷前些年查得極嚴,根本就沒得生意好做,船隊也不得不散去,只能靠着這點兒種地的收成活着。要是朝廷再不開海,這一大家子我也只能散去了。”

“嘉興靠着大海,三位兄弟又常年在寧波,那裡礁石又多,三位兄弟雖然不親自出海,但是駁貨的小船也有的是,與海商們生意做得也多,本錢也雄厚。”

“所以這次的買賣,我是以三位兄弟爲主的。”

王仁德這番話看似有道理,但是對面的三位也不白給,知道他不過是七分真話,三分假話,也不能相信。

並且他們三個來這裡是想正正經經的做買賣的,自古強龍不壓地頭蛇,爲了以後能安生的做買賣,就不能佔大頭。

所以三人先後出口推辭。又謙讓了一會兒,四人達成協議,王仁德佔四成股,蕭卓他們三人加一塊兒佔六成股。

第173章 張彥方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1539章 答應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164章 各種事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625章 體育第1414章 李家慶賀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939章 鑄炮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1212章 在人市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696章 孩子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52章 ……陰謀——搏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981章 本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600章 三家第511章 再吩咐與見駕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473章 對峙第149章 對話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38章 戰——兩邊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474章 第三次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284章 獨眼狼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1219章 軍事改革——五合一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1217章 接媳婦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184章 醒來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880章 是急是緩第660章 攻緬——破阿瓦城與傷員第1258章 婚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648章 糧食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217章 接媳婦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1510章 審問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947章 買首飾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595章 應對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199章 四輔官第1275章 三人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196章 新問題第401章 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