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將死

回到了自己的寢殿,允熥繼續思考如何踩掉允炆上位。

但是無論是現代的允熥還是古代的都不是什麼擅長陰謀的人,怎麼也想不出如何對付允炆,不過允熥很快換了個思路,決定權在朱元璋手中,那就得努力博得朱元璋的好感。而不管是後代的史書還是允熥的記憶,都表明朱元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子孫後代。

齊王朱榑害死幾十名百姓,敲詐勒索了大量財物,不過是被罵幾句;駙馬歐陽倫偷着出口了幾百兩銀子的茶葉,既沒貪污,也沒受賄,還增加了出口貿易額,就被處死了。由此可見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有多看重。歷史上朱允炆大概應該是因爲在朱標去世前後表現出的孝順而封的皇太孫吧!

想到這裡,允熥坐不住了,現在不正是表現自己孝順的時候嗎!不管待會下了朝老朱過不過來,他都會問一問這邊的情況;現在朱允炆多半已經在太子寢殿那候着了,絕不能讓他獨領風騷!

一邊想,一邊穿戴。好在回來還沒脫外衣,也不等小太監上來,匆忙穿上鞋,就往文淵閣跑。兩個貼身小太監王進和王喜急忙跟上。

允熥一溜煙兒跑到文淵閣大門口,喘了口氣,等王進和王喜跟上了,才踱着步子走向太子寢殿外間。到了地方,果然,不僅朱允炆和呂氏在,連另外兩個呂氏的兒子允熞(jian)和允熙也都在,幾位有品位的妃嬪也都在。呂氏和朱允炆臉上均有淚痕。

允熥心中嘀咕,但沒太奇怪,仍規規矩矩的行禮問好。允炆沒覺得有什麼,或者說他現在也沒心情思考別的了;但呂氏感覺雖然行禮方式和語氣都很正常,但就是覺得允熥好像跟平時不太一樣。

允熥又問道:“父王可曾醒來?現情形如何?”允炆答道:“據太監講,卯時(5-7點)曾醒來一次,進了些粥,吃了藥,隨後又睡過去了,情況.......還算良好。”

允熥見允炆吞吞吐吐的,就看向太醫。

此時當值的太醫是兩位八品的御醫,左邊那個看上去三十多歲,不胖不瘦,長得還有點兒小帥的御醫允熥認識,是太醫院有名的名醫劉純劉宗厚;右邊那個允熥不認識,也就不管了,對劉純道:“劉太醫,不知道父王的病什麼時候能好?”說罷作了一揖。

劉純忙避讓,連說“當不得”,然後答道:“太子病情已不再加重,方纔李國手會同張院判開了一副藥,要是太子中午醒來能吃的進去飯,就離好不遠了。”

允熥吃了一驚,他可聽懂了太醫的暗含意思:‘太子病情已不再加重’的意思是病情已經壞的不能再壞了;‘要是太子中午醒來能吃的進去飯,就離好不遠了’的意思是要是中午吃不進去飯病就治不好了。

他回頭看了一眼呂氏和朱允炆,怪不得他們兩個哭了,但又不敢大哭,怕召晦氣。允熥退到一旁,與剛剛前來的朱文英答禮問好,就開始使勁的回想朱標對允熥有過的慈愛,但由於是現代思維佔主導,好半天才擠出幾滴眼淚。

就在這時,外頭傳來聲音很輕,但偏能讓人聽清的通傳聲音。允熥暗道一聲僥倖,老朱來得正是時候!忙回頭準備行禮,但剛轉過身朱元璋已經進來了,允熥等人趕忙行禮。

朱元璋也不理他們,直接對劉純道:“太子如何?”劉純把剛剛講過可能不止兩遍的話又重複一遍,老朱馬上眉頭緊鎖,掃了一眼允熥幾個,對允熥微有詫異,但也不說話,走進內間。

允熥卻是渾身冷汗,剛纔朱元璋很快的掃了他一眼,只不過是眼神稍有變化,就讓他感覺好像所有的秘密無所遁形一樣,要是老朱剛纔問他話,他一定連小時候躲牆角撒尿,結果被小女孩現揪他******的事都說出來!

不愧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白手起家從貧民成爲皇帝的人!但是從允熥以前的記憶裡也沒現他有這麼大的威嚴啊?難不成是因爲自己心虛?

允熥還未調整過來,就見到他的妹妹們在母妃的帶領、太監宮女的簇擁下過來了,有的還在打着哈欠。這幫小屁孩,連續十幾天睡不好覺,真是苦了她們了,過幾天朱標死了還得接着熬,希望小蘿莉們不要有因此夭折的啊!

這時內間的朱元璋正在牀榻邊坐着,時而盯着昏迷中的朱標,時而盯着窗戶,不知是在想什麼。屋裡除了朱元璋和朱標,就只有兩個服侍的宮女在,連喘氣的聲音都聽不見,好似無人拜祭的墓地。

約麼過了一刻鐘,朱元璋聽到牀上有動靜,忙一臉慈愛之色的看向朱標。

朱標確實是醒了,但全身上下一點力氣也無,張口道:“父皇...”

還未說完,朱元璋就就搶道:“讓他們先盛碗粥,墊墊肚子。”正說着,一名宮女就小步快跑的出去了。

朱標緩了口氣,說:“父皇,兒臣的身體兒臣自己知道,已經沒有生機了,兒臣對醫理也是懂一點的。恐怕今日就是兒臣的死期了。”又喘了口氣,見朱元璋彷彿要說什麼,忙道:“父皇也不用說什麼安慰我的話,我都清楚。只是今後就不能再父皇身邊侍候了。”說完這句話,又連連喘氣。

朱元璋也沒有說話,但是眼圈紅了。取粥的宮女走進來,端着粥碗要送到朱標跟前。朱標道:“不用了。”那宮女轉頭看向朱元璋,見朱元璋無所表示,就端着粥碗退到一旁。

朱標又道:“你們退下去吧。”兩名宮女頓了頓,見朱元璋仍是沒有表示,一起退出去了。

朱標道:“父親,兒子今年三十有七,算不上夭折,也沒什麼遺憾,只是有三件事希望父親答應。第一件事,服侍我的宮女太監和爲我看病的太醫都是無罪的,希望父親不要降罪於他們。”

聽到朱標改口叫父親,朱元璋忍不住想起了朱標小時候用稚嫩的聲音但一本正經的叫自己‘父親’的情景,終於忍不住流下淚來,眼淚一滴一滴的掉在朱標的被子上。朱標應該也想到了朱元璋慈愛的同自己相處的情景,眼淚緩緩從眼角流下。

緩了一緩,朱標紅着眼睛繼續說道:“第二,父親嚴刑峻法太盛,兒子也勸過多次,但今天兒子不從臣子的立場來勸說父親,而是從一個兒子的立場。父親所殺之人雖均罪有應得,但畢竟殺人太多,兒子怕父親百年之後到了陰曹地府,如有父親所殺之人爬上高位,恐對父親不利啊!”

朱元璋聽到這裡,眼睛裡的淚珠連成串,在被子上又堆疊在一起,慢慢的浸染了一大片,同時不禁出了‘嗚嗚’的哭聲。聲音似乎傳到了門外,引起了令人不安的動靜。

此時朱標似乎已經沒有淚水可以流了,但眼角的淚痕仍然清晰可見。“第三,是兒臣死後,允炆,允熥等皆年幼,萬萬不可立爲太孫,當以二弟爲太子。”

朱元璋壓住了哭聲,只是眼淚還不停的往下掉,說道:“這些你都不必擔心,爲父自有安排。”

朱標聽了,也不知哪兒來的力氣,竟半挺起上半身,用最大的力氣說道:“父皇,國賴長君,父皇年事以高,允炆不過十五,萬一有事,如何!”說完,再也堅持不住,倒回牀上,大口的喘氣。

朱元璋忙叫道:“太醫!”頓了頓,又說:“呂氏,允炆,允熥,允熞,允煕,還有文英,文蘭,文蘊,文芷你們都進來。”

剛纔屋內隱隱約約傳來哭聲的時候,允熥整個人都懵逼了,難道朱標死了?不僅僅是他懵逼,允炆和文英以及呂氏等嬪妃一瞬間都處於一樣的狀態,然後馬上又都轉爲想哭而不敢哭的表情。

允熥也是很傷感的,畢竟在允熥的記憶裡,朱標是一個好父親,雖然他與朱標相處時間不多,但仍能感受到朱標對他的愛護。正傷感着,聽到了朱元璋的叫他們進去。是要見遺體了嗎?允熥如此思索着,紅着眼睛排在朱允炆之後走進屋子。

進屋後,正聽到劉純對朱元璋說:“陛下......太子殿下,他,臣已無迴天之術。”

瞬間,呂氏和朱允炆跪倒在朱標榻前,並哭出了聲;允熥腿一顫,也跪倒在地,眼淚緩緩流下來。

朱標有氣無力的說道:“生死有命,我朱標雖年不過三十有七,但有子,”說到這裡,看向朱允炆並伸出手,朱允炆忙伸出手拉住朱標的手,朱標又看向允熥,允熥也伸出手搭在朱標的手上。

太醫劉純默默地、悄無聲息地走了出去。

“有女”,朱標伸出另一隻手,拉住了文英。

“且父慈子孝,此生無憾已。惟願你們以後能兄弟友愛,萬萬不可出現兄弟鬩牆之事。允炆,你現在是長兄,以後要照顧好你的弟弟妹妹,同時代替我向父皇盡孝。”,允炆點了點頭,但沒有說話,仍嗚嗚的哭。

“允熥,你也不小了,多幫助你哥哥。”允熥不敢擡起頭,怕朱標現什麼,也只是點了點頭。

朱標又低頭緩緩掃視他的兒子女兒,然後,他那雙滿懷着對子女的眷戀之情的眼眸不動了。

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699章 說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980章 唱戲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498章 任官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1472章 類比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1531章 產業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55章 ……陰謀——誤事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394章 燕軍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177章 演戲第596章 瞭解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1521章 勸說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66章 新一年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96章 新問題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576章 封賞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400章 齊王女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1539章 答應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165章 送行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第498章 任官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687章 白帳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583章 親人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1060章 最終決戰——‘施法’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489章 胥史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