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新位置

等朱贊儀也退下了,允熥讓人把自己的屬官叫過來。這些日子允熥忙於老朱的喪禮,政事也只是處理緊急的、重要的,壓下了許多的政事。

他的這幾個屬官也還沒有來得及任命其他的官職,所以仍然是東宮屬官的身份,雖然現在東宮已經沒有主人了。

允熥說道:“朕已經決定開始分封。卓敬,朕打算以你爲一國的右王相。”

衆人聽到要正式開始分封,都是一震。然後卓敬聽到了他將爲一國王相,知道自己勸阻不了允熥的決定,跪下說道:“臣遵旨。”

陳性善卻說道:“陛下,是否分封之事,惟有陛下自決,臣等無權置喙。但是官職之設立、封國之大小、國君之人選,陛下還是和臣下商議爲好。”

允熥說道:“陳卿,其他衆卿,朕今日與二位王叔商議此事,只是初議,只是告知他們要進行分封,並且告知他們分封的地方是西北、東北、西南的邊境之地。”

“唯一實際確立之事,就是重立左右王相府,其他的都只是草創,並未確定。”

允熥笑着說道:“這麼大的事情,朕又一向自知並非才思敏捷之人,定會與衆臣商議細節。”

陳性善退下。

允熥說道:“明日是朕第一次上朝,你們幾個都會有新的職位,所以你們明日都上朝。”

陳性善、張數身爲屬官爲的,躬身答道:“是,陛下。”

允熥說道:“雖然明日才正式宣旨,但是朕今日就先告訴你們,你們明日不至於太過驚訝。”

“張數,你爲鐵嶺衛指揮使,兼任遼東行都使司都指揮同知。秦鬆,你爲錦衣衛指揮使。李須虎,你歷練的時日尚短,以前又曾在地方,先去五軍都督府繼續歷練,朕以後有大用。”

張數從未在地方任職,允熥讓他去地方積累經驗。另外,允熥剛剛許諾朱鬆可以使用遼東的衛所,但是又擔心他因爲這些衛所以後不歸他管,從而不恤軍力,所以讓張數去東北看着,等實際分封之前他還會和張數說此事。

並且張數已經年過三十,又是張溫的長子,能順利接管鐵嶺衛的。要不是資歷還差些,允熥就打算直接任命他爲都指揮使了。

此時薛寧早已經不再監管錦衣衛,常升也不再統領上十二衛了。

“卓敬爲王相。楊任,你爲戶部侍郎。朕打算成立一個單獨的衙門管理開海的地方,由戶部監管。楊任你以後以戶部侍郎兼管新成立的衙門。”

“陳性善,你爲中軍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前邊的幾個官職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但是陳性善的官職大家都感覺十分詫異。要說陳性善去了禮部就算了,但是竟然是爲中軍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這絕對是對陳性善的重用,但是這嚴重不符合大家的預期。並且允熥說的是‘爲中軍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而不是‘爲兵部侍郎,兼任中軍都督府掌判官,’證明允熥讓他以後以都督府的事情爲主。

衆人都在看着允熥,但是允熥並無解釋的意思。衆人也就只能跪下說道:“陛下,臣遵旨。”

然後允熥說起了他已經醞釀好,打算於明日第一天上朝就頒佈的旨意。

允熥說道:“朕明日除了任命你們的新官職,還有以下五道聖旨。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

陳性善說道:“這其一、其三也就罷了;其二臣等文臣高興還來不及,不會反對;其四,新設官職,是不是有些違背太祖的《皇明祖訓》?其五,陛下何必這樣重視這件事,在日上朝就提到?”

允熥說道:“其四之官職,原爲太祖曾設過的官職,無妨;其五此事,事關我大明的未來,不必多言!”陳性善等人也只能接受。

允熥又問道:“陳卿,《太祖實錄》編輯的如何了?”

陳性善說道:“臣等已經編輯到了太祖與陳友諒大戰之前。”

允熥說道:“有什麼所需,隨時與朕說。”

陳性善答道:“是,陛下。”

卓敬說道:“陛下,打算派何人主管其一、其二之事?”卓敬思考之後現他們的官職都和這兩件事不搭。

允熥高深莫測地說道:“陳卿,還是你來爲。然後,朕會給你找一個非常合適的副手,這個人會幫着你完成這兩件事的。”

陳性善說道:“但是陛下,哪有以兵部之官兼管這兩件事情的?”

允熥說道:“明日,其四所立之官職,有一個是你的,那就無妨了。”

陳性善心下高興,但是他平素的操守告訴他不要外表太高興,所以只是躬身說道:“臣謝主隆恩。”

然後允熥和他的屬官處理了不少的積累下來的奏摺,直到天快黑了。等到天黑以後,允熥因爲他們需要回去消化今日下午說的話,所以並未留飯,而是讓他們回去了。然後自己也返回了坤寧宮。

允熥現在有了自己獨立的宮殿,就是乾清宮。但是他還是喜歡和家人一起吃飯。

熙瑤當然在允熥走進坤寧宮的大門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允熥來了,然後在正殿門口迎接允熥,說道:“臣妾恭迎陛下。”

允熥扶起她,說道:“和你說過多少次了,不必多禮。”

熙瑤說道:“陛下,禮不可廢,在外面定要全禮。”

這已經是他們的必備‘節目’了。允熥贊同熙瑤對於內外行禮有別的觀點,但是他認爲坤寧宮的院落內就已經是內部了,所以可以行簡禮;但是熙瑤認爲只有在宮殿內纔算是內部,所以每次迎接允熥都是全禮。

允熥覺得這就好像是夫妻之間的調笑一樣,所以每次都樂此不疲。

然後允熥與熙瑤來到殿內,熙瑤問道:“夫君,何時擺飯?”

允熥說道:“再過一會兒,讓他們昔時初擺飯。派人去傳熙怡也過來。”

“現在熙怡正在懷着孩子,雖說是在孝期,但是孩子重要,給她單獨準備飯菜,相信爺爺不會怪罪的。”

熙瑤答道:“是。”然後吩咐身邊的女官聽樂,現在實際上是坤寧宮總管的人去吩咐御膳房按照允熥的吩咐來預備晚膳。

既然離用膳還有一段時間,那就先不急去膳堂。允熥和熙瑤要回熙瑤的寢殿,半道上遇到了正在一起也向着熙瑤的寢殿走過去的寶慶、敏兒和思齊。

允熥叫道:“寶慶姑姑,敏兒你們去幹嘛?”

寶慶她們三個正在走着,忽然聽到後邊傳來允熥的聲音,也都忙停步轉頭。

寶慶說道:“是允熥侄兒啊。姑姑我要去見見小侄孫,所以讓敏兒帶着去看看。”

寶慶剛剛說完話,想起自己的母妃張美人的囑咐:“寶慶,你以後見了陛下,可一定不能再直呼其名了,一定要管他叫皇上。”

“現在你的父皇駕崩了,母親倖得有你保住了性命。但是之後的日子全靠着皇上了。”

“皇上對你不錯,但是你不能總是靠着聖恩。以後對於皇上要恭敬一點,對公主敏兒也要友好一點。”之前允熥是儲君的時候,敏兒封只能封爲郡主,老朱是很重視規矩的,所以老朱和允熥都沒有正式冊封的意思;而等到允熥即位了,還沒有來得及加封號。

寶慶並沒有聽太懂她母妃的話。

對於寶慶來說,這段日子生的事情都很難理解。自從那天父皇暈倒以後,皇宮的氣氛就非常緊張,張美人把寶慶也拘在身邊不讓她出去玩。

就算是去看老朱,張美人也是帶着寶慶去,看完了就回來。

然後對於寶慶來說,皇宮裡到處都是白色的東西了,她自己也被穿上了一身白色的衣服。

母親張美人還告訴她,她的父皇駕崩了。寶慶問母妃:“母親,駕崩是什麼意思?”

張美人說道:“寶慶,就是你的父皇去了別的一個地方,咱們現在去不了的地方。”

寶慶又問:“怎麼都到不了嗎?”

張美人說道:“等你一百年之後就能去了。”

然後下人的態度也變得差了些,又來了幾個沒見過的宦官要她們搬到別的地方去,語氣也不是太好。

直到有一天敏兒來找她玩,然後等她回去之後就沒有宦官來叫她們搬走了,下人的態度又變回來了。

張美人並未告訴她爲何會這樣,只是告訴她以後多和敏兒在一起玩,並且告訴了她一開始的那段話。

寶慶幼小的心靈不知道爲什麼,但是她還是按照母妃的話來自處。所以她想起不能叫他‘允熥’了,頓時不知道如何該是好,又怕回去以後母妃說她。

允熥倒是不在乎稱呼問題,一個小孩子而已,他不會爲了稱呼問題和一個小孩子說什麼的。

對於允熥來說,寶慶就好像他的養女。允熥穿過來之前關係好的幾個非親兄弟姐妹都沒有孩子,他不知道和親近的侄女相處是什麼樣的,但是寶慶很像他的女兒,但是又和女兒不一樣,所以允熥覺得像是養女。

第140章 戰——死戰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712章 辨別真相——二人的訴說第451章 接見使者——朝鮮、扶桑、阿依努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80章 下基層上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119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沙使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514章 議論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1520章 猜到追擊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766章 發現第678章 岷寧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012章 母女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983章 獲得了人民羣衆的支持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249章 解釋第1722章 文坻第1667章 巴布納——結束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181章 安頓第587章 恭貢子折番外14:大辯論下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1454章 銀行業第241章 國事家事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284章 獨眼狼第600章 三家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63章 舊的結束第954章 續婚姻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937章 其它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208章 用方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1185章 什麼菜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1464章 光榮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6章 首抄詩詞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88章 喪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150章 挖坑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556章 獻女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77章 兩個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