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0:祭拜長陵

下了船站在碼頭上,擡起頭就能看到高高聳立的石塔。這座石塔高35丈,修建於380年,當時是爲了團結所有藩國,趕在昭帝駕崩三百年祭奠前完成的。這當然不合皇帝陵墓儀制,但經過兩次革命后帝國政府對傳統不再那麼重視;而且石塔所在的位置是最初的長陵範圍外,勉強也說的過去。

“幸好你們沒修一個巨大的雕像。”允熥輕聲嘀咕一句。

“你嘀咕什麼?”正與允熥一起趕去石牌坊的唐瑛說道。雖然現在不是特別遵守傳統了,但祭祀也不是自己想怎麼祭就怎麼祭。或許皇帝可以想怎麼祭就怎麼祭,反正沒記者的時候別人也不知道看不到;但普通皇族不可以。他們需要趕去石牌坊前排隊,跟在引導人員後面按照規定禮儀祭祀。

“我說這次參加的人還真不少。”允熥道。

“這可是昭帝逝世四百週年,參加的人當然多。”唐瑛說道:“而且我聽說了,今年還要用新的方式祭奠昭帝,大家當然想來現場看一看。”

“這麼多人,還不如在家裡看電視。”允熥道。這麼多人,排在後面能看到什麼?想全面瞭解祭祀過程還不如回家看重播或刻錄的光盤。

“但是在現場參加祭祀的氛圍與在家看電視不一樣,你看大家都這麼激動。昭帝可是你的祖先,你應當很激動,怎麼這麼平靜?”唐瑛又道。

對於這個問題,允熥只能翻個白眼。作爲被祭祀的人,他表示感覺很怪異,絲毫激動不起來。爲了防止唐瑛再問什麼自己難以回答的問題,允熥又道:“聽說今年不但皇帝要親臨祭祀,許多藩國的國君也要來?”

“目前已經確定的有崇藩國王,實際上早就被崇藩吞併,只是有個國君名義的羅藩大公也要來,還有恆藩國王、……”唐瑛正數着要來參加的藩國君主,忽然聽到一陣歡呼聲,他們兩個忙向歡呼聲傳來的方向看去,見到一個身穿親王服飾的人騎在馬上,在紅色軍裝衛兵的保護下向下馬坊而去。許多記者高舉攝像機追着拍攝。

“這是紐藩國王。”唐瑛說道。

允熥也認識這個人。紐藩是封在南太平洋的新西蘭北島上的藩國,人口兩百多萬,是中原重要的葡萄與葡萄酒來源地,這位國王多次親自上電視推銷本國的葡萄酒,詆譭漢洲藩國的葡萄酒,因自編自演的廣告被中原民衆所熟知,是中原民衆最熟悉的一個藩國國君。大明先後在澳洲加封三個藩國,在新西蘭加封了兩個藩國,人口都不多,澳洲東南的藩國人口最多也才七百多萬,澳洲北部、澳洲西部、新西蘭北島的藩國都只有二百多萬人,新西蘭南島的更是隻有一百多萬。因爲人口稀少、人均資源豐富,這五個現在的藩國是大明所有藩國中民衆最富裕的,每年有無數其他藩國的人想要移民過去。

保護他的是國王衛隊。按照傳統五行理論,大明尚紅,士兵的軍裝應當是紅色。不過隨着時代發展,也是出於實際作戰需要,各國軍隊的軍裝早就變成了藍綠黃三色,只有國王衛隊能夠保持傳統了。

陸續有藩國國君前往下馬坊。6點半,大明現在的皇帝朱師烑在皇子皇女、王公貴族的簇擁下,在皇宮衛隊的保護下登島,向下馬坊而來。

見皇帝陛下正騎馬而來,站在石牌坊的衆人忙肅立起來,還有人單膝跪地,不過單膝跪地的並不多,允熥與唐瑛也沒有下跪。按照現行的大明帝國憲法,普通人見到皇帝不能隨意注視,如果想親眼看一看皇帝的樣子必須單膝下跪;大多數人都從電視上看過皇帝,並不是非要當面親眼瞧一瞧,低頭肅立即可。

(本條模仿自泰國王室或二戰前日本皇室)

不過允熥與唐瑛不單膝下跪是因爲另外的原因。根據憲法的另外一條,皇族或祖、外祖上三代有皇族血統的人,如果與當今皇帝平輩或長輩,面見皇帝可以不下跪。唐瑛的外祖父也是皇族,雖然早就丟了世襲爵位,那也是皇族,按照規定可以不下跪。

當然,憲法的這兩條規定是有爭議的,工黨與大同黨一直想要廢除。不過即使是工黨組閣的時候,國會下院同意廢除這兩條的票數也從沒超過60%,所以這兩條還在憲法上掛着。

“陛下長相還是挺英俊的,比在電視上看的更英俊。”待朱師烑一行人過了石牌坊,衆人結束肅立狀態,唐瑛小聲說道。

“哼!”允熥哼了一聲。

“怎麼?”唐瑛笑着說道:“吃醋了?”

“誰吃醋了。”允熥道。

“好了,不要吃醋了。陛下都四十多歲了,早就是中年大叔了,雖然英俊,但也不如你。”唐瑛更加開心地笑着說道。

允熥心裡十分尷尬。他當然不會因爲這點兒小事吃醋,不過他覺得朱師躅這個時候會是這種反應,所以這樣做,但心裡尷尬的不行。他只能轉移話題。“也不知道金木水火土五行旁的字還有多少,夠不夠用。”

“要是元帝不改,五行字旁的字早就不夠用了,說不定伯父只能造字給你取名了;元帝改了規定以後,還能用不少年。”唐瑛笑道。

元帝是第二次社會革命後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時候,發覺五行旁的字已經有不夠用的趨勢,於是下了個旨意,規定今後只有皇子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取五行旁的字,其他皇族只需要第二字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字輩。因爲皇族很多,即使經歷了兩次社會革命仍然很多,不少人已經在爲兒孫取名犯愁了,所以這道聖旨傳出後可謂是舉國歡騰。也因此朱師躅的最後一個字不是五行字旁。

皇帝抵達下馬坊後下了馬,也靜靜的站在下馬坊前。又過了一會兒,隨着禮儀官的一聲表示吉時已到的呼喊,皇帝按照禮儀行動起來。

第80章 下基層上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850章 總之效仿就對了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278章 相第1512章 供詞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1464章 光榮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29章 過山東第327章 在講武堂聽到兩事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1279章 杭州事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134章 北平城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263章 酒與子弟悼念金庸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380章 囑咐大臣第5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時間緊迫啊第963章 鋼鐵廠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508章 幻彩閣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604章 對西北衛所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428章 下線遁第562章 滿江紅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1539章 答應第907章 意圖不明的人第488章 貢院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04章 彌勒佛第992章 關注點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579章 舅爺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492章 閱卷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1267章 七月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637章 相模國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466章 新任命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1155章 出征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737章 索科特拉島大海戰第1235章 沒有時間只能快說了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