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

“算數,自然算數,怎麼,你有了自己的人選?”允熥出言問道。

“女兒想讓張學熙,就是父親適才提到的那個人,做女兒的夫婿。”敏兒說道。

“你說什麼?”允熥愣了一下,反問道。熙瑤也彷彿被定住了,筷子停在半空;就連文珞都長大了嘴巴,本來筷子夾着一塊羊肉正要送進嘴裡,這下子也頓住了,羊肉擦着她的嘴脣掉在桌子上。

“爹,娘,女兒要嫁給研究蒸汽機的張學熙。”敏兒又道。

允熥攔住就要說話的熙瑤,出言問道:“爲什麼想要嫁給他?”

“女兒記得父親說起過,‘也挑選一個商戶出身,家裡仍然經營買賣但本人不是商戶,或在朝爲官,或在軍中爲將,或者在格致院研究科學之人,做夫婿更好些’。張學熙本人是格致院研究之人,出身商戶,女兒也打聽過,他家的生意做得不大不小,他自己又已被加封了爵位,海的了世襲的官職,不是正合父親的要求?”敏兒道。

“這只是最簡單的條件,並非是你選擇他的緣故。”允熥又道。

“符合條件,就是選擇的緣故。”敏兒道。

允熥又要追問,忽然意識到什麼,放下碗筷與敏兒一起走出膳堂。熙瑤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但沒有說什麼,繼續吃飯。文珞回過神來,低下腦袋也悶頭吃飯。大姐有些話不願意同母親說,母親一定很生氣,她現在說話就是找罵。

父女二人走到一間無人的屋子,允熥問道:“你爲何要挑選張學熙?”

“不爲什麼,只是不想嫁給母親爲我挑選的三個人之一。”敏兒道。

“你母親也是好意,挑出三個不錯的人選也很辛苦,即使你不滿意,也要體諒她。”允熥道。

“難道旁人的好意,我就必須接受麼。”敏兒道。

“你母親也不是旁人。”

“我當然知曉母親是爲我好,但是這三個人選我都不滿意。”敏兒有些生氣地說道:“我與母親說過我挑選夫婿的要求,但母親置若罔聞,完全不在意我的要求,挑選了這麼三個人。平纕爹你也認識,見到你的時候窩窩囊囊的樣子我就看不上,再有本事也看不上。而且他在軍中爲將,他爺爺平安是天成伯,父親與叔叔也都是軍中大將,誰知曉他的軍功有幾分真?恐怕是錦衣衛都未必調查的清楚。”

允熥沒說什麼,只是繼續聽他說話。若是真的認真查證,錦衣衛未必查不出軍功真假,不過這就沒必要和女兒分說了。

“那個陝西都指揮使的幼子,長得那是什麼?好像一個大冬瓜似的,也胖。身爲都指揮使這樣武將之子,長得這樣胖,不用說一點武藝都沒學過,我纔不要這樣的夫婿。趙羾的孫子,瞧起來倒是還可以,但恰巧我聽說過他家的一件事,趙羾的另一個孫子讓一個侍女懷了身子,但正巧是他已經定了親事的時候。趙羾的兒媳婦就將這個侍女沉江弄死了。他的兄弟是這樣的人,他也未必是好人;就算他是好人,攤上這麼個婆婆,女兒也覺得噁心。”敏兒又道。

“趙羾家裡把一個侍女沉江之事我怎麼不知道?”允熥問道。

“是個簽了死契的下人,按照《大明律》,即使證實是故意殺死,主人家也頂多被杖責三十,再弄個管家之類的頂罪,連杖責三十都不用,這樣的小事,怎會被報到爹爹你耳邊。”敏兒用嘲諷的語氣說道。

允熥不在意她嘲諷,又問道:“那你是怎麼知曉的?”

“女兒在女子學堂的九年學,可不是白上的。”敏兒道:“當初我的那些同學,現下都嫁給了前程不錯的文武官員,我們互相之間也有聯繫。其中有一個的丈夫現下正在北城警察分署做縣尉,去年告訴我說在江邊發現一具女屍,肚子裡還有未成形的胎兒。但屍首放在警察分署門前十幾日仍然無人認領,就扔到亂墳崗了。女兒對這件事有興趣,就用了文垣和文圻的人手,查出來她原本是趙家的侍女。又一細查,得知了她的死因。”

“你呀,竟然動用你弟弟的人手。他們就讓你用?”允熥道。

“他們敢不讓!”敏兒回答一句,又道:“爹,難道聽了這樣的事,你無動於衷?”

“這樣的事太多了,爲父雖然沒有聽過說這件事,但聽錦衣衛奏報過其他事情。不是爲父冷血,只是爲父也改變不了。”允熥道。不要說趙家殺得還是死契的下人,就算平民,被勳貴和官員弄死的都不少,現下應天府尹還算是清廉正直的官兒,命案一定要追究,勳貴和官員還不是弄人來頂罪?應天府尹也沒有辦法,只能多判死者家人幾個錢。往大了說,他們家就是整個特權階層的領頭人,前二年因爲亂傳閒話被處死的宦官宮女冤不冤?不也是熙瑤一個命令就死了。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徹底消失的。

“哼!”敏兒沒有再說什麼,又道:“反正母親挑選的這三個人女兒都看不上,正好爹提到張學熙,女兒覺得張學熙正好符合女兒的要求,也符合父親的要求,就要讓他做我的夫婿。”

“還有一天時間,你即使不滿意你孃的人選,也不能隨意挑一人。”允熥道。

“一個多月都找不到喜歡的人,僅僅一日,女兒去哪兒找?”敏兒白了他一眼,又道:“女兒挑選張學熙也不是破罐子破摔。除了適才女兒說的那些,張學熙長相也不錯,爲人也不錯,也確實一個合適的人選,反正比母親挑的這三人好多了。”

“而且,女兒也確實有一點喜歡他。”敏兒臉上微微泛紅。“那一日去格致院,女兒瞧着他在父親面前一邊操縱蒸汽機,一邊侃侃而談的樣子,就有些心動。父親你不是說過一句話嘛,認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女兒雖然不太懂‘魅力’這個詞爲何意,但也能大概猜出來。後來又見到他的長相,也就有些喜歡。”

“當然,只是略有些喜歡而已,就好像當初在女子學堂讀書的時候同學有時見到身材高大又儀表堂堂的侍衛,也會心動,但過幾日就忘了,女兒回了宮後也把他忘了。只是今日又聽父親說起,想起他來,覺得比母親的三個人選更順眼,就選定了他。”

“這是真的?”允熥追問道:“你可不要隨口胡編幾句欺騙你爹。”

“這當然是真的。到了這個時候,女兒騙爹爹有何用?”敏兒道。

允熥認真盯着她的眼睛看了一會兒,道:“父親就相信你。但父親再問你一次,你可是要挑選張學熙作爲夫婿?”

“是,父親。”敏兒鄭重地說道。

允熥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拉着她一起走出這間屋子。他剛走出去,就見到熙瑤站房屋大門附近,文珞也愁眉苦臉的站在一旁。允熥將敏兒拉出來,同熙瑤說道:“女兒說了,要讓張學熙做她的夫婿。爲夫也答應她了。”

“不過,”趕在熙瑤說話前,允熥又道:“但敏兒並未詳細瞭解過這人,也並未詳細瞭解過這人的家世。我這就命錦衣衛和鎮司去查,看看張學熙的爲人到底如何,他家裡人如何。若是不錯,就讓他做敏兒的夫婿。”

“既然敏兒自己選定了人,我也不會反對。錦衣衛和鎮司好好查查,將他家查個遍,不能漏了一件事情。”熙瑤道。

“我當然會這樣吩咐他們。”允熥點點頭。他又對敏兒說道:“去向你娘認錯。”

“娘,女兒向您認錯。”敏兒馬上說道。

可聽到她這句話,熙瑤卻完全沒有搭理,拉着文珞轉身就走了。文珞偷偷給敏兒使了個眼色,告訴她母親現在很生氣。

“你娘現下正在氣頭上,等晚上你再向她認錯。”允熥苦笑道。

“不,女兒這就去向母親認錯。”敏兒說了一句,追上母親。允熥看着她們的背影,看着不斷想要擺脫敏兒,但又擺不脫的熙瑤,忽然大笑起來,引得宮女都詫異地看向他,但又趕忙低頭。

允熥在一間屋子裡隨便湊合了一個時辰,未時正起來去乾清宮繼續處置政事。他首先命人將錦衣衛指揮使和鎮司掌司使叫來,讓他們認真查一查張學熙家裡。錦衣衛指揮使和鎮司掌司使完全不知這是爲何,但都躬身答應一句,回去後將最擅長調查的人派出去。

三日以後允熥收到了他們的調查結果,張學熙的爲人確實很好,對人熱心腸,也從未使研究經費做其他用途過,一門心思撲在蒸汽機上,甚至除了格致院的點頭之交,連朋友都沒有幾個;更令他高興的是,張學熙身邊沒有婢女,也從未去過青樓楚館。

張學熙家裡也不錯。本本分分的商人。過去家裡有一個親戚是工部員外郎,所以經營過煤礦,又供應過工部一些貨物,後來這個親戚被調到四川做知府去了,他們家就將煤礦讓給別人,也不再做工部的生意,本本分分做着自己的買賣。允熥對於他們家佔過朝廷便宜絲毫不在意。工部身爲六部中最能‘合法’貪污的一部,做工部的生意不大賺才特殊,也會被視作異類,以後生意做不下去。更何況張學熙家裡賺的也不太多。

將兩份奏報完整的看過後,允熥又拿回坤寧宮給熙瑤看。雖然當時熙瑤對女兒有話竟然不同自己說很生氣,但畢竟是親母女,第二日就和好了。熙瑤反覆看了兩個衙門的奏報,又同自己命孃家人偷偷調查的結果相印證,沒發現問題,同允熥道:“既然他本人不錯,家裡也本本分分,就定下這一家吧。不過,張學熙族中還有幾個潑皮無賴,雖然不算近了但也是五服以內的親戚,若是他們以後仗着敏兒更加爲非作歹,怎麼辦?”

“這個好說。”允熥道:“我給應天警察署下個命令,將張學熙族中的潑皮無賴,甚至是做生意稍微霸道些的都抓起來,流放漢洲,一個月後再傳旨賜婚。”

“若是這段日子張學熙忽然定親呢?”熙瑤又問道。

“你忘了當初我用在張無忌身上的手段了?”允熥笑道:“張學熙還在京城,比張無忌更加容易安排。”

“都十年過去了,當然忘了。”熙瑤搖搖頭,道。

“是啊,都十年過去了。”聽到熙瑤這話,允熥也有些感慨起來。“爲夫今年虛歲都四十歲了,你也三十多了。”年輕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但一轉眼間他已經四十了。

“是啊,夫君四十歲了,更加成熟穩重了,宮裡的妃嬪又不多,許多宮女看你的眼神都熱通通的,恨不得晚上爬上你的牀。而我三十多歲,已經是個黃臉婆了。”熙瑤故意說道。

“哪裡的話。”允熥笑道:“你如何就是黃臉婆了?眼角都沒有皺紋,還年輕的很。若穿與敏兒相似的衣服,準保被認爲是姐妹。倒是我,越來越像是大叔了,豈會有小姑娘喜歡。”

熙瑤正想再說什麼,允熥正色道:“我有你們已經足夠了,孩子也有了許多,不會再隨意納妃嬪了。”

“夫君。”熙瑤靠在允熥懷裡。敏兒本想進來,但見到這一幕又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

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775章 醒來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519章 發現第29章 子澄入彀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53章 麪館以及徐家初出場第544章 聽到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308章 封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811章 戰安南——演講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812章 與商人共天下?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153章 慶功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660章 攻緬——破阿瓦城與傷員第474章 第三次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515章 管稅第284章 獨眼狼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974章 問題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49章 對話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29章 過山東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600章 三家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680章 三清第843章 軍醫第1381章 徵兆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