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

“至於默伽獵大陸最南端會有海路聯通漢東洋與印度洋,這是必定的。難道默伽獵大陸會向南一直延伸到南極?這絕不可能,漢東洋與印度洋一定有海路相連。”允熥又道。

“這,在驗證之前父親爲何能夠如此堅信?”文坻疑惑。

“你不必管父親爲何如此堅信,反正這也已經不要緊了。”允熥總不能說自己因爲前世瞭解過世界地理,過了二十多年也沒忘,所以才這樣堅信。這當然是實話,但豈能與兒子說?

他解釋不清乾脆不解釋了,繼續說道:“若是沒有蘇伊士運河,或者與控制運河之國的關係不睦,拂菻國家定然會探索新航路,以求繞過埃及前往印度洋。卡斯蒂利亞與阿拉貢兩國位於拂菻的西南段,英格蘭孤懸海外,是最有可能探索新航路的三個國家。所以要將他們綁在埃及,商隊能夠毫不擔心的通過蘇伊士運河,使得他們沒有動力發現新航路,其他拂菻國家也不可能像這三國派出船隊探索新航路,繞過默伽獵大陸的海路就不會被拂菻國家發現了。”

不過說完這段話,允熥又想起什麼,說道:“父親忽略了一個國家,卡斯蒂利亞西面的葡萄牙。若說地理位置,葡萄牙可比卡斯蒂利亞國更好些,而且似乎已經開始向南探索了。你回去後定要派出使者出使葡萄牙,與這一國交好。可以將葡萄牙國拉入與卡斯蒂利亞國、阿拉貢國、英格蘭國等國的聯盟,共享蘇伊士運河。”

“可即使拂菻國家發現了繞過默伽獵大陸最南端的新航路,對大明又有什麼妨礙?”文坻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允熥又停頓了一下,之後說道:“這是爲了防止拂菻國家強大起來,讓大明能夠一直保持領先,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看着文坻不解的神情,允熥沒有馬上解釋,而是說起了別的。“你對爲父過去在經濟,也就是鼓勵工商、在農村種植之策、推廣科學方面的改革,有何看法?”

“兒子覺得父親的改革很好啊。”文坻道:“推行新的種植之策,一家一戶的百姓能得的糧食更多了,又因爲朝廷推行統一稅率,每畝地的稅比過去的中田稅率還略低一些,農戶交完稅賦後剩的糧食更多。”

“又因過去這些年工商業快速發展,許多人進城務工或做買賣,遷徙至海外的人也多是農戶,對糧食的需求有增無減,糧價也並未下降,農民生活越來越好。農戶穩則大明江山就穩如泰山。”

“至於發展工商之策,同樣很好。沒有工商的發展,朝廷怎能收到這麼多商稅?沒有商稅,朝廷如何有足夠的錢財支援初立的藩國,且四處興兵打仗?就算現在有漢洲的金銀,但金礦銀礦總會挖完,但收取工商賦稅可以細水長流。”

“推廣科學同樣很有用。若是沒有科學研究,曆法不會這樣精確,航海也不會這樣便捷。航海不便捷,漢洲的金銀運不回來,商人難以從海外賺取大量錢財,朝廷也就沒有足夠的賦稅。”

文坻十分支持父親的改革。官場上的有些改革他看不懂,但經濟上的改革他都覺得很好。

“文坻,你說的不錯,這些改革確實很好。但之所以工商能夠快速發展,糧食價格不降,科學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是因爲從一開始,民間就有足夠的錢財,朝廷從漢洲,最早從金寧半島,獲得金銀,也有足夠的錢財。若是一開始沒有這些錢,或者稱之爲啓動資本,想要發展定會十分緩慢。而通過新航路,拂菻人就能得到啓動資本。”

允熥停頓了一下,繼續解釋:“拂菻原本也是有許多金銀的,但自從唐代中原與拂菻往來交通,由大食人作爲商人將中原的貨物販賣到拂菻賺取金銀開始,拂菻的金銀就不斷從拂菻流出流向中原與天方,到如今拂菻的金銀已經不多,若不是最近三百年十字教徒向天方教徒發起反擊,奪回一些丟失的土地,又曾多次打進天方,或許整個拂菻都不會有多少金銀了。”

“但即使如此,即使先後十次十字軍東征,畢竟天方教徒也不是泥捏的,拂菻的金銀仍然越來越少。”

“沒有足夠的金銀,就無法使工商快速發展,也沒有足夠的錢財資助科學研究,拂菻就算也有一二英傑之君,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也做不到像父親一樣。”

“實際上,父親一直自認爲並不是奇英之才,能夠讓大明蒸蒸日上,百姓安康,是大明的條件太好了。”允熥順便在兒子面前點評了一下自己。“你曾祖一手創立大明,除去了所有能夠威脅皇權的大臣,雖然殘酷了些,但卻讓父親施政幾乎無人掣肘,只要不違背所有官員的利益,就不必擔心政策推行不下去。大明緊鄰之南洋又都是弱小之國,大海對岸又有一片遼闊的新大陸,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就算是父親這樣的中人之姿也能將大明治理好。”

“父親可不是中人之姿。”文坻馬上說道:“父親天縱英才,不比曾祖稍遜,不然爲何歷代皇帝均享有中原如此得天獨厚之條件,只有大明揚國威於萬國,使大明成爲舉世公認的第一強國!”

允熥笑了笑。聽到別人稱讚他還是很高興的,尤其稱讚他的是自己的兒子。不過允熥也不會因爲兒子的這幾句話就認爲自己真的天縱英才了。雖然他這些年有些膨脹,但再膨脹也不會失去智商。

“另外,工商之業想要發展也需市場,就是有人購買貨物,而購買貨物也需金銀。拂菻本地的金銀不多,又難以販賣到天方與中原、印度,即使有些許金銀的人興辦工商,也會因少有人購買貨物而不得不關門倒閉。”

“想要在鄉下推行父親這樣的種植之策,也要有足夠的土地。大明之前經過十數年的戰亂,況且蒙古人當初奪取中原時殺戮太甚,即使過了百餘年也尚未恢復,大明人本就不多,又能向南洋、向漢州遷移人口,所以可以令農戶放棄貧瘠之土地專心耕作上等田地;拂菻雖然數十年前也有一場波及甚廣的瘟疫,但據聞大約有三成百姓病死,雖然不少,但畢竟沒有蒙古人殺的多,拂菻仍然地狹人稠,無法推行新的種植田地之策。”

“所以,因爲缺乏啓動資金,而且地狹人稠,拂菻的國家絕不可能強大起來。”允熥給出了自己的一半結論。

他又頓了頓,開始說後半段話。“而若是拂菻國家發現新航路,沿着新航路前來印度洋,情形就會完全不同。默伽獵大陸雖然是崑崙奴居住,但也不是沒有金銀之地,在前往印度洋的路上他們會抓捕崑崙奴販賣充作奴僕,也會發現金銀。他們就能獲得啓動資金,本土的商人可以造貨物,冒險出海的海商購買貨物,工商之業就能得到發展。”

“同時,他們或許還會發現南漢洲。從拂菻沿着默伽獵大陸南下只要略有些迷航,就能抵達南漢洲大陸。而此時南漢洲大陸人煙稀少,拂菻人就可以佔據尚未被大明加封的藩王所據之地,奴役當地土著,遷移本土多餘的人口前來。這樣拂菻,至少幾個在南漢洲殖民的拂菻國家國內人多地少的情形就會得到緩解。而這樣的國家又必定是首先沿着新航路前往印度洋之國家,所以也不會缺乏金銀,這樣限制這一國發展的兩大緣故都得以解決,這個拂菻國家很可能會變爲一個強國!”

“所以,”允熥低頭看向文坻:“爲父要與卡斯蒂利亞國結盟,要與這一國聯手奪取埃及,要在蘇伊士修建運河,將卡斯蒂利亞國、阿拉貢國、英格蘭國等國牢牢綁在蘇伊士這條舊航道上,不讓他們有探索新航路的意願,從而得到發展工商之業的金銀,發現遷移人口的南漢洲大陸,從而無法變成強國!”

文坻目瞪口呆。他沒有想到,父親攻打埃及是出於這個目的。當然,父親的話裡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比如當時雖然通過種種手段推斷,都可以得出大地是個球體,但父親竟然以此爲依據制定投入這樣巨大的計劃,完全不符合父親的性格(之前探索漢洲的投入不大);比如父親爲什麼會一口咬定默伽獵大陸有金銀。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親制定的這個計劃看起來已經成功了。位於拂菻漢東洋沿岸的國家統統在埃及擁有了極大的利益,尤其是擁有地中海最強大的水師的卡斯蒂利亞國,絕不會再費盡心力探索新航路。

“可是,即使隱瞞大地是圓的這件事,早晚也會散佈出去的。”文坻提出了一個問題。

“爲父只要限制住拂菻國家一二百年便好,一二百年後,爲父就徹底不必擔心拂菻國家超過大明瞭。”允熥說道,眼睛裡閃爍着光芒。

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85章 失常的人第704章 晚會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213章 發福利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1426章 好奇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330章 南洋風雨——啓程第244章 向父親求助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1406章 接見——歐洲的書籍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330章 南洋風雨——啓程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1308章 反應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43章 戰——安全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400章 齊王女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993章 樣子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175章 上滬第1531章 產業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564章 吳王府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1264章 驚險第305章 見水師副將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68章 四名太監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470章 對聯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575章 回 道第292章 過年了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691章 猜到第1195章 何爲人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1264章 驚險第637章 相模國第11章 文官反撲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49章 對話第251章 讀書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1219章 軍事改革——五合一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394章 燕軍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