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炮灰

“開火!”隨着文坻一聲令下,二百多門大炮先後開火,炮彈飛向三角洲,揭開了開羅之戰的序幕。

在火炮轟鳴起來的同時,早已做好準備的多國‘士兵’們架起小船要渡過河流。剎那間,尼羅河上飄起無數木頭,幾乎將整個河面遮蓋住了。

三角洲上的馬穆魯克人與奧斯曼人當然馬上進行反擊。他們火炮不多不敢隨意開火,就使用各種投石機和大型弩機;三角洲西側的河面不過三十多丈寬,投石機和弩機的射程對付大炮不夠,但對付河面上的小船也足夠了。頓時,許多石頭和箭矢高高飛到空中,又落在河面上,多半能夠砸中某一艘小船。正在喊着不知道什麼語言的衝鋒口號的人頓時發出慘叫聲,被石塊砸中的後背滲出鮮血。不過無人理會他,船上其他人都慌忙想要堵住被石塊砸出的窟窿。但他們坐的本就是小船,水冒出的速度極快,很快這艘小船就沉到了河底。士兵們用嘴咬住刀劍向岸上游去,但三角洲上的士兵也已經做好準備,冒着炮火衝到岸邊向水裡發射箭矢,將落水的敵人一一殺死。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許多小船抵近了三角洲,船上的人跳下來向岸上衝去,馬穆魯克或奧斯曼的士兵上前和他們搏殺。大多數衝鋒之人的武藝都不怎麼樣,又結不成陣勢,完全不是對面天方教徒的對手。有人眼見身旁的人都被殺死,扔下刀劍轉身想要逃跑,但都被標槍或箭矢射死,少有人能夠游回去。當然,即使他們遊了回去也不會有好下場。身披鎧甲的大明將士組建了督戰隊,巡遊在河岸邊,見到逃回來的人就一刀劈死。

“看起來是要敗了。”文坻放下手裡的千里眼,說道。

“如果驅使一些奴隸和空有狂熱但不會打仗的狂信徒就能攻上三角洲,那奧斯曼帝國也不會越來越強大了。”站在他身旁的阿方索滿臉不在意的神情,說道。今天上午只是他們的試探性進攻,就如同昨夜偷偷派人泅水試圖渡上三角洲一般。能成功固然高興,如果不成功也沒什麼可惜的。

“我倒是對於這麼多火炮同時開火時的情形十分驚訝,感覺永遠也忘不了。”雖然只有二百多門火炮同時開火,但這也讓阿方索看呆了,忍不住說道。

文坻只是笑了兩聲,沒有說什麼。阿方索又道:“只是我認爲用火炮爲這些炮灰提供掩護太浪費了。剛纔五輪齊射發射出去的一千多發炮彈在卡斯蒂利亞王國生產的成本都要數千枚銀幣,再算上將他們運到埃及的運費,這一通炮擊等於是花掉了上萬銀幣。”說道這裡,阿方索彷彿是心痛的說不下去了一般,用手捂着胸口。

“你們之前在亞歷山大港也搶了不少財貨吧,不至於連這些錢都出不起。而且六成炮彈是大明的,只有四成是你們的,花錢多的我還沒說什麼呢,你就抱怨上了,這可不大合適。”文坻最後又問了一句:“你說的上萬銀幣是哪兒的銀幣?”

“哦,爲了方便與明國進行貿易,我父親與凱瑟琳王后已經決定將兩國的錢幣制式改爲與大明一樣,發行同樣重量和規格的金銀幣。所以指的即可以說是大明的銀幣,也是卡斯蒂利亞與阿拉貢王國的銀幣。”阿方索先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說道:“就算只有四千多銀幣,也令我非常心疼。佔領亞歷山大港後許多錢財都被僱傭兵搶走了,是不可能拿回來的,也不能以此爲由削減他們的報酬,所以我們得到的金銀與值錢的東西並不多。”

“我仍然建議你,之後使用炮灰的時候不要再用火炮進行掩護了。”阿方索最後鄭重的對文坻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火炮進行掩護了。”文坻對於他這種想法不以爲然,不過炮灰都是埃及當地人或者阿方索從拂菻帶來的人,就連印度人都不當炮灰,死光了他也不心疼,也就答應了。

他們正說着,上午的攻勢已經結束了。被驅趕着上了戰場的四千多炮灰除了極少數最後一批衝鋒的被允許撤回來,其他人全部戰死或被督戰隊處死。聯軍損失了數百艘小船和數千刀劍,又使用了一千多發炮彈;換取馬穆魯克人和奧斯曼人損兵大約二百多人,消耗箭矢上萬支,石塊數百。阿方索覺得這個交換比可以接受,文坻也不反對他的意見,畢竟炮灰到處都是可以隨意抓,小船也都是粗製爛造的木頭甚至都沒有陰乾即使不沉在水裡過幾個月也不能用了。二人經過談論,決定繼續使用炮灰戰術,消耗馬穆魯克人和奧斯曼人的箭矢、石塊,待將這些消耗一空後在動用精兵進行登陸戰。

他們二人想的很好,但隨着奧斯曼國水師的到來,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不過,由此導致的最終後果,對大明並不是壞事。

……

……

“殿下,今日已是使用炮灰的第五日了,雖然馬穆魯克國與奧斯曼國的箭矢尚未用光,但下官瞧着也用的七七八八,可以動用精銳之兵攻打開羅了。”這天伴晚,在收兵回營後,曹行來到文坻的營帳,隨意閒談了幾句後同他說道。

“怎麼?曹將軍不忍心?”文坻反問道。

“確實有些於心不忍。”曹行也不隱瞞自己的心思,點點頭說道:“畢竟都是人,看着他們被驅趕着送死於心不忍。”雖然他帶兵打死過的人遠遠超過這幾天被驅趕着去送死的人,但在他看來那些人都是敵人,而這些人即使是炮灰,也勉強能算是自己人。

“曹將軍,既然只有咱們三人,孤就直說了。他們即使不被驅趕着送死,難道將來就能活命?”文坻側頭看了一眼也在帳篷裡的李繼遷,又轉過頭來臉色鄭重地對曹行說道。

“哎!”曹行嘆口氣,不再說這件事,轉而問李繼遷道:“你怎麼來了這裡,不呆在港口?”

“水師也沒什麼仗打,自從佔了蘇伊士港,就連海盜都不在方圓五百里內的海上打劫了,奧斯曼人和埃及人也不敢來沒事找事,我就將艦隊交給了幾個指揮使,來這邊瞧瞧拂菻的水師怎麼打仗。”李繼遷回答。

“瞧瞧拂菻的水師怎麼打仗?難道水師還會與拂菻國家交戰不成?”曹行又道。

“就算不與他們打仗,瞧瞧他們怎麼用戰艦、火炮也能取長補短;何況將來會不會和拂菻水師打仗也說不準。蘇伊士運河是必定要修的,這段日子我也派了幾人從南向北探查了一番,又問了當地人,從蘇伊士港到塞得港中間有幾個或大或小的湖泊,地勢又平坦,修建運河應當沒什麼不能的,就是看耗費多少了。”

“等運河修通了,拂菻國家的水師、商船就能直接進入印度洋。他們一開始或許會老實做生意,但慢慢就會起了在印度洋甚至南洋佔一處地方的想法。在西域不就是這樣?什麼威尼斯人、熱那亞人佔了裡海東岸的地方,如果不是秦王殿下壓着,他們就向內陸擴張了。”

“陛下必定是不准他們在印度以東佔地的,到時候少不得要打仗。”李繼遷道。

“蘇伊士運河就算修通了,也是在大明和卡斯蒂利亞國控制之下,商船和少數半商半戰的船也就罷了,除了卡斯蒂利亞國之外的水師能過來?”

“卡斯蒂利亞國也得罪不起這麼多拂菻國家啊。”李繼遷回答:“不讓其他戰艦過去,等於是得罪了所有拂菻國家,不,不僅是拂菻國家,奧斯曼這樣的天方國家也會想着水師能夠在地中海和波斯灣之間來回調動。卡斯蒂利亞可不敢一次得罪這麼多國家。陛下又說了不會在埃及投入多少,甚至漢人都不會遷多少過來,埃及肯定是卡斯蒂利亞人做主,拂菻國家的水師肯定會過來的。”

“那幹嘛要修蘇伊士運河?這對大明有何好處?”曹行不解。

“這是陛下的旨意。”李繼遷自己也不知道對大明有何好處,只能這樣回答。曹行聽到這話,也不再問。

可這時他又想起李繼遷之前說的那一番話,忽然心中一動,剛要說什麼,就見帳篷的門簾被掀開,一個把守在門口的侍衛走進來說道:“殿下,阿拉貢國的阿方索殿下求見。”

“都這個時候了,他來做什麼?”文坻疑惑的說了一句,但站起來向帳篷外走要去迎接他。可他才走了沒幾步就見到阿方索正向他跑來,讓文坻十分驚訝:‘他平日裡不是一向講究什麼禮節?怎麼這時不顧禮節了?’

但他馬上就知道了緣故。阿方索氣喘吁吁的跑到他身前,喘了口氣後馬上說道:“文坻,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也進入了尼羅河!”

(爲符合說話習慣,文中不同國家人的某些稱呼是不一樣的,比如拂菻/歐洲、水師/海軍、將士/士兵等)

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240章 真正的學校——繼續解惑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199章 四輔官第1281章 安排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1157章 追與逃第10章 後續發酵第362章 撤退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298章 討論南洋事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1486章 不公平第590章 薛救齊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489章 胥史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633章 出門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401章 朱藍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1458章 求封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489章 胥史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384章 秦與浙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536章 拜訪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64章 各種事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366章 收攏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45章 卡廷——截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418章 蕭卓說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246章 接旨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699章 說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101章 玻璃第1365章 誰決定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273章 正名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