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

將時間退回到建業十六年八月,允熥下旨冊封岱雯爲朝鮮王妃後不久。

雖然在民間此事仍然沸沸揚揚,但允熥已經撂開了。既然朱褆沒有提出異議,那此事已經成爲定局。之後的事情他也都已經安排好了,不需要,至少暫時不需要他掛心。他可以關心一下旁的事情了。

“陛下,北征蒙古之軍傳回來消息,已斬殺蒙古壯丁三萬餘人,斬殺婦女數千人,虜獲婦女兩萬餘人,俘虜孩童萬餘人,虜獲牛羊馬匹無數。大軍損兵不過七千餘人。”一名大都督府的官員說道。

“陛下,這是大捷啊!”李景隆馬上說道。

“確實是大捷。”允熥也笑着說道。雖然斬殺幾萬人看起來不多,但蒙古草原可不是中原,蒙古人纔不會在原地等着明軍打過來,定然是要到處逃跑的。若是運氣差到極致遇到明軍或者發現明軍的蹤跡,也會將輜重全部扔下,牛羊驅趕着阻攔明軍行軍的路線,然後全力逃跑,所以想要斬殺蒙古人非常困難。從四月份出兵至現在不到四個月,就或殺或俘蒙古人近十萬(奏摺中不會提到斬殺的少年兒童,但被俘的少年兒童這麼少顯然不正常),確實算得上大捷。

當然更重要的是,此戰大軍的損失也不多。因他平日裡最信任的將領都在印度,允熥這次派去北征蒙古的將領是之前被他忽略的人,比如天成伯平安、安陸侯吳傑,以及何福、顧城、盛庸等將領。這些將領在歷史上靖難之役中的表現差強人意,所以允熥雖然被逼無奈任用他們,但並不放心,一直擔心他們打敗仗,或者慘勝如敗。這下子他不必擔心了。

“平安等將領之後有何打算?”允熥又問道。

“陛下,在奏報中寫到,天成伯與安陸侯想要班師返回,但顧將軍、何將軍都反對班師,盛將軍則拿不定主意。不過天成伯乃是統帥,壓下了顧將軍與何將軍的反對,已經帶兵班師回朝。”那大都督府的官員又道。

“平安做的不錯。”允熥又道:“確實應當班師回朝。已經斬殺了這麼多蒙古人,其餘的蒙古部族必定更加小心,想要斬殺他們更加困難,大軍繼續留在草原上多半也是空耗糧食,不如班師。”

“而且朕此次派兵掃蕩蒙古草原也是因爲蒙古人南下劫掠,而非想要蕩平草原。大草原上一望無垠,蒙古人又是人人騎馬,就連七八歲的孩童也能縱馬奔馳,想要消滅蒙古人雖然未必不可能,但損耗的錢糧卻難以估計,並不合算。這些錢糧用在攻打印度,用在攻打其他地方,比耗在蒙古草原要合算多了。”允熥說道。

這個道理允熥對面前的武將們說過好幾次了,雖然一開始還有人腹誹陛下太過市儈,但漸漸的就沒人說這樣的話了,衆人都接受了允熥的道理,評估某一場戰爭的時候,也會下意識估算損耗的錢糧。

“明年,不,後年朝廷還要開互市。而且要派出使者走遍草原,告訴所有的蒙古部族。必須讓蒙古人知曉,與大明保持和平就可以將草原上的牛羊馬換成他們需要的鐵鍋、茶葉等,若是起了劫掠之心就要冒着被大明屠戮的風險。讓他們願意與大明保持和平。”

“還要讓他們遵從大明對草場的劃分,待在自己的牧場裡。此事等互市之後,還要派出使者出使草原。不過這些事情等到後年,朕還要與大都督府和戶部、理番院商議,你們先知道此事即可,現下倒不需做什麼。”允熥又道。

徹底平定蒙古草原,關鍵還是在於宗教。‘要不要給予那些前往草原上傳教的藏族人一些經濟上的權力?罷了,這樣容易讓事情失控,不過仍然要傳令給邊關之地,若是他們去蒙古草原傳教,邊關衛所還是要儘量配合。哎,不知多久,才能將喇嘛教傳遍草原,徹底不必擔心蒙古人的威脅。’

“是,陛下。”李景隆等人忙答應道。

允熥又吩咐了幾件事,讓他們退下了。之後允熥拿起奏摺剛要批答,一名小宦官忽然急匆匆地跑進來,在允熥面前行禮說道:“陛下,剛剛傳來的消息,樑國公等人已經乘船到了鎮江,明日即可抵達京城。”

“好!”允熥馬上放下手中的筆說了一聲。而且又吩咐道:“你馬上去禮部告訴胡廣,讓他確保迎接有功將領的儀式不會出任何紕漏。”

“是,陛下。”小宦官答應一聲,轉身小跑着離開乾清宮。

允熥仍十分激動,勉強按捺住自己的心情,繼續批答奏摺。到了午時,他將已經批答完畢的奏摺分別扔進不同衙門的框裡,吩咐盧義整理後送到通政司,起身前往永安宮。

聽說允熥前來,思齊有些驚訝的迎到宮殿門前,行禮後問道:“表哥,怎麼今日來了我的宮殿?”

“你猜?”允熥笑着說了一句,向殿內走去。可他才走進去,掃視一眼忽然愣了一下,之後對着殿內一人問道:“你怎會在永安宮?”

“夫君,妾聽聞淑嬪妹妹宮裡有一位宮人笛子吹得極好,夫君也知妾喜歡音樂,所以就來求淑嬪妹妹讓妾聽一聽。”這人正是明妃葉抱琴,她聽到允熥的問話連忙解釋道。

允熥也懶得理會抱琴來找思齊到底是爲了什麼,只是說道:“以後你不要稱呼思齊爲淑嬪妹妹,仍然按照從前的叫法稱她廣靈。”

抱琴的臉色一僵,答應一聲。

允熥又想起什麼,同她說道:“明日文垚就要返回京城了,你也要派人將此事告訴珺月。”

“垚兒要回來了?”聽到這個喜訊,抱琴一時忘了她現下不在自己的寢殿,不自覺放大了聲音說道:“天可憐的,自從建業十四年十一月份一別,已經快兩年了。妾終於要再次見到垚兒了。垚兒也能見到他兒子了。”

允熥本想斥責她,但見她的表現一絲一毫作假都沒有完全是真情流露,也放棄了斥責她的打算,溫言說道:“文垚要回來了,確實十分值得高興。他這次在印度帶兵打仗表現極好,我也對他十分滿意。等他返回孟加拉的時候,我自然會再給他許多東西,讓他能夠更加穩妥的統治孟加拉。”

誰知道聽到這話,抱琴卻顯得有些不大高興,但也不敢對允熥發火,只得行禮告退返回自己的寢殿。

等她走了,思齊抿嘴笑道:“表哥真壞。明知道明妃娘娘正歡喜於文垚回來,就說起他回去之事。”

“原來如此。我說她怎麼忽然變成好像要生氣的樣子,明明剛纔還歡天喜地的。”允熥恍然大悟。

“哎,表哥,你這性子,罷了,我也不說了。表哥今日來我的宮殿,有何事要對錶妹說?”思齊道。

“藍珍也要回京了。”允熥說道。

“真的?大伯要回京了?”得到允熥肯定的答覆,思齊也高興起來。“我也一年多沒見過大伯了,怪想念的。而且大伯年紀大了,印度據說又十分潮溼,也不知大伯的身體能否禁受得住,現在是否還好。”

“印度的孟加拉等地確實十分潮溼,但德里等地也不比江南雨水多太多,藍珍這一年多也並未報過傷病,應當無事。不過這也說不準。等他到了京城,表哥安排御醫好好檢查一番他的身子。”允熥道。

“一定要派太醫院醫術最精湛的御醫。”思齊補充道。

“嗯,一定派太醫院醫術最精湛的御醫。”允熥笑着答應。

“表哥,表妹能否請大伯入宮見面,或者允許表妹出宮回府探望大伯?”思齊又請求道。

“這如何不可?”允熥道:“藍珍是你最親近的孃家親人,當然可以讓他入宮與他見面;回家繁瑣些,但表哥也會準你一次。”

“表哥最好了。”思齊笑道,又撲上來親了允熥一口。

“別鬧,你不知道自己不方便啊。”允熥笑罵道。

思齊反應了一下,才明白不方便是什麼意思,頓時紅了臉,說了一句:“表哥真壞。”

允熥不敢再挑逗她,和她坐下說話。二人說了一會兒話,御膳房將御膳送來,二人一起用膳。

“表哥,今日來表妹這裡,就是爲了告訴表妹大伯回來了?”用膳的時候,思齊又問道。

“怎麼,很奇怪麼?”允熥笑着反問。

思齊點頭。“若是往日不奇怪,但這幾日,按照夫君的話說,我不方便,專門爲了這事來我的寢宮比較奇怪。”

“你呀,就是愛多想。”允熥笑道:“我最近覺得活動的少,特意多走幾步來你這裡不成麼?有何奇怪的?”

“說的也是,”思齊笑道:“表哥,你最近確實活動的少了。我還記得表哥從前說起過,生命在於運動,可自己現下卻不怎麼運動了。表哥,還是多運動些好。”

“我不過說了一句話,就引來你這麼多話。”允熥又笑着迴應。但他心裡卻說道:‘思齊的感覺實在是太敏銳了,又對我十分熟悉,竟然看穿了我的想法。不成,今日不能問她那個問題了,等過幾日再問。’想過這些,允熥將此事放下,與敏兒說笑起來。敏兒感覺允熥似乎有一點變化,但也說不清到底是什麼變化,想了想也放下了,專心與他說笑。

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175章 上滬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267章 七月第364章 逃亡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76章 走進科學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68章 四名太監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343章 安王府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135章 宣府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953章 婚姻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258章 車軌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562章 滿江紅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646章 衛徽第315章 齊夜話第1366章 岱璇第424章 驚動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98章 伴隨着發生的第1383章 事情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919章 初議改封孔氏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298章 討論南洋事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231章 藉口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99章 通知第178章 祭祖第434章 對於他們的處置第866章 捷報第1143章 懸賞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508章 幻彩閣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696章 孩子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1212章 在人市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021章 **主義第353章 徐南青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402章 吳橋第268章 生第650章 秦肅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451章 接見使者——朝鮮、扶桑、阿依努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648章 糧食第359章 議進兵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017章 帖木兒的演講第122章 偶遇羅貫中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