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

之後允熥又在宣府待了幾日處理後續事宜。這一日允熥稍有些空閒時間,想起秦楠的死,把秦鬆叫過來安撫幾句。他看秦鬆面色蒼白,衣服空空蕩蕩的,大驚說道:“秦鬆,你怎麼這個樣子了?”

秦鬆說道:“臣,臣……”

允熥說道:“孤知道了。你雖然爲秦楠的逝世感到悲傷,自己也要保重身體啊。”

秦鬆說道:“臣知道。”他當然知道。現在他的大哥死了,弟弟又小,父親又是腿腳不好,他真正的體會到了秦楠在身上揹負的壓力。所以在漠北殺死所有的蒙古兵、他從悲痛的心情中緩解過來以後就想努力,肩負起整個家庭,但是無奈身體太虛,一直在養身體。

允熥看他很虛弱,說道:“那你回去休息吧,我這裡也不忙。”秦鬆知道允熥的性子,也想要告退回去休息了。

這時允熥想起之前和秦楠開過的玩笑,說道:“秦鬆。”

秦鬆轉過頭來說道:“殿下何事?”

允熥說道:“孤之前和秦楠說過,等回京了給他做媒找個媳婦。現在他不在了,你年紀也不小了,萬一……,所以孤給你做個媒吧。”

秦鬆大驚說道:“殿下不必如此。”

允熥卻不理他,說道:“聽說張倫有個女兒,年歲和你相當尚未婚配;我讓人打聽打聽張倫女兒的怎樣,若是還好就說給你爲妻。”

秦鬆說道:“殿下!”

允熥說道:“就這麼定了。”揮手讓他下去。

第二天,朱橞對允熥說道:“我使人打聽了,張倫的女兒性格溫順,知書達理,人又聰明,是個合適的人選。”

允熥說道:“那就好,我讓人把張倫叫來。”說着吩咐小宦官。小宦官去了。

朱橞說道:“你這還讓我打聽,弄得大家都以爲是我想娶側妃,我是怎麼解釋都不信。”

允熥笑道:“馬上就解開了嘛!”

不一會兒,張倫來了,對允熥和朱橞行禮說道:“見過二位殿下。不知二位殿下找臣來何事?”說着,他惴惴不安的看着朱橞‘不會是說要納妃的事情吧,我可不願女兒入王府。’

朱橞讓他看的渾身不得勁。這時允熥說道:“孤聽聞你有一女,年方十七尚未婚配,可是?”

張倫更加忐忑,說道:“是。”

允熥說道:“巧了,孤手下的屬官秦鬆,今年才二十歲,也未婚配。孤今日做個媒,張卿以爲如何?”

張倫愣住了。確實是要做媒,但是是給手下的秦鬆做的。

不過張倫馬上回過神來,殿下親自做媒,自家女兒又沒有定人家,誰敢拒絕?所以馬上說道:“臣無異議。”

允熥也知道他不敢拒絕,說道:“那就這麼定了。孤和陛下說說,明年調你回京,到那時在走六禮。你下去吧。”

張倫告退,出了大帳。在回去的路上,想着這件事。張倫思來想去,覺得秦鬆自己接觸過人還不錯,又沒有多少亂七八糟的親戚,也頗得允熥信任,倒還是一個合適的女婿人選,也就放下心來。

允熥隨後把秦鬆叫過來說道:“秦鬆,孤已經給你保了媒了,張倫的女兒。張倫你也熟悉,等明年完婚。放心,孤讓人打聽了,是個性格溫順,知書達理的。”

秦鬆哭笑不得的說道:“謝殿下。”

允熥滿意的說道:“你下去吧。”

============================================================

京城皇宮謹身殿,老朱正在批摺子。這時李進忠小跑着進來,說道:“陛下,皇太孫殿下的摺子。”說着把摺子遞給老朱。

老朱一下子接過奏摺。李進忠注意到,陛下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老朱接過奏摺,然後深吸了一口氣,才起開密摺的密封,然後打開奏摺,看了起來。

他看到第一句話,放鬆了心情,說道:“總算是平安回來了。”然後繼續讀着奏摺。不時的小聲嘀咕着什麼。最後對李進忠說道:“去把翰林院編修盧原質叫過來。”

李進忠答道:“是,陛下。”然後轉身出去。

=============================================================

文華殿,薛熙瑤看允熥給他的信看到一半,突然驚呼道:“殿下還曾”話還沒有說完,就昏了過去。一旁的人趕忙叫太醫過來,並且告知老朱。

老朱過來時熙瑤已經醒了,老朱安慰道:“允熥並沒有出什麼事情,並且事情都過去了,你可一定要保重。”

熙瑤說道:“陛下,臣妾知道了。”她撫了一下肚子,他知道老朱最關心的是什麼。

=============================================================

等到允熥把這一戰的事情都處理完畢,已經是十一月底了。他知道自己沒有時間去按照原來的計劃巡行了。爲了能在正旦之前趕回京城,他改變了行程,從宣府南下保定,然後沿着後世的鐵路線的線路趕到開封,在開封與周王朱橚和二代秦王朱尚炳會面。

然後他到襄陽,在襄陽上船到武昌,在武昌與楚王朱楨和湘王朱柏見面。在武昌待了一天就又上船,順流而下往南京趕去,總算是在臘月二十八趕回了京城。這基本上接近於正常公文的傳遞度了,可見允熥有多趕時間。

允熥可是放棄了好多的想去的地方,比如嵩山少林寺、湖北武當山等。不過允熥後來想想,這些地方都是宗教的地盤,貿然前往不是什麼好事,不去其實是對的。

臘月二十八日,允熥天不亮就從驛站起來,然後打馬往京城而去,巳時就到了京城,然後直奔皇宮的乾清宮。前幾日他就傳書告知老朱他要在今日回京,然後老朱讓他到京城馬上去乾清宮,所以他直奔乾清宮。

老朱正在乾清宮批閱奏摺,然後李進忠走進來通報道:“陛下,殿下回來了。”

老朱眼睛一睜,然後頓時又眯縫下去,說道:“知道了,等允熥來了讓他直接進來即可。”

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475章 恭賀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529章 喜脈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432章 來自軍方的證據第315章 齊夜話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521章 勸說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489章 胥史第264章 路遇第528章 高燧婚禮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475章 恭賀第10章 後續發酵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1234章 足球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896章 我來也原來是這個身份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414章 勸降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99章 通知第1157章 追與逃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186章 故第302章 嚮導第81章 下基層下第518章 爲什麼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996章 玉佩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170章 調查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533章 府試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307章 祖宗們第188章 喪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168章 海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53章 麪館以及徐家初出場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1170章 調查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22章 偶遇羅貫中第302章 嚮導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16章 首抄詩詞第302章 嚮導第559章 入城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417章 前世第1395章 結果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020章 救援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557章 我來也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