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產業

“陛下,臣當時向朝廷奉獻出臣家中祖傳的一種醃製菜蔬的法子,被加封爲羽林左衛世襲百戶,得以入軍中。”聽到允熥的問話後,李治良緩緩說道。他當初進入軍中的方式說不上不光彩,但畢竟很奇怪,他不大願意對任何一個人說。可面前之人是皇帝,而且還是當年加封自己爲世襲百戶的人,他當然不敢隱瞞,只是出於習慣說話仍然慢吞吞的。

允熥愣了愣,隱隱約約似乎想起來一些事情,但仍然十分模糊,不由得又問道:“愛卿是何時被加封爲世襲百戶?”

“建業六年,陛下。”李治良又道。

允熥還是沒想起來,好在這時盧義已經返回,將找到的資料遞給允熥,臉上帶着一股奇怪的表情。不過允熥很快就不在意爲何他會露出這樣的表情了,因爲他自己臉上顯現出同樣的表情。

“竟然是當年朕出宮轉悠,偶然遇到這人,聽說他們家中的店鋪賣一種十分特殊、能許久不壞的醃製菜蔬,一時起了好奇之心就問問,還買了些嚐了嚐,覺得口味十分接近後世的榨菜;而當時正要出兵攻打安南,允熥需要這種榨菜來爲將士提供菜蔬,所以將製作方法徵爲國有,李治良當然不敢不從;但又出於樸素的保護知識產權的觀念,覺得應該給予李治良一點補償,但他當時也沒心思琢磨如何給一個平民補償,就隨口加封了世襲百戶。前幾日吩咐盧義找出這人的履歷時只略微瞧了瞧他的年歲與升遷,沒發現異常就沒有繼續看下去,卻原來是當初朕一時興起隨口吩咐,纔得到最初的官職。”允熥低聲自言自語了幾句。

搞清楚了這一點,允熥頗有啼笑皆非之感。一個因爲交出榨菜製作法子纔得到世襲官職的人,一個原本灰色地帶的小黑社會頭子兼小商人,竟然能夠成爲一衛的指揮使,正三品官員。允熥心中甚至涌現出一個經典老梗:萬萬沒想到,我竟然因爲賣榨菜成爲指揮使。

“李卿,當初朕加封愛卿爲羽林左衛世襲百戶,建業八年愛卿參與伊吾之戰立下功勞升爲千戶,但後來爲何會成爲蘇州衛千戶且升爲指揮僉事?”過了一會兒,允熥又問道。雖然知道了他官職的由來,但仍然有些奇怪他爲何會去蘇州衛。履歷只記載了他的調動,可不會記載調動的緣故。

“陛下,羽林左衛乃是上直衛,將士皆是洪武初年就編入其中之將士的後人,臣在其中,十分不便,是以自請調往其他衛所。可當時京城的其他衛所都沒有空缺的千戶官職,甚至京城左近也只有蘇州衛有一空缺,臣就自請調往蘇州衛。後來因做事勤勉升爲指揮僉事。”李治良又道。

聽了這話,允熥點點頭。上直衛確實與其他衛所不同,甚至一度就連皇宮的侍衛都是隻從上直衛選拔,又是全脫產的軍隊,其中的將士自然更傲氣一些。當然經過建業初年的幾次整治,比洪武末年好了些,但外人同樣不容易融入。何況李治良成爲上直衛百戶的緣故這樣稀奇,更難以被其他將士接納。‘所以李治良後來就想方設法調往他衛,即使要出京。’允熥想着。

“既然如此,朕將你調回京城,作爲一衛之指揮使,愛卿可願意?”允熥又問道。

“請陛下恕臣的罪過,臣請求陛下准許臣繼續留在蘇州衛。”李治良跪下說道。做官做到指揮使這個等級,又與千百戶不同,來到一個新的衛所也無所謂融入不融入了,也不需要融入,只要能指揮得動這個衛所就行。但李治良也不願意再費心費力重新適應一個新環境了,何況他已經在蘇州安家,也已經不願意搬家。

“既然如此,朕就許你繼續做蘇州衛指揮使。”允熥也不強求。

“多謝陛下。”李治良鬆了口氣,謝恩道。

允熥沒再問話,而是又勉勵他幾句,最後說道:“愛卿之後應當繼續奮力朝廷效力,愛卿雖然已經升爲指揮使,但也不可心生懈怠之意,早晚必定還有爲朝廷效力立功升遷的機會。”

允熥其實只是隨口一說,但很顯然被李治良誤會了,他心中微微一顫,頓了頓才躬身行禮謝恩。允熥又點點頭,讓他下去了。

在離開皇宮的路上,李治良一直在想着:‘陛下最後說的那句話何意?是否要派我去印度打仗?是否要早作準備?’他陷入了糾結之中。

但允熥卻絲毫沒想到自己隨口一說的話會讓李治良胡思亂想起來,他起身伸伸懶腰,又低聲自言自語了幾句:“其實給李九成的賞賜還是低了些,依照他的履歷,朕又看了之前蘇州府的錦衣衛對當地警察衙門的記錄,李九成這人十分適合做警察,甚至能夠做掌管一府警察的通判。只是因這次立功並非是因爲偵破某一個大案,與警察應該做的差事完全無關,所以爵位自己可以任意獎賞,但官職最多隻能升一級。不過他年紀也不算太大,以後朕優先提拔他即可。”

又琢磨了幾件事,允熥看了一眼刻漏,見時候已經到了午時,自己也有些餓了,吩咐盧義道:“命御膳房給朕預備些飯食,朕要用膳。就與昨日一樣的午膳即可。”

“奴婢知曉了。”盧義答應一聲,轉身趕去御膳房告訴御廚。很快御膳房的大廚將菜做出來,送到乾清宮,允熥吃完後睡了一覺,下午開始批答奏摺。

……

……

“爹,大哥,你們回來了。”在隸屬於禮部的外地官員進京覲見陛下前的臨時居住的住所裡,見到李泰元李孝行父子與李九成等人一起返回,李詠琳馬上走過去叫道。她因也算平定蘇州謀反的有功之人,也就住在了這個地方,而且大概是這個地方迎來的第一個女住戶。

“嗯,我們回來了。”見到女兒,李泰元臉上露出笑容,說道。

“皇上給了咱們傢什麼獎賞?”李詠琳將他們迎進院子裡,馬上問道。

李泰元也並不驚訝。給予什麼獎賞可是非常要緊的事情,對整個李家都是,李詠琳會馬上詢問十分正常,他早就預料到了。不過即使他已經預料到了,可聽到女兒詢問,還是忍不住笑着說道:“皇上加封你父親爲男爵,世襲罔替;又加封你大哥五大夫爵,賜二品的散階,還要任命你大哥一個大都督府的官職!”

“這真是太好了!”李詠琳馬上叫了一聲,又忙道:“真是皇恩浩蕩。”

“嗯,真是皇恩浩蕩。”李泰元也忍不住說道。一個世襲罔替的直接邁入勳貴階層的爵位,賞賜給一個之前從未有任何官職與爵位的人,真的稱得上是皇恩浩蕩。

“咱們家也可以又與蕭家勉強平起平坐了。”李詠琳又道。自從蕭卓的兒子蕭涌做了駙馬後,蕭卓加封男爵成爲勳貴,地位一下子比他們李家高了許多,即使蕭卓從來不在他們面前擺勳貴的架子,但壓力仍然時時刻刻被李家的人感覺到,要矮一頭;可現在他們家也有了世襲的爵位,雖然因蕭卓也升了爵位仍然低一等,何況人家還有做駙馬的兒子,但起碼都是勳貴了,而且都是新近加封的勳貴,可以算作同一階層的人物了。

“對咱們家的生意也有好處。”李泰元又道。勒索一個只是有背景的商人的產業,與勒索屬於勳貴的產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地方官員膽子再大也不敢做的。

這也應該是高興的事情,但聽到這話,李詠琳卻皺了一下眉頭,說道:“爹,可是,依照陛下當初定下的規矩,勳貴只能經營某些產業,許多產業不能經營,咱們家現在經營的產業都是勳貴不能經營的產業。這些產業怎麼辦?”

“這,”李泰元一路上光顧着高興了,忘了此事,這時纔想起來,頓時皺起眉頭。“陛下多半不會因爲咱們家破例,這些產業只能交給旁人,咱們家頂多在背後暗地裡操控,但族人與家中的下人絕不能直接參與經營,否則就是違背了皇上的旨意。可是,若將這些產業都交給現在的管事人,他們能否經營得好?能否一直對咱們家忠心,而不會帶着產業轉投其他地位更高、聖眷更隆的勳貴?”

雖然允熥一直強調政商分離,絕不能變成官僚資本主義,可他也知曉官商不勾結在一起時不可能的,畢竟勳貴和官員需要財富,商人需要人保護產業,只有是以官員爲主導還是以商人爲主導兩種不同情形而已。允熥做的只是讓這種勾結不影響到正常的商業秩序,勳貴與官員不能讓族人或僕人以任何形式直接經營生意,不讓官員動用行政手段打壓同行業的其他商戶,同時將部分最賺錢的產業歸爲宗室大勳貴壟斷,降低他們插手‘小生意’的可能而已。所以李家將產業給出去,自己繼續在幕後操控是可以的。但這樣做卻又得擔心是否能繼續賺到錢或能否一直控制這些產業。

“這確實不好說。那些掌櫃的能否一直經營的生意興隆不好說,過去還能換,以後要換人可要難上十倍了。不過後一點,爹,女兒有個法子:咱們家將產業與公主殿下分享即可。”李詠琳道。

“與公主殿下分享?”

“是。爹,陛下對公主殿下十分寵愛,有她做靠山,必定不會有人敢打這些產業的主意;女兒與公主殿下也是舊識,公主殿下這些年也並未索取太多的珠寶首飾所以值得信任,不如就將部分產業送給公主殿下。”

聽了她的話,李泰元還在琢磨,忽然聽門外傳來聲音:“要將什麼送給吾?”

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1470章 大吵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395章 結果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813章 探望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378章 兩地的變故(四)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1150章 分析動機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96章 新問題第1515章 目的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687章 白帳第432章 來自軍方的證據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407章 接見——伯魯入職格致監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035章 鐵門關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1378章 禮物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1471章 打臉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650章 秦肅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012章 母女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124章 傅安(一)第1101章 戰烏魯木齊——終了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113章 出行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518章 爲什麼第1234章 足球第1515章 目的第315章 齊夜話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219章 技術發明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977章 兩地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1333章 漢洲攻略(五)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1406章 接見——歐洲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