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銀行業

“阿切!”睡眼惺忪的允熥打了個噴嚏。

“官家,昨晚上沒休息好?”盧義關切的問道。

“嗯。”允熥哼了一聲。“昨晚上心煩,睡不着。”

盧義臉現詫異之色。後宮一後四妃,若說溫柔小意,再沒有人能比得了抱琴;帶着皇長子離開乾清宮的時候也挺高興的,怎麼會忽然心煩?

“沒什麼旁的事情,朕與明妃因爲如何教導文垚有些分歧,不算什麼大事。”允熥眯着眼睛沒沒看盧義,吩咐道:“你去瞧瞧,爲何蕭涌和張無忌還沒入宮。”

“是,官家。”盧義不敢再想,答應一聲跑出宮殿外。過了一會兒他返回殿內,來到允熥面前躬身說道:“官家,常山駙馬與淮南駙馬都已經入宮,二位公主也一併入宮了,不過二位公主沒有來乾清宮,而是徑直去了坤寧宮。”

“你讓他們到這裡來。再去看看,克拉維約,美第奇與艾長元可入了宮。等他們入宮後,你先在謹身殿讓他們等一會兒,等候朕的傳召。”允熥又問道。

盧義再次答應一聲,轉身退下,同時在心裡哀嘆一聲,對自己說道:‘真不該多那句嘴的,以後再也不敢多嘴了。’

在盧義退下後,允熥閉上眼睛眯了一會兒。昨晚上雖然躺下了,但抱琴一直睡得不安穩,允熥也就睡不好,今天有些缺覺。‘中午早歇息一會兒,將昨晚上的覺補回來。’

‘不過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少睡一晚上也沒什麼。只是,如何說服抱琴?強行派文垚帶兵攻打孟加拉當然可以,但我不願將夫妻關係鬧得太僵,即使不是皇后。而且文垚是她唯一的兒子,心裡不捨也十分正常。哎,可怎麼說服她願意文垚去打仗?罷了,若是想不出來,就再等等吧,反正得等文垚成婚後纔會帶兵出征,還不急。’

他正想着,聽到輕微的腳步聲。允熥睜眼一看,就見到蕭涌和張無忌二人正不知所措的站在宮殿門口,不知是進來好還是在外面等着好。允熥忙說道:“蕭涌,無忌,趕快進來,在門口站着做什麼。”

“官家。”他們二人忙答應一聲,走到允熥身前躬身行禮。張無忌又說道:“適才見到官家靠在羅漢牀上,以爲官家睡着了,怕驚擾了官家,就不敢進來。”

“若是那麼容易就被驚醒,也不是在睡覺了。”允熥笑着說了一句,又道:“而且我既然才命下人吩咐你們進來,也不可能這個時候睡覺。”

蕭涌與張無忌又答應一聲,在允熥身前的椅子上坐下。

“還有一事。你們可以不叫我官家,稱呼我兄長也可。你們都是我的妹夫,算是一家人;而且你們本來就比我小,我也當得你們的兄長。”允熥又說道。

蕭涌和張無忌聽到這話,趕忙誠惶誠恐的表示不敢。按照民間的稱呼,他們當面應當叫允熥‘內兄’,對外人時則稱呼‘妻兄’,俗話是大舅子。可這裡不是民間,允熥的弟妹可以叫他皇兄或兄長,他們是萬萬不敢的。

允熥見他們反應這麼激烈,也不再提,又和他們寒暄幾句,說起正事。“今日我叫你們入宮,是有事要吩咐你們。其實此事昨日我就想與你們說,可當時天色已晚,而且還要再叫人入宮,就沒有說;今日上午我也沒旁的事情,就再向你們吩咐此事。我今日要對你們說的,是有關錢莊行當的業務之事。”

“你們也都知曉,八年前伊吾之戰結束後,我從西域帶回來一些色目人。回來後這些色目人被派到戶部爲不入流之官員,處理賬目,將戶部的賬目整理的井井有條,一筆不亂。這既是兩任戶部尚書的功勞,也是他們的功勞。”

“前幾日我召見從拂菻前來朝貢的幾國使者後,得知這些色目人在拂菻被叫做猶太人,是極善於經商、善於打理賬目的民族,拂菻許多國家的銀行,也就是他們的錢莊都是這些被叫做猶太人的色目人打理。”

“我聽了這些話,忽然想起大明的猶太人,就起了心思,覺得,是否可以讓他們爲錢莊打理賬目,或提出一些經營的點子,使得大明的錢莊發展的更加快捷?”

允熥確實是聽了克拉維約和迭戈·美第奇等人的話後,得知大明的金融業比此時的拂菻要差得多,因此對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了興趣,但他之所以下定決心在大明推進金融業改革,卻不是如此,而是因爲他要與卡斯蒂利亞王國簽訂的盟約。

在將來,雙方控制埃及,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後,肯定會有許多拂菻的商人沿着海上絲綢之路來到大明做生意,就好像現在在兩個市舶司有衆多來自天方的商人一樣。這些商人或多或少都對拂菻的金融業有所瞭解,當他們發現大明的金融業比拂菻落後許多後,爲了賺取利潤,或者單純爲了做生意方便,就會設立銀行。憑藉先進的經營理念,他們必定將大明本土的錢莊打得潰不成軍。

誠然,華夏之民是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會逐漸學會西方銀行的先進理念,憑藉本土優勢重新奪回主動權。但在這過程中就會有數不清的金銀被賺走。允熥可不願意交這麼多學費。現在距離聯合控制埃及還有數年、或十數年的時間,允熥打算在這幾年時間裡提高大明錢莊的業務水平。迅速趕上拂菻的銀行是很難的,但至少,少交點兒學費。

“這。”蕭涌與張無忌對視一眼,張無忌說道:“官家,此事恐怕不易。各家錢莊都將賬目視爲機密事,就算是同一家族的人都不能隨意看,更不必提給外人看了;即使是寺廟道館,也是最忠心的僧道打理,外人不得觀閱。臣聽說猶太人都信奉自己的獨特宗教,不肯改信僧道,看不到寺廟道觀的賬目;至於由家族把持的錢莊的賬目更是不可能看到了。”

“這我也知曉。既然賬目看不了,那讓他們瞧一瞧錢莊的經營,提出幾個新點子,如何?”允熥又道。

“官家,如果官家想要知曉他們對經營錢莊有何獨到之處,讓他們自己開設一家錢莊即可,何必非要爲其他錢莊提建議?”蕭涌問道。

“不可。此事不必再說,我絕不會答應。”允熥趕忙說道。猶太人經營金融業給他的印象太恐怖了,而且他也不願像拂菻的君主那樣卸磨殺驢,大明也沒有拂菻那樣對猶太人十分厭惡的文化基礎,可不能放開這個禁令。

“若是非要讓他們瞧瞧錢莊的經營,臣與京城幾家寺廟開設的錢莊提一提,倒是可以,只不過,他們未必願意聽從提出的新點子,即使強令他們實行,也心不甘情不願,起不到多大用處。”蕭涌又道。

“這也不錯。”允熥說道。改革金融業不是收稅,須得錢莊自願。如果不自願,肯定事倍功半。

“而且,官家,大明的猶太人已經與拂菻的猶太人隔斷至少數百年,縱使數百年前他們十分善於經營錢莊,可數百年過去,拂菻又有新的變化,他們也未必知曉,未必能提出好點子。”張無忌又道。

“你說得對!”允熥恍然大悟。他忽略了拂菻猶太人與大明猶太人的區別,就算猶太人天生善於經商,可在大明比較落後的金融業體系中生活了數百年,也未必能提出新點子;何況在拂菻,猶太人善於經商多半是被逼出來的,可不能作準。

“無忌你說的不錯,是我疏忽了。過一會兒我賞你一件東西。”允熥說了這句,隨後又道:“不過幸好今日我並非只是宣召了大明的猶太人。”他隨即提高聲音:“盧義,叫佛羅倫薩國使者迭戈·美第奇與克拉維約覲見。”說完這句話,他頓了頓,又吩咐道:“叫艾長遠也進來聽一聽。”

已經回到殿內的盧義又一邊在心裡哀嘆一聲,一邊走出宮殿去通傳。不一會兒,迭戈·美第奇、克拉維約與一個黑髮黑眼,與漢人一般無二的人同時走進來。迭戈·美第奇來到允熥身前兩丈外,用英語躬身行禮道:“佛羅倫薩共和國使者迭戈·德·美第奇見過大明帝國皇帝陛下。”

“臣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艾長遠則跪下說道。克拉維約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沒有選擇跪拜只是躬身行禮,但說的話與艾長遠一樣。

“免禮平身。”允熥答應一句,又命小官宦給他們二人搬來兩把椅子。迭戈·美第奇又向允熥表示感謝,隨即坐在椅子上,克拉維約也是如此;艾長遠卻表現的無所適從,不知該怎麼辦好,還是允熥又下了一次命令,他才坐到椅子上,但也只是小半邊屁股貼着椅子,不敢坐實,就好像在扎馬步一般。

允熥讓他坐下後也不再注意他,對迭戈·美第奇說道:“朕昨日召見你的時候,聽說佛羅倫薩的銀行業非常發達。”

“確實如此。”

“所以,今日朕想讓你向朕手下掌管大明錢莊總行會,也就是你們的銀行行會,的兩名官員詳細介紹一下佛羅倫薩的銀行業務。”

“是。陛下。”迭戈·美第奇也沒有擔心允熥有別的目的,答應一聲後介紹起來。“佛羅倫薩,或者說歐洲的銀行業歷史悠久。起初,銀行的設立是因爲許多商人十分有才華,但由於缺少資本難以做生意;同時,有些生意難以當面實現交款交貨,可雙方都不信任對方,都不願先交錢或者先交貨,使得生意難以達成;還有一種情況,一些商人害怕將錢放在家裡不安全,想要託人替自己保存金錢。”

“在這種情形下,銀行誕生。首先,銀行由一些具有信譽的人建立,商人可以放心將錢存進去;同時他們發明了一個制度:交易雙方在銀行都開設一個賬戶,購買貨物方先將貨款放入自己在銀行的賬戶,待收到貨物後再由銀行將貨款交給出售貨物方。”

“第三,就是通過收納存款,銀行擁有了一些金錢,他們可以將這些錢借給那些有才華但缺少資本的商人去做生意,商人賺錢後歸還借款,同時支付利息。當然,在一開始,這些交易的規模都是很小的。隨着這些銀行逐漸積累信用,交易規模也越來越大,發展出了許多大銀行。比如我所屬的家族開設的,以姓氏命名的美第奇銀行。”

順便給自己家的銀行打了個廣告後,迭戈·美第奇繼續介紹道:“之後隨着銀行業的逐步發展,也因爲交通越來越便捷,商人做生意的範圍越來越大,銀行原有的業務模式越來越不合適,各家銀行紛紛開始改革。首先就是發明了本票、匯票與支票。”

“本票的意思是,由一個人作成,並交給另一人,經制票人簽名承諾,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確定的將來時間,支付一定數目的金錢給一個特定的人或其指定人或來人。支票的意思類似,但付款人是銀行;匯票也類似,但付款人既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

“發明了本票、匯票與支票後,使得商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使得銀行能夠承擔更大範圍的業務。從前沒有這三種票據時,一家銀行經營業務的範圍只能是銀行附近,有了這三種票據後,尤其是支票和匯票後,就擴大到了所有聽說過這家銀行的地方。對銀行業的發展促進極大。”

“當然,也會有人利用這種情況僞造支票或匯票,騙取金錢。所以所有銀行都發展出了只屬於本銀行獨有的寫在支票上的密碼,以及獨特的紙張,甚至獨特的墨水等。通過種種方式,基本杜絕了假支票。”

“與支票相對應的,又發明了提貨單。提貨單,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用於提貨的憑證,有時某位商人從另一位商人手中買下貨物,並且約定好交貨時間後,他卻忽然因缺錢將貨物賣給別人,這種時候拿着提貨單就能提貨,而不必前一個商人專門陪着去一次,節省了商人的時間,促進了商業的發展。不過這個與銀行的關係不大。”

“之後又有了擔保制度。由於通訊條件的限制,一家銀行很難將業務覆蓋更加廣大的面積,而且其他富裕的地方也有銀行,不會願意從外地來的銀行壟斷當地的業務。可某一位從外地來的商人的錢全部存在外地的銀行,讓他從外地銀行將錢轉存到本地的銀行又有一定風險,於是誕生了擔保制度。兩地的銀行達成協議,外地銀行出具存款證明,本地銀行就當做這些存款在本地,支付金錢給這名商人,之後以商人簽字的票據向外地銀行要錢和利息。”

“爲了促進本國商業的發展,包括佛羅倫薩共和國在內的許多設立航海法。這也與銀行有關係。”之後迭戈·美第奇大概介紹了一下各國的航海法,尤其是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熱那亞這三個共和國的。

迭戈·美第奇又介紹了許多。他說道:“進入上個世紀以來,銀行業最偉大的發明,無過於保險。保險的意思是做生意前,商人拿出部分資金作爲保險金交給銀行,如果這一單生意沒有發生意外,賺到了錢,那這些保險金就成爲銀行的錢;如果因爲意外,比如船翻了,或者被海盜打劫等原因賠了錢,可以憑藉證據從銀行領取相當於保險金一定倍數的賠款。”

“在保險被髮明出來後到現在,還沒有新的銀行業的業務誕生。我的介紹說完了。”迭戈·美第奇最後說道。

蕭涌和張無忌等人早就聽傻了。雖然由於很多概念這個時候大明沒有,克拉維約的翻譯不是很精準,他們並沒有完全理解迭戈·美第奇的話,但僅僅是克拉維約翻譯出來的這部分就讓他們歎爲觀止。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銀行,或者說錢莊居然可以經營這樣的業務,來自佛羅倫薩的銀行的東家和掌櫃的居然能夠想出這麼多好點子來。雖然有些點子聽起來有風險,有可能賠錢,但既然佛羅倫薩人仍然在經營,就足以證明這些點子也可以賺錢。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他們二人同時想着。

允熥剛纔也愣住了。他倒不是因爲沒聽過這些業務,而是驚訝於這些業務現在居然已經被髮明出來。尤其他前世是學財務管理的,對這些業務雖然因爲從未在銀行工作過不了解詳情,但也都聽說過。這使得他更加驚訝。不過他因爲前世聽說過,總算很快反應過來,笑着說道:“不錯,你們佛羅倫薩人經營銀行業真是不錯。”

“迭戈·美第奇,你有沒有興趣,指導一番大明的錢莊,指導他們,如何開展這些業務?”他忽然又說道。

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396章 濟、青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26章 內宮之患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第531章 帶誰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231章 藉口第1517章 有人叛變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1250章 副校長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3章 徹底融合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56章 兩家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965章 工業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1275章 三人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1758章 開羅——驅趕出城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421章 浮現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760章 開羅——自稱國君第558章 從松江到杭州第227章 帖木兒和生孩子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102章 考試第594章 風潮第1101章 戰烏魯木齊——終了第1088章 內亂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172章 投奔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560章 杭州事第1258章 婚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81章 下基層下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225章 查處完畢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544章 聽到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1418章 蕭卓說第737章 色目後裔150章 挖坑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171章 上朝第586章 五皇子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