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

就在吉哈諾與詹姆斯·丘吉爾議論的同時,阿拉貢王國首都薩拉戈薩。

“……我現在正式以主的名義,賜予你,阿拉貢、薩丁尼亞與西西里國王之位,替主管轄這些主的子民。”在莊嚴的王宮內,一位身穿大主教袍服的人用十分威嚴的聲音說道。

一個看起來只有三十多歲、黑髮棕眼的男子站在大主教面前,聽到這番話,微微躬身,用拉丁語說了一句話。大主教又答覆一句,將王冠戴在他頭上。此時此刻,王宮內所有的人都十分肅立在大主教身後,用或欣喜、或彷徨、或擔憂的神情看着這一幕,但無人發出聲響。

隨着加冕典禮的結束,那些支持他的人都大聲歡呼起來。另外有些人卻陰沉着臉,打算轉身離去。可就在此時,剛剛被加冕爲阿拉貢、薩丁尼亞與西西里國王的費迪南一世忽然叫道:“裡瓦戈薩伯爵,潘普洛納伯爵,請你們留步,我有事情要與你們說。”

“陛下,今日是您正式加冕爲國王的日子,我們覺得您與家人共同歡慶這件事情更好。”潘普洛納伯爵回答。

“我要與你們說的事情非常重要。而且你們知道的越早,對你們的好處就越大。”費迪南一世說道。

潘普洛納伯爵與裡瓦戈薩伯爵對視一眼,決定聽一聽他要說什麼,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向王宮內的會議室走去;費迪南一世又叫了德索夫拉韋伯爵等貴族,一同前往會議室。

一個小時後,費迪南一世與一個金髮藍眼的女人一同從會議室裡走出來。費迪南一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低聲說道:“總算將他們安撫下來了。這下子,終於能夠放心利用阿拉貢的力量了。”

費迪南一世剛纔告訴他們的,當然就是與明國聯手控制埃及之事。費迪南一世成爲阿拉貢王國的國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馬丁一世的兒子雖然都早早地去世了,但他還有孫子,其實他想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孫子腓特烈。但在阿拉貢內部有很多貴族不喜歡腓特烈,提出異議,並且建議由費迪南一世繼承王位;但也有人支持腓特烈,雙方爭執不下。去年年底,費迪南一世使用卡斯蒂利亞的軍隊打敗了腓特烈,迫使他宣佈放棄繼承權,這纔得到阿拉貢國王之位。(是的,吉哈諾又欺騙了允熥。不過當時吉哈諾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費迪南一世能夠得到王位,纔敢在這樣的非常要緊的事情上撒謊)

之後費迪南一世來到阿拉貢王國的首都薩拉戈薩,由紅衣主教主持加冕儀式,正式繼承王位。但國家實際上仍處於分裂。爲了儘快彌合分歧,他決定提前將這件事告訴阿拉貢的大貴族們,總算成功彌合了分歧,讓國家重新團結起來。

“是啊,終於得到了阿拉貢、西西里和薩丁尼亞。這樣一來,控制埃及的把握又大了幾分。不過,明國真的會答應盟約麼?”金髮藍眼的凱瑟琳王后說道。

“明國應該會答應的,這件事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過,聯姻這件事明國皇帝或許不會接受。上次吉哈諾從明國返回時,帶了許多賽里斯人的歷史書籍回來,又將它們翻譯成卡斯蒂利亞語。我從中看到,因爲歷史上將公主嫁給其他國家帶給賽里斯人的都是屈辱的歷史,所以他們抗拒與其他國家聯姻。”

“還有這樣的事情。若是他們拒絕聯姻,盟約就不穩固了。”凱瑟琳王后道。

“這也沒有辦法。”費迪南一世道。

“費迪南,你認爲,如果提出將你的女兒嫁給明國的皇子,明國皇帝會答應麼?”凱瑟琳又道。

“這,不好說。”費迪南一世沉吟一番,做出回答。當初因爲卡斯蒂利亞沒有公主,所以只是求娶明國公主,而不是將公主嫁過去。現在他繼承了阿拉貢國王之位,等於又有了公主,可以提出這種形式的聯姻了。但因爲沒有先例,他也無法判斷允熥會怎麼做。

“不管怎麼說,盟約應當能夠達成。之後,就是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積蓄力量,待明國打算出兵進攻埃及時一同出兵。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自從十一年前同帖木兒汗國的戰爭後,一直到現在還沒有恢復元氣,明國的實力又非常強大,一定能夠控制埃及。”凱瑟琳道。

“應該可以如此。當然,威尼斯和熱那亞這兩個國家需要時刻防範;而且,還有一個國家需要咱們注意:西亞的奧斯曼帝國。經過將近九年的內戰,穆罕默德·本·巴耶濟德·本·穆拉德似乎要將他的幾個兄弟都消滅,即將重新完成奧斯曼帝國的統一。”

費迪南一世說道:“這對謀劃控制埃及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奧斯曼帝國重新統一,此時周圍又沒有能夠與之對抗的國家,肯定會開始擴張。那樣咱們征服埃及時就要更加小心,千萬不能讓奧斯曼人摘走最後的果實。”

“穆罕默德·本·巴耶濟德·本·穆拉德的運氣真好,當初能夠在安卡拉那麼危險的地方逃出來。帖木兒的士兵當時怎麼沒有打死他。”凱瑟琳王后恨恨地說道。奧斯曼帝國的重新統一,對他們的謀劃會產生巨大影響。

“不必太過擔心,奧斯曼人應當會首先將目標瞄準巴爾幹半島,羅馬人的國王西吉斯蒙德應當也不會對他滅亡東羅馬視而不見,奧斯曼人的力量會被拖在巴爾幹半島的。”費迪南一世道。

“如果這樣,就太好了。希望真能如此。畢竟,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蘇伊士地峽,還有耶路撒冷,從異教徒手中再次收復耶路撒冷。”藍色的雙眼閃爍着光芒。

……

……

“等到打敗了穆薩,正式完成對國家的統一,我就正式繼承蘇丹之位。之後,就出兵向東,將被帖木兒汗國奪取的土地全部收回來!”在埃迪爾內城外,穆罕默德·本·巴耶濟德·本·穆拉德自言自語道。

第1330章 南洋風雨——啓程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1538章 求娶第157章 郡主第596章 瞭解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1731章 兒子要走了很傷心第25章 立儲之兆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70章 砸玻璃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541章 印度之戰——兩個人的商定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1536章 拜訪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980章 唱戲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646章 衛徽第813章 探望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76章 走進科學第583章 親人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150章 挖坑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1170章 調查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1760章 開羅——自稱國君第104章 魚之有水感謝和求訂閱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1307章 張無忌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648章 糧食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57章 郡主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400章 齊王女第919章 初議改封孔氏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150章 分析動機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番外20:祭拜長陵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78章 祭祖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1355章 漢洲攻略(十六)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245章 建議與謀劃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486章 惦記第1763章 現代科學體系的建立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