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如何團結

“夫君,你這是怎麼了?難道是因爲妾的兄長又做了什麼錯事的緣故?”見到允熥帶着氣走進景陽宮,李莎兒十分不解,又擔心是因爲自己的哥哥李繼遷做錯什麼事情讓他這麼生氣,將小心翼翼的將他迎進殿內後,又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是,與你,與繼遷無關。”允熥稍微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氣,說道:“是有幾個人在學堂內打羣架。”

“在學堂內打羣架?文坻參與了麼?”李莎兒馬上又問文坻:“你可參與了打羣架!”語氣嚴厲。

文坻被她嚇得不敢說話了。李莎兒從小在海盜窩裡長大,不自覺的就沾染了些海盜的風氣,平時雖然安靜守本分,但生氣或着急的時候不自覺露出的兇狠的氣息,能把第一次見的小宦官給嚇哭了。

“你嚇唬文坻做什麼。”允熥說道:“這次打架的都是大學堂的人,文坻才十歲還在小學堂讀書。怎麼可能參與打架。不過,爲夫到了學堂的時候,文坻正趴着窗戶在哪兒看熱鬧呢。”

李莎兒鬆了口氣。她其實不反對小男孩打打架,未必就一定是壞事;可允熥這麼生氣,而且打羣架也確實不是好事,她很怕自己的兒子參與其中。既然文坻沒有參與,她當然就不再着急。至於其他宗室子弟,她都沒見過幾面,很難生出同理心。

“對了,文坻,父親有句話問你。”允熥忽然又想起什麼:“這可是學堂內第一次打架?”

“父親,這是第一次在學堂內打羣架。”

“你的意思是,之前學堂內也打過架,只是沒有打過羣架?”

“好像,在皇城外,那些叔叔、兄長還打過羣架,但兒子也沒見到,不敢保準。”

“你們爲什麼不告訴父親,學堂內打過架?”

“父親,之前在學堂內打架,只是兩個叔叔或兄長一句話說的有些不對付,就順手打起來,很快就被人勸阻了,兒子和幾位兄長覺得不值得告訴父親,就沒有告訴:至於皇城外的打架,也不在學堂裡,我們都是過去後才聽說的,而且也不知是真是假,也覺得不該告訴父親。若是之前就有這樣的羣架,二哥是一定會告訴父親的。”文坻回答。

‘原來之前在學堂內就打過架了,但他們都沒有告訴我。不對,就算他們不告訴我,學堂內服侍的小宦官爲何也不稟報我?是了,文垣是皇太子,打架之事也都是親眼見到,學堂內服侍的宦官在稟報前一定會請示他;文垣大約是出於不願讓我處罰宗室子弟的想法,不讓他們稟報我,他們當然也就不敢說。’允熥想着。

‘不過還是晚上問一問文垣,最好不要自己主觀臆斷。’他又想到。

“文坻,你二哥當然沒有打過架,可你大哥、三哥是否在學堂內打過架?”

“沒有。”文坻馬上回答,沒有絲毫猶豫。

“真的沒有?”

“真的沒有!”

允熥點點頭,沒有再說話,低頭沉思起來。

“夫君,御膳房已經將午膳送了過來,現在時候也不早了,是不是先用膳?”這時李莎兒說道。

“也好,先用膳。”允熥這時也覺得肚子有些餓了,站起來,一手拉住文坻,一手拉住文珥,向膳堂走去。

作爲一個統治國家多年的政治家,在得知自己的兒子之前沒打過架後,允熥的氣差不多已經消了,剛纔只是在琢磨別的事情。他現在想到自己已經很少與李莎兒和文坻、文珥兩個孩子一起吃飯,就將這些想法都從腦海中驅逐出去,和妻兒談笑起來。

“文珥,你們學堂內的小姑娘,課間的時候都談論什麼?”允熥笑着問道。

“嗯,女兒年紀還小些,都是談論玩什麼;聽二姐說,她們年紀大些的談論的事情可多了,常有人提起婚嫁。我還聽二姐說,有些人在她面前故意顯露什麼,大約是想嫁入皇家。”文珥道。

“莎兒,你十二三歲的時候,就與朋友談論這些了?”允熥有些好奇的詢問李莎兒道。他對於小姑娘會談論什麼話題可一點兒也不瞭解。

“有時候會談起。畢竟有的女子十四五歲就成婚了,十二三歲也不算年紀太小了,有的人家已經爲女兒預備起來了。不過妾那時還是個女海盜呢,身邊也沒幾個年歲相當的女子,年紀比妾大的大多已經成婚了,有些話也不願說,和文珥現在可不同。”李莎兒笑着說道。

“原來這樣。”允熥也笑道。

“對了,還有,還有人會議論思齊姐姐,說思齊姐姐今年已經十七歲了,是個成年的大姑娘了,還住在宮裡不合適。不過女兒和二姐、三妹聽到這話每次都會駁斥回去,之後她們也不敢在我們面前說了,不知道背地裡還說不說。”

“夫君,像這種傳宮裡閒話的人,應當處置纔對。”李莎兒道。

“只要不編造謠言,就不必處置。”允熥說道。凡事都是越描越黑,所以只要不造成惡劣影響,還是不要擅自處置得好。而且他自己也不覺得有什麼。“思齊從小在宮裡長大,在爲夫心目中就和敏兒一樣。她雖然名義上比敏兒大一歲,但實際上只大三個多月,應當是同齡人。她和敏兒一塊定親也不晚。而且小姑比她還要大,不也仍未出嫁。這沒什麼。”允熥說道。

聽到這話,李莎兒的目光閃了閃,但什麼也沒說,只是湊趣說笑。

過一會兒吃完了飯,照顧兩個小孩的女官帶着他們去睡覺,允熥也和李莎兒來到寢殿,一時睡不着,在牀上躺着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

“莎兒,你當年跟隨繼遷浪跡於海上的時候,你們的人互相之間可會打架?”允熥又琢磨起有關學堂之事,想起李莎兒出身海盜團伙,與其他人都不同,就問問她過去的情況,聽聽有無可借鑑之處。

“當然有人打架。雖然都是當年誠王的舊部,大家也都服妾的父親、兄長爲當家的人,可大家也有矛盾。海盜過得是有今天,未必有明天的日子,遇到事情不會忍着,要麼說清楚,要麼打一架。只要不重傷,也沒人在意。”李莎兒道。

“那有過打羣架麼?”

“沒有。或許大的海盜團伙有人打羣架,可我們這個小團伙沒有。我們人本來就少,打羣架也容易打出火氣,很容易就散夥了,我哥肯定不會允許有人打羣架。而且我們人少,遇到敵人都是同心協力對付,大家也不會分作仇怨不小的兩撥人,羣架也打不起來。”

“哎,那你覺得,如何避免學堂內的宗室子弟打羣架?”允熥又問道。他忽然覺得李莎兒過去的那個海盜團伙與學堂有類似之處,不由得問道。

“這個,妾哪裡知道。萬一說錯了,豈不是更不好。”李莎兒道。

“不用擔心,爲夫只是聽一聽,也未必就會採納你的話。”允熥道。

李莎兒推辭兩次,推辭不過,只能說道:“夫君,他們雖然都是宗室親眷,同一個家族的人,但宗室子弟越來越多,想讓大家都十分和睦可不容易,就算是民間的大家族對外的時候能團結一致,但對內也各有紛爭,互相之間甚至謀害親人的事情也有。”

“妾覺得,想要讓所有人,即使是性格喜好不同的人都非常和睦,只有一種情形,那就是遇到不得不團結起來的事情。譬如妾原本的海盜團伙,大家互相之間未必性格喜好相同,但因爲隨時要面對敵人,不得不團結,所以比較和睦,即使有人打架,過幾日也會和好如初。”

“你的意思是,把他們也都扔到戰場上打仗,知道團結的重要性?”允熥道。

“夫君,妾沒這麼說,妾只是覺得,把他們派到軍中,由將領進行訓練,知道了團結的重要性,會比現在好些。”李莎兒道。

“你呀。”允熥明白李莎兒的意思。戰場畢竟是有危險的,即使是統領數萬人馬的將領,也有可能被人偷襲死掉,她可不敢擔建議宗室子弟上戰場的責任,萬一死了幾個惹得宗室怨恨,對她來說不是好事。

“也好。他們在學堂內死讀書也不是好事,多歷練歷練也好。從明年起,增加一項課程,爲夫打算命名爲‘軍訓’,所有在京城讀書的宗室子弟每五日抽出一日參加軍訓,就和普通士兵一樣訓練。”允熥說道。

“五日一次是否太頻繁了些?”李莎兒說道:“宗室子弟平日一早還要練習武藝,五日再有一次軍訓,妾覺得,或許會有人支撐不下來。”

“上直衛,是三日一操,而且平日裡也督促他們多練習武藝,學習識字,也不輕鬆。宗室子弟的吃穿用度遠比普通士兵要好得多,理所應當比士兵做的更好。你也不用勸了,爲夫就這樣定了。若是有人支撐不下來,爲夫定要處置。”

“你也不用擔心文坻難以支撐。文坻的武藝學的不錯,學堂裡教導他武藝的師傅對朕誇獎過。”允熥笑道:“這都是你的功勞。”

“妾只會練武,入宮前連字都不認識多少,也只能教導孩子武藝。”李莎兒道。

“這很好。雖然宗室子弟應當用不到武藝,但有備無患,多一門手藝總是好的;而且練武還能強身健體,好處很大。你以後應當繼續教導文坻武藝。讓他成爲一帶武林宗師。”允熥笑道。

“哪裡就能成爲武林宗師了。”李莎兒也笑着說道。

“還有文珥,文珥雖然是女孩子,但練武也沒什麼壞處,你不要只顧着教導文坻,也多指導文珥練武。”允熥又道。

“妾知曉了。”李莎兒又答應道。

============

感謝書友這尼瑪竟然、板塊漂移、統一俄羅斯黨、其四七七、龍之魂魄的打賞。

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286章 酒爲媒介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75章 上滬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514章 議論第977章 兩地第429章 甄選舍人第1251章 反應第1036章 決心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373章 重力第1231章 藉口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137章 戰——初戰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202章 小說家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595章 應對第148章 卡廷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1266章 想法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1235章 沒有時間只能快說了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6章 首抄詩詞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1137章 決心第1136章 上陣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969章 計算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977章 兩地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1251章 反應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7章 重陽節——提議軍校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424章 驚動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358章 拿下調兵第645章 鐵紀鐵第11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語言與國家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395章 燕軍人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665章 攻緬——續戰